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浅性膀胱癌各种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47例表浅性膀胱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中 ,72例术后复发 ( 4 9% ) ,术后 5年复发率为 35.4 %。初诊时为多发者、直径大于 3cm、分级与分期高的肿瘤术后复发率分别高于单发者、直径小于 3cm者、分级、分期低的肿瘤。术后 6个月内肿瘤复发者经治疗后肿瘤再次复发的机会高 ,术后膀胱内灌药可以预防肿瘤复发。结论 :肿瘤分级与分期高、多发肿瘤、直径大于 3cm者及术后膀胱内未灌药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浅性膀胱癌肿块数目、病理分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表浅性膀胱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中,40例术后复发,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为32.79%。初诊时肿瘤为多发者即3个及3个以上肿瘤、G3级的肿瘤术后复发的平均时间、5年内的复发率分别高于单发或双发者、G1或G2级的肿瘤。结论膀胱癌肿瘤数目、细胞分级是影响表浅性膀胱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发肿瘤、G3级肿瘤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复发,及时行膀胱切除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3.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浅性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其术后复发率高,三年内复发率可达40%~70%,其中以术后第一年复发率为最高。预防术后复发是根治表浅性膀胱癌的一个重要难题。我院自1995年2月~1998年8月共收治表浅性膀胱癌33例,经开放手术或TURBt术后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组33例表浅性膀胱癌,男25例,女8例。年龄34岁~90岁,平均66.5岁。膀胱壁病灶为单发者26例,多发者7例。手术时为初发者28例,复发者5例。33例均在灌注前行手术治疗,其中膀胱部分切除术31例,TURBt术2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病理分级:Ⅰ级9例,Ⅱ级12例,Ⅲ级1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切除肿瘤后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除前列腺。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孔和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14~54个月,平均24个月,35例发生膀胱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6个月,复发部位均不在膀胱颈口和前列腺尿道,全部再次行TURBT。结论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全、短期疗效确切,可适用于一部分年龄较大伴有严重的下尿路梗阻的且肿瘤分期、分级低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5.
132例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于手术后2周内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132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2±5.74个月.肿瘤复发22例,总复发率16.7%.其中复发性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初发肿瘤(P=0.003),而不同肿瘤分期、分级及单发与多发肿瘤患者间的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尿路刺激症状和尿常规异常.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徐欢  曹明  陈海戈  薛蔚 《肿瘤》2008,28(10)
目的: 比较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即刻单次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与术后2周开始多次灌注方案对预防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6月162例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被随机分为2组:术后即刻单次灌注组(RG组)80例,术后2周起多次定期灌药组(CG组)82例,比较2组肿瘤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6例失随访,有效随访病例2组各78例,随访期24~48个月.RG组20例肿瘤复发、CG组14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G组中病理级别较高的G 2、G 3级肿瘤复发率42.5%(17/40),CG组中G 2、G 3复发率20.9%(9/43),多次灌药组复发率低于术后即刻单次灌药组.结论:与术后2周开始多次定期灌药化疗相比,术后即刻单次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总体效果可能相似.但对于病理级别较高的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G2和G3),多次灌药也许可更好地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膀胱偶发肿瘤的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膀胱偶发肿瘤的国内外报道较少,有必要总结一下膀胱偶发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膀胱偶发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偶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常规体检B超发现6例,膀胱镜下置放或拔双J管发现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发现2例,肿瘤直径0.2~1.5cm。结果:11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术后病理:乳头状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3例,低级别的乳头状尿路上皮癌5例。所有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接受即刻单剂膀胱灌注化疗,术后定期膀胱镜复查。随访半年至10年,复发1例。结论:膀胱偶发肿瘤中膀胱癌多见,但恶性程度低,肿瘤表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吡柔比星(THP)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8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定期进行THP膀胱内灌注治疗,随访18—48个月。结果:全组无肿瘤复发率为85.3%,复发率为14.7%,29例于膀胱灌注期间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其中4例因为不能耐受,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无全身性给药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采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结果:本组25例中1例6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34例随访5年6例;2年-3年20例;1年半8例;复发3例(T2期1例,T3期2例;术后6月1例,术后13月2例),复发率8.57%。结论:BCG膀胱内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肌层浸润的肿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采用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结果:本组35例中1例6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34例随访5年6例;2年~3年20例;1年半8例;复发3例(T2期1例,T3期2例;术后6月1例,术后13月2例),复发率8.57%。结论:BCG膀胱内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疗效好、复发率低,但肌层浸润的肿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血尿、吸烟、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可能是影响膀胱肿瘤复发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T1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分级对表浅性膀胱肿瘤预后进展的意义。资料和方法:自1989年7月~1994年7月,对80例表浅性膀胱肿瘤(Tb54例,T126例;G127例,G245例,G3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均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行膀胱内BCG灌注为辅助治疗,平均随访42.4个月;评价了肿瘤分析,大小,数目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有8例(10%)复发时进展为浸润性癌,G11例(4%),G25例(11%),G32例(25%)。