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4年1~10月共为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人应用了单电极VDD起搏器。术后随诊3~12(平均6.5±2.5)个月,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达到心房同步起搏的目的,其中1例有个别间断性P波感知差而自动转为VVI起搏,但总的P波感知率在98%以上。如植入病例经严格选择(窦房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单电极VDD起搏可代替双腔DDD起搏。  相似文献   

2.
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术中所测A波平均振幅为2.4±1.4mV;随访期间(平均11±4.9个月)A波感知阈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房室同步起搏率保持在100%,无心房感知不良、肌电干扰和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表明单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具有植入简便和房室同步功能稳定的特点,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根电极心室起搏双腔感知双重反应型起搏器(VDD)心房电极感知功能的稳定性。方法:测试了14例安装单根电极VDD的患者在不同体位、扩胸运动及日常活动时的心房漂浮电极的最低感知阈值。并将术中测得的P波与术后测得的心房最低感知阈值做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4例中有12例患者不同体位的心房感知阈值不一致。其中9例在坐、立位时感知阈值最低,将心房感知阈值调至较最低感知阈值低两档的位置后做Holter检查,全部患者心房感知、房室顺序起搏功能良好。扩胸运动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过度感知。术中所测P波振幅与术后测得的最低心房感知阈值相关性良好(r=0.69,P<0.05)。结论:单根电极VDD可替代双电极导管的双腔起搏双腔感知双重反应型起搏器(DDD),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4.
VDD起搏治疗幼儿完全性房室阻滞(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3.5岁的女性幼儿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致迟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而安置VDD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埋置单根心房感知、心室触发起搏电极,使之于右房内塑形并贴靠房壁;起搏器埋于同侧皮下胸大肌筋膜上囊袋内。术中测得起搏阈值0.1V、脉宽0.4ms、电极阻抗520Ω、A波振幅1.5mV、V波振幅10.6mV,A波感知设定0.25mV。术后房室同步起搏率100%,临床症状改善。表明VDD起搏器不仅埋置简便,而且具有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起搏特点,是治疗幼儿CAVB的理想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是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者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儿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检查测定心尖至高位右房的距离,同时熟悉复杂心脏畸形影像学的知识对保证安置术的成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激素释放电极对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长期的影响,检验激素释放电极能否用来长期低能量安全的进行双心腔起搏。方法:81例患者,男45例,女36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应用双心腔频率反应起搏器(DDDR)。心房和心室电极分别采用MEDTRONIC5524M及5024M激素释放电极。心房和心室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分别测试双极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结果:心房和心室激素释放电极在随访24个月期间所有测试的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保持低水平,呈稳定的平台型,无以往非激素释放电极植入早期的起搏阈值明显升高现象。另外,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中有98%的心房起搏阈值及94%的心室起搏阈值≤1.3V,因此可安全地以2.5V的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结论:被动固定激素释放电极可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长期的低起搏阈值状态。使绝大多数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可长期安全地以2.5V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从而有效地延长双心腔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心室起搏电极感知心房激动二例张树林,李鲁光,贾慈阳(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00)例1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晕厥三个月,诊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于1993年7月安装CPI公司444型VVI起搏器,术中测试各项起搏参数正常。术后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20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安置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例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技巧、心室颤动(室颤)的诱发及除颤阈值(DFT)测定方法以及ICD的程控原则。结果2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54.1±14.4岁;冠心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房缺修补术后1例,右室发育不良2例,原发性室颤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3例;19例术前均接受胺碘酮治疗,1例服用索他洛尔。手术全部采用单切口,ICD埋于胸大肌下,电极导线于切口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右心室。首选T波同步电击法诱发室颤,成功率80%。DFT18.4±4.7J,1例对调电击极性、1例加用上腔静脉电极后DFT才符合要求。电击阻抗53.7±7.6Ω。R波振幅12.4±6.0mV,1例因R波振幅低而加用心室螺旋电极。起搏阈值0.6±0.2V。起搏阻抗540.0±110.8Ω。1例与单极起搏器合用,术中测试无相互影响。结论胸部单切口置入ICD方法简便可靠,术中需酌情决定上腔静脉电极及心室螺旋电极的使用,T波同步电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诱发室颤方法。ICD与起搏器合用时,术中需测定二者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双房同步起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双房同步起搏是恢复双房电活动同步化的一种新的起搏技术,可防治快速房性心律紊乱。笔者对17例房内、房间传导阻滞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双房同步起搏治疗,14例行三腔起搏(DDD)、3例行双房起搏(AAI),冠状静脉窦电极均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放置。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均顺利植入,未发现脱位、穿孔等并发症。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顶端电极测定的P波振幅为5.69±2.63(2.4~9.6)mV、起搏阻抗655±194.11(520~960)Ω、单极起搏阈值0.92±0.68(0.4~2.2)V。冠状静脉窦电极位置较深,则测得起搏阈值较低。随访8.6(3~15)个月,1例猝死、16例健在;其预防心房扑动、颤动的显效率达62.5%、有效率达81.25%。结论:双房同步起搏技术是房间传导阻滞合并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颤动的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功能异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各种起搏器埋置后的工作状况,运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2例起搏患者进行监测分析。192例患者六种起搏方式的24h心搏均数在89117~96239次之间。VVI起搏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为26.1%(29/111)、室房传导检出率为12.6%(14/111)、过感知检出率为3.6%(4/111)、起搏故障率为3.6%(4/111)。AAI起搏中过感知检出率为23.3%(10/43)、起搏故障率为6.9%(3/43)。低感知检出率:VVI起搏为5.4%(6/111)、AAI起搏为11.6%(5/4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DD及VDD起搏所致介导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为24.3%(9/37)。起搏器埋置后,起搏及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发生,DCG监测时间较长,发现起搏功能异常的机率较多,特别是带有脉冲标记的对于分析起搏功能异常帮助更大。有条件者DCG可考虑列为起搏器埋置后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起搏电极刺激右室致三度AVB出现Peeling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8岁。因心悸、头昏、活动后心累18天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心电图(图1)示P波顺序出现,P-P周期为0.60s,频率100次/分,R-R间距规整,QRS波前无固定P波,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时限0.13s,频率44次/分。ECG诊断:(1)窦性心律,(2)三度AVB,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3)交界性逸搏心律。患者在入院后第3天行VVI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经由头静脉径路插入起搏电极导管入右心室,在固定电极头过程中,电极刺激心室出现室性早搏(图2),后出现窦性P波连续下传心室…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6年以来安置VDD起搏器9例。男7例、女2例,年龄平均64(42~78)岁,均为高度或Ⅲ度房室阻滞(AVB)者。术前Holter检查及心电监护证实心房变时性正常,P波频率均>60bpm。常规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单根电极VDD起搏器(Bio...  相似文献   

