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灭蚊幼芽孢杆菌剂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蚊虫的生态习性和不同孳生地特点,研制具有即效又有持效的灭蚊幼芽孢杆菌剂型。方法 选用漂浮剂锯末粉为载体,加粘附剂和分散剂,按一定比例制成不同剂型进行灭蚊幼试验,并观察不同剂型对哺乳动物、非靶生物的影响。结果 Bti-187颗粒剂,稻田灭中华按蚊幼虫持效为12~16d,块剂在小型孳生地灭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持效分别可达17和12d,BS-C3-41颗粒剂、块剂灭致倦库蚊幼虫持效分别可达19和94d。Bti-187和BS-C3-41发泡剂有较好的即效,48h灭蚊幼效果达100%,持效分别可达15和21d。结论 针对不同蚊虫孳生地特点,采用不同剂型配合使用,蚊虫密度平均下降70%~100%。能有效控制成蚊密度,削平成蚊季节高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 yingchengensis)种内融合子FR-008产生的新抗生素(简称FR-008抗生素)对3种蚊虫幼虫的灭蚊活性以及蚊龄、温度、紫外线对FR-008抗生素灭蚊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FR-008抗生素对3种蚊虫幼虫均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对3龄致倦库蚊幼虫的LD_(50),24h为1.3309μg/ml,48hLD_(50)为0.5021μg/ml;对3龄白纹伊蚊幼虫的LD_(50),24h为2.0113μg/ml,48hLD_(50)为0.6321μg/ml;对3龄中华按蚊幼虫LD_(50),24h为2.8317μg/ml。不同虫龄对PR-008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1龄至2龄幼虫比4龄初幼虫敏感。48h,1龄至2龄致倦库蚊幼虫LD_(50)为0.9055μg/ml;4龄初致倦库蚊幼虫LD_(50)为4.7124μg/ml。FR-008抗生素,在19~31℃之间,随温度升高灭蚊效果更好。经紫外线照射4h的2.5μg/ml FR-008抗生素稀释液,其活性降低为非照射组的51.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89%聚二甲基硅氧烷防蚊水膜对2种蚊幼虫室内防治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各龄期幼虫、蛹期及产卵期等各阶段的生长水体中,加入不同剂量的89%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防蚊膜,观察蚊幼虫死亡情况、羽化情况和产卵情况。结果当89%聚二甲基硅氧烷防蚊水膜在使用剂量为1 ml/m~2时,对淡色库蚊Ⅲ、Ⅳ龄幼虫和蛹的杀灭率分别在72、24和4 h达到100%,对白纹伊蚊Ⅲ、Ⅳ龄幼虫和蛹的杀灭率分别在120、72和24 h达到100%。且雌蚊在滴加防蚊水膜的水面产卵时易落入水中溺水死亡,无法完成产卵。在1 ml/m~2的使用剂量下,防蚊水膜对淡色库蚊幼虫和蛹的杀灭率达90%以上可持续3~4周,对白纹伊蚊幼虫和蛹的杀灭率达90%以上可持续2周。结论 89%聚二甲基硅氧烷防蚊水膜作用于蚊生命周期多个阶段,可与其他防治手段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灭蚊幼油膜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一种依据蚊幼生态特征,将杀虫剂有效成分浓集于水表面,以化学和物理方式迅速杀灭蚊幼虫的新剂型──灭蚊幼油膜剂。该剂以溴氰菊酯、油类、表面活性剂等组成,杀虫有效成分为0.25%。经实验室证明,用1ml/m2剂量,对致倦库蚊幼虫的KT50为22.23min,持效15天以上。现场应用于住宅区域的蚊幼孳生地效果明显,持效7~30天。该剂性质稳定,杀虫迅速,使用方便,用量少,成本低,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5.
溴敌油膜剂灭蚊幼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由溴氰菊酯、DDVP、油类及表面活性等成分组成有效浓度为0.25%的溴敌油膜剂的灭蚊幼效果。实验室测试表明,该剂组方具有增效作用。用1ml/m^2用量对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的KT50分别为10.4和7.8min,持效18天以上,成于其他各组分对照剂。现场用于住宅区域的蚊幼孳生地,效果显著,持续10-30天。  相似文献   

6.
彭莱  李平非  成菲菲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21-2122
目的为巩固灭蚊达标成果,不断创新发展灭蚊技术工作措施,探索和推广灭蚊新技术新方法。方法通过蚊种群、分布、密度和抗性等调查,制定和落实灭蚊措施,考核灭蚊效果。结果长沙市共有蚊种36种,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长沙市的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六种杀虫剂均为高抗水平。结论通过灭蚊技术措施的实施,长沙市蚊危害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应用拟除虫菊酯选育蚊媒时杀虫剂敏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杀虫剂单独选育及交叉选育三种蚊虫Ⅳ龄幼虫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室选育。结果: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幼虫经胺菊酯选育后,其后代敏感度有所降低,显示出低水平的抗药性,各代蚊幼虫选育后的蚊蛹羽化率均在90%以上;致倦库蚊幼虫经敌百虫、溴氰菊酯交叉选育后,选育后代对溴氰菊酯的敏感度变化不明显,仍处于敏感水平,各代蚊幼虫选育后蚊蛹羽化率在80%以上;中华按蚊幼虫用氯菊酯选育时不易建立选育系。结论: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幼虫经胺菊酯选育后可产生低水平抗药性,致倦库蚊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交叉选育时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垂直板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Ⅲ龄、Ⅳ龄幼虫和雌、雄蛹各期血淋巴蛋白带谱。各期蛋白带数,致倦库蚊分别为13、22、15、14条,白纹伊蚊为15、12、22、23条。两种蚊的整个幼虫期或各相同幼虫期间均有相同的蛋白带和分子量,也有明显不同的主带与分子量。  相似文献   

9.
