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1-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农村农田土壤中蛔虫卵和重金属污染水平状况,为政府部门了解农村农田土壤卫生状况、制订农村农田土壤综合防控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8年每年现场调查开始前,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高密市7个乡镇中选取5个乡镇为监测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为监测点,共设立2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共检测160份土壤样品,对土壤颜色、湿度、重金属(铅、镉、铬)、蛔虫卵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60份土壤中,蛔虫卵阳性率为38.8%(62/160),活卵阳性率为33.8%(54/160)。土壤pH值为4.0~9.0,均值7.1。土壤中重金属铅监测结果均未超标,镉监测超标率为28.8%(46/160),但均未高出风险管制值,土壤中重金属铬监测超标率为2%(2/100),均未高出风险管制值。结论 2011-2018年山东省高密市农村农田土壤蛔虫卵阳性率和活卵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农用地土壤铅、镉、铬不存在污染高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宁德市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县土壤中重金属及蛔虫卵污染状况,为治理和改善农村土壤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据《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在宁德市选择2个监测县,采集检测农田土壤并对其pH值、铅、镉、铬含量及蛔虫卵等指标分析评价.结果 屏南县和霞浦县2015-2018年监测的160份土壤样品中,铅平均含量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某河流域典型地区280份农田土壤中铅、镉和铬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方法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河流域典型农村地区,随机采集280份农田土壤样本。基于单因素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和USEPA健康风险模型,开展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该河流域典型地区农田土壤中铅、镉、铬的含量分别为26.10、0.16和64.97 mg/kg。3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镉铬铅,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43,表示农田土壤整体水平安全清洁。镉和铬的致癌风险低于最大可接受致癌风险值10~(-6)。铅、镉、铬产生的非致癌风险低于风险阈值1。结论从整体上评价,该河流域典型地区农田土壤清洁安全,健康风险可接受。少数地区农田有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镉的致癌风险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西北部地区农村土壤中铅、镉和蛔虫卵污染情况。方法选择3个县的60个行政村(监测点)采集农田土壤各1份,检测铅、镉和蛔虫卵。结果铅含量在14.1~35.4 mg/kg(x25.46 mg/kg),镉含量在0.069~0.18 mg/kg(x0.119 mg/kg),除1份土样铅略高外,其余土样铅、镉含量均小于土壤自然背景值。蛔虫卵检出率为28.33%,活卵检出率为20.00%。结论该地区农田土壤基本上未受到铅、镉的明显污染,但某一局部区域有铅轻度污染;蛔虫卵及活虫卵检出率较高。该地区农村环境保护及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王娟  姜玮  冯慧  高文瑞  周杰  陆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13):1657-1660+1664
目的 监测安康市农田土壤铅、镉、铬、砷、汞污染现状,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以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依据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对农村土壤监测的要求,于2017年—2021年每年选取2个~4个县监测,5年覆盖完该市九县一区,不同年份重复县区的检测以最近年限检测结果为依据,共10个区域采样,每个点分别采集20份,共200份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检测,运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土壤中铅、镉、铬、砷、汞平均含量分别为21.00 mg/kg、0.39 mg/kg、21.98 mg/kg、4.95 mg/kg、0.057 mg/kg。结论 安康市各县区农田土壤铅、砷、铬基本没有污染,镉和汞有不同程度污染,其中镉重度污染。安康市的农田土壤存在中度的潜在生态风险,主要贡献为镉元素。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土壤重金属的监管和监测,尤其是镉,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苏州市吴江区农村土壤中铅、镉、铬的污染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方法自2011-2016年,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随机抽取8个乡镇120个行政村,采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土壤中铅、铬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运用单因素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120份样品中,土壤铅、铬(铬共采集60份)含量均未超标,土壤镉有22份样品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8.3%;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16.7%左右的行政村达到重金属污染警戒限,9.2%左右的行政村存在重金属轻度污染;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各地土壤均属低生态危害。结论苏州市吴江区部分地区农村土壤受到轻度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镉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监测许昌市农村土壤中铅、镉和铬含量,评价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为相关监督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论证。方法 根据河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2017-2021年每年在许昌市长葛市和襄城县分别选择5个乡镇的4个村,共40个行政村作为采样监测点,对土壤中重金属铅、镉和铬进行检测,采用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 2017-2021年共检测样本200份,铅、镉和铬含量范围分别为:16.8~93.5、0.050~1.590、36.4~95.8 mg/kg。其中铅、铬的含量小于国家限量标准,镉含量有10份样品超标,超标率为5.0%。不同年度间铬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2,P<0.05)。结论 2017-2021年许昌市两个监测县(市)土壤均未受到重金属铅、铬的污然染,但部分地区存在镉污染,应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指标镉的监测,减少土壤镉超标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土壤质量现状,为土壤现况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重金属限值,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除了铅和总铬之外,各县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情况。