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防治小儿咳喘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防治小儿咳喘的疗效。方法:100例患儿均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的疗法。结果:100例患儿经本法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40例,好转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内外合治小儿咳喘,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控制疾病的复发,而且还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12月在嘉兴市中医医院儿科就诊的食积咳嗽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食积咳嗽,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而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将其实施分组(随机数字表法,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基于此,给予穴位贴敷施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77.50%)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穴位贴敷法施治,效果好,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210名慢性胃痛患者均分为三组,观察组1(组1)、观察组2(组2)、对照组,各组间年龄、性别、胃痛原因以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治疗包括:制酸、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旋杆菌等治疗,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组1采用胃痛贴贴敷中脘穴,组2则在胃痛贴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止痛药,对照组采用止痛药物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胃痛症状缓解或者消失的时间、程度以及口干、面红、心动过速、小便不出等副作用,患者依从性以及治疗组患者有无局部皮肤损伤,疗程均为7天。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组1未见副作用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组1患者依从性优于其他两组(P<0.01),组2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副作用,观察组局部皮肤无明显损伤。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痛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风热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中药配方颗粒(肉桂、浙贝母、前胡、紫菀、丹参、半夏等按2∶3∶3∶3∶3∶3的比例共研细末搅拌成糊状)敷贴双侧肺俞穴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风热咳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胃病,我国成人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属中医"胃痛"范畴。穴位贴敷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具有药物直达病所、取效快、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的优点,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从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2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5年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研究进展。本病的病理因素以风、痰、瘀为主,病机为以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束于肌表,遇诱因内外合邪而发。治法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宗旨,治疗当分缓急或分期辨证,以祛风为主,兼以治痰、防瘀、调体。此外,中医专方、中成药及外治法亦体现了中医药独有的特点。最后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药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试验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分别从体外研究的药理研究(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直接杀灭、间接杀灭),体内研究的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验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试验不够规范化、动物造模缺乏辨证论治、试验环境不同造成结果上的差异等问题,旨在为后期更深入地研究及临床为Hp感染患儿选方用药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临床常见症状,将小儿遗尿分为肝郁不舒、脾胃阴虚,肝胆湿热、火热内迫,脾肺不足、膀胱失约,脾肾两虚、下元虚寒,痰湿内蕴、统摄失司5型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并附案例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缩泉丸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小儿遗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小儿遗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 mg/次,2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缩泉丸,3~6岁:3 g/次,6~12岁:6 g/次,2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夜间遗尿次数、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3%、9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夜间遗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30.53%、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泉丸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小儿遗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夜间遗尿次数,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8(4):357-362
《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II期、III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遗尿症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连续治疗15 d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0.0%(32/40),治疗组为97.5%(3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功能(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随访6个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40),治疗组为5.0%(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能提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愈合效果,促进疼痛、肿胀缓解和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