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龙胜县2009-2011年辖区内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检查方案》(2009年版),对全县县、乡级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漏报调查分析.结果 3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9.72%,其中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9.31%和10.02%.猩红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伤寒、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是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乡镇卫生院漏报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漏报率高于住院部和化验室,报告及时率为99.80%、报卡填写完整率90.96%、准确率95.68%、一致率86.84%.其中县级医疗机构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分别为96.67%和98.52%,乡镇级为84.52%和92.47%,报告一致率县级92.59%、乡镇级80.33%.结论 龙胜县医疗机构漏报率较高,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规范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金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提高金华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6—2018年金华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导出病例资料,并随机抽取各级医疗机构填写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分析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计算漏报率、完整率、准确率、报告一致率和报告及时率。结果 2016—2018年金华市共调查法定传染病22 440例,漏报64例,漏报率为0.29%。公立医疗机构漏报61例,漏报率为0.28%;社会医疗机构漏报3例,漏报率为0.37%。不同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类传染病漏报41例,漏报率为0.54%;丙类传染病漏报23例,漏报率为0.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丙类传染病(P0.05)。抽查法定传染病报告卡11 980张,完整率为98.67%,准确率为98.32%,报告一致率为98.52%,报告及时率为99.91%。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准确率和报告一致率均以市级医疗机构最高,分别为99.88%、99.64%和99.81%;乡镇级医疗机构最低,分别为98.06%、97.60%和97.49%,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告及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较好,但乡镇级医疗机构相对薄弱,建议加强对相关医疗机构的培训、督导和考核,全面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3.
福田区1997~2000年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98%,甲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0.64%,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2.10%,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流行性腮腺炎,漏报率为4.86%;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5.00%,报告及时率为88.97%。结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迟报情况,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梧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梧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全市法定传染病的总漏报率为1.43%,县(区)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较高;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93%和2.02%,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为风疹(12.5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16%)、其他感染性腹泻(1.91%);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及时率为98.55%,乡镇级卫生院报告及时性最低;完整率97.35%;准确率84.32%,一致率93.07%,市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准确率、一致率比较低。结论 应加强对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的执法力度,将传染病报告质量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指标和医师个人执业记录中;医疗机构应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报告管理知识的考核,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遵义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及网络报告质量情况,为今后降低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及规范网络直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1年均按照全国及贵州省相关要求结合遵义市实际情况制定检查方案,运用Excel表格对各年传染病漏报调查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遵义市2008-2011年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1.51%,其中门诊漏报率1.72%,住院部漏报率0.94%;按病种统计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2.09%,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10%;按医疗机构级别统计,地市级及省级医疗机构漏报率0.91%,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1.26%,乡镇卫生院漏报率2.19%;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纸卡完整率及准确率分别为96.00%、95.63%,纸卡与日志/出入院登记一致率82.73%,纸卡与网卡一致率91.42%,网卡报告及时率98.05%;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2008-2011分别为71.32%(265/189)、73.95%(572/423)、74.89%(657/492)、77.28%(625/483)。结论遵义市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较低,存在传染病漏报隐患、纸卡与日志/出入院登记一致率及纸卡与网卡一致率均较低,下一步还需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网络直报质量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对2005-2011年深圳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深圳市传染病总漏报率为1.66%;其中,甲、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00%、1.77%和1.52%,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病种中,漏报率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是疟疾、肺结核、猩红热、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门诊和化验室的漏报率分别为2.00%和1.96%,明显高于住院部(0.62%);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8.14%,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5.78%和92.64%。结论近年来深圳市传染病漏报率不断下降,报告质量不断提高,这与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密不可分,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成为减少漏报,提高报告质量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朝阳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全区范围内抽取30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门诊、住院部和化验室传染病病例共27种1007例,漏报74例,总漏报率7.35%.其中甲、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9.18%和3.45%.漏报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为百日咳(漏报率33.33%)、风疹(漏报率25%)、肺结核(漏报率17.52%)、麻疹(漏报率16.67%)、淋病(漏报率16.67%)、猩红热(漏报率13.33%).医疗机构中住院部无漏报、门诊漏报率7.90%、化验室漏报率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三级医院漏报率9.88%;二级医院漏报率为4.84%;一级医院漏报率为0%;民营医院漏报率为3.08%.结论 朝阳区医疗机构应以三级医院门诊为主,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传染病的漏报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树立医防结合的工作理念,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监测点内15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调查2005年1-3季度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报告及时性。结果共查出乙、丙类传染病488例,漏报76例,漏报率15.57%,其中县级医院漏报率6.77%,乡镇卫生院35.33%,市级医院无漏报;丙类传染病漏报率35.92%(36/102),乙类传染病漏报率10.36%(40/386);报告及时率为75.00%。结论县、乡级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漏报率较高,需加大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揭阳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探讨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方法2008年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3家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共调查13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个案253例,漏报55例,总漏报率为21.74%;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7.37%(33/190)、34.92%(2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部、住院部与检验室的漏报率依次为16.28%(7/43)、15.63%(25/160)和46.0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报较多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和乙肝,分别占漏报总数的38.18%、29.09%。结论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不容乐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监督与指导,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博罗县辖区内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博罗县2001-2006年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6年博罗县辖区内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漏报率为18.74%(401/2 140)。6年中未查出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最高的是梅毒(28.13%),其次是痢疾(26.61%);丙类传染病漏报率最高的是风疹(21.43%),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17.08%)。