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肝气、肝气虚生理病理等表现,探讨肝气、肝气虚理论内涵,丰富气虚病证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近代医家张锡纯所著,书中张氏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肝气虚真实存在的理论依据。张氏指出,肝气虚的发病归结于内因与外因,外因以平伐过度为主,内因多由情志内伤,脾肾功能失调也可累及肝脏,诸因素损伤肝气,导致肝气虚。张氏认为肝气虚临证可见气机失调、肝脾不和、元气上脱与大气下陷证候。对于肝气虚的治疗,张氏提出以补肝、脾、肾为切入点,补肝气当补中寓疏,同时应重视补肾健脾,临证擅长使用黄芪、山萸肉升发固守以补肝气。  相似文献   

3.
关于肝阳(气)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肝气虚与肝阳虚的问题,中医书刊(包括中医院校教材)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在中医的经典著作中,只有一些不完整的记载,历来为医家所忽视。明确地从理论上和临床上提出肝气虚与肝阳虚证治的是从清代张锡纯开始,继后有秦伯未、蒲辅周、蒲志孝、黄代宏、王树谦、岳泽民、袁尊山等医家及学者。目前关于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理论已初步形成,实践也证明了它是客观存在的。因“气”属“阳”,“阳”包括“气”在内,故肝气虚与肝阳虚同属一个类型,拟将肝气虚与肝阳虚合并为肝阳(气)虚讨论。一、肝阳(气)虚的沿革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提出肝气虚证的诊断方案基础上,通过对550例气虚证的调查,表明肝气虚为临床客观存在的证候,男,98例,占气虚证的18.85%)。肝气虚主要分布于慢性肝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中。肝病肝气虚主要兼挟脾气虚,反映肝脏器质性病变;非肝病肝气虚主要兼挟原发病见证、反映肝脏功能性病变。故认为在深入研究本证时,可考虑从这些病种入手,并区分肝病与非肝病。  相似文献   

5.
谢冬梅  李勇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473-475
肝之虚证,历来对肝血虚、肝阴虚及阴液不足伴相对阳气有馀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认识较为充分,至于肝气虚却很少论及.然而肝气虚却客观地存在于临床.今不揣浅陋,就肝气虚的病机、证候及治疗,试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五脏均有气血,其病各有虚实,治法亦分补泻。惟独肝脏,很少提及气虚而用补益肝气之法。实则,肝气虚早在《内经》已有明论,如《灵枢·天年篇》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素问·上古天真论》谓“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本神篇》又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这说明肝气虚是客观存在的,正如近世秦伯未先生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所指出的,“病则气逆阳亢,即一般所谓肝气、肝阳;或表现为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气虚和肝阳虚的证候”。  相似文献   

7.
肝气虚证在《内经》中已有记载,但临床较少诊断,这主要是肝气虚证的症状涉及面广,极易与其他证候混淆,因此要认识肝气虚证,必须重视与其他病证的鉴别。肝气虚与肝气滞,气虚可因虚致郁,兼有肝气涩滞之症。但单纯之肝郁,病情每随情志之抑乐而进退,病程短,并有肝气升发上逆之势;而肝虚兼郁者,其症情不以情  相似文献   

8.
浅谈肝气虚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一峰 《中医研究》1995,8(1):35-41
浅谈肝气虚证治甘肃745300正宁县第一人民医院赵一峰主题词肝(中医)/病理生理学,气虚传统认为“肝气虚”、“肝无补法”,就虚而言,多为肝血虚、肝阴虚,很少提及肝气虚。一般教科书中,也无肝气虚证,但在临床上,笔者认为此证颇多,遂留心观察,并予以相应方...  相似文献   

9.
王峰  王中琳 《天津中医药》2018,35(7):506-507
伴随生活、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情志、心理因素成为导致失眠最主要的诱因之一。而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肝气虚可以导致情志疾病或失眠。文章就肝气虚与失眠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丰富肝气虚理论,为中医药治疗失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温补肝阳法妇科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石安 《中医杂志》1991,32(2):21-22
温补肝阳法主要用于肝气虚寒证,《灵枢·本神》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足厥阴经脉环阴器,抵少腹与冲脉相连。在妇科,肝气虚寒证的形成与女子的生理、经络的特点有关,其基本病理为肝虚失养,肝升不及,疏泄  相似文献   

