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其对后世的影响,独树一帜,无可非议。而李东垣先生之"阴火"却成为后世理解其思想的最大障碍,后世有非议者,有赞成者,可对阴火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通过对李东垣亲作之《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著作的仔细研读,认为李东垣所论阴火即相火也,阴火相火同一根源——肾间命门。阴火概念的提出是后世相火的前驱,不仅成就了其以重脾胃思想为主的补土派,而且对内伤虚损病的治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阴火与相火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火与相火之论由来已久,但两者之概念与内含一直不是十分明了,历代论述与争论也不少。作者在认真研读《脾胃论》的基础上,参合《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参考朱丹溪、张景岳、赵养葵等人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阴火与相火之说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见解。主要从“水中之火,乃人生立命之根”,“离位妄行,乃损伤元气之本”,“雷非伏、龙非蛰,其源于水涸水寒”,“脾胃虚、阴火冲,乃属水寒所致”,“肾火离位之治疗,壮水、益火、升提为要”等5个方面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张元 《新中医》2014,46(7):234-235
<正>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生活在金末元初的动荡时代,战争和饥荒使民众突然大量死亡,医者多认为是瘟疫引起的外感病爆发,李东垣却认为,发热症状不是因为外感瘟疫伤寒,而是源于脾胃内伤。他认为民众饱受饥饿、劳役及精神上的创伤,严重损害了脾胃元气,削弱了机体抗病能力。以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著名观点,独具见地,从而创立了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4.
相火根源于命门之火,动中见静,藏于下焦肝肾,故相火主要指肝肾阳气,特别是肾阳。相火、阴火、龙雷之火、浮游之火,其实一也,后三者不过从不同角度说明相火的功能状态及生理病理特点。阴火实为妄动之相火、病理之相火;龙雷之火,乃取类比象,多用以说明肾中水火既济,阴阳互根的机理,且说明相火禀龙雷之性,具有暴烈难制,发病急骤的特点;无根之火与浮游之火同义,言相火不能固守本位,而腾越于上、于外也。  相似文献   

5.
钱乙的泻黄散与李杲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均是治疗脾胃郁火的名方,通过分析论述二方在病因病机、主要方证、遣方用药原则、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的异同,深究二方的深义,从而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6.
李东垣“阴火”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慧 《河南中医》2009,29(6):534-535
李东垣在其著作中对其创立的阴火理论解释模糊,后世争议较大。本文着重对"阴火"被误认为是"中焦郁火"和"心火"进行辨析,并提出"阴火"是否本就存在于人体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阴火"辨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李东垣《脾胃论》所提出的“阴火”之论,以及傅衍魁等主编《医方发挥》对“阴火”的解释,并结合明代诸多医家对“阴火”的理解,加以分析辨惑,强调元气盛衰与“阴火”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9.
分别从“阴火的中医理论基础”“阴火与老年人失眠的关系”和“从阴火论治老年人失眠”三个方面论述“阴火”理论在老年人失眠中的辨治。为从阴火治疗失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临床辨治失眠提供一定的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阴火”理论由李东垣提出,阴火有“心火”“肾火”之别,本质实为相火,其本源由脾胃虚弱所致,其病机有阴火损耗元气、阴火致升降失调、阴火生内热。阴火与情志疾病关系密切,阴火亢盛影响心神,升降失调致心神烦乱、由热生烦,七情郁滞亦可致阴火亢盛。补脾胃泄阴火升阳及甘温除热、甘温生血、重镇降逆是从阴火辨治情志障碍的重要治法。现代“阴火”致病因素明显增多,从“阴火”论治情志障碍尤其是烦躁等阳性病症是一条合理思路,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弋润茜  杨永  王玥  王笑民 《中医杂志》2024,(3):328-331+336
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相火密切相关,异变相火是癌毒产生的根本因素,相火离位和相火妄动是异变相火产生的基础。相火不能恪守其位或动而无度,进而燔炽亢盛,产生异变相火。在相火理论的指导下,以直折异变相火、调节离位相火、调节妄动相火为基本法则辨治恶性肿瘤。常应用苦寒之品清热解毒,且用量需大,以制异变相火。针对相火离位,相火虚衰、真阳不足,相火无力依附者常见上热下寒之象,治当益火之源,常用引火汤加减;真阴不足、相火无所依附者治当补益肾精,常用滋阴益肾之品。针对相火妄动,治以怡心安神,常用交泰丸清心安神、引火归元;同时应用理气、化痰、清火、祛瘀等法清有形实邪,使相火动而有度、守位禀命。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肿瘤相关性抑郁是罹患肿瘤后出现一系列情绪不受控制的病理反应。战丽彬教授认为,肿瘤相关性抑郁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临证当审证求因,辨清病变脏腑;肿瘤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故治当扶正为要,注重攻补兼施,尤应重视脾胃,固养后天之本。其组方用药灵活精巧,临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金元医家李东垣的“阴火论”是中医学“火邪致病”认识的重要分支。心为君脏,属火而居上,火邪是心系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本文从“阴火”角度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辨治思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为阴火内生,病机为脾胃虚损,阴火内生,炎上扰心,治法为调脾理气泻火,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并以一则验案作分享。临证基于“阴火”理论辨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应重视脾胃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脾胃虚损为疾病根源,治疗重在调治脾胃、畅通气机。  相似文献   

16.
张虹  张海鸥 《新中医》2021,53(1):205-207
从研读李东垣相关著作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阴火理论有诸多共通之处.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阴火之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并分析了阴火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病位、病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层层推进,在治疗原则上当权衡标本缓急、正邪轻重、正治反治,在治法上应以甘温升阳为主,以甘寒、苦寒泻火为辅,参用风药发散.认为运用阴火理论辨治溃...  相似文献   

17.
18.
任雅楠  张玲  贾彦焘 《光明中医》2023,(21):4143-4146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贾彦焘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及其相关疾病30余年,临证过程中立足于养阴清热法,结合三焦辨证,屡见成效。此文对贾教授经验进行总结,分别从上焦阴虚内热、下焦血虚烦热、少阴阴虚火旺论治失眠,以百合汤类方、酸枣仁汤及黄连阿胶汤加减化裁治疗,以期为临床肿瘤患者治疗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针灸疗法在肿瘤患者失眠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5日各大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独立地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567篇,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肿瘤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疗程为2周以上时,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1)。但针灸对于肿瘤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改善效果尚不明确(P> 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灸可提高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降低PSQI评分,且远期疗效好;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改善效果不确切。基于目前研究样本量较少、文献质量不高,期待后续研究补充。  相似文献   

20.
章津敏  邓蕾  杨俊  刘坛树  吴文宝 《光明中医》2023,(18):3666-3669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继发于肿瘤的一种常见病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机体免疫力修复。肿瘤疾病多病情复杂、治疗手段多样,由此导致的失眠仅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而中医理论对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现代治疗手段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认知局限。因此,运用“症病同治”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能全面评估病情,正确认识“症”和“病”,明确中西医诊断,准确评估病情,中西医优势互补,在肿瘤相关性失眠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助力患者寻找最佳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