单因子指数中总汞Pi=1.13,表明土壤受到轻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部分地区土壤已处于警戒或轻度污染状态。结论:农田土壤存在部分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不均,主要为总汞污染,以丹寨县为最重,已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州市农田土壤铅、镉、铬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方法于2013—2015年,采集常州市160块农田土壤样本并检测重金属铅、镉、铬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在160件农田土壤样品中,铅、铬的含量均合格;镉含量的超标率为8.75%(14/160)。铅、铬的土壤污染程度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4件土壤镉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1件土壤镉污染程度为强污染。仅1件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为强,其余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为轻微。结论常州市部分农田土壤存在镉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辖区不同县市农村农田土壤中铅、镉和蛔虫卵污染情况及动态变化。方法 2011~2013年每年在两个县级市分别随机抽取2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5户家庭作为监测户。对抽取的监测户的农田土壤进行采样。结果 2011~2013年高密市每年的蛔虫卵和活虫卵检出份数和检出平均值均高于寿光市。三年中检测蛔虫卵的土壤样品中寿光市均未检出活虫卵,高密市在检测蛔虫卵的土壤样品中均检出了活虫卵。所有土壤样品中铅的检出值及寿光市镉的检出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一级标准中的相应限值。高密市每年所检测的土壤样品中镉含量的检出平均值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中一级标准中镉的限值(≤0.20mg/kg),甚至有些样品检出值已超过二级标准中的限值,但检出平均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2011~2013年两个县级市的土壤样品中蛔虫卵及其中活虫卵的检出率地区间差距较大,寿光市农村土壤尚未受到明显的铅、镉污染,高密市农村土壤尚未受到明显的铅污染,但部分土壤已存在镉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天津市农村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于2014—2015年按照分层随机方法抽取东、南部地区80个行政村进行调查,采集农田土壤样品进行铅、镉、铬含量的检测,并应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80件土壤样品,铅、镉、铬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1.32、0.22、88.84 mg/kg,均符合二级土壤质量标准;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综合质量指数均小于0.7,属于Ⅰ级(安全级)。表明本次调查天津农村地区土壤中的铅、镉、铬含量均在清洁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评价重金属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方法采用标准方法对河北省2 700份农田土壤样本中铅、镉、铬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akansa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2 700份土壤样品重金属铬、铅、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9.63、18.52、0.4 mg/kg,13.74%的样品中镉含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铅、铬含量均未超标,变异系数分别为镉(264.31%)、铅(70.40%)、铬(59.46%);重金属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镉(160.98)、铅(4.64)、铬(1.24),铅、铬为低度生态风险水平,镉为重度生态风险水平,镉低度、中度、较重、重度、严重5个风险等级样品比例分别为49.63%、22.37%、14.93%、3.59%、9.48%;多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66.86,处于中度风险,低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风险等级样品比例分别为85.41%、4.81%、2.19%、7.59%,除两个城市外,其余市均为低度生态风险。结论河北省农田土壤中重金属以镉超标为主,总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田土壤中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动态变化,客观评价农田土壤卫生现状,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560个行政村进行农田土壤卫生监测,每个村随机选择农田采集1份土壤样本,共计样本560份。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土壤中蛔虫卵和铅、镉的污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的蛔虫卵检出率为60.36%,其中活卵占检出数的66.86%;砂土、壤土和粘土的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2.5%、61.99%和39.53%;土壤中铅含量均未超标,镉含量超标率为10.18%。瑞昌市、南丰县为重度镉污染区。结论江西省农田40.4%土壤中检出活蛔虫卵,89.82%农田土壤中镉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对此应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加大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烟台市农村环境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使用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被调查地区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为土壤污染防控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2014—2017年按照《国家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方案》要求,每年随机抽取烟台市4个县市区20个乡镇8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采样点。共采集样品320份,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镉和铬,并按照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评价重金属超标情况,应用地积累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农村土壤综合质量状况。结果 320份土壤样品中,土壤中铅、镉和铬中位数分别为23.78、0.22和63.89 mg/kg,镉超标率为22.81%。铅和铬元素的地积累指数均属于无风险范围,镉元素属于中度污染程度;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铅和铬元素均属于无风险范围(指数均小于40),镉元素属于中度风险范畴,潜在生态综合污染指数63.02,表明土壤受到轻度生态危害。