11.
探讨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病理机制,并结合名家的临床经验阐述从肝气虚与肝阳虚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肝气虚的病理机制,并结合临床经验阐述从肝气虚论治临床疾病的意义,同时提出肝体阴用阳,肝气易横逆,肝阳易偏亢等认识是造成肝气虚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肝气虚一证,《内经》中即有论述,但后世医家多强调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以致肝气虚较少被论及。当代医家对肝气虚证的论述不乏其人,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肝的虚证“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张伯臾老中医指出:“临床中肝气虚、肝阳虚并不少见,在肝炎、肝硬化病例中尤多。”表明肝气虚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肝气虚证的诊治进行探讨,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收集肝气虚相关中医古籍及历代中医名家对肝气虚相关内容的论述,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梳理肝气虚的发展源流,为临床医师指导肝气虚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按纳入标准选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条文建立数据库,最后采用SPSS26.0对录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对收录的中医古医籍条文进行整理,共收录与肝气虚有关的条文239条,中医古籍118本,分析这些条文的出处、成书时期、作者等。结论:肝气虚肇始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充实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按肝气虚血滞证微观定量辨证参考标准认定80例肝气虚血滞证老年人剖检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先进、特异性高度专一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特异表面抗原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化技术及病理学方法,首次对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进行了免疫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96.4%的异常老人有肝气虚血滞证表现:肝气虚表现在红细胞数量、比积及血红蛋白值减少,血浆蛋白总量降低,肝重量减轻;血滞则表现在凝血酶原,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并且研究发现,老年肝气虚血滞证病例100%有肝内淋巴细胞浸润,且与肝胆道疾患无直接关连,可能为老年自身免疫亢进的现象。肝内漫润的淋巴细胞83.44%为 CD 3~+T 细胞,T 细胞亚群分类情况,与肾脏、肾上腺、甲状腺等其它脏器不同,CD 8~+T 细胞有所增高,CD4~+/CD8~+比值因而降低,似为老年肝脏特殊的固有现象,提示老年人免疫功能失调在肝气虚血滞证表现较为明显。75%的病例有肝内 NK 细胞浸润,部分病例的 NK 细胞浸润频度,15例肺炎为93.3%,20例肝外肿瘤为55%,10例肝内肿瘤为60%,说明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肿瘤免疫功能较之感染免疫降低;老年肝气虚血滞证还表现为白细胞介素2受体淋巴细胞阳性率(仅占总体的16.3%)明显低下,乃细胞免疫反应低下之体现。  相似文献   

16.
浅论“肝阳虚”,“肝气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瑞 《河南中医》1998,18(1):18-19
浅论“肝阳虚”、“肝气虚”张红瑞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肝(中医)阳虚气虚肝阳虚、肝气虚始见于《黄帝内经》,是指肝用不强,肝之功能衰退所引起的一系列常见证候而言。但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及影响的存在,许多医家忽略了肝阳虚、肝气虚这一病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历代中医学家多认为肝气虚的发生与年高体衰、肝血不足、情志内伤、失治误治有关。一气周流理论立足于中气的运动变化,诠释了气为人身立命之本,肝气虚的发生与中气虚衰、肾寒脾湿密切相关。肝气虚则无力升发清阳之气,可致肝郁气滞,不升则下陷肾水,或生郁热,或为湿寒。在治疗上自创黄芽汤调中气以恢复升降,苓甘姜附汤温肾寒以资肝气,达郁汤治脾湿以升达肝气,使中气轮转,清浊复运,脏腑调和。  相似文献   

18.
秦钟  马卫东 《四川中医》2007,25(7):20-21
本文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论证肝气虚存在的理论渊源。通过对肝气虚的论述,认为肝气虚是妇女月经病变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并提出肝气虚是导致崩漏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益气理肝法是治疗气虚型崩漏的根本大法,并对此进行论证,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运用方剂。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临床对于肝气为病多从实论治,少有提及肝气虚者,然而文献及临床诸多证据表明,肝气虚证确实存在。为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肝气虚证及其相关疾病的认识,本文试图从肝气虚证理论基础、临床相关疾病、治法及用药规律几个方面对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综合古今医家对肝气(阳)虚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的研究,分析其导致阴黄的病理机制,并总结其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与方法。肝气(阳)虚是肝脏功能低下的一种表现,可影响到气血、精神、消化等功能活动。肝气虚,继而胆气不足,胆汁排泄无力,积滞外溢导致黄疸外;肝气(阳)虚,脾阳不振,运化无力,也可导致胆汁积滞导致阴黄;肝阳虚,寒湿内生,气滞血瘀,胆液困阻,外溢于肌肤而发为阴黄。肝气虚必须与肝郁脾虚鉴别,肝阳虚亦须与脾阳虚、肾阳虚鉴别,它们在治疗上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