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自 SARS发生以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全球 SARS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流行概况、流行环节、分布特征以及影响 SARS流行的因素。对 SARS潜伏期、传染性、超级传播现象、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三间”分布特征进行了重点阐述。对 SARS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SARS的可能来源、流行特征、传播途径与预防对策。方法对广西的2起早期SARS案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北京某家庭SARS案例和报刊介绍的北京一宗SARS案例收集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因素分布理论结合免疫学原理对其传播链进行解剖分析和演绎推理。结果广西的两宗早期病例分别存在动物或野生动物接触史。4起爆发案例均呈家庭和特殊职业聚集性,其二代病例以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但也可能存在血传播和性传播。结论SARS很可能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除传播途径为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外,显性感染者的潜伏期或隐性感染可通过性传播而形成隐匿传播。SARS的预防策略为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加强疫情报告与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调查处理,同时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以及切断隐匿传播途径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3年中山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预防控制效果,为制定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中山市SARS病例的流行因素和特征,并对预防控制策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2002年12月26日至2003年1月19日,中山市共发生SARS病例29例,死亡1例。病例的发生有家庭和医院聚集性,疏于个人防护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在采取了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预防控制措施后,SARS在中山市的流行仅持续24d,之后再无新发病例发生;各类人群SAR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95.3%。结论 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SA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B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比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 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SARS的流行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初步总结出SARS发生与发展的一些规律,但仍有许多影响因素仍不明确[1,2].为了解SARS病例的就诊时间规律,病程与转归等流行病学特征,本文对北京与广州3个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SARS病例及疑似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SARS发病的基本情况、特点、传播途径、地区人群分布及相关社会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提出SARS的防制策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掌握SARS流行规律,控制疫情蔓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提高农村防制能力;树立长期与SARS作战的思想;依靠科学,依法防制。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SARS传播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研究预防措施对疾病的影响,为预防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确定性的SIR模型和SEIDR模型等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对SARS流行过程进行估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卫生部2003年4月22日公布的广东省的数据,用确定性SIR模型估计消除比。广州市SARS的基本繁殖率为3.5左右。结论确定性的SIR模型、确定性SEIDR模型能比较好模拟并估计出SARS传播过程,并能够对未来的SARS流行趋势和流行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流行规律与特征。方法 对2003年1月至5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的临床诊断为SARS病例的个案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142例病例中,医务人员46例,社区病例96例;发病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71.83%;医务人员发病为多,占32.39%。社区病例中,一户两例以上有24户共56例。社区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密集的区域。结论 SARS传播以密切接触为主,空气飞沫可能是传播的主要途径,荔湾区SARS流行具有医院和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京沪粤三地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疫情的分析,探讨其流行特征。方法 ①查阅京沪粤三地有关文件和资料,②与三地有关专家交流,③总结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社区SARS防控实践。结果与结论 SARS流行特征呈现冬春发病、高速度传播;成人发病多、老人预后差、医护人员感染多;城市疫情重、医院内传播、存在超级传染源、人群对SARS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含区间数据Gamma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并用于SARS潜伏期的推算。方法 采用EM算法构造出求解含区间数据Gamma分布参数极大似然估计的迭代公式,并应用于SARS潜伏期分布的拟合。结果 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可以计算出含区间数据Gamma分布的两个参数,从而得到均值估计。同时,还可以根据极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性质,计算出估计量的标准误及各参数的置信区间。用于中国内地SARS爆发资料分析,发现SARS潜伏期服从Gamma(2.1,2.33)分布;潜伏期均值和方差的极大似然估计值分别为4.89天(95%CI4.43~5.35)和11.40天^2;95%的病人感染SARS-CoV后将在11.42天内发病。结论 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于含区间数据Gamma分布参数的估计是强健的。可以用于含区间数据SARS潜伏期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03年春季SARS流行期间,北京、广州、太原、长沙等地酸雨和紫外线辐射等特征分析,结果指出:降水偏少、时段分布不均匀、降水中pH值偏高、气候干燥、空气中气溶胶微粒含量过高,是滋生和传播各种病毒的主要原因,也是SARS和呼吸道疾病病毒传播的一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特征,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3月初至5月20日山西省SARS疫情报告系统报至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SARS临床诊断病例及部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报告,描述SARS在山西省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采用EPIinfo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山西省自2003年3月7日诊断首例输入性SARS病例后,至5月20日累计临床诊断SARS病例445例,罹患率1.34/10万,死亡20例,病死率4.49%。