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绝经妇女应用HRT后性激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HRT应用后妇女血脂、激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来我院就诊并进行HRT的更年期和绝经后妇女 94例 ,其中 ,运用HRT 10年之内的绝经妇女 (A1组 ) 2 0例 ,10年~ 2 0年的绝经妇女 (B1组 ) 19例 ,10年之内从未进行HRT的绝经妇女 (A2组 ) 2 5例 ,10年~ 2 0年之内从未进行HRT的绝经妇女 (B2组 ) 30例 ,同时选择正常育龄妇女 30例做对照 (C组 )。各组妇女血脂、内分泌激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被测定。结果 :( 1)进行与未进行HRT的绝经妇女其雌激素、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大多数都处于异常水平。 ( 2 )进行HRT 10年之内绝经妇女与未进行HRT的绝经妇女相比 ,其雌激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进行HRT 2 0年之内绝经妇女与未进行HRT的绝经妇女相比 ,其血脂中的甘油三脂显著增加 ,雌二醇显著降低 ,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如血沉、K值、血栓长度、血栓湿重、红细胞电泳指数等异常程度显著降低。结论 :( 1)女性一旦进入绝经期后 ,由于生理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而导致血脂升高 ,进而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增高 ;( 2 )妇女绝经后进行激素替代疗法 ,对减缓血脂上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程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3)HRT的时间越长 ,HRT对雌激素、血脂和血液流? 相似文献
2.
绝经前后妇女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代谢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绝经期妇女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以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绝经期妇女血脂代谢的影响。选取 10 4例绝经后妇女及 92例绝经前妇女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 RFLP)来分析ApoE的基因型 ,并按常规酶法及免疫法测定血脂和载脂蛋白及脂蛋白 (a)。结果显示E3 3基因型及ε3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均为最高 ,且在绝经后组中E3 2频率较普通人群明显低 ,在绝经后组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 (a) (Lp(a) )均显著高于绝经前组 (P<0 0 5 ,P <0 0 1)且在绝经后组中ε4携带者TC ,LDL C ,ApoB明显高于ε3携带者 (P <0 0 5 )。表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绝经期妇女血脂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绝经妇女绝经年限与性激素水平血脂及血流变之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绝经妇女绝经年限与性激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绝经期妇女125例 ,根据绝经年限的长短 ,分组如下 :A组(1~5年 ) ,30例 ,年龄(48.5±3 .1)岁 ,B组 (6~10年 ) ,37例 ,年龄(58 .5±4 .1)岁 ,C组 (11~15年 ) ,38例 ,年龄(65 .2±3 .7)岁 ,D组 (16~20年 ) ,10例 ,年龄(68±4 .7)岁 ,E组 (>20年 ) ,10例 ,年龄(70 .8±3 .6)岁。测定各组妇女血脂、内分泌激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 ,女性血脂有升高的趋势。(2)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则呈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3)绝经妇女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处于异常状态 ,其中血浆粘度随绝经年限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血沉和K值等指标的变化则表现为先下降 ,然后逐步升高。结论妇女绝经年限的长短决定了绝经妇女性激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程度 ,绝经年限越长 ,上述指标的异常程度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失衡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行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绝经后女性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70例和非冠心病组51例。按照DSCT结果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进行定量Gensim评分,计算冠脉病变支数;缺血相关病变根据Ambrose分类方法分为两组:简单病变和复杂病变;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含量,血脂。结果①冠心痛组和非冠.心病组比较,E2、HDL—C低于非冠心病组,有显著差异(P〈0.05),LDL—C、TG、TC、T、T/E2高于非冠心病组,有显著差异(P〈005),P、P/E2无明显差异(P〉0.05)。②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性激素及性激素比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患者,性激素及性激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复杂病变与简单病变之间比较,E2水平降低,T、P、T/E2、P/E2水平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E2、LDL—C是冠心病复杂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线性相关分析表明T/E2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①性激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无关;与病变类型有关。②T/E2是女性冠心病复杂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性激素水平失衡可能通过血脂代谢紊乱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改变及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绝经妇女血清Ca、P、AKP(碱性磷酸酶)、性激素和骨钙素的水平,探讨绝经妇女的骨合成和骨丢失的发病机理,本文对177例绝经妇女,按不同绝经年限分为5组,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总雌二醇(E2)、睾酮(T)、骨钙素(BGP);用免放法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PRL);用生化分析法测定Ca、P、AKP。结果显示:绝经妇女E2、T降低,E2最为明显,LH、FSH升高,PRL略降低。结论:绝经妇女雌激素缺乏和卵巢功能衰退是骨丢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着性别差异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 ,在应用雌激素治疗后 ,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提示雌激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 ,综述了雌激素对冠心病发病因素的影响及产生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11.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了青年妇女、围绝经妇女及绝经后妇女的血清IL 6活性、血清E2水平及L2-4骨密度(BMD)值。结果:绝经后妇女血清IL 6活性明显升高,BMD值显著低于青年妇女与围绝经妇女(P<001),血清E2水平也显著低于青年妇女与围绝经妇女(P<001)。相关分析显示:IL 6与BMD呈负相关(P<005),与E2呈负相关(P<001);E2与BMD呈正相关(r=0660,P<001)。结果表明,E2缺乏及其所致的IL 6活性升高与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有关,可能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2.