结论烟台市部分地区农村土壤受到轻度生态危害,镉元素为中度风险,应加强相关方面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句容市稻田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句容市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20年11月份句容市10个乡镇稻田土壤和水稻样本各130份,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水稻中铬(Cr)、镉(Cd)、铅(Pb)、砷(As)和汞(Hg)5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生物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AF)法对其在水稻籽粒中的富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句容市稻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Cr、Cd、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300、0.379、43.240、11.729和0.101 mg/kg,水稻籽粒中5种重金属元素(Cr、Cd、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76、0.171、0.082、0.085和0.005 mg/kg,均在标准限值范围内,土壤和水稻籽粒中Cd的超标率分别为23.08%、31.54%。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和水稻籽粒中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均<1,污染等级属于“清洁、安全”。土壤样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470,水稻籽粒样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评价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农村地区土壤卫生状况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该地区土壤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 2004)进行监测,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 - 1995)进行评价,并应用国际机构推荐的人群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本地居民土壤重金属污染经摄食途径和经皮肤接触引起的健康风险值。结果 本次调查的80份土壤中,有10个监测点土壤中检测出蛔虫卵,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铬二级及以上土壤质量标准达标率为97.92%;各县区的3种重金属通过2种途径的人群非致癌性风险和致癌性风险值均小于1.0×10 - 4/年,为可接受风险值。结论 惠州市农村土壤环境卫生状况总体良好,蛔虫卵轻度污染,尚未发现3种重金属的明显污染;根据风险模型评估3种重金属分布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山东省农村土壤卫生现状,分析不同地域农村土壤卫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和控制措施。方法于2015年,结合山东省地理位置,按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分层,共选取25个县(市),采用随机方式抽取125个乡镇500个村2 500户,采用统一调查表,开展农村土壤卫生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山东省农村土壤中蛔虫卵的检出率为17.2%;活蛔虫卵的检出率为5.20%,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38%、2.50%、8.33%;活蛔虫卵检出率与其年人均纯收入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土壤中重金属的合格率为87.40%。有63份土壤样品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其中,土壤中的铅含量全部达到二级标准,镉含量有55份超出二级标准;铬含量有8份超出二级标准。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内梅罗指数为3.40,呈重污染状态;西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内梅罗指数为1.57,呈轻污染状态;中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内梅罗指数为0.97,呈尚清洁状态。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域的农村土壤卫生状况有显著性差异,西部地区土壤中活蛔虫卵检出率明显偏高;应重点治理土壤镉污染。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评价宁夏农村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状况,为镉铅污染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宁夏行政区域划分,5个地级市每市随机选取1个县(区)作为调查点,每个县(区)随机选择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8个行政村作为采样点,采集5~20 cm深表层土壤200份,对土壤镉铅含量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农村土壤镉、铅的污染程度。结果 宁夏农村土壤镉、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87 mg/kg和20.76 mg/kg;宁夏农村土壤中镉超标率为3.0%,铅含量未超标;宁夏土壤镉、铅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625和0.069,综合污染指数1.08。结论 重金属镉、铅污染评价分级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土壤质量整体尚好,但部分地区镉污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农田土壤中铬污染程度,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污染区和对照区采集土壤56份,测定铬含量,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对土壤的污染程度。结果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中铬平均含量为58.81 mg/kg,含量范围为42~91.25 mg/kg。没有样品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但有14.29%的样品超出研究区的背景值(68.3 mg/kg)。污染区与对照区农田土壤中铬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区域铬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分别为0.56~1.22和0.54~0.65,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结论该县污染区农田土壤受到了铬污染,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村土壤中铅、镉含量现状,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随机选择金州新区和庄河市40个行政村,每村采集农田土壤1份,进行铅、镉含量和蛔虫卵的测定。结果两县土壤样品中镉含量均未超过二级土壤标准限制值(镉≤0.30 mg/kg),铅含量均未超过一级土壤标准限制值(铅≤35 mg/kg)。庄河市检测土壤含铅量高于金州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5),金州新区检测土壤含镉量〉庄河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2,P〈0.05)。结论本次调查两县土壤尚未受到重金属铅、镉的明显污染,应注意防止污染,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