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病变影像特征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影像特征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79例接受冠脉和左室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以病变血管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及闭塞或濒临闭塞病变侧支循环情况,比较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室壁运动积分、左室舒张末压和左室最低压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中3支病变者左室功能损害最严重,双支病变者次之,单支病变者仅LVEDP显著升高;冠脉病变积分高值者左室功能损害最严重,中值者次之,低值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冠脉闭塞或濒临闭塞患者中无侧支循环者较有侧支循环者左室功能损害更严重。结论:冠心病左室功能损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中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88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16层螺旋CT检查了解其冠脉病变程度,同时行心超了解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在正常病例中左室EF为56.2%±2.6%,1支血管病变的左室EF为53.8%±2.9%,2支血管病变的左室EF为51.6%±3.1%,3支血管病变的左室EF为51.4%±3.1%。在轻度病变中左室EF为53.8%±2.0%,中度病变中左室EF为52.3%±2.1%,重度病变中左室EF为50.5%±4.0%,完全闭塞的病变中左室EF为49.7%±5.7%。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的增加,左室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共选择 8例均无冠脉搭桥术史的左主干病变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左主干近中段病变 5例 ,远段分叉病变 3例 ,其中 2例的左室射血分数 <4 0 % ,总结分析其临床、左主干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 :左主干支架术的成功率为 10 0 % ,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率 <10 % ,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如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外科冠脉搭桥术或死亡等。术后随访 5~ 15 (10± 3.5 )个月 ,无一例死亡。临床心绞痛复发 1例 ,重复冠脉造影证明为前降支的新生病变所致 ;2例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了 15 %以上 ;5例复查了冠脉造影 ,其中 4例的原支架内基本无再狭窄 ;1例有 30 %再狭窄 (为前述症状复发的患者 )。结论 :支架置入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疗效显著 ,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手段 ;正确的病例选择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时左室整体和局部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21(男20、女1)例受试者中,9例只有轻微或者没有冠脉病变(对照组),12例有2或3支冠脉狭窄>50%(缺血组)。插入左、右心导管,在症状限制性卧位蹬车运动前和运动未按双平面法作左室造影。在30°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及其心功能状态和冠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对3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LVH患者的多普勒超声及冠脉造影资料作回顾分析,并与同期冠心病和健康者作比较。LVH分为不对称性室间隔增厚(ASH),对称性肥厚(CH)和扩张性肥厚(DH)。结果(1)LVH不同类型之间在病程及严重程度上无固定演变规律;(2)不同类型的LVH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DH型同时伴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EF=0.41±0.08,P<0.01);(3)ASH型和CH型LVH患者的冠脉病变中单支病变分别占83.3%、71.4%(P<0.01);DH型LVH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占58%。结论(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左心室离心性肥厚不是由向心性肥厚转化而来;(2)高血压合并LVH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DH型同时伴有收缩功能不全;(3)高血压冠心病合并ASH型和CH型LVH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DH型者多支病变较多。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近年来陈旧性心肌梗塞的123例住院病例,通过左室造影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冠心病直接危险因素,回顾分析了左室EF的相关因素。结果左室EF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内径(LVDs)、室壁瘤、冠脉病变积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前壁心肌梗塞较无累及前壁心肌梗塞者在室EF低,无侧支循环较有侧支循环者左室EF低,但冠脉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的左室EF无显著差异。结论除梗塞坏死的影响外,长期严重的心肌缺血也使左室EF下降,所以冠脉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者在室EF的影响因素侧重点各有不同,正确纠正左室功能影响因素,对改善心肌梗塞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表电位标测(BSPM)能记录心脏局部电生理状态,尤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异常电活动能准确地检测和定位。据作者所知,文献上只有1篇报告将 BSPM 与左室造影相联系,对 BSPM 诊断室壁运动异常的标准有待确立。为扩大BSPM 的临床应用范围,作者试图发现室壁运动异常时BSPM 的特殊图形。资料和方法 98例中,男89例,女9例,年龄30—70岁。均经血管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疾病(CA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98例中35例为左前降支(LAD)病变,5例为左回旋支(LCX)病变,13例为右冠脉(RCA)病变,15例为 RCA+LAD 病变,11例为 LAD+LCX 病变,19例为三支冠脉病变。左室造影显示49例有室壁运动异常,另49例则无。BSPM 采用 Yamade 等设计的心电标测系统,该系统同  相似文献   

8.
