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D)治疗时长对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的240例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60例。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序贯加压弹力袜(GCS),B组、C组和D组在A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B组每天治疗2次,每次1 h;C组每天治疗2次,每次2 h;D组每天治疗2次,每次4 h。比较4组病人DVT发生率及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干预后4组的DVT发生率、远端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D组的DVT发生率为0;干预后4组病人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降低,且4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D组D-二聚体降低幅度最大,为(8. 21±6. 99)μg/mL,A组D-二聚体降低幅度最小,为(0. 48±2. 08)μg/mL。[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结合序贯加压弹力袜、抗凝药物可以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以及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且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时间较长,DVT的发生率较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42例下肢DVT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DVT,对照组单纯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DVT。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消肿率、深静脉通畅度。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溶栓治疗,治疗组患肢消肿率及静脉通常度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DVT,可以明显提高血栓溶解率。  相似文献   

3.
综述逐级加压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临床使用中的禁忌与适用人群、压力与款式选择、使用时长及依从性现状和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对不同款式的弹力袜与患者舒适度水平、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最短有效应用时间、国内患者物理预防依从性现状和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物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包括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的应用效果、模式的选择、使用时长及频次、依从性等方面的研究,为肿瘤病人预防深静脉血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77例下肢各类型骨折老年患者,术前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均无DVT,围手术期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治疗。结果:177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有症状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2.26%;出现致命性肺栓塞1例,发生率为0.56%。结论: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综合防治,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进行证据检索, 包括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证据提取和证据汇总。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 其中指南13篇, 临床决策1篇, 证据总结1篇, 专家共识2篇, 系统评价4篇, 从治疗前评估、禁忌与适用条件、治疗策略、培训和健康教育4个维度汇总出27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创伤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证据, 可为护理人员针对机械性血栓预防实施科学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应用证据时需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意愿, 有针对性地选用证据, 以提高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并评估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短期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术期及康复性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情况、VAS疼痛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x2=0.21,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2 d vs.13.5 d,P=0.0004).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能够有效缓解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下肢肿胀、局部疼痛等一些并发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在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危重患者按入住ICU 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各60 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使用分级加压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泵.结果 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8 例(30%),观察组发生9 例(1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加压弹力袜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双下肢间歇加压充气在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08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91 例髋膝关节手术病例,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43 例,术后6 h 开始单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观察组48 例,术前3 d 开始使用双下肢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术后6 h 开始皮下注射速碧林,术后6 d 、术后1 个月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的彩色超声检查,观察两组DVT 发生率及出血倾向.结果 (20.93 %),有出血倾向8 例.观察组DVT 3 例(6.25 %),有出血倾向7 例.结论 置可降低髋膝关节术后DVT 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入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48 h、72 h及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更低(P均<0.05)。术后7 d,观察组的大腿周径差和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 d, 2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及随访1个月后,2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和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能够缓解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患肢肿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订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早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循证检索、院内修订、预试验等环节,制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便利抽取2019年1月—8月入住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伤科,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5例,依据床位安排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在常规锻炼的基础上给予渐进式平衡训练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案。使用Berg平衡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中文版跌倒效能量表测量并比较两组干预前,术后1周、2周、4周、8周的康复效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 645.43,F交互=73.51,F组间=761.72;F时间=4 289.34,F交互=72.83,F组间=231.43,均P<0.05)。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术后4周、8周的中文版跌倒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链式管理对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村为单位实施整群随机抽样法,2021年1月—12月,选取96例在县域联盟单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接受链式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比较两组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血糖代谢指标、生存质量及胰岛素注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91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干预后3、6个月,试验组胰岛素注射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01,P时间=0.002,P交互=0.002;P组间<0.001,P时间=0.015,P交互=0.016);2组糖化血红蛋白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01);干预后6个月,两组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各条目及总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眶周穴位按摩结合温针灸对难治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7月风湿科收治的31例难治性OMG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3月收治的37例难治性OMG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眶周穴位按摩,采用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和相对记分法(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score of MG,ARS-MG)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左眼及右眼ARS-MG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1.418,P<0.001;F组间=3.213,P=0.029;F交互=16.473,P<0.001;F时间=37.413,P<0.001;F组间=4.239,P=0.036; F交互=44.576,P<0.001)。结论 对难治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联合应用眶周穴位按摩和温针灸,可明显缓解患者眼部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康复群组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转归、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群组管理,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直接母乳喂养与母乳奶瓶喂养对极早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收治的50例极早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在24h内分别记录1次直接母乳喂养和1次母乳奶瓶喂养的情况,连续5d。比较2种喂养方式时早产儿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喂养并发症。结果2种喂养方式不同时间点早产儿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在时 间 效 应 上 比 较,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F时间 =277.510,P<0.001;F时间 =12.039,P=0.001;F时间 =11.077,P=0.002;F时间 =20.241,P<0.001);2组体温的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 =12.237,P=0.001),2种喂养方式不同时间点早产儿体温、血氧饱和度在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 =39.497,P<0.001;F交互 =31.415,P<0.001);直接母乳喂养吸氧例数和呼吸暂停例数均少于母乳奶瓶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的饮食管理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肝移植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患者参与的饮食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患者营养主观评估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拟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对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住院的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分为A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B组(硬膜外麻醉组)各20例,观察并纪录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维持时间,以及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术中所有患者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A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B组(P0.05),维持时间也长于B组(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的MAP、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患者注药后5分钟的MAP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20、30、60分钟的MAP较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均显著降低(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PNS定位下行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20.
导管接触性溶栓患者出血风险分级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患者出血风险分级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 基于溶栓期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D-二聚体数值变化划分出血风险等级并制订管理方案。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实施分级管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住院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7例(15.55%),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22例(48.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通畅显效31例(68.89%),大腿消肿显效21例(46.67%),小腿消肿显效19例(42.22%);对照组静脉通畅显效14例(31.11%),大腿消肿显效13例(28.89%),小腿消肿显效13例(28.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及临床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出血风险分级管理方案可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