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病耻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103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每周5次,共8周,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干预前得分为(15.46±2.74)分,干预后得分为(17.92±2.42)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为(52.12±7.53)分、歧视分量表得分为(21.36±6.83)分、病情掩饰分量表得分为(17.28±4.45)分、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为(13.48±3.81)分,干预后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为(41.66±4.95)分、歧视分量表得分为(16.84±4.02)分、病情掩饰分量表得分为(14.18±2.75)分、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为(10.64±2.38)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病耻感总分、歧视分量表、病情掩饰分量表、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人类职能模式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恐动症现状及变化轨迹,为探寻该类患者恐动症最佳干预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选取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05例PCI术后的AMI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恐动症量表、心因性焦虑问卷,分别在住院1周内(T1)、出院2周后(T2)、出院3个月后(T3)3个时间点,测评患者恐动症和心因性焦虑程度。 结果 AMI患者PCI术后3个时间点恐动症得分分别为(40.82±5.40)、(41.90±4.60)、(37.40±3.35)分,高于常模(32.20±7.40)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年龄及心因性焦虑程度是PCI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22,P=0.048,P<0.001)。进行协变量控制后,时间与年龄交互作用显著(P=0.013),T1和T2时间点与心因性焦虑交互作用显著(P=0.001,P<0.001)。 结论 受到时间、年龄和心因性焦虑的交互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及出院3个月内恐动症水平均较高,且T2时间点内中青年组恐动症程度与心因性焦虑程度显著高于老年组;恐动症整体变化轨迹显示,在急性康复期小幅增高,之后随时间延长逐步降低。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持续时间长,有必要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并评价其效果,以期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早期康复活动研究团队、在文献检索及半结构化访谈后形成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的初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最终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CCU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活动方案。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6 min步行试验、住院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量、脑利纳肽水平等作为监测指标。结果 试验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52.64±5.60)分,低于对照组(56.89±6.59)分(t=-4.877,P< 0.001);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279.86±84.66) m,优于对照组(248.78±93.73) m(t=2.441,P=0.016);试验组CCU住院时间(8.97±2.80) d,少于对照组(10.48±3.80) d(t=-3.182,P=0.002);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2.18±0.49) L,高于对照组(1.92±0.35) L(t=4.338,P< 0.001);试验组脑利纳肽水平(697.88±135.58) pg/ml,低于对照组(755.29±141.74) pg/ml(t=-2.905,P=0.004)。结论 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制订了个体化的活动策略,通过团队管理的手段保障其早期活动的安全性,能够切实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西医结合延续性护理平台,并探讨该平台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数日收治的97例为试验组,予以基于中西医结合延续性护理平台的干预,双数日收治的96例为对照组,以常规健康管理计划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血糖指标、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7.28±1.16)、(8.22±1.95)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的餐后2 h血糖分别为(8.23±0.99)、(9.94±1.75)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自我管理执行度分别为93.81%、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自我管理评分分别为(85.09±13.87)、(77.52±1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118.1±37.8)、(104.1±4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基于中西医结合延续性护理平台的干预能更加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后颈椎曲度改变与脊髓漂移距离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1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其中90例完成随访。术后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大小分组。A组(n= 28)颈椎曲度变直(颈椎角0°~5°),B组(n= 36)颈椎曲度变小(颈椎角5°~16.5°),C组(n = 26)颈椎曲度正常(颈椎角 > 16.5°)。术后观察三组脊髓漂移距离、神经恢复情况、轴性症状和C 5神经麻痹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间术后颈椎角和脊髓漂移距离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 > 152.119, P < 0.001),椎板切除宽度和C 5神经麻痹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三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均显著升高( t > 8.869, P < 0.001),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三组神经功能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 F = 0.472, P = 0.625)。术后3 d和1个月,三组间轴性症状VAS评分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 > 34.800, P < 0.001),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 t > 5.845, P< 0.001),B组和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 < 1.765, P > 0.05)。 结论 在椎板切除宽度相同的基础上,颈椎曲度越大越有利于脊髓向后漂移,颈椎曲度过度丢失与轴性症状的发生有关,与神经功能恢复和C5神经麻痹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6.