绝经前保留卵巢切除子宫对性激素与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切除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手段之一,也是妇科常用的手术。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保留双侧卵巢切除子宫后骨量丢失[1]。为了了解保留卵巢子宫切除对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BMD)的影响,本文对62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26例单纯肌瘤剔除的患者及年龄匹配的34名健康妇女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于手术前和术后4年进行测定,并于手术后4年分别对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尿钙/肌酐(Ca/Cr)及腰椎BMD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高促性腺激素组(高Gn)32例,低促性腺激素组(低Gn)27例,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性激素.结果:两组全血低切粘度(ηb40~(s-1))、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k值、体外血栓长度(L)、湿重(MW)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高Gn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均显著增高,低Gn组FSH、LH均显著下降.两组雌二醇(E_2)催乳素(PRL)均下降,睾酮(T)变化不大.指出高Gn、低Gn闭经妇女尽管闭经的原因不同,但最终均可造成体内E_2水平低落及血液流变学高粘性的改变.提示:对闭经妇女存在的高粘血症应引起临床重视,且血液流变学检查为其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长期用小剂量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后,其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改变。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的141例绝经后女医护人员,其中63例经小剂量性激素替代疗法5~32年,作为HRT组,78例年龄匹配的未经性激素替代疗法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CRP和Hcy水平。结果HRT组E2水平(中位数,四分位间距;33.8 ng/L,3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 ng/L,33.2)(P<0.05),然而,两组的血清FSH[(54.4±18.9)U/L比较(60.4±24.4)U/L]、Hcy[(10.6±2.5)μmol/L比较(11.4±4.3)μmol/L]和CRP(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2.6 mg/L,11.0比较12.2 mg/L,9.0)水平无明显差异,CRP及Hcy的血清浓度分别与血清E2及FSH水平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绝经后妇女经长期小剂量性激素替代治疗,未见与发生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因子CRP及Hcy水平升高,显示绝经后妇女长期应用小剂量HRT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其性激素6项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评价化疗导致卵巢损伤提供检验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39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性激素6项化疗前和化疗后各时期的水平变化。结果化疗后各周期性激素6项与化疗前比较发现:FSH、LH在第一次化疗后就开始升高,FSH、LH在第二次化疗后结果分别为:39.9(9.19~102.1)mIU/mL,14.8(3.12~42.1)mIU/mL,与化疗前7.67(3.04~31.7)mIU/mL,4.31(1.91~22.8)m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持续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E2和P在第一次化疗后开始降低,E2在第二次化疗为:27.48(8.09~117.1)pg/mL与化疗前的51.1(15.38~363.5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第三次化疗后为0.61(0.11~1.44)ng/mL与化疗前的1.57(0.27~23.2)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持续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T和PRL则在化疗前后及各化疗周期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期前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血清FSH、LH、E2、P均有显著变化,可暂将血清E2<27.48 pg/mL,FSH>39.9 mIU/mL,LH>14.8 mIU/mL,P<0.61 ng/mL作为判断化疗后卵巢损伤的启动点,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CP)等生物学技术检测203例绝经后广州地区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腰椎、股骨颈、瓦氏三角、大转子处骨密度(BMD)。 结果:203例受试对象中,VDR基因型分别为BB型17例(占8.3%)、Bb型60例(占29.6%),bb型126例(占62.1%), b等位基因频率为76.85%、B等位基因频率为23.0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分析其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显示:只有bb与Bb、BB基因型在腰椎骨密度存在差异(P<0.05)、Bb与BB的腰椎BMD无差异(P>0.05),其余部位3种基因型骨密度无差异(P>0.05)。 结论: VDR基因型与BMD间存在着一定关联,但尚不能作为预测广州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绝经后妇女血压的因素.方法 测定85名绝经l—lO年的妇女的体重指散(BMI)、腰臀比、体脂量(Fat)、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FIns)、糖耐量2小时血糖(2hPG)和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用直线相关和逐步回归法分析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与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有BMI、Fat、FPG、2hPG、IGF—l(负相关)和FIns;多元回归分析则发现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FIns、IGF—l和2hPG.其中FIns和2hPG可以解释SBP升高的17%,IGF—l可以解释SBP减低的5%;对DBP而言,FIns和IGF—1分别可以解释其升高和减低的6%和7%.结论 FIns(或胰岛素敏感性)、2hPG和IGF—l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前两者对血压有升高作用。而后者则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后妇女血压的因素.方法测定85名绝经1~10年的妇女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量(Fat)、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FIns)、糖耐量2小时血糖(2hPG)和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用直线相关和逐步回归法分析与血压的相关性. 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与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有BMI、Fat、FPG、2hPG、IGF-1(负相关)和FIns;多元回归分析则发现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FIns、IGF-1和2hPG.其中FIns和2hPG可以解释SBP升高的17%,IGF-1可以解释SBP减低的5%;对DBP而言,FIns和IGF-1分别可以解释其升高和减低的6%和7%.结论 FIns(或胰岛素敏感性)、2hPG和IGF-1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前两者对血压有升高作用,而后者则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妇女在生育年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低,但绝经后逐年上升至60~70岁,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男女之间已无差异,成为妇女主要死亡原因。虽然导致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研究普遍认为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影响血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和血脂水平与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性激素、血脂、红细胞流变性的测定。结果 (1)在女性刚进入更年期阶段 (40~50岁 ) ,血脂水平及雌激素水平尚在正常范围内 ,随着年龄的增加(51岁以后 ) ,血脂水平逐渐升高 ,雌激素水平则逐渐降低 ,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则呈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2)绝经妇女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处于异常状态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61岁以后 ) ,绝经妇女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等指标更加异常。结论女性进入绝经期后 ,其血脂水平和雌激素水平 ,以及红细胞流变学等逐渐发生异常改变。维持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 ,对降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