虽然两维超声心动图(2DE)已能准确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用以估价舒张功能。但用舒张中期容积与缩末容积之差除以每搏容积的前半充盈分数(first half-filing fraction以下简称1/2FF),则乃新近采用的舒张功能指标。作者首次采用2DE对此作了测定。方法 27例研究对象为未给镇静剂或血管作用药,心导管插入前1小时作2DE,冠脉造影前作左室血管造影检查,并除外造影不佳或频繁室早、心动图质量不佳或任何试验时其心率(HR)>110bpm的临床病员。其中男21、女6例,平均年龄53岁(29~72岁),5例冠脉造影和室壁运动正常,左室EF≥0.50。18例冠心病(CAD)至少一支冠脉管径狭窄≥50%,其中8例室壁运动和EF正常。10例有室壁节段性异常运动者EF在0.30和0.64之间。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为中到重度二尖瓣反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东冠注射液声学造影剂经静脉左心室(左室)进行声学造影,探讨对左室附壁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注射声学造影剂0.22 ml/kg,观察造影前后左室附壁血栓的存在情况.结果常规超声诊断存在附壁血栓的阳性率仅为5/42(11.9%),声学造影后超声诊断存在附壁血栓的阳性率为11/42(26.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室声学造影使左室附壁血栓非常易于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冠脉介入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明确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心肌梗死10~30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显示前降支血管残余狭窄≥75%者,根据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及6个月随访时,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心内膜运动和室壁增厚率的变化评价室壁运动。同时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PCI组血运重建后,随访时E/A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P<0.001;P<0.01),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缩小(P<0.05),室壁运动积分指数降低(P<0.05),而药物治疗组随访时E/A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均降低(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增加(P<0.05),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升高(P<0.05)。结论延迟介入治疗对有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61例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中,发现10例有舒张早期左室前侧壁局限性不同步舒张(AR),伴等容舒张时间(IRT)延长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轻度增高。其发生与左前降支(LAD)狭窄密切相关,但同一节段的收缩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左室肥厚对预后有重大不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然而冠脉病变所起作用尚未排除。本文试析之。方法 49例冠脉造影正常或者管腔轻度狭窄(<25%)但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不改变原用药物,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例外)、镇静剂或抗精神病药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肥厚的标准为:室间隔或左室后壁的厚度≥1.2cm;左室重量/身高之比≥1639g/m(男性)或121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影响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介入治疗的NSTEMI患者84例,依据左室造影前LVEDP分为两组:A组:LVEDP≤15 mm Hg,共36例;B组:LVEDP15 mm Hg,共48例;介入治疗前后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T(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内径(LAEDd)、右室内径(RV)、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用左心导管术进行LVEDP测量,左心室造影,并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Killip心功能Ⅱ级及以上、室壁运动异常比例、NT-proBNP水平、LVEF、冠脉Gensini评分、发病到开通犯罪血管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罪犯血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患者LVEDP显著高于其它冠脉血管病变患者(P0.05)。发病到犯罪血管开通时间、NT-proBNP、冠脉Gensini评分、LVEF是LVEDP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到犯罪血管开通时间、NT-proBNP、冠脉Gensini评分、LVEF均与LVEDP升高密切相关,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30 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者按病变程度、范围及Gensini积分分组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及舒张晚期充盈峰的Vmax并计算E A比值。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病变、单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 <2 0时 ,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 ,舒张功能出现减退。收缩功能减退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及Gensini积分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先于收缩功能减退 ,舒张功能的异常是冠心病心功能受累早期改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的长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观察了美托洛尔对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并将冠心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作了对比研究。作者在 2年间选择了因急性心衰而入院者中 ,经治疗稳定后作心脏核素检查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40 %的 30例 ,既往心肌炎、大量饮酒、糖尿病、严重高血压、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者除外。经冠脉造影等多种检查将其分为冠心病(CAD) 15例 ,扩张型心肌病 (DCM) 15例。两组需经 3个月以上稳定期 ,在给予美托洛尔前作以下检查 :自觉症状 (N Y-HA) ;胸片心胸比率 ;门电路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右室射血分数 ;心脏超声测左室收缩末径 /舒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时间常数以评价冠心病舒张早期左室压力变化的意义。方法 冠状动脉(冠脉 )造影确诊正常及冠脉狭窄 >5 0 %共 6 0例 ;左心导管及左室电影造影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随着冠脉病变加重逐渐降低 ,但亚组间差异不显著 (仅P3∶0 <0 0 5 ) ;舒张功能参数亚组间差异显著 ,以时间常数为明显 (P <0 0 1) ,它同冠脉病变狭窄积分呈正相关 (r=0 72~ 0 78,P <0 0 1)。时间常数指数法值 (96 2 5± 17 0 6 )ms大于半对数法值 (6 7 94± 19 2 5 )ms,P <0 0 1;两者比同渐进压力呈负相关 (r=- 0 40 ,P <0 0 1)。结论 指数法时间常数是评价冠心病早期功能障碍较敏感、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十分困难,本文作者试图根据右室作功来加以区别。方法:扩张性心肌病21例(男17,女4),平均年龄60±11岁为甲组,缺血性心肌病69例(男55,女14),平均年龄66±10岁为乙组。两组病人均存在严重的左室功能障碍和室壁运动障碍,左室射血分数<30%;冠状动脉造影甲组未见冠状动脉病变,而乙组则有,其中1支病变9例,2支病变19例,3支病变41例。上述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进行检查。结果:多门控计算机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示左心室功能:甲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15%~27%,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378±127ml,心输出量(CO)7.2士3.2 L/min;乙组,LVEF16%~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30 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程度、范围及Gensini积分分组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及舒张晚期充盈峰的最大峰值速度 ,并计算E/A比值。结果 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病变、单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小于 2 0分时 ,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 (P >0 .0 5 ) ,舒张功能出现减退 (P <0 .0 5或P<0 .0 1)。收缩功能减退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重及Gensini积分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先于收缩功能减退 ,舒张功能的异常是冠心病心功能受累早期改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象为28例左室功能正常且仅有单支冠脉病变(该处内径狭窄≥70%,其余2支内径狭窄不超过30%)的病人。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左前降支病变组11例,旋支病变组9例,右冠脉病变组8例。 以上病人均接受PTCA,在术前、术中、球囊扩张后至少25秒后作彩超检查,计算左  相似文献   

20.
王琴  吴丹  刘霞  杨明武 《山东医药》2012,52(15):23-25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冠脉造影左前降支冠脉狭窄>75%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静息状态下RTMCE检查,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造影剂峰值密度(A)、心肌血流速率(β)、心肌血流量(MBF,MBF=A×β)、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max)、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max)。比较两组相应节段的心肌灌注情况和心脏功能。结果观察组β及MF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LVEDD、LVSED、EF、Emax、Amax、Emax/Amax、Dt等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速度减慢,存在心肌微循环损伤;RIMCE可定量评价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