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7项研究将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中医护理干预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OR=3.87,95%CI(2.43,6.17),P0.01];5项研究将便秘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中医护理干预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3,0.42),P0.01];4项研究将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有2项研究由于使用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工具不同,无法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另2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后显示中医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OR=8.63,CI(3.11,23.90),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较少,整体质量偏低,需要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及疗效评价方法运用现状,为构建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3-2007年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治疗哮喘临床文献,将疗效评价相关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医治疗哮喘文献222篇,文献采用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指标较为混乱,不同文献的观察疗程相差悬殊;疗效评价结果提示,中医治疗哮喘的总体疗效、对单个症状的改善以及对肺功能和免疫学多项指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文献报道的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疗效评价方法混乱,应根据中医的疗效特点构建疗效评价体系,以使中医治疗哮喘的疗效得到医药界同行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颈椎病常规性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临床常规性治疗的同时,经患者同意,结合中医临床各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中医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对于颈椎病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较好地缓解临床颈椎病患者的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减少颈椎病患者的疾病临床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中医在改善其各种症状及提高乳腺癌患者的QOL已得到肯定和认可,但目前尚缺乏针对中医治疗乳腺癌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PRO是近年来提出的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中医重视问诊和患者主观症状不谋而合,它以直接提供给患者的自填式问卷为主,因这种方式不受医生的干预,要比由临床医生实施的访谈或打分等方法更为可取。这比基于观察者报道的测量更为可靠和科学,更具客观性,PRO评价体系可以作为今后研究中医药辨证论治乳腺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中医在改善其各种症状及提高乳腺癌患者的QOL已得到肯定和认可,但目前尚缺乏针对中医治疗乳腺癌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PRO是近年来提出的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中医重视问诊和患者主观症状不谋而合,它以直接提供给患者的自填式问卷为主,因这种方式不受医生的干预,要比由临床医生实施的访谈或打分等方法更为可取。这比基于观察者报道的测量更为可靠和科学,更具客观性,PRO评价体系可以作为今后研究中医药辨证论治乳腺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肾调肝法改善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症候。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以滋肾调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80例以泰必利治疗。采用自拟中医症候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滋肾调肝法能显著改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五心烦热、烦躁易怒、面色异常、精神异常、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大便不调、健忘、出汗异常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改善五心烦热、烦躁易怒、面色异常、精神异常、睡眠障碍、健忘、出汗异常、异常脉象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改善大便不调、异常舌象恢复方面,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内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评价量表》对中医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5例)进行疗效分析.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信息、舌象、相关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积分、...  相似文献   