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均>5.0%,且乡镇级的漏报率高于县级(P<0.01)。2001-2003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前,报告卡及时率为72.83%,报告卡完整率为93.00%。结论博罗县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仍较严重,尤其是乡镇级。今后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开展定期的自查自纠,加强培训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奖惩制度,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连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和及时率,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参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每年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查出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种1175例,漏报210例,平均漏报率为17.87%。2008年、2009年的漏报率分别为16.09%、19.15%。县级、乡镇级和其他(民营和卫生站)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分别为13.30%、19.74%、25.00%,医疗机构级别越高漏报率越低。乙、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22.37%、12.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丙类。2008~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5.81%、3.08%,总未及时报告率为4.20%,其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其他(民营医院)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3.61%、10.31%、0%,乡镇卫生院未及时报告率明显高于县级医院。[结论]连州市传染病漏报率和未及时报告率仍然较高,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监督力度,是提高连州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国家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使用全省统一调查表,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6—2007年1~9月份传染病报告进行漏报调查分析。结果2年间,调查报告传染病24种,计17349例,漏报8例,漏报率0.050。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率分别为99.97%和99.84%;省、市、县、乡镇四级医疗机构的报告率分别为100.00%、100.00%、99.97%、99.87%;病种漏报率较高的有菌痢、肝炎、风疹、流腮、感染性腹泻等。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医疗机构2007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漏报原因,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原则在全省抽取298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 [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传染病个案14041例,全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7.80%,无甲类传染病,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7.99%和6.48%;医疗机构不同级别和不同科室传染病漏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市级、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2.05%、6.02%、8.23%,门诊、住院部、化验室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5.92%、6.97%和21.17%.[结论]我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比较薄弱,医疗机构需加强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报告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玉林市医疗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按照《玉林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抽查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各级医疗机构33家,其中市级医疗机构10家、县级综合医院7家、乡镇(街道)医院16家。共抽查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195516人次,查出应报法定传染病病例586例。实报561例,报告率为95.73%(561/586);漏报25例,漏报率为4.27%(25/586);其中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2.76%(12/434)、8.55%(13/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县、乡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75%(8/457)、13.18%(17/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一致率分别为99.54%(430/432)、93.75%(405/432)、89.58%(387/432)、76.16%(329/432)。结论玉林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仍存在漏报现象,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各监测点居民法定报告传染病及医疗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居民法定报告传染病患者33例,漏报14例,漏报率为42.42%。其中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5%,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84.62%,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乙类传染病,有统计学意义差异钎:15.63,P〈0.01)。共调查医疗机构登记传染病362例,报告342例,漏报20例,漏报率为5.52%。结论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丙类传染病漏报率较高,村级医疗机构漏报严重,需加大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疾病监测点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三峡库区疾病监测点传染病漏报情况,校正库区传染病发病水平,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各监测点居民传染病及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计算漏报率和估计发病率。[结果]共调查居民传染病患者57例,漏报34例,漏报率为59.65%,其中乙类漏报率为35.71%,丙类漏报率为82.76%,丙类漏报率显著高于甲乙类(χ^2=13.10,P﹤0.01)。估计发病率甲乙类为695.60/10万,丙类为1343.62/10万。医疗机构登记传染病124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0.81%。[结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质量较高,丙类传染病漏报严重。加强传染病的报告管理与监督执法是提高报告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4年北京市东城南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式,调查辖区内所有能进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或电子病历信息的记录,统一填写调查表,整理和描述分析。结果东城南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0.85%,三、二和一级医疗机构及社区中心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16%、0.80%和0。医疗机构门诊漏报率为0.89%,住院漏报率为0。乙、丙类和其他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03%、0和3.70%。漏报病种为肺结核和水痘。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为100%,完整率为91.11%,准确率为98.52%,一致率为96.30%。结论 2014年北京市东城南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每年2次对辖区69所医疗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疗机构漏报率16.86%,甲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5.54%,丙类传染病漏报率21.03%,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出血性结膜炎,占漏报病例的36.56%.其次是肺结核和伤寒、副伤寒,分别占漏报病例的25.65%和22.71%。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5.00%,报告及时率为88.97%。结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情况,主要原因是个别临床医生对法定传染病模糊不清和不能准确诊断.以及疫情报告人员不稳定,责任心不强,疫情报告制度末落实。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四川省传染病漏报调查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年均漏报率9.64%,其中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9.03%、11.64%。漏报率最高的前5位病种依次为风疹(26.32%)、猩红热(23.08%)、流感(19.23%)、丙肝(18.18%)、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7.06%)。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99,P﹤0.001),且随级别降低其漏报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47.205,P﹤0.001),其中省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3.33%,市州级6.69%,县区级8.27%,乡镇级21.47%,个体医疗机构19.05%。两年抽查卡片平均及时率为88.47%,完整率85.32%,准确率80.08%,卡片录入一致率79.98%。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8,P﹤0.001),省级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其他三级;防保医生对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比临床医生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6,P﹤0.001)。[结论]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传染病报告工作和制度建设,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报告传染病意识和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湖南省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方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185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共收集门诊、急诊、住院部和实验室传染病个案10 057例,查出漏报457例,总漏报率为4.54%,其中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3.85%(267/6 935),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6.09%(190/3 122),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报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为血吸虫病(38.46%)、伤寒和副伤寒(12.87%)、流行性腮腺炎(7.70%)、流行性感冒(7.59%)、风疹(6.08%)。省、市、县、乡镇4级医疗机构的漏报率依次为1.79%2、.18%4、.39%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提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