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胃转移替代食管法治疗长距离(>3 cm)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长距离(>3 cm)食管闭锁患儿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96 h(平均36 h).出身时体重1800~3 500 g.入院后食管造影确诊为食管闭锁.其中Ⅰ型2例,Ⅲa型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全胃转移替代食管法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00 min,平均180 min.7例均行幽门成形术,术后予以呼吸机支持及静脉营养等治疗.其中1例死亡;1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并发吻合口瘘经充分引流、静脉营养等治疗,瘘口自行愈合.随访1~5年:5例中2例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治疗;所有患儿经造影检查均存在胃食管反流,3例患儿易患呼吸道感染;4例患儿体重、身高与正常同龄儿无差别;1例患儿存在呼吸受压症状,体重、身高较正常同龄儿低5%.结论 全胃转移替代食管法治疗长距离食管闭锁可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降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术后经口喂养良好,可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不足之处是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远期有形成Barret's食管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治疗经验。方法1995年以前的9例患儿(A组),取经胸膜腔途径,两盲端距离大于2cm者采用Livaditis法延长近端食管行Ⅰ期端端吻合。两盲端距离小于2cm者则直接单层吻合两盲端。1995年以后21例患儿(B组),取经胸膜外途径,对两盲端距离在1-3cm者,采用改良Livaditis行Ⅰ期食管端端吻合术。结果A组术后4例痊愈(44.44%),5例出现吻合口漏,死亡3例,家属放弃治疗2例;B组术后19例痊愈(90.48%),1例吻合口漏,家属放弃治疗;1例术后重症肺炎心衰死亡。随访1~5年,A组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B组2例吻合口轻度狭窄但无临床症状,2例轻度胃食管返流,药物控制满意。所有随诊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采用改良Livaditis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介绍4例I型食管闭锁延期食管吻合的治疗经验,供临床参考。方法4例均为女性,出生体重分别为2.75kg、2.30kg、2.45kg、2.50kg,无早产及窒息缺氧史,3例产前均有羊水过多史,出生后口鼻大量泡沫,置入胃管困难。x线片见食管盲端位于T2~T3水平而腹部无充气。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3d行第1次手术,采用单纯胃造瘘术,术中阻断胃远端,近端造影显示两盲端距离,证实两盲端距离为5~7个椎体,I期食管端端吻合不可能;术后予食管近端经鼻置管,每2~3h抽吸唾液,同时经胃造瘘进行肠道营养;第2次手术于12~16周后进行,经胸行食管食管吻合术。结果第1次手术时两盲端距离分别为7cm、5.5cm、5cm、4cm,术后经胃造瘘喂养;第2次手术时食管盲端均增粗明显,盲端间距均缩短,分别为5cm、4cm、3.5c、3cm,其中2例经松解周围粘连及肌层切开,完成一定张力下吻合。1例采用内牵引法,另1例行外牵引,5~7d后再次经胸行食管-食管端端吻合术。4例术后均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3例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扩张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2例存在胃食管返流,予保守治疗。结论对I型食管闭锁进行胃造瘘后延期手术可缩短食管盲端间距离,内牵引或外牵引法可在短期内诱导食管盲端迅速生长,为食管一食管吻合术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十二指肠梗阻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年至2019年6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出生体重为1 750~3 500 g,平均2 930 g;均为Ⅲ型食管闭锁;2例为十二指肠膜式闭锁,3例为十二指肠膜式狭窄。有2例首诊于外院,入院时已行开胸食管吻合手术;另3例生后即首诊于我院。结果 5例患儿中,2例十二指肠闭锁在首次手术前明确诊断,3例十二指肠膜式狭窄在首次手术前未能诊断。5例患儿均为先行食管吻合手术,二期再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隔膜切除+纵切横缝术,术后恢复顺利,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周至20个月,平均22周。5例并发食管狭窄,1例气管食管瘘复发,未见胃食管反流,吻合口漏。食管狭窄行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复发气管食管瘘行胸腔镜手术修补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5例患儿可正常经口喂养,生长发育好,体重增长满意。结论对于食管闭锁(Ⅲ型)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前胸腹联合立位X线片和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先行胸腔镜食管吻合手术,1周后再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吻合,分期实施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食管吻合术远期并发症,探讨长期随访必要性.方法 对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的28例追踪随访5~9年,记录儿保科检查生长发育情况;肺功能、气管CT扫描、气管镜、消化道造影、胃镜.结果 22例生长发育正常范围,6例发育落后,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4例、气管软化症2例、胃食管反流1例,随访至12个月后发育落后纠正;气管软化症11例,8例治愈,死亡3例.严重软化2例行气管内支架植入,1例成功,1例因气道内肉芽生长行球囊扩张3次.随访至平均(48.4±5.2)个月,存在反复喘息、肺炎7例,5例出现肺功能异常,2例6岁以上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性;7例随访平均(11.4±2.3)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为术后吻合口漏患儿.其中5例行球囊扩张术1次,1例扩张2次,1例扩张3次,随访食管造影无复发;9例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吞咽困难、疼痛、咳嗽、喘息及反复肺炎等,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缓解2例,无效3例.