15.
Ventak P2/Endotak电极系统AIPCD临床应用情况本系统具有自动电击除颤一复律和支持心率过级的起搏功能,根据CPI公司提供的资料,于1994年1月以前,在35个研究中心观察了504例患者。男性401例.女性103例,年龄11.6~90....  相似文献   

16.
心房不起搏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性,6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窦性停搏,交界区逸搏心律。安置DDD起搏器时发现心房电极更换了多个部位、起搏电压达10V,均不能起搏心房,也不能下传心室,故改为VVI起搏。例2女性,9岁,发现心跳慢6年,晕厥2次入...  相似文献   

17.
VVI起搏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VVI起搏后心房颤动(Af)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我院296例VVI起搏患者,并与同期22例生理性起搏(AAI5例,DDD17例)患者比较,发现VVI起搏后Af发生率为257%(76/296),而生理性起搏后Af发生率仅45%(1/22),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分析比较了VVI起搏后Af发生率与7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发现Af发生率增加除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外(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的因素是:年龄较大(≥60岁,P<005),术前有高血压史(P<001),心功能不全(>Ⅱ级,P<001),左房内径较大(≥45mm,P<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房室传导阻滞,P<005),VVI起搏时间较长(≥3年,P<005)。  相似文献   

18.
刺激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起搏电极成功放置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起搏器安置术中电极刺激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与电极定位成败关系,对159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VVI)时出现的451例次刺激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按刺激性室性波数目和类型分少发组、多发组及高发组,并比较各组达满意起搏参数值例次数。发现少发组刺激性室性波265例次无一例次达满意起搏参数值;多发组74例次中达满意起搏参数值为47例次(64%);高发组112例次全部达满意起搏参数值。多发组、高发组分别与少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表明起搏电极定位成败与刺激性室性波多少有关,而与电极所处心室位置无关;认为刺激性室性波属心肌应激正常生理反应,是预测心室起搏定位的一项简便、可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心房感知不良导致心室安全起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62岁 ,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Biotronik公司产ActrosDDDD型起搏器 ,起搏参数为 :DDD模式 ,基础频率60次/min ,滞后频率OFF ,睡眠频率55次/min,上限频率130次/min ,动态房室间期180/100ms,安全房室间期 (SAVD)100ms,心房、心室不应期为425/300ms,心房、心室起搏电压均为3.6V ,起搏脉宽均为0.4ms,感知灵敏度为1.5/2.5mV ,心室空白期为24ms。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器心房电极感知不良 ,心室频繁安全起搏。心电图 (图1)A、B行心房感…  相似文献   

20.
应用非螺旋直电极代替J形电极,普通直导丝代替J形导丝,为4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安置了心房按需起搏器。即刻起搏阈值0.72±0.35V,感知灵敏度为1.2±0.3mV与J形或螺旋电极基本相同。全部患者术后起搏功能正常,除1例因感知灵敏度进行性升高致感知欠佳外,余39例感知功能良好。未见电极脱位。笔者认为,采用作螺旋直电极安置AAI起搏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