天然酶制剂对蚊幼和卵的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研究天然酶制剂净普力对致乏库蚊、白纹伊蚊的幼虫、卵的杀灭效果及持效作用。方法 浸渍法。结果净普力对致乏库蚊的‰为0.1046%,对致乏库蚊的室内持效时间为15d;白纹伊蚊的LC50为0.1206%,对白纹伊蚊的室内持效时间为14d。结论 净普力对各龄蚊幼具有持效杀灭作用;对蚊卵孵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硼酸对蚊虫的杀灭效果,为应用硼酸防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敏感品系、野外品系幼虫及成蚊,分别采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饲养法,观察硼酸对蚊虫的24h杀灭效果。结果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设置的硼酸各剂量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致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蚊幼的致死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大,敏感品系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幼虫χ_(趋势)~2值分别为18.16、19.82(P值均0.01);敏感品系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成蚊(χ_(趋势)~2值分别为17.39和16.37,P值均0.01)、野外品系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成蚊(χ_(趋势)~2值分别为18.39和21.46,P值均0.01)的致死率均随剂量增加而增大。≥0.8%剂量的硼酸对敏感品系蚊幼的致死率达到80%以上。≥0.8%、≥1.0%剂量分别对敏感、野外品系成蚊的致死率达到80%以上。结论在一定剂量下,硼酸对蚊虫具有胃毒活性,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备1%双硫磷杀虫颗粒剂和幼尅5%杀虫颗粒剂(0.5%吡丙醚和4.5%倍硫磷)在窨井和苇塘现场杀灭蚊幼虫效果。方法选择克拉玛依市主城区蚊幼虫孳生地窨井和城郊芦苇塘作为实验现场,按照2~3 g/m^2剂量投放安备1%杀虫颗粒剂,以及按照20 g/m^2剂量投放幼尅5%杀虫颗粒剂。定期监测蚊幼虫(蛹)密度,评估防治效果。结果 2种杀虫剂对窨井中的尖音库蚊和芦苇塘中的里海伊蚊幼虫(蛹)均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安备1%杀虫颗粒剂投药后窨井第3~15天的杀灭率为100%,苇塘第3~7天的相对杀灭率为100%;幼尅5%杀虫颗粒剂投药后窨井第3~22天杀灭率为100%,苇塘第3~22天相对杀灭率为100%。但2种蚊幼杀虫剂对蛹杀灭时间较长(2~3 d)。结论在克拉玛依市蚊虫孳生地,安备1%杀虫颗粒剂和幼尅5%杀虫颗粒剂均能杀灭里海伊蚊和尖音库蚊幼虫(蛹),但是幼尅5%杀虫颗粒剂对2种蚊幼的有效控制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华丽巨蚊和褐尾库蚊幼虫的生态习性。方法采集自然环境的华丽巨蚊和褐尾库蚊幼虫进行实验室培育,观察两者各龄期的形态及活动特征、发育历期及捕食行为等。结果华丽巨蚊和褐尾库蚊幼虫各龄期形态及活动特征各异,均捕食其他蚊种幼虫;华丽巨蚊幼虫正常发育历期(一龄幼至蛹)平均为31.21 d,日平均捕食白纹伊蚊10.52只(4~18只),可发生滞育现象;褐尾库蚊幼虫正常发育历期(一龄幼至蛹)平均为8.67 d,未发现滞育现象。结论华丽巨蚊和褐尾库蚊都是捕食性蚊类,其幼虫生态习性不尽相同;可利用两者的捕食性作为白纹伊蚊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 ,将除四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规划 ,已先后创建了灭鼠、灭蟑、灭蝇先进城区 ,1997年后又开展了创建灭蚊先进城区工作。现仅就灭蚊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1 灭蚊标准与范围1.1 标准 按全国爱卫会规定的灭蚊先进城区标准考评。1.2 范围 以市区 6个街道、1个开发区为灭蚊范围 ,计 16 .84km2 ;周围 10个村为防护区。2 蚊虫本底和季节消长调查2 .1 本底调查 分析近 10年来捕获的 2 376 0只成蚊 ,主要蚊种为 5属 9种 ,即库蚊属的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贪食库蚊 ,伊蚊属的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蚊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集广州市各种环境类型水体中的Ⅲ~Ⅳ龄蚊幼虫并带回实验室单独饲养至成蚊,待成蚊羽化1~2 h后处死制成针插标本并进行蚊种鉴定。结果捕获蚊虫种类5属7种,分别为库蚊属:致倦库蚊、褐尾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白纹伊蚊;按蚊属:中华按蚊;巨蚊属:华丽巨蚊;阿蚊属:骚扰阿蚊。2018年调查发现的蚊种以白纹伊蚊为主(58.36%),且其在所调查的4个区中都是优势种。从化区、增城区蚊种构成比占比第二高的蚊种均是三带喙库蚊,花都区是华丽巨蚊,南沙区是致倦库蚊。结论本次调查所发现的蚊虫种类数较1990—1993年发现的种类数少,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5.
