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弹力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住院经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80例,其中40例应用弹力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作为观察组,40例应用传统的纱布绷带压迫止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方法的操作流程,患者舒适度,手部、前臂肿胀、麻木、青紫情况。结果弹力加压型止血器组与传统方法比较,操作流程上耗时少,简单方便,患者舒适度优于传导方法;手部肿胀、麻木、青紫现象明显少于传统纱布绷带组。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弹力加压止血器安全舒适,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弹力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0月一2010年7月住院经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80例,其中40例应用弹力加压型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作为观察组,40例应用传统的纱布绷带压迫止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方法的操作流程,患者舒适度,手部、前臂肿胀、麻木、青紫情况。结果:弹力加压型止血器组与传统方法比较,操作流程上耗时少,简单方便,患者舒适度优于传寻方法(P〈0.05),手部肿胀、麻木、青紫现象明显少于传统纱布绷带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弹力加压止血器安全舒适,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超声指导下压迫与局部加压包扎修复两种方法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的假性动脉瘤。方法 将 10 5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超声指导下压迫组和局部加压包扎修复组 ,比较其临床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介入类型、动脉鞘管直径、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低分子肝素、介入术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超声指导下压迫治疗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局部加压包扎组 (85 %比 6 3% ,P =0 0 3)。两组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指导下压迫操作简单 ,费用低 ,并发症少 ,可以作为治疗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液加压袋持续冲洗应用于危重症患儿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ABP)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100例危重症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50例,两组都使用0.5U/mL肝素钠盐水,对照组使用输液泵持续2mL/h泵入配合间断冲管,干预组使用加压输液袋(压力设置为150mmHg,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以2mL/h速度匀速缓慢滴入)持续冲管配合间断冲管,观察两组患儿动脉置管时间、动脉走向瘀斑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动脉走向发生瘀斑的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动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压输液袋有效地降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动脉走向瘀斑的发生率,延长动脉置管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上常见,但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往往欠佳。病变可能反复发作甚至持续进展为脑梗死。方法本研究入组20例慢性脑灌注不足患者,经介入技术选择性动脉加压灌注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经介入选择性动脉加压灌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结论对于慢性脑灌注不足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经动脉内介入加压灌注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和费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75例行冠状动脉诊疗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结果血肿10例;迷走反射6例;动静脉瘘2例;腘动脉血栓1例;穿刺部位表皮皮肤破溃感染2例;冠状动脉穿孔2例;桡动脉痉挛4例。结论减少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需要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40例,与股动脉径路42例比较。结果与股动脉径路对比,桡动脉穿刺时间稍长,术后血管加压包扎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经股动脉进行同类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并发症少,住院费用相对减少。右侧头臂千和锁骨下动脉变异、弯曲导致2例手术困难,1例改由股动脉径路手术。缺点是经右侧桡动脉途径无法进行左侧颈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选择性造影,常规导管亦无法进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方法有一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介入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假性动脉瘤成为较常见的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是血管外存在一个或多个腔隙,内部有血液流动,并经通道(瘤颈部)与动脉相连,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到动脉内,由于瘤壁内没有动脉组织(如中膜或外膜),故称为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为少见的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动脉应用血管闭合器Angioseal止血的安全性及Angioseal闭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分为两组,甲组32例应用Angioseal闭合器;乙组36例应用手压止血作为对照组。观察止血、操作、下肢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甲组止血时间为48s±31s,绝对制动时间为3.0h±0.7h,相对制动时间2.8h±0.8h,1例血肿。乙组止血时间为1560s±660s,相对制动时间16.8h±4.7h,绝对制动时间为19.7h±5.8h,8例血肿。结论Angioseal闭合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工具,与手压止血法比较,操作简单,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少,方便了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在治疗肝多发血管瘤的疗效,探讨术前、术中、术后正确的处理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5例肝多发血管瘤进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并发症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其中1例2个血管瘤融合为直径共12cm的病灶分2次栓塞,第1次栓塞,1个月后瘤体体积缩小50%以上,给予第2次栓塞,6个月后复查,瘤体完全消失;其余24例病灶均1次栓塞成功,3个月后复查,病灶完全消失。全组病例均随访3个月到48个月,现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多发血管瘤安全、有效,建议首选;介入栓塞治疗前注意适应证的选择,术中技术人员娴熟的操作,术后注意并发症的处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对365例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345例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E),50例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术(TAI)。现将肝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桡动脉痉挛(RAS)是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重度或顽固性RAS可导致导管无法推送或撤除、患者疼痛和紧张等,本文观察经桡动脉介入诊治过程中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治疗重度或顽固性RAS  相似文献   

13.
约束带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勤  王万丽 《山东医药》2009,49(40):97-98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125例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 h后,观察比较两组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与经股动脉、肱动脉路径相比,具有血管并发症少、易于观察及护理、住院时间短、节约医疗费用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前臂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为罕见而又凶险的经桡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TRI)血管并发症,若诊治不当,则可导致残疾。  相似文献   

15.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Ⅰ(修订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入神经放射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除神经外科医师外,还有放射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医师。由于各专业医师的培养经历和临床理念不同,在工作中存在着经验的不足或培养理念的差异,如适应证选择的混乱,技术操作的粗糙、不规范,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将会使这一新的技术陷于滥用。2005年2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组邀请全国24名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介入放射科的神经放射学和脑血管病的临床专家,在海南三亚制定了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操作规范,并将其作为行业规范和法律参考,不定期进行修订。修订稿分三期连载。  相似文献   

16.
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长沙市第一医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中西部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0-23日在湖南长沙召开。近20余名全国知名的神经内、外科,神经介入及超声诊断等领域的专家和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齐聚长沙,一起探讨、交流了目前国内外神经介入的发展态势、诊疗技术的应用和最新进展,以及对神经介入发展前景的展望,借此积极推动中西部地区神经介入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2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我们对介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在冠脉介入术后 ,穿刺动脉应用血管闭合器Angioseal止血或手压止血的安全性及Angi oseal闭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经验。 方法  2 4 8例病人经股动脉介入术后 ,分为两组 ,A组 1 0 1例应用Angi oseal闭合器 ;B组 1 4 7例应用手压止血作为对照组。记录止血时间 ,操作时间 ,下肢制动时间 ,及血管并发症。 结果 应用Angioseal闭合器成功率 99%。止血时间 5 0秒± 3 2秒 ,绝对制动时间 2 5h± 0 8h ,相对制动时间 2 6h±0 7h ,1例 (1 %)血肿。对照组 1 0 0 %成功止血 ,止血时间 3 5分± 1 5分 ,相对制动时间 1 3 5h± 4 2h小时 ,绝对制动时间为 1 8 3h± 6 2h ,1 1例 (7%)血肿。 结论 Angio Seal闭合器是一种安全 ,可靠的止血方法 ,与手压止血比较 ,操作简单 ,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 ,无明显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方便了病人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利用介入神经放射学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近年来发展迅速,使某些传统手术难以夹闭的动脉瘤获得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文章就颅内动脉瘤介入神经放射治疗方法、适应证、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介入脑血管病学是研究在神经影像学的监控引导下,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影像学、血管造影等技术的持续发展,其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范畴不断拓展。文章就血管内脑血管影像诊断、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以及血管内栓塞等新兴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做一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