发病人数从3月28日起增高形成第一个高峰,至4月18日继续升高,形成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5月19日首次出现临床诊断病例零报告。目前疫情呈低水平流行势态。SARS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市区,占83.82%,农村地区呈散发状态。职业构成以学生、医务人员居多。年龄分布以20—59岁为高发人群,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男女发病之比为1:0.87。结论:山西省SARS流行呈输入、上升、高峰并逐步下降的趋势,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不同人群SARS的认知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不同人群对SARS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以指导对SARS及同类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方法 :对全市 6个不同职业类别人群进行SARS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市不同人群对SARS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和农民工认知程度较低 ,其中农民工对SARS不清楚的占 3 0 .3 % ,为职员的 1 0倍多。影响因素包括 :文化程度、职业、对SARS的关注程度和恐惧程度。结论 :应针对全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类别人群和不同的心理状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逻辑信息法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根据2003年上半年我国SARS流行的地域与时空特征,分析SARS流行与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基于逻辑信息法,利用GIS的空间分类与空间分析功能,并结合统计学方法 ,对影响SARS流行的环境因素进行筛选与确定,计算相关程度及疫情等级.结果 SARS流行与所选21个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关性,其中人发钾含量偏低(0.723)与人口流动性大(0.634)影响较大;对10个行政区的预测结果 与实际疫情吻合率达87.5%.结论 SARS流行与某些环境因素有关,基于GIS技术和逻辑信息法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与预测是可行的、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LA-B基因多态性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易感性的关系,以揭示遗传因素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运用PCR-SBT方法,对43例SARS康复后病人、30例高危医护人员对照和62例健康对照的HLA-B位点等位基因型分布进行研究,并根据基因型指定血清型进行分析。运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与健康人群比较,SARS康复病人HLA-B*51G1和HLA-B*5502基因型以较低频率出现,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同时,与高危人群比较,SARS康复病人HLA-B*51G1基因型出现频率较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7),而HLA-B*130201和HLA-B*5801基因型以较高频率出现(P值分别为0.08和0.08)。血清型结果显示HLA-B血清型B13(P=0.03,OR=4.73,95%CI1.01~21.85)和B35(P=0.04,由于HCW该血清型为0,OR不能计算)为SARS-CoV感染的易感因素,而B07(P=0.01,OR=0.16,95%CI0.03~0.76)、B27(P=0.01,OR=0.16,95%CI0.03~0.76)和B49(P=0.01,由于SARS病人该血清型为0,OR不能计算)为SARS-Co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HLA-B*51G1和5502基因型可能在SARS发生中起到保护作用,而HLA-B*130201和5801基因型可能是SARS发生的易感因素。而按照血清分型,B13和B35为SARS-CoV感染的易感因素,B07、B27和B49为SARS-CoV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接触和诊治SARS患者的医务人员造成感染SARS的可疑危险因素,以SARS患者为病例.未被感染者为对照,用SPSS 10.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SAS6.12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49种因素中,27种与SARS感染显著关联,其中22种因素为保护性因素,5种为危险性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戴眼镜、受分泌物喷溅污染、穿防护服、从事现职时间、与患者接触方式和口罩类型等6种因素在SARS院内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医务人员在诊治SARS患者中,其医疗活动所涉及诸多因素与促使或造成感染有关,建议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治SARS患者时,防护重点应放在口罩、眼罩和防护服的穿戴上。  相似文献   

18.
重症SARS病人死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SARS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54例重症SARS病例的18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OR=7.351,=0.042)、有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OR=24.381,=0.035)、有无采用人工辅助通气(0R=43.905,=0.002)是重症SARS病人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工辅助通气为病情指标.结论高龄、伴有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重症SARS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SARS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已有的SARS疫情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北京市5个区县的2195个密切接触者中,转归为病例138例,罹患率为6.3%。与病例为同事、同学关系,罹患率仅为0.36%。家务待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最高(15.33%),接触地点在家和医院的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31.71%,接触地点在学校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0.77%。而接触地点在工作单位的密切接触者459名中,无一例转为病例,罹患率为零。结论 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患者接触时间、接触程度与频率、接触地点、隔离方式、时间及密切接触者的年龄等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存在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及家庭聚集性感染。科学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控制SARS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医护人员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方法对本院2003年3月31日~4月30日,18例医护人员SARS感染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医护人员SARS感染与个人防护、岗前培训、近距离接触SARS患者有关. 结论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岗前培训,管理人员应加强在岗期间的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