超低容量喷雾控制白纹伊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以氯菊酯为主要成分的“多飞剋”微乳剂防制白纹伊蚊的效果。方法实验室生物测试和现场杀灭试验。结果在推荐剂量下,“多飞剋”微乳剂对致倦库蚊实验室株和白纹伊蚊野外株的KT50分别为1.437 7和2.727 2 m in,24 h死亡率均为100%;对致倦库蚊实验室株的KT50与对照的杀虫剂“列喜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U=0.326 4,P>0.05)。在现场以推荐剂量进行大面积超低容量喷雾,对白纹伊蚊成蚊的杀灭效果分别达97.2%和99.1%。结论“多飞剋”微乳剂具有高效、低毒、无刺激性、无异味、对杀虫器械适应性广的特点,其性能已达国外同类药剂的水平。用其以超低容量喷雾杀灭白纹伊蚊,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经济,居民易于接受,特别适用于城镇居民密集区室内外蚊媒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阳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蚊虫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8-9月采集贵阳市8个区(县)的野外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饲养后,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其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致倦库蚊幼虫对DDVP、双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5.07~10.79、8.16~10.20、13.92~27.22和100.00~226.32倍;白纹伊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依次分别为7.61~25.69、4.76~28.57、6.42~76.19和14.75~59.02倍。结论贵阳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较高。建议今后灭蚊应减少或避免长期、单一、大量使用此类杀虫剂,同时需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并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双硫磷砂粒剂现场灭蚊幼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双硫磷砂粒剂对大容器和河流孳生的淡色库蚊、废旧轮胎和雨水井中孳生的白纹伊蚊幼虫的现场杀灭效果,以及该药物控制不同类型孳生地蚊虫孳生的持效期和适宜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1%双硫磷砂粒剂处理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孳生地,观察2种蚊幼密度变化及持效期。结果投放0.25mg/L 1%双硫磷砂粒剂28d后,容器内淡色库蚊幼虫密度下降率达到80%以上,持效期接近1个月,而投放2g/m^2剂量于河流中,淡色库蚊幼虫密度下降80%以上的时间为11d,持效期为12d;对白纹伊蚊而言,1mg/L剂量投放20d后,对废旧轮胎和雨水井蚊幼的杀灭效果差不多,蚊幼密度下降率都接近100%。结论10k双硫磷砂粒剂对河流中淡色库蚊的有效控制时间在2周左右,1mg/L剂量对其他孳生地的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有效控制时间均在28d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灭蚊磁诱捕蚊虫效果,为灭蚊磁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部队营区及市郊公园各放置1台灭蚊磁,用帐诱法同步进行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灭蚊磁共诱捕蚊虫3 153只,其中淡色库蚊占86.7%,三带喙库蚊占4.7%,白纹伊蚊占4.6%,刺扰伊蚊占4.0%。结论灭蚊磁场对多种蚊虫有良好的连续诱捕效果,是灭蚊及监测蚊虫密度较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云浮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和季节消长变化,以及云浮地区白纹伊蚊刺叮节律情况,为口岸蚊类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蚊类易孳生和栖息地点,采用电动吸蚊器、诱蚊灯和灭蚊磁场捕捉成蚊,采用勺捞法采集幼虫和蛹,待羽化为成蚊后进行分类鉴定;成蚊密度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采用人工小时法监测。结果 2011年5-11月共捕获成蚊42367只,采集各龄期幼虫和蛹3680只,经鉴定隶属3亚科8属12种;优势蚊种依次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成蚊季节消长呈双峰型,5、6月为第一个高峰期,8月为第二个高峰期;白纹伊蚊昼夜都有刺叮活动,一天中有3个刺叮高峰,白天刺叮活动显著高于晚上。结论本次调查是云浮口岸地区的首次蚊类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云浮口岸地区在自然条件下蚊类种群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蚊类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灭蚊磁场诱捕蚊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灭蚊磁场诱捕蚊虫效果,为蚊虫密度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在市区一居民大院及市郊一度假村各放置一台灭蚊磁场,在不同时间观察所诱捕蚊虫数量、种类及性别,同时采用人工小时法及诱蚊箱法同步进行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共诱捕蚊虫1596只,其中致乏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分别占91.1%,4.9%,2.2%;蚊虫雌雄比为9.2∶1。结论灭蚊磁场对多种蚊虫有良好的连续诱捕效果,是监测蚊虫密度较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