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病耻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103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人类职能模式康复训练,每周5次,共8周,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干预前得分为(15.46±2.74)分,干预后得分为(17.92±2.42)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前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为(52.12±7.53)分、歧视分量表得分为(21.36±6.83)分、病情掩饰分量表得分为(17.28±4.45)分、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为(13.48±3.81)分,干预后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为(41.66±4.95)分、歧视分量表得分为(16.84±4.02)分、病情掩饰分量表得分为(14.18±2.75)分、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为(10.64±2.38)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病耻感总分、歧视分量表、病情掩饰分量表、积极效应分量表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人类职能模式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对胃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自我效能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癌术后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个体化营养干预配合团体心理辅导。于入院48 h内、出院前1 d时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复原力、自我效能感、癌因性疲乏水平,于出院时检测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结果出院前1 d时,两组患者心理复原力、自我效能感水平、ALB、PA、HB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平均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配合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心理复原力、自我效能感水平,且可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某医院收治的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41例)开展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癌因性疲乏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的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行为态度、积极态度及亲密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及认知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4.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轻其癌因性疲乏感,提高其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癌性疲乏护理干预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一般治疗及护理外,同时接受癌性疲乏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在手术当日、出院前采用健康促进策略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我效能,同时出院前进行住院满意度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分(99.03±8.84)分,对照组(88.83±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6,P〈0.01);干预组出院时在护理服务、护理技术、心理关怀及获得疾病知识4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11,-2.851,-2.758,-2.094;P〈0.05或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癌性疲乏护理干预模式能满足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减轻患者疲乏,增强患者疾病治疗的自我效能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家庭正向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PBS)方案,并探讨其在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情绪行为影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家庭系统理论为框架构建家庭PBS方案,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于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就诊的100例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家庭PBS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得分及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结果 两组干预后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低于干预前(均P<0.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均P<0.001);试验组干预后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干预后试验组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和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家庭PBS方案可减少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改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提高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陈影 《全科护理》2021,19(18):2522-2525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4例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门诊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居家有氧运动护理干预,2个月为1个周期.采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Pipers's Fatigue Scale,PF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因性疲乏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门诊化疗病人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护理干预可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自我效能感与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食管癌初诊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iper疲乏量表对入住本院的100例初诊食管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支持等干预癌因性疲乏。出院时对患者的疲乏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疲乏中的作用。结果食管癌初诊患者癌因性疲乏较为常见,发生率为85%;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癌因性疲乏在初诊食管癌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以心理支持和有氧锻炼为主要干预手段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  相似文献   

9.
孙小琴 《当代护士》2013,(12):64-6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5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癌因性疲乏的自我效能干预。利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2组患者的CRF程度。结果干预前2组疲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疲乏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CRF,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对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住院的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决策辅助方案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专家函询、课题小组讨论以及预试验,基于共同决策三阶段会谈模型构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营养干预决策辅助方案,包括团队会谈、选择会谈、决策会谈3个步骤。2021年3月—12月便利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眼科11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决策辅助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分别使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营养相关知识测评问卷、决策准备量表、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决策困境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营养相关知识测评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决策准备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决策困境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该研究制订的患者决策辅助方案,可提高患者营养干预相关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的决策准备度和决策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淡漠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住院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伴淡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计算机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r组、s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24例。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r组行rTMS治疗,s组行卡片式Stroop范式认知训练,联合组行rTMS联合卡片式Stroop范式认知训练,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康复及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周期均为15 d,使用淡漠评定量表-知情者版(Apathy Evaluation Scale-Informant,AES-I)评估干预后患者淡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87例完成干预,4组基线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MS对降低AES-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有主效应(P<0.001),卡片式Stroop范式认知训练对降低AES-I总分及兴趣、认知、行为维度得分有主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授权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3月,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0)与对照组(n=150)。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试验组采用个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个案管理。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和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2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较干预前降低(P<0.01),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和足部护理5个维度得分、总分及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1)。干预12个月后,两组生化指标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总分及量表条目4和条目8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个案管理平台的运用可激发患者糖尿病自我照护的内在潜力,有效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且减少了患者专科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并验证其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年轻乳腺癌患者为中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维度的交互作用,构建可提供个性化护理信息支持的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方便选取2021年4月—12月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采用系统分配随机对照分组,其中试验组(n=50)给予智能与交互服务干预,对照组(n=50)给予信息支持系统中的常规支持。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症状困扰、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两组指标整体呈良性趋势,试验组的优势较对照组大。干预3个月,试验组45例、对照组42例完成研究,在症状困扰、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方面显示组间、时间、交互作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身心症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并提高生存期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护理措施在胆道结石留置T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8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留置T管的胆道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试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基于授权理论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当天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出院准备度和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两组T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 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完成该研究。干预后,试验组出院准备度和T管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T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管留置时间、术后3个月再入院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当天和出院1个月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逐渐下降,两组存在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P<0.05)。 结论 基于授权理论护理措施能提高胆道结石留置T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和出院准备度,减少T管留置期间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认知-预警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认知行为的干预效果,旨在增进其治疗依从性。 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月便利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和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下属村的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试验组村和对照组村各6个,每组63例,试验组给予认知-预警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获得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使用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认知行为量表、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及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评估干预前后认知行为、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通过采集静脉血收集空腹血糖水平。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各纳入60例,干预前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认知行为、服药依从性、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及空腹血糖水平均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试验组认知行为及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预警干预可以提高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的认知行为水平,有助于增加农村糖尿病治疗延误患者的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