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仍看法不一。病因不明直接困扰着临床上选择更加合理的疗法,因此,本病的病因研究对于指导和改进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本病病因研究的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熏CCF)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足部功能的畸形,发病率约为1‰,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以及继发性胫骨远端内旋。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如:神经肌肉病变,血管发育异常,骨骼发育异常,软组织异常,遗传基因学说以及宫内发育阻滞学说等。在某一领域部分学者达成共识,如:神经肌肉病变学说,但尚无定论。因此,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学的研究对指导和改进治疗有重要的意义。1神经肌肉病变学说1.1肌纤维变性和肌纤维型的改变有学者认为肌力不平衡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的直接原…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常用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保守治疗和恰当的手术治疗。目前国内早期保守治疗尚没有规范和广泛开展,手术方法较多。适时的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CCF的常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神经肌肉病变学说提供科学依据。对手术后随访的92例摄腰骶部X线片,77例作直肠肛门测压检查,并对23例患肢腓肠肌、胫前肌和腓骨肌42个标本进行了运动神经支配的观察,测量了轴突终末支配比率,观察了运动终板形态,还通过琥珀酸脱氢酶组化染色检查了48个标本不同肌群的组化分型变化。另外还对14个标本进行了肌肉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92例中发现78.3%合并隐性能椎裂;肛管静息压和直肠肛管压差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肌群中运动终板存在着退变或再生者占42.9%~54.6%;轴突终末支配比率(TIR)增高者占62%;组化分型提示有红肌纤维增高与集聚,肌纤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尤以腓肠肌和胫前肌突出,其超微结构也呈现去神经肌萎缩改变。这些改变提示本病病因系神经肌肉病变使三组肌力不平衡而产生马蹄内翻足,但是脊髓神经病变尚不清楚,肌肉改变是否为继发性病变也难定论。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骨科一种常见畸形。发病率约为1/1000。男:女为2:1。其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恢复足与踝关节的外观和功能,使患足达到跖行,柔软和无痛。现对本病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矫形外科常见的足部畸形,传统治疗方法多为局部按摩、石膏固定,6个月以后实施广泛的组织松解手术,可短时间内改善足的外观,但远期易出现关节僵硬、疼痛、足外翻畸形等并发症[1]。因此,目前不破坏组织结构的保守治  相似文献   

7.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长达40余年,从理论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而且经济,正确使用能获得无痛、功能良好的足,会大大减少由马蹄内翻足引起的残疾。目前,通过全球协助组织(Global-Help Organizations)在全世界推广,香港中文大学郑振耀教授已将"马蹄内  相似文献   

8.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讨论采用Ponseti方法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骨科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38例 ,35例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 ,3例伴发于多关节挛缩畸形。男 32例 ,女 6例。单侧 2 2例 ,双侧 16例 ,共 5 4足 ,年龄 7d~ 6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期 12 .7个月 ,最长 2 6个月。 35例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外观畸形纠正 ,皮下跟腱可及 ,踝关节背屈 >0° ,内收 0°,高弓消失 ,跟骨无内翻。已行走的患儿跟腱有力 ,足发育良好 ,关节功能良好 ,步态正常 ,X Ray表现正常。 3例多关节挛缩马蹄足畸形纠正 ,残留少量内收畸形。结论 Ponseti方法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结合国外随访报道远期疗效佳 ,肯定了Ponseti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是儿童最常见的骨骼肌肉出生缺陷畸形之一,临床特征包括跟骨内翻、前足内收、高弓足和后足跖屈畸形。目前CTEV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不同的学说包括:神经细胞损伤、肌肉异常、血管缺陷、子宫内限制、遗传因素、特发性先天性畸形、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骨骼发育不良、细胞外基质异常、分子转运和代谢异常等。遗传因素对于CTEV的致病起着重要作用,但尚未发现主要的致病基因。普遍认为CTEV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对CTEV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 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其发病率为0.1%。多年来,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评估,许多学者建议采用评估系统来评价,其中包括足部形态学评估、足部功能评估及影像学评估等。其中影像学评估主要是通过客观测量马蹄足跗骨间关系的各种角度来进行的,其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治疗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1],现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影像学改变的评价方法综述如下: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X线评价X线片上评价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时,应测量几个重要的角度,包括正位片上的距跟角,侧位片上的距跟角和距骨-第一跖骨角。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idiopathic clubfoot,CIF)是常见的儿童先天畸形之一,不同人群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全世界约为1‰,男女比例约为2~2.5∶1 .主要包括前足内收、跟骨内翻、踝关节下垂、胫骨内旋.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与遗传、宫内发育、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种族患病率不同,中国人患病率为0.39‰,夏威夷人和毛利人为7;马蹄内翻足家族第一代发病率为2.9%,较正常人约高25倍;同样的宫内环境,两位同胞同时患病在双卵双生子中仅为2.9%,而单卵双生的概率为32.5%.这些流行病学调查说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成因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多基因遗传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矫形外科的常见畸形,依据年龄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国内文献报道,一般在出生6个月以后,行广泛软组织松解手术,这已被大多数矫形外科医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S,CTEV或congenitalclubfoot,CCF)是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骨关节畸形之一。不同国家和种族发病率有差异,约0.53‰~6.8‰,男性患儿发病率大约是女性患儿的2~3倍。根据发病原因可大致分为特发性马蹄内翻足或合并脊髓脊膜膨出症、多关节挛缩等其他异常的马蹄内翻足。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电生理检测手段 ,研究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下肢神经和肌肉功能的变化 ,为有关该病病因学研究及其治疗方案的设计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电生理检测手段 ,用丹麦产维迪KEYPOINT 4C诱发电位仪 ,对 42例临床确定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其中男 2 9例 ,女 1 3例 ,年龄 0 .5~ 1 2岁 ,平均 (2 6 .48± 36 .43)个月 ,身高 60~ 1 50cm ,平均 (80 .57± 2 2 .1 9)cm。其中双侧马蹄内翻足患儿 1 8例 ,单侧 2 4例。临床检查显示 ,足踝部呈马蹄内翻畸形 ,轻度 1 2例 1 4足 ,中度 1 7例 2 5足 ,重度 1 3例 2 1足。分别在窝、踝部阈值刺激腓总神经和胫神经 ,刺激频率 2Hz ,波宽 0 .2ms,分析时间 40ms,刺激强度 41~ 99mA ,平均 (85 .34± 2 1 .34)mA。在踝部伸趾短肌和展肌处记录肌肉的动作电位 ,并测量潜伏期和波幅 ,计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潜伏速率。结果  42例患儿 60侧患肢电生理检查发现 ,有 37例 53侧 (88.1 % )均有异常改变。其中有 8例 1 2侧 (1 9.1 % )患肢最大刺激下均未引出肌肉动作电位 ;8例 1 2侧 (1 9.1 % )患肢肢体腓总神经或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速率减慢 ;2 1例 2 9侧 (50 .0 % )患肢仅表现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只有 5例 7侧 (1 1 .9% )电生  相似文献   