平均随访(62.1±7.8)个月,2例轻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1例重度反流.3例肺功能异常、2例6岁以上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结论 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存在涉及多学科并发症,长期随访可做到早期发现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总结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5年6月至2011年7月,8例接受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再手术患儿,男6例,女2例.再手术时年龄6~52个月.7例GrossⅢ型,1例Gross Ⅰ型.再手术前表现为进食后呛咳及进食困难.6例食管气管瘘复发,2例严重狭窄反复扩张无效.8例行食管造影和食管镜检查瘘管及狭窄情况;4例行支气管镜检查.6例术中单肺通气.8例经右胸再手术,切断、缝扎食管气管瘘管,切除狭窄段食管并端端吻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3.5 h.平均住院时间25 d.随访1~72个月,无患儿发生吻合口瘘和食管气管瘘再复发.1例患儿吻合口狭窄扩张1次.结论 食管气管瘘复发多与瘘管未切断及局部炎症有关;食管狭窄与吻合张力高及吻合口漏相关.食管气管瘘复发或/和严重吻合口狭窄是食管再手术的指征.食管镜、支气管镜联合运用,有助于食管气管瘘管复发的诊断和术中定位.单肺通气为再手术提供相对安全的麻醉方式.食管再手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4例患儿均为男性,入院年龄分别为5岁1个月、4岁2个月、10个月和3岁7个月。结果1例入院后诊断为贲门失迟缓症,在腹腔镜食管肌层切开过程中发现食管下段软骨异位,切除异位软骨后保留完整食管黏膜,随访1年进食顺利。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食管下段狭窄,多次影像学检查漏诊食管下段狭窄,胸腔镜下完成狭窄段切除再吻合,随访8个月进食顺利。1例球囊扩张食管4次,随访4个月进食顺利。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腹腔镜解除十二指肠梗阻7个月后行胸腔镜食管切除再吻合手术,随访2个月进食顺利。结论先天性食管狭窄常合并其它消化道畸形,容易漏诊,其治疗方式尚存在争议,腔镜手术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4岁.因EA术后4年,反复食管梗阻2年就诊.患儿生后诊断为EA(Ⅲ型),于生后第2天行食管端端吻合术,术后患儿出现吻合口狭窄,定期给予食管扩张,患儿可进食半流质饮食.2年前患儿突然出现进食固体食物后呕吐,行胃镜检查示吻合口下方有一狭窄环,可见固体食物梗阻于此,将固体食物取出后好转,之后反复出现食管梗阻.2d前患儿再次出现进食丝瓜后呕吐来我院,给予禁饮食后自行缓解.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混合喂养,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食管下端(向下延续至贲门)长约31 mm狭窄,近端食管扩张,远端呈粗萝卜根样,钡剂下行受阻,但尚能通过(图1).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闭锁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各型食管闭锁患儿共75例,将出生体质量、胎龄、入院日龄、Lewis Spitz分组、闭锁分型、术前合并肺炎、合并畸形、手术方式、吻合口瘘发生、应用静脉营养作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Ⅲ型发病率为87%,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7±1.6)kg,胎龄为(38.9±1.6)周,入院日龄为3 h~22 d,病死率为8%(不包括放弃积极治疗的病例).胎龄、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Lewis Spitz分组、合并肺炎、合并畸形不是影响食管闭锁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环形肌层松解的病例预后较差,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并不直接相关.分型、环形肌层松解手术、术后合并吻合口瘘及静脉营养支持为预后影响相关因素.结论 吻合1:2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并不直接相关;单纯型(Ⅰ型)或长距离闭锁不宜选择Ⅰ期食管吻合;对于最常见的Ⅲ型闲锁,即使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如果采取积极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治疗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均在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下实施球囊扩张术.结果 球囊扩张后直径为0.3~1.2 cm.单个患儿扩张次数为2~6次不等.以呼吸道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饮食由流体状态向固态改善,体重逐渐增加为治疗有效.48次球囊扩张术有43次扩张完成,完成率为89.6%.有效14例,1例扩张术后无好转行胃造瘘术.结论 食管闭锁术后1~3个月是食管狭窄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发现并通过球囊扩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狭窄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使用经食管漏口精准定位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经验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实施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食管吻合口漏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诊断包括Ⅰ型食管闭锁3例,Ⅲa型食管闭锁1例,复发性食管气管瘘9例。所有病例均于X线透视下留置食管内经漏口引流管并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同时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定期复查食管造影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并逐步拔出引流管,以促进吻合口愈合。结果本组13例病例经治疗后吻合口漏均自愈。置管引流(16.7±6.8)d(7~28 d),人均调整引流管次数为(3.2±1.0)次(2~5次),引流管调整周期为(5.3±1.7)d(3.5~9.3 d),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ICU住院时间为(18.0±8.4)d(6~34 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8.3±7.5)d(2~26 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2个月),并发症中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憩室2例,败血症、食管气管瘘复发、食管支气管瘘复发各1例。