8.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需花费高额医疗费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对本病的防治至今还缺乏足够有效的方法。 目的:观察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下自拟调和肝脾核心汤治疗腹泻型IBS的疗效。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腹泻型IBS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调和肝脾核心汤,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疗程均为4周。 主要结局指标: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显效率、症状消失率和症状积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85%(17/20)和45%(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黏液便各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黏液便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肝脾相关理论自拟调和肝脾核心汤治疗腹泻型IB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应用本课题组研发的中医诊断仪器——中医脉象仪、中医舌象仪以及自制中医证候量表,进行动态的望、闻、问、切"四诊"检查,采集中、西医临床客观化量化指标,采用IBM SPSS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脉图、舌图、中医证候量表等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状态及疗效,且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指标与西医现有疗效评价指标相比具有一定关联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疗效评价指标能客观全面反映患者的整体状态变化,为今后开展疾病疗效评价的无创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0例大肠癌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和中医证型情况,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20例大肠癌复查患者的基线资料、血糖水平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纳入120例大肠癌患者中,复发转移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13);男性复发转移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各中医证型患者糖代谢水平参差不同,其中瘀毒内阻证空腹血糖水平最高,湿热内蕴证次之。经t检验,只有瘀毒内阻证的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大肠癌瘀毒内阻证患者糖代谢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前后大肠癌中医证型变化规律。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观察经病理检查确诊、拟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病例1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未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四诊资料、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病理分期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术后辨证大肠癌均以脾虚气滞为最多,随着病情发展,正气耗损,渐渐由实证转为虚证为主虚实夹杂的病症,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虚证,病期越早虚证越少见。结论大肠癌的手术治疗,在去除部分病邪的同时,可能损伤患者脾胃后天之本,导致疾病进一步的演变。所以笔者认为大肠癌在术前、术后均应于重视健运脾胃、扶助正气,发挥多学科诊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对22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观察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象、中医辨证及证候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以气血瘀滞证(34.2%)和湿热蕴结证(28.9%)两类实证为主;术后早期(术后1周)虚性证候明显增加,主要为气血两虚证(17.1%);术后中期(术后1个月)呈现虚实夹杂之象;术后晚期(术后3个月)虚证比例逐渐降低;结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演变呈现一定规律,大肠癌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可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4.
杨宇飞 《医学综述》2009,15(22):3481-3483
本文综述1996年到2009年23篇有代表性文章,将中医在早中期结直肠癌抗转移复发的队列研究和随机研究、在晚期结直肠的随机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在围手术期和放化疗期的随机对照或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述,一方面证实坚持中医治疗,对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可能减少复发和转移;对晚期患者可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围手术期患者可能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对于放疗、化疗的患者可能预防或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值得深入探讨。另一方面提出目前在国内发表的文献多为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或经验报道,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不多,在循证医学中的证据水平不高,系统评价尚不能得出定量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大肠癌术后治疗的相关医案,挖掘其中医证治规律。方法 筛选中医治疗大肠癌术后的医案,辨证与用药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医案进行辨证与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通过对105个医案进行分析,确定了医案中常见中医证型、疾病的主要治法、常用中药出现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统计出大肠癌术后常见证型主要为脾胃气虚证、肠道积滞证、脾肾两虚证,常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肾等功效的中药,挖掘出47个核心配伍和9个新处方。结论 中医对于大肠癌术后的证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中医临床医案挖掘出的大肠癌术后中医证治规律对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社区人群大肠癌危险因素现况与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 方法 以2016年1—12月上海浦兴社区50~74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FOBT)初筛,判定为高危人群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并随访肠镜检查结果。 结果 4 136人完成初筛,1 102人判定为高危人群,阳性率为26.64%(95%CI:25.30%~27.99%),1 006人FOBT结果为阳性,占24.90%(95%CI:23.57%~26.23%)。接受后续精筛228人,结肠镜顺应率为20.69%(228/1 102),结肠息肉检出率为24.56%(56/228),大肠癌检出率为1.31%(3/228)。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最高为平和质,占37.9%(418/1 102),偏颇体质以痰湿质[28.9%(319/1 102)]、气虚质[12.8%(142/1 102)]、阳虚质[9.6%(106/1 102)]为主。 结论 中老年人群中大肠癌高危人群占比较高,肠镜结果以息肉多见,值得引起重视。中医体质辨识平和质最高,提示中老年人大肠癌高危人群具有较高隐匿性,开展大肠癌筛查具有必要性。偏颇体质以痰湿、气虚、阳虚为主,提示中老年人群应高度重视大肠癌早期防治,通过中医干预进行防治有一定研究价值,治疗原则可以从健脾、益气、温阳入手。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ymptom patterns (or syndromes)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ory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stage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to observe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se TCM patterns.

METHODS

A prospective and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based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Clinical data on TCM symptom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210 cases) and adjuvant treatment period (160 cases) were collected. EPIData 3.1 together with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cluste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TCM patterns based on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nd to assess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hese patterns.

RESUL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from the first day of perioperative care to postoperative days 3, 7, and 10, the TCM pattern showed a process of dynamic change from blood deficiency to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and the pattern of dampness and hot accumulative knotting.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period, the TCM pattern changed from Qi deficiency and Yin deficiency inner-heat with dampness to a deficiency pattern, primarily including Yin deficiency of the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 and spleen deficiency.

CONCLUSION

Our study confirmed that variations in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CM symptom patterns exist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during different treatment periods. This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individualized manage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又称之为结直肠癌,是全球比较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估计》数据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位居全球癌症发病谱、死亡谱的第三位、第二位[1]。同时,受老龄化速度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的西医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放化疗、靶向及免疫等综合治疗方式为主。而中医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了大肠癌患者带瘤高质量的生存。随着肿瘤免疫微环境、肠道菌群等为代表的新研究热点的逐步兴起,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将对大肠癌目前的中医、西医治疗的现状、新进展及面临的问题等作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灶心土在防治胃肠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消化道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胃癌、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防治消化道反应(西药组),另一组采用重用灶心土的中药方剂防治消化道反应(中药组)。结果:中药组防止化疗急性呕吐的疗效与西药相当,对化疗引起的延迟性呕吐优于西药,在防治化疗引起的厌食、腹泻方面也优于西药。结论:经临床观察,统计分析得出重用灶心土的中药能减轻胃肠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消化道反应,而且在一些方面优于西药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病理组织学类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相关(P〈0.001),中分化腺癌以脾肾阳虚型为主;低分化腺癌以肝肾阴虚型为主;乳头状腺癌及粘液腺癌以气血两虚型为主。早期实证多于虚证,晚期虚证多于实证。结论:中晚期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