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冠脉血管成像是目前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准确的探测出冠状动脉是否狭窄,而不同的对比剂可以直接影响冠脉血管成像的效果[1]。本文通过对不同的对比剂进行研究,从而对不同对比剂在CT冠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中两种预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对预防对比剂外渗的效果,以期更有效地降低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提高CT检查的成功率。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1982例患者为手动组,方法为注射对比剂之前使用手动旋钮注射生理盐水30 ml,速率约为1 ml/s;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2095例患者为高压组,方法为注射对比剂之前使用高压注射器以5.5 ml/s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30 ml。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的外渗发生率。结果手动组患者对比剂外渗率为0.80%(1例),而高压组仅为0.07%(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50,P0.001)。结论高压预注射生理盐水能更好地预防对比剂的外渗,更有效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CT增强中对比剂注射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增强中对比剂的最少使用量,且能保证高质量图像的方案。方法 对5例肝门动脉扫描CT增强图像有关靶部位的CT值逐层测量,从而得到相应的“CT值-时间曲线”,最终找出有效增强周期。结果 根据经验确定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增强阈值为70HU,并找到增强阈值达到和结束的时间。结论 使用新型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可以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且注射率、延迟时间等有关参数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应用低管电压联合低碘对比剂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头颈CTA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双低组,每组47例。常规扫描的患者管电压设置为100~140 kVp,管电流设置为450 mA,对比剂选择碘海醇,剂量为350 mgI/mL;双低组患者管电压设置为80~140 kVp,管电流设置为450 mA,对比剂选择碘克沙醇,剂量为320 mgI/mL。通过盲法评估两组的图像质量,分析各部位在不同剂量和不同管电压扫描下的CT值,比较不同剂量和不同管电压扫描下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长度乘积,统计在注射对比剂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未出现图像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常规组CTA图像质量评分为(4.15±0.64)分,双低组CTA图像质量评分为(4.03±0.5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5,P>0.05)。常规组和双低组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内动脉、左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和左大脑中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四期团注法对比剂注射方案应用于胸痛三联征CT血管造影(CT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胸痛三联征CTA检查患者,根据对比剂注射方案分为四期组和三期组,对比其主动脉、冠状动脉、肺动脉管腔内CT值及图像信噪比(SNR).结果 相比三期组,四期组对比剂用量下降17.89%.2组各血管管腔内CT值及SN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确诊;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术检查方法(对照组)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Ⅰ级图像率、Ⅲ级图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级图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实施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采用低剂量对比剂的效果。方法:选取贺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11月收治的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12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肺动脉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低剂量对比剂的方式进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低剂量对比剂在肺动脉CT检查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左右肺静脉血管C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诊断价值高。观察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11%、46.67%,与对照组的92.86%、25.00%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诊断准确度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两组图像的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和主观评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CT检查中,将低剂量造影剂应用在血管造影中可检查出更多图像显示细节,强化图像显示清晰度,提高临床医师为病人制定具体诊治方案的诊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以宝石能谱成像(GSI)不同噪声指数(NI)及不同浓度对比剂对超重[24 kg/m2≤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或肥胖(BMI≥28 kg/m2)患者行肝脏CT血管造影(CTA)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筛选最佳参数组合。方法 将90例超重或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30例;以GSI行肝脏CTA,分别设置NI为7、11及15,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70、350及320 mgI/ml。根据各组原始图像重建40~6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图像,分析各组内不同单能量图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CT值、噪声[标准差(SD)]、对比度噪声比(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比较最佳单能量图所见各参数组间差异,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和碘摄入量。结果 各组40~60 keV单能量图像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CT值及SD值均随keV增加而降低(P均<0.001);40 keV单能量图像中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50~60 keV(P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研究组40例采用低剂量低对比剂,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固像噪声、倍噪比、对比噪声比与主观固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比对照组低20.00%(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诊断应用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对CT固像噪声、倍噪比、对比噪声比与主观固像质量不会造成影响,还能降低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A扫描.对患者扫描情况进行观察,并评估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与评价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60例患者中,15例(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2例患者按照对比剂浓度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350mgI/ml)、A组(300mgI/ml)、B组(240mgI/ml)及C组(200mgI/ml),每组各28例,各组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采集原始数据后,传至AW4.7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及评分并主、客观评价4组患者腹主动脉下段及下肢各段动脉显影情况及图像质量.