结论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吻合口漏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应于吻合口漏发现早期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食管瘢痕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婴幼儿食管良性狭窄30例外科治疗结果。探讨外科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方法: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岁5个月-5岁,平均29个月。体重5-20kg。除1例为农药烧伤外,余均为误服强酸、碱烧伤。颈段食管完全闭塞3例,基本闭塞5例,余食管造影均见钡剂在食管全长呈不规则线样通过、其中5例伤后曾有时间不等声嘶及吸气性呼吸困难,6例在外院行胃造瘘,全部病例采用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供血,经胸骨后径路顺蠕动吻合横结肠代食管结肠颈部吻合或结肠咽吻合。结果:手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气管切开1例,经治疗后顺利进食,无手术死亡。经4-20余年随访,患儿发育正常。结论:主张对的食管瘢痕狭窄应积极采取食管重建术。食管替代物中以横结肠为最佳。同期食管瘢痕切除食管的危险性大,手术应以食管旷置为佳。重建平面需在颈部或咽部,不主张任何形式的胸内吻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Ⅲ型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2例Ⅲ型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手术年龄2~9 d,平均手术年龄(4.27±1.81)d,体质量1.5~4.05 kg,平均体质量(2.44±0.68)kg。术前均经胸片和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均在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及食管吻合术。结果 22例中,除1例中转开胸手术以外,其余病例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2.3(118~16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41(8~22)d,第一次经口喂养时间平均3.78(3~5)d,平均呼吸机通气时间26.54(9~52)h。术后有8例因吻合口狭窄行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2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予延长禁食时间,持续胃肠减压1周后好转,1例家属放弃治疗。除放弃治疗病例外,21例获随访1个月至2年,随访中1例术后1个月出现食管气管瘘经再次手术治愈;5例随访有吻合口狭窄,经1~4次球囊扩张后改善,现无明显吞咽困难;2例有胃食管反流,现保守治疗中;1例气管稍狭窄,现观察中;其余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随着新生儿麻醉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胸腔镜下手术成为Ⅲ型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患儿首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术后复发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的5例TEF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点、复发风险因素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儿于术后8年确诊,1例于术后1年确诊,2例于术后1~2个月确诊.3例表现为进食后反复呛咳、肺炎及生长发育落后;1例因呕吐、腹胀入院;1例无症状.3例术后有食管吻合口漏;4例术后有食管狭窄.2例伴有胃食管反流;5例伴有气管软化.2例行食管碘油造影怀疑TEF复发,2例结果阴性.1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确诊,2例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可疑瘘口,2例支气管镜下仅发现手术疤痕,4例经美兰试验确诊.结论 尽管TEF复发以呼吸道症状和喂养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但也可以无症状;TEF复发合并症多,临床表现相似,易漏诊;食管吻合口漏、食管狭窄是TEF复发的风险因素;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TEF复发的首选方法,美兰试验是确诊的金标准.开胸手术是TEF复发患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使用经食管漏口精准定位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经验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实施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食管吻合口漏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例, 女8例;诊断包括Ⅰ型食管闭锁3例, Ⅲa型食管闭锁1例, 复发性食管气管瘘9例。所有病例均于X线透视下留置食管内经漏口引流管并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同时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 定期复查食管造影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 并逐步拔出引流管, 以促进吻合口愈合。结果本组13例病例经治疗后吻合口漏均自愈。置管引流(16.7±6.8) d(7~28 d), 人均调整引流管次数为(3.2±1.0)次(2~5次), 引流管调整周期为(5.3±1.7) d(3.5~9.3 d), 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ICU住院时间为(18.0±8.4) d(6~34 d), 呼吸机使用时间为(8.3±7.5) d(2~26 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2个月), 并发症中吻合口狭窄4例, 食管憩室2例, 败血症、食管气管瘘复发、食管支气管瘘复发各1例。结论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  相似文献   

