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对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术期穿刺部位管理的证据进行检索、提取、评价并进行整合,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基于“6S”证据金字塔模型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采用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评估各类文献,在高质量文献中提取证据并进行分级判定。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类试验研究、队列研究各1篇。最终总结了17条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术期穿刺部位管理的最佳证据,涉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转运、加压止血与观察、并发症处理4个主题。结论:本研究为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围术期穿刺部位管理提供了最佳证据,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路径适用人群广泛、并发症发生率低,在证据转化时应结合各科室术者穿刺特点及止血方式选择最佳证据,以改善围术期穿刺部位的管理质量,准确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式,降低穿刺部位并发症,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索并获取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并发症预防和控制的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并发症预防和控制提出问题,检索数据库及专业网站的相关文献,采用2016年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评价工具、2014版JBI证据预分级、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经专业人员的判断,最终纳入系统评价论文2篇、系统综述5篇,归纳得出16条证据,在整个围手术期进行干预。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并发症预防和控制的最佳证据,可为护士及护理管理者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控制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实施降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症的循证实践,并观察其对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瘀斑和肿胀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术肢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经过12条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的桡动脉闭塞、血肿和瘀斑发生率均减少(P<0.05)。结论 循证护理规范了经桡动脉PCI术后的术肢护理,降低术肢并发症的发生,并为PCI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遴选并获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相关的证据,并总结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Joanna Br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及相关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总结出5个方面、33条最佳证据,包括护士培训、组织政策、护理评估、运动康复及二级预防教育等。结论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高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钱雷  谭钧旸  曾超男  白阳娟 《全科护理》2023,(21):2991-2995
目的:检索、分析及总结预防植入式电子装置感染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预防相关感染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照证据6S金字塔模型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由研究小组成员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文献评价工具和证据分级系统对筛选的各类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提取的证据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包括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决策3篇,系统评价6篇,共汇总19条证据,包括手术室环境及人员、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术后管理4个方面。结论:该证据总结为规范管理;降低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术后感染发生率;提升心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提供最佳证据依据,建议医护人员在应用证据时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整合国内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围术期血糖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按照循证资源6S进行证据系统检索,计算机检索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及指南相关网站中纳入关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PCI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循证指南、专家共识等,并进行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证据包括团队培训、血糖监测与管理、血糖控制目标、药物干预、低血糖管理、出院准备6个类别,共17条证据。结论:总结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PCI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PCI围术期病人血糖管理提供循证依据。应用证据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评估转化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通过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提供个体化的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索并总结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依照6 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循证证据。采用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级别评定。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指南4篇、系统评价13篇、证据总结1篇,归纳出21条证据。结论 总结并归纳了目前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务工作者识别卒中后疲劳危险因素、精准评估、预防以及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护理循证方法确立护理工作实践当中的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数据库和相关网站中经腹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完成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对文献进行独立评价、证据提取与证据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1篇、文献综述2篇。从术前宣教、术后体位管理、早期活动评估、早期活动计划4个方面总结了19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为规范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活动提供循证依据。在临床应用证据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意愿,选择性运用最佳证据,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索并评价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相关证据,对其所获取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护理循证方法确立问题,按照循证检索数据库的“6 S”分类模型,检索与“心脏起搏器术后早期运动康复”相关证据,证据包括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并由2名完成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对纳入文献独立评价,同时对遴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证据文献6篇,包括临床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并对证据进行汇总,最终总结了16条最佳证据。证据内容包括运动前评估、运动计划、运动开始指征、运动监督、运动方式及强度、出院指导6个主题。结论 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开展早期运动康复,需要专业康复团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包括临床综合症状的评估和起搏器功能的评估,同时借助专业的辅助工具,对康复过程进行安全监测,采用渐进方式逐步增加锻炼强度以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确保早期运动康复的安全性,从而提升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减重术后患者脱发管理的相关证据,为后期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内外指南及协会网站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减重术后患者脱发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对提取的证据进行质量分级和确定推荐级别。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1篇。汇总了多学科团队、心理管理、脱发评估及随访、营养管理、药物治疗5个方面的15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减重术后患者术后脱发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管理此类患者提供循证依据,具有科学性,但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用证据时需考虑证据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及有效性,以便对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全面检索和分析非药物干预在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通过计算机检索UpToDate、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新西兰指南协作组、医脉通、Cochrane Lib...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循证的方法 整合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淋巴水肿开展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有关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预防和管理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围绕预防性干预、治疗性干预2个方面总结33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证据可用于防治乳腺癌淋巴水肿,医护人员需结合文化背景、临床情境、患者意见,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开展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计算机决策系统及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补充检索2019年9月—2022年3月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9篇,从产妇产后抑郁的物理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其他形式干预、干预实施与监测5个方面总结28条最佳证据。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措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妇自身意愿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并做好干预过程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规范化饮水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循证护理,制订审查指标,分析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 方法 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a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明确临床护理问题、组建循证护理团队、系统检索文献、评价及汇总证据,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依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订行动策略。 结果 该研究最终纳入12条最佳证据,依此制订了12条审查指标,主要障碍因素为科室缺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规范化饮水的相关流程和教育资料、科室缺乏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评估工具、护士对规范化饮水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知识欠缺等,主要促进因素为组织领导力强、医护团队合作等,据此制订了相应的行动策略。 结论 该研究制订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规范化饮水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非药物措施改善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医脉通指南网等国内外指南网及数据库。纳入涉及非药物措施改善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1日。由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标准化的资料提取。 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7篇指南、7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室环境设置、分散注意力技术、社会干预、呼吸面罩使用5个方面,共提取20条最佳证据。 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非药物措施改善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的最佳证据,非药物疗法对于护士而言安全性高且可操作性强,临床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情境及科室具体政策将证据进行临床转化和应用,以提高手术患儿麻醉诱导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索和总结患儿术后谵妄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提高医护人员对其的管理质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指南库、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指南网、国际指南网、欧洲儿科麻醉协会网站、美国麻醉护士协会网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重症护士协会网站、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患儿术后谵妄非药物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最佳实践、系统评价、证据总结、Meta分析、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从患儿术后谵妄高危因素的评估、术前非药物干预、术中非药物干预、术后非药物干预、质量管理5个方面共总结了20条最佳证据。结论 儿科医护团队应该接受患儿术后谵妄非药物管理的相关培训,掌握患儿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预防患儿术后谵妄的发生,提高患儿术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检索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24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8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队列研究和1篇病例对照研究。从危险因素评估、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管理、疼痛管理、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服用、转运、随访8个方面汇总了15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证据应用提供循证依据,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索国内外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汇总,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关于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临床实践信息手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及标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由2名经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支持1篇、指南3篇、标准1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定位、评估、清洗、肠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健康教育与随访6个方面的20条推荐意见。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证据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索、评价、整合患者身份识别的最佳证据,为制订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规范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检索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25日。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证据分级标准(2015)年进行证据分级,采用2017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nstrument Ⅱ,AGREE Ⅱ)、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各类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推荐级别评定。 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8篇专家共识、4篇推荐实践、3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2篇政府报告及1篇医院标准。最终总结了42条最佳证据。 结论 医疗机构管理者需根据不同场所和医院实际条件对患者身份识别进行科学管理,应重点把控识别时机、强化对特殊人群的管理以及加强质量控制等。同时,应用人员还需对证据进行持续更新,通过应用最佳证据,提升医疗机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护士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15日。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 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281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5篇Meta分析,从早期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安全性评估、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途径的选择以及目标营养需要量管理4个方面汇总11条最佳证据。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管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医护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选择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