结果 腹主动脉下段至小腿动脉全景MIP图像质量评分A、B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分析 A 组、B 组腹主动脉下段、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腿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主动脉至小腿各段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动脉图像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分析比较A组腹主动脉下段至小腿各段动脉图像质量信号强度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腹主动脉下段至腘动脉图像质量信号强度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腿动脉SI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主动脉下段至小腿各段动脉图像质量信号强度SI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动脉CTA中,240mgI/ml为最佳对比剂造影浓度,既减少碘对比剂用量,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同时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用不同流量触发扫描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不同流量对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行BACTA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注射对比剂30~40 mL)和B组(35例,注射对比剂60~80 mL),其他扫描方案、造影剂注射及重建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诊断结果及各测量点CT值的差异。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图像主、客观分级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左心房、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动脉干CT值低于B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质量客观分级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行BACTA检查者,触发扫描位置选择肺动脉干,对比剂用量选择小剂量,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双源CT检查,管电压100 k V,320 mg I/m L碘克沙醇,55例)与干预组(双源双低方案,管电压80 k V,270 mg I/m L碘克沙醇,55例),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CT值、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各血管段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图像CT值高于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源CT双低方案应用于冠脉CTA检查中的效果显著,能在获得同质量图像的前提下,提高图像CT值,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进行CTA检查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采用高流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生理盐水方案(第一期4.5 mL/s生理盐水30 mL+第二期4.5 mL/s碘海醇100 mL+第三期4.5 mL/s生理盐水50 mL);B组采用先高流速再低流速双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盐水方案(第一期4.5 mL/s生理盐水30 mL+第二期4.5 mL/s碘海醇50 mL+第三期2.5 mL/s碘海醇50 mL+第四期4.5 mL/s生理盐水50mL);C组采用先低流速再高流速双期造影剂注射并追加盐水方案(第一期4.5 mL/s生理盐水30 mL+第二期2.5 mL/s碘海醇50mL+第三期4.5 mL/s碘海醇50 mL+第四期4.5 mL/s生理盐水50 mL)。比较三组患者的双下肢动脉CTA图像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三组CTA图像画质进行比较,A组为228分,B组为258分,C组为245分,B组得分优于A组和C组(P<0.05)。对三组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先对患者进行CTA检查,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DSA).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性差异.结果:CT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DSA检查(P<0.05).结论: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注射速率下单倍剂量对比剂在颈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8月-11月,连续纳入30例临床怀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并要求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15例)。使用西门子Magnetom Avanto 1.5 T磁共振成像仪及其配备的颈部线圈和头部线圈进行CEMRA成像。A组使用双倍剂量对比剂(0.2 mmol/kg),B组使用单倍剂量对比剂(0.1 mmol/kg)。用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进行颈部血管成像。由2位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对两组原始图像的信噪比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A、B两组的所颈动脉信噪比分别为189.95±71.31、175.07±6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6,P=0.576);所得的MIP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180,P=0.671)。结论与双倍剂量相比,单倍剂量对比剂获得颈部血管的图像清晰,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研究对象包括20例肝硬化患者、20例肝癌患者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工作,均接受在门静脉成像中均实施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MSCT门静脉成像,并作比较分析。结果: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结果图像质量评分与MSCT门静脉成像结果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静脉成像中实施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确切,可以有效评估肝脏门静脉。  相似文献   

18.
使用64排螺旋CT对我院55例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并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扫描。结果 55例患者中52例能良好显示椎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支。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能清晰的显示头颈部血管,为头颈部血管疾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的受检者,统计碘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并收集所有受检者的一般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引发碘对比剂外渗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实施CT增强及血管成像扫描的受检者中发生碘对比剂外渗12例,发生率为2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检者有合并症、注射速度2~4ml/s、碘对比剂浓度370mg/ml、注射人员资历≤2年、受检者年龄≥60岁是引起碘对比剂外渗的危险因素。结论受检者有合并症、注射速度快、碘对比剂浓度高、注射人员资历短、受检者年龄高是引起碘对比剂外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采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软件P3T-PA进行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按随机表分为两组:P3T组(n=40),采用P3T-PA个性化对比剂注射软件,常规组(n=40),采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测量各级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基底支、右下肺动脉基底支)CT值及CT值标准差(SD)、左心房CT值(LACTv),计算肺动脉主干(MPACTv)CT值与LACTv差值(MPACTv-LACTv)及两下肺动脉基底支SNR、CNR,记录对比剂注射流速、用量及扫描延迟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各级肺动脉CT值、SD值、MPACTv-LACTv及两下肺动脉基底支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3T组和常规组对比剂注射流速、扫描延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0.50)ml/s vs(4.69±0.40)ml/s,P=0.521;(13.18±1.81)s vs(14.15±4.38)s,P=0.198];P3T组对比剂用量较常规组少[(37.93±3.86)ml vs(49.27±6.76)ml,P<0.001]。结论 采用P3T-PA个体化对比剂注射软件行CTPA检查,操作简便,可精确计算对比剂用量,对比剂用量减少且图像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