结论:肿瘤分级影响表浅性膀胱肿瘤预后进展,级别愈高,复发时进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水平及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泌尿外科确诊为膀胱癌并行TURBT术的患者90例,术后采用吡柔比星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根据TopoⅡα表达情况将9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TopoⅡα高表达组和TopoⅡα低表达组,比较TopoⅡα的表达情况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TopoⅡα的表达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预后分析。结果:90例膀胱癌患者中有57例TopoⅡα 高表达,高表达率为63.33%;膀胱癌患者TopoⅡα 高表达率与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参数显著相关(P<0.05)。TopoⅡα高表达组患者1、2、3年复发率(8.77%、14.04%、17.54%)明显低于TopoⅡα低表达组(27.27%、39.39%、51.52%),TopoⅡα高表达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高于TopoⅡα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肿瘤大小>2 cm、病理分级和TopoⅡα低表达等4个因素为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opoⅡα表达与膀胱癌患者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显著相关,在TURBT术后对TopoⅡα高表达患者给予吡柔比星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上尿路肿瘤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肿瘤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上尿路肿瘤76例进行总结。结果:术后膀胱癌再发率36%(27/76),70%(19/27)发生于术后2年。多器官性肿瘤者的再发率69%(11/16)高于单发肿瘤者的27%(16/60)。输尿管下段肿瘤者的再发率50%(8/16)高于肾盂输尿管上段者的18%(8/44)。Ⅱ-Ⅲ级、T3者再发率高。未切除患侧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的再发率49%(21/43),高于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的18%(6/33)。结论:上尿路肿瘤的部位、多器官性、病理分级、分期是术后膀胱癌再发的危险因素,切除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是防止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武  盛斌武 《现代肿瘤医学》2015,(19):2817-2819
目的:探讨对表浅性膀胱癌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指征和意义。方法:以确立的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入选标准对12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手术,满足条件的81例患者中32例拒绝二次手术为A组,49例在术后4周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B组,2组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相同。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2组间膀胱肿瘤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2年随访中共有14例出现复发,分别为术后半年3例,1年内8例,1年至2年间6例。B组的16.3%(8/49)患者在第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2年随访期间复发8例,其中1年内3例,1年后5例,2组间在肿瘤复发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切除标本中有无肌层是明确手术切除彻底的标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17例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膀胱灌注化疗组(Ⅰ组)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Ⅱ组).Ⅰ组63例,术后6小时内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1次,术后l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化疗;Ⅱ组54例,术后1周开始应用吡柔比星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及灌注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14 -52月,平均34月.Ⅰ组8例复发(12.7%),复发时间为(684±221)天:术后第1年0例复发,术后第2年5例复发,2年后3例复发;Ⅱ组15例复发(27.8%),复发时间为(526±260)天:术后第1年5例复发,术后第2年6例复发,2年后4例复发.两组比较,Ⅰ组的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第1年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肿瘤复发时间、术后第2年及2年后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特别是降低术后早期复发风险,且不增加灌注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VBt)联合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TVBt切除膀胱肿瘤联合术后BCG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90例,肿瘤单发40例,多发50例,病理分级G1~G2级,分期T1~T2期,肿瘤直径0.2 ~ 3.0 cm。结果 总复发率27.8 %,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未见并发症。结论 TVBt联合BCG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卡介苗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术后膀胱腔内灌注,预防复发,结果:随访8-32个月,满足2年者36例,复发率13.9%,结论:采用此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高飞  张鹤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869-1871
目的 研究二次电切阳性对T1期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21例T1期膀胱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TURBT组164例,re-TURBT组57例.所有患者随访1~3年,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肿瘤进展以及肿瘤特异性死亡情况.结果 TURBT组164例复发76例,复发率为46.3%;re-TURBT组57例复发12例,复发率为21.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8,P<0.05).TURBT组患者肿瘤进展3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5例),re-TURBT组患者肿瘤进展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2组肿瘤进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83,P<0.05).但2组患者肿瘤特异性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3 cm,多发肿瘤,高级别肿瘤(G2 G3)均为二次电切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二次电切能够显著降低T1期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延缓肿瘤进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钬激光(HoYAG)加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采用经尿道腔内钬激光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加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8次.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3例,其中单发肿瘤42例,多发肿瘤11例.病理分级移行细胞癌G1~G2,分期T1~T2.结果 手术一次性成功,时间10~3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大出血.术后灌注吡柔比星后无不良反应,2例分别于6和10个月后复发,复发率3.8%,再次予钬激光处理治愈.结论 钬激光加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较低,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