16.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小儿食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胃壁隧道食管胃粘膜腔内吻合为5例食管严重狭窄患儿进行了手术。男3例,女2例。年龄1.5~6岁,平均3.1岁。2例为先天性食管狭窄,3例为误服烧碱或清洁剂所致。5例食管狭窄段长4~8cm。颈部吻合和弓上吻合各1例,弓下吻合3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54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22例,患儿年龄1~12d,平均(5.17±2.32)d,患儿体重2.0~3.8kg,平均(2.85±0.44) kg.术前通过食管造影检查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ⅢA型13例,ⅢB型41例.结果 51例患儿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手术时间94~208min,平均(138±30) min.3例患儿中转开胸手术.2例患儿术中发现近端也合并有食管气管瘘,同时行近端瘘管结扎.3例患儿发现远端合并食管狭窄,术中同时行食管狭窄切开术.2例患儿术中发现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畸形,行主动脉弓前食管吻合.2例患儿游离近端食管时气管破裂,予5-0可吸收线缝合修补治愈.术后9例发生吻合口漏,其中2例放弃治疗,2例因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食管气管瘘复发失访,其余4例患儿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治愈.49例患儿治愈出院并获得随访4~28个月.5例患儿出现食管狭窄,在胃镜下行食管扩张治愈出院.结论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新生儿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能同时处理合并的其他食管畸形;食管斜面裁剪食管吻合可降低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的疗效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娴熟的腔镜操作技术,麻醉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氨基酸配方粉在婴幼儿食管和结肠术后的应用.方法 分析本院2例患儿因食管术后,反复出现吞咽困难、呕吐的病例;1例患儿因结肠术后,反复出现排黏液血便的病例,通过胃肠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别诊断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和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1例1岁10月龄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的男性患儿和第2例3岁的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的男性患儿,均出现吞咽困难和呕吐,胃镜发现食管吻合口狭窄,多次球囊扩张术效果欠佳,食管黏膜病理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符合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诊断,回避过敏食物和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后,临床症状缓解.第3例1岁6月龄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的男性患儿,反复排黏液血便,肠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过敏性结肠炎诊断,改为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食管和结肠术后可并发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和过敏性结肠炎,使用氨基酸配方粉喂养2月,食管、结肠内窥镜下和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由此,推测食管和结肠术后尽早使用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可降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和过敏性结肠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Ⅲ型食管闭锁患儿基础条件及术中处理因素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实施根治手术的Ⅲ型食管闭锁7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9例,女27例,年龄10 h~22d,平均(3.79±3.81)d,体重1.38~4.3 kg,平均(2.73±0.58)kg.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肺炎,38例(50%)合并心血管等其他系统畸形.73例行经胸开放手术,3例胸腔镜下手术.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食管盲端间距长度(>2 cm及≤2cm)、患儿出生体重(>2 500 g及<2 500g)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等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76例患儿无住院死亡,随访1~55个月.术后3~4 d吻合口漏2例,均立即再次行手术治愈;吻合口狭窄19例,其中16例手术1个月后在胃镜下行球囊扩张1~6次后好转,3例术后狭窄严重,手术治疗后正常.气管狭窄2例,其中1例行气管支架治疗.随访期间死亡2例,均为反复性感染家长放弃治疗.术前食管盲端间距>2 cm组和≤2cm组、出生体重>2 500 g组和<2 500 g组、合并心血管畸形组和不合并心血管畸形组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分别为41.67%(15/36)和15.00%(6/40)、16.98%(9/53)和52.17%(12/23)、51.85%(14/27)和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5.3±27.2)min、(136.8±34.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出生体重、食管盲端间距、是否有合并症有一定相关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时间等因素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对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应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辅助治疗的6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出生后行胃造瘘手术并完善食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诊断Ⅰ型食管闭锁,检查3月龄以上患儿上、下食管盲端相距仍大于4个椎体间隙,分别于上、下两盲端食管内行张力延长。结果 6例患儿分别给予36 d、42 d、69 d、28 d、55 d、64 d食管内张力延长后顺利完成胸腔镜下食管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17 d愈合,全部患儿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1年11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行1~5次食管扩张。结论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在Ⅰ型食管闭锁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避免食管吻合前胸腔内手术操作,达到依靠本身食管完成食管端端吻合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