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对无黄疸结石病人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无梗阻性黄疸病史的胆道结石病人行术中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 101例病人,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准确率93.6%,结论 对无梗阻性黄疸的胆道结石病人,术中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减少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对于术中胆道造影的指征,应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时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术前检查和术中检查有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的21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21例中18例无异常,3例阳性。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可避免不必要的开腹胆总管探查,提高胆道结石诊断率,避免遗漏,是一种取代传统胆总管切开探查的行之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的病史、术前B超、生化检查、MRCP及术中胆管造影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中1例术中胆道造影失败;造影成功的82例中,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阳性率为14.6%(12/82).结论: 对于术前怀疑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应适当放宽术中胆道造影指征,可降低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5例LC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中均插管成功,并完成术中胆道造影。其中发现胆总管结石15例,胆总管下段乳头部狭窄5例,假阳性l例。结论 LC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胆道结构显影清晰,成功率高,能有效发现胆道结石,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和价值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外科(201805)张庆宝胆道影像为胆道疾患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已被外科临床医生普遍接受,但术中胆道造影在基层医院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1992年以来的78例疑肝外胆道梗阻、有总胆管探查指征的手术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6.
胆道造影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568例胆道疾患病人在手术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行胆道造影,均获得成功。造影发现阳性结石病人173例,占30.45%。同时讨论了术中胆道造影在了解胆道系统解剖及预防术后残余结石,避免胆道损失,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使病人及早康复方面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胆道造影及联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石病,以减少术后结石残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1月至2008年12月间50例胆道结石手术中胆道造影及联合应用胆道镜的资料。结果本组50例胆道结石手术均行术中胆道造影及联合应用胆道镜检查,术后胆道残余结石4例,残石率为8%。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及联合应用胆道镜可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为防治胆道残余结石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常见结石残留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常见结石残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219例患者中,21例术后有胆管结石残留(9.59%),其中术中已知结石残留8例,术后经T管造影和胆道镜证实有结石残留13例。21例中包括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伴感染性休克5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开口狭窄5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变异4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内结石2例,胆总管下段节段性狭窄伴结石2例,术后胆道镜探查明显胆总管远段结石3例。结论: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时要仔细操作,逐一探查,术中B超和造影对降低结石漏诊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的方法及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对315例LC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胆道造影全部成功,其中胆道正常276例,胆总管内结石27例,胆总管下端狭窄12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可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及胆总管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0.
单纯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1997年1月-2000年12月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和未径胆囊管造影,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经胆囊管造影,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5例,200例患者未径胆囊管造影,术后发生胆道残余结石25例。结论 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是种简单而有效降低胆管残余结石方法,减少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胆石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75例术中胆道造影的胆石症病人和62例胆道但未行术中胆道造影的胆石症病人的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术后胆道残石的发生率。结果 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造影的阴性率为64.7%,曾行术中造影的胆石症病人的术后残石率为2.0%,而未行术中造影的胆石症病人的残石率为15.5%。结论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还可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与指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近十余年来379例胆石症手术病人53例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与326例非造影资料,发现该造影使胆管阴性探查率从75.9-88.9%降低至11%,胆道隐匿结石率从5.8%降至0%。造影假阳性率为7.5%。分组分析发现,胆管结石发生率在具有单纯胆囊在结石组为0%,具有一项相对探查指征组为12.8%,同一病人具有二项以上相对胆管探查征组为73%。作者认为此造影不宜常规应用所有胆石症手术,主张常规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及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性地对438例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在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后做胆总管一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38例均获痊愈.3例发生胆漏,2例发生胆道结石复发.随访1个月~8年,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发生,未出现严重的梗阻性黄疽、胆管炎、胰腺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例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外胆管结石32例取石46枚,术中结石取净率为100%,阴性探查4例;36例均未留置T管。术后平均住院8.4d。结论在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选择实施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的手术的方法,安全可行,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在1991年1月-2004年12月间1569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常规经胆囊管造影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结果1023例无胆总管探查指征,经术中胆囊管造影51例,阳性49例,经探查证实有结石,546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经胆囊管造影158例阳性,151例探查证实。结论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常规经胆囊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能有效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道结石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在降低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和避免胆道损伤等方面有重要价值。现将我院从 1988~ 1998年间收治的 32 4例胆道结石病人进行术中胆道造影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8年至 1998年间共收治行术中胆道造影的胆道结石病人 32 4例。其中男 142例 ,女 182例。年龄 2 5~ 76岁。病程 2~ 15年。1.2 方法 所有病人都进行术中胆道造影 ,造影剂为 2 0 %~ 2 5 %泛影葡胺 2 0~ 40 ml。方法为 :1胆囊管残端插管造影186例 :切除胆囊后 ,于胆囊管残端插入细硅胶管 ,注入造影剂。 2术中 T…  相似文献   

17.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院自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间行胆道手术 118例 ,有 5 6例做了术中胆道造影 (IOC)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女 32例 ,男 2 4例 ,年龄 2 1~ 78岁 ,平均年龄 5 2岁。具有相对胆道探查指征的 32例中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2 2例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9例 ,Mirizzi综合征 1例 ;具有绝对胆道探查指征的 2 4例中 :胆总管内扪及多发结石伴阻塞性黄疸 18例 ,胆总管扩张未扪及结石但伴阻塞性黄疸 6例。1.2 胆道探查指征分类情况1.2 .1 具相对胆道探查指征 :黄疸史 6…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对检出胆管结石的价值与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正学  蒋为众 《外科》1997,2(4):206-207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时胆管造影检出胆管结石的价值和指征。病例和方法:1988年迄今共行胆囊切除646例。病例分三组,第一组304例妆行胆管造影和探查(造影组);第二组107例未行胆管造影而直接胆道探查(探查组);第三每235例行单纯胆囊切除。结果:第一组胆石检出率为94%,第二组胆石检出率53%;第三组术后随访有残石2例。结论:术中胆管造影有助于:①降低术后胆道残石率;②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③明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胆管炎病人因病情限制,急诊手术后胆道残石率很高,纤维胆道镜的术后应用,既避免了二次手术,又缩短了急诊手术时间,减少了病死率,提高了治愈率。1临床资料本组急诊胆管炎手术病人46例,男11例,女35例,年龄26~70岁,均有Charcot’s三联征。局限性腹膜炎41例,感染性休克8例,脉搏>120次/分者13例;白细胞计数>20×109/L者10例,体温高于39℃或低于36℃者14例,伴有神志改变2例。术中判断结石分布;胆总管结石30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胆总管及左右肝管结石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蛔虫、合并胰腺炎各2例。术后T管造影及纤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20例,按相对胆管探查指征标准,施行1042例术中胆道造影:胆囊切除前经胆囊管造影、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造影及穿刺胆(肝)总管造影第三种。结果:发现病变119例,其中胆管结石113例,胆管变异4例,肝门部肿瘤2例。造影阳性率11.4%。结论:术中胆道造影能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提供胆道解剖学依据、预防并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