陆斐  金爱东  任英  封秀琴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0):1157-1164
目的 构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8 h全程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组建研究团队,通过文献检索结合医院实际流程,构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8 h全程护理模式。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2020年6月—2021年3月入院的髋关节置换患者52例作为试验组;2020年1月—5月入院的髋关节置换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8 h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最高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5 d再入院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住院总费用(t=8.593,P<0.001)、平均住院日(t=31.374,P<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t=31.374,P<0.001)、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t=19.620,P<0.001)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最高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P=0.783);两组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15 d再入院。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8 h全程护理模式在加速患者康复的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15 d再入院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订以冠心病二级预防为主的心血管专科护理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制订培训方案,选取1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0名护士开展培训,培训合格后进行临床实践,通过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结果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价。 结果 经过系统培训,30名护士冠心病二级预防测试问卷得分由(62.24±15.67)分提高至(78.99±9.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0,P<0.001)。护士在临床实践阶段对培训方案的执行情况较好;患者血压、血脂的达标率显著提高,二级预防药物的服药依从性达到86%以上,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均有明显改善(P<0.001)。 结论 以冠心病二级预防为主的心血管专科护理培训方案可显著提升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二级预防在临床的有效开展,使冠心病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新生儿转运保暖衣,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新生儿转运保暖衣由连体棉衣和聚乙烯塑料膜连体衣2个部分组成。选取2020年9月—12月于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房出生、收治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17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生儿转运保暖衣进行院内转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襁褓进行院内转运。观察两组院内转运时间,转入NICU后体温、血糖浓度、血气分析等指标。 结果 试验组转入NICU后体温为(36.45±0.19) ℃,对照组为(36.38±0.1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0);试验组血糖浓度为(3.33±0.97) mmol/L,对照组为(2.07±0.95)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3,P<0.001);试验组乳酸浓度为(1.58±0.63) mmol/L,对照组为(1.97±1.45)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20)。 结论 新生儿转运保暖衣使用方便,提高了早产儿转入NICU后的体温,提高了血糖水平,降低了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评价其效果,以促进TAVR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总结TAVR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制订循证实践方案,经过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因素、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并于2020年9月30日—12月31日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审查指标的执行率。 结果 患者TAVR术后住院时间由基线审查时的5(1,7) d缩短至3(1,6) d(P=0.016),术后30 d的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Ⅰ级占比由基线审查时的31.63%上升至72.09%(P<0.001),Katz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也较前有所改善(P=0.032)。最佳证据应用后,各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显著提高,从0~77.55%提高至59.3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TAVR应用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邓雁  余琼  武福姣  方亮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9):1042-1047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以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9)与对照组(n=60)。试验组采取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出院时(T0)、出院后1个月(T1)、出院后3个月(T2)、出院后6个月(T3)以及出院后1年(T4)的自我效能感、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情况。 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试验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试验组癌因性疲乏量表得分为(33.90±6.3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93±7.6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加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营养状况、缓解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拟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叙事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11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47例患者,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或视频通话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每周1次、每次30~45 min、共8次的叙事疗法;采用社会影响量表和造口适应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 结果 出院前1 d、干预结束、干预结束后1个月,患者社会影响量表得分分别为(59.64±6.62)分、(53.87±8.78)分、(47.98±8.47)分,不同时间点病耻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078,P<0.001);造口适应量表得分分别为(40.49±7.13)分、(45.68±6.87)分、(46.70±7.11)分,不同时间点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F=75.295,P<0.001)。 结论 叙事疗法有助于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并提高其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深静脉血栓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即刻启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均使用2次,且2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7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分为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组(n=70)和未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组(n=728),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选取2021年6月—8月符合标准的122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 结果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6个危险因素:术前用药(OR=2.995)、术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得分(OR=0.989)、主动脉阻断时间(OR=1.737)、是否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技术(OR=2.372)、首次经口进食时间(OR=1.795)、转出ICU时ADL得分(OR=0.986)。风险预测模型公式:Logit(P)=-2.224+1.097 × 术前是否用药+0.552 × 主动脉阻断时间+0.864 × 是否使用IABP技术+0.585 × 首次进食时间-0.014 × 转出ICU时ADL得分-0.011 × 术前ADL得分。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594,Youden指数为0.451。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0.700,特异度为0.815,准确率为86.90%。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评估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睡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便利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23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6周的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干预,使用手环式睡眠监测设备、腕表式血氧仪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结构、夜间血氧饱和度和睡眠质量。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比例由(9.26±2.39)%增加至(13.08±3.33)%、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由(84.05±5.40)%升高至(87.45±4.17)%、氧减饱和度指数由(16.14±10.60)次/h下降至(9.95±6.12)次/h、低氧比率由[4.70(0.67,11.60)]%增加至[1.25(0.15,4.02)]%、PSQI得分由(6.65±2.85)分降低至(4.55±2.1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可以优化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善夜间氧合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择时耳穴埋籽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热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苏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所有符合ERCP术后并发热秘标准的90例患者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