15.
Carroll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arroll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可能性因素.方法 采用Carroll手术原理和方法对268例Dimeglio分型Ⅲ、Ⅳ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实施治疗,其中男200例(230足),女68例(78足),单侧228例,双侧40例,共308足;手术年龄为6个月~10岁,平均手术年龄为2.4岁,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268例(308足)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4年,平均2.8年.疗效评定根据足术后的外形、步态、足印、踝关节功能、有无疼痛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优258例294足,良8例10足,一般2例4足.无舟骨坏死发生.结论 Carroll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石膏矫正有助于手术矫正畸形,手术疗效与足畸形程度及手术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调式矫形器治疗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经本院门诊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1例(68足),均采用可调式矫形器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和疗效评定。结果 51例平均随访3年(2.5~3.5年),68足中,优58足(58/68,85.29%),良7足(7/68,10.29%),差3足(3/68,4.41%)。≤3月龄组患儿疗效优良率为97.50%;4~6月龄组疗效优良率为9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调式矫形器治疗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较多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5年~2001年收治1岁6个月~4岁9个月病儿4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46例,73只足,男34例,女12例,年龄1岁6个月~4岁9个月,经保守治疗40例,未经保守治疗6例。1.2治疗方法46例患儿采用4种手术方式:(1)跖腱膜切断内侧软组织松解,跟腱延长5例,7只足;其余术式均在此术式的基础上,加作以下手术:(2)胫后肌前置于第三楔状骨9例,14只足。(3)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腱编织缝合20例,33只足。(4)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腱胫骨前…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是最常见的儿童足部畸形之一,发病率为1‰~4‰。畸形包括高弓足、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和踝关节跖屈。CTEV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畸形会持续至成年,严重影响患者的步态和生活质量。Ponseti疗法作为一种保守的治疗方案,由于其疗效显著,已成为许多医者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案之一。经Ponseti疗法治疗后的CTEV,足部X线片和MRI可以反应骨性结构排列和足及小腿软组织的变化,有助于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本文将对CTEV的Ponseti疗法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患儿脊髓MRI图像是否有异常.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1例,同时收集无脊柱畸形及脊髓神经系统症状患儿的脊髓MRI图像13例.记录脊髓位置.对蛛网膜下腔、椎体和腰膨大按年龄分二组进行测量,SPSS 1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患病组7例膀胱肿大,2例肾脏发育不良,1例椎管内皮样囊肿.1例椎管内血管瘤,1例终丝脂肪沉积.且蛛网膜下腔前后径与相应椎体的比值从腰1(L1)到腰5(L5),患病组(CCF组)比对照组高.脊髓圆锥CCF组位于L1者占73.3%,而对照组为40%.7~12个月组和13个月到3岁组腰膨大的前后宽较对照组窄.结论 CCF患儿的脊髓位置低,且在6个月后腰膨大变窄,蛛网膜下腔前后径相对较宽.CCF患儿的小腿及足的神经异常可能来源于腰骶段脊髓的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肌力平衡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 对经过手法按摩、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后残余畸形及0.5岁以上患儿未经上述方法治疗者予3、4次手法按摩、系列石膏固定(1次/3~4周)治疗后施行肌力平衡术或松解术+肌力平衡术或松解术+骰骨楔形切除术+肌力平衡术。共治疗41例50足,4~6个月15例(18足),6个月~5岁5个月26例(32足)。结果 32例(41足)获得平均3.5年随访。优22例29足,良8例10足,可2例2足,总优良率93.8%。结论 肌力平衡术适用于动力性跖内收型马蹄内翻足及轻、中型病例,重型病例需配合Turco松解术和(或)骰骨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