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受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Haplo-SCT)的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移植前血液学缓解(HCR)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SCT且移植前均获得HCR的317例B-ALL患者。采用Cox模型分析移植前HCR状态对317例接受Haplo-SCT的B-AL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317例患者3年非复发死亡(NRM)、累计复发(CIR)、无病生存(LFS)及总生存(OS)率分别为15%、15%、71%和74%。HCR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和血小板(PLT)恢复(CR)组、ANC未恢复伴或不伴PLT恢复(CRi)组和ANC恢复伴PLT未恢复(CRp)组的3年NRM、CIR和LFS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患者3年OS率高于CRi组(76%vs 59%,P=0.049)。移植前微小残留病(P=0.006)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P=0.020)影响CIR;PLT植入影响NRM、LFS和OS(P值均0.001);Ⅲ~Ⅳ度急性GVHD影响NRM(P0.001)和OS(P=0.035);慢性GVHD影响LFS(P0.001)。结论移植前HCR状态不影响接受Haplo-SCT的B-AL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11月因继发AML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4个中心接受allo-HSCT的18岁以上的成人患者, 并进行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95例患者, 其中66例(69.5%)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AML(MDS-AML), 4例(4.2%)为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转化AML(MDS/MPN-AML), 25例(26.3%)为治疗相关AML(tAML)。所有患者的3年累积复发率(CIR)、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18.6%(95%CI 10.2%~27.0%)、70.6%(95%CI 60.8%~80.4%)和73.3%(95%CI 63.9%~82.7%)。M-AML(包括MDS-AML、MDS/MPN-AML)组和tAML组的3年CIR分别为20.0%和16.4%(P=0.430);3年LFS率分别为68.3%和75.4%(P=0.176);3年OS率分别为69.7%和7...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PGF)对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HSCT的122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中,移植后26例(21.3%)发生原发性PGF(PGF组),其余96例(78.7%)患者植入功能良好(GGF组)。共15例(12.3%)患者发生CMV肺炎,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03(31~262)d,1年累积发生率为12.3%(95%CI 6.2%~18.4%)。PGF组、GGF组CMV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8%(8/26)、7.3%(7/96)(P=0.002),CMV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2.3%(24/26)、82.3%(79/96)(P=0.212)。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PGF是CMV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P=0.005)。发生CMV肺炎患者的总生存(OS)率低于未发生CMV肺炎患者[37.3%(95%CI 11.2%~63.4%)对78.9%(95%CI 72.0%~87.6%),χ2=16.361,P<0.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移植前BCR-ABL基因转录本水平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移植后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0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7例Ph~+ AL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前有关临床因素对移植后LFS的影响。结果:107例Ph~+ ALL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43例,移植中位年龄为30(7-54)岁;总复发率为35.5%(38/107),复发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9(1.5-40.7)个月;总死亡率为36.4%(39/107),51.3%(20/39)患者死于复发,25.6%(10/39)患者死于感染,中位随访时间为移植后19.8(3.6-83.7)个月。107例中,49例移植前BCR-ABL阴性,49例移植前BCR-ABL阳性,9例BCR-ABL资料丢失。阴性患者组5年估计累积复发率(CIR)、非复发死亡率(NRM)及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26.5%、29.5%及41.6%。阳性患者组5年估计CIR、NRM及OS分别为64.4%、8.9%及48.9%。移植前基因阴性组CIR显著低于阳性组(P0.001),NRM高于阳性组(P=0.030),两组OS相近(41.6%对48.9%,P=0.497)。多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前BCR-ABL+(P=0.016)及疾病状态≥CR2(P0.001)为LFS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年龄为影响移植后总生存主要因素(P0.001)。结论:复发与感染为Ph~+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主要死因,疾病状态≥CR2以下移植及移植前BCR-ABL+均为Ph~+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LFS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供患者性别组合对基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单纯外周血干细胞(PBSC)来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清髓性haplo-HSCT的6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3例(56.0%),女285例(44.0%),中位年龄32(14~6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42例(37.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93例(45.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6例(8.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7例(4.2%),其他恶性血液病30例(4.6%)。结果①所有患者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73.10±1.90)%,无病生存(DFS)率为(70.80±1.90)%,Ⅱ~Ⅳ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3.96±1.87)%、(13.08±1.33)%,3年中/重度慢性GVHD、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5.10±2.14)%、(10.66±1.38)%,累积复发率(CIR)为(19.43±1.67)%,非复发死亡率(NRM)为(9.80±1.24)%。②供患者性别相合、性别不合组haplo-HSCT后28 d累积中性粒细胞植入率、血小板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P=0.842),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及移植后3年OS率、DFS率、CIR、NRM率、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男供女、女供女、男供男、女供男组haplo-HSCT后28 d累积中性粒细胞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及移植后3年OS率、DFS率、CIR、NRM、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供男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91.45±2.63)%]低于男供女组[(94.77±1.75)%,P=0.004]、女供女组[(95.54±2.05)%,P=0.005],与男供男组[(95.08±1.41)%,P=0.2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35岁患者中,姐妹供者组、兄弟供者组移植后3年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71±5.90)%、(10.33±4.43)%(P=0.054);在>35岁患者中,女儿供者组、儿子供者组移植后3年中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0.07±6.65)%、(27.41±4.54)%(P=0.084)。⑤女供男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低于其他组[(91.45±2.63)%对(95.08±0.95)%,P=0.037]。⑥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10 mg/kg预防GVHD方案女供男组的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低于其他组[(89.29±4.29)%对(94.49±1.45)%,P=0.037],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6 mg/kg预防GVHD方案女供男组与其他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4±3.38)%对(95.62±1.26)%,P=0.404]。结论在基于ATG和PBSC来源的haplo-HSCT模式下,供患者性别组合对恶性血液病患者haplo-HSCT后主要临床结局没有影响。女供男模式与血小板植入延迟和较低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及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human leukocyte antigen matched sibling donor transplantation,MSDT)治疗恶性血液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分析两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58例,HaploSCT组33例,同期MSDT组25例,分析影响移植后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Haplo-SCT组与MSDT组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2)两组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4%(P=0.261),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2%和8%(P=0.611)。(3)两组1年无白血病生存(leukemia-free survival,LFS)率分别为77%和61%(P=0.211),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72%和61%(P=0.118)。(4)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后复发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缺乏HLA相合同胞供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而言,单倍型相合供者是可供选择的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首次完全缓解期(CR1)成人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比较并探讨两种移植方式的差异及适应人群。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uto-HSCT及URD-HSCT的成人原发性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47例患者,其中auto-HSCT组87例,URD-HSCT组60例,两组病例基线特征基本一致。auto-HSCT组、URD-HSCT组+30 d粒细胞植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95%CI 86.9%~98.3%)对98.3%(95%CI 95.0%~100.0%),P=0.270],auto-HSCT组+60 d血小板累积植活率低于URD-HSCT组[83.6%(95%CI 75.8%~91.4%)对93.3%(95%CI 87.0%~99.6%),P<0.001]。URD-HSCT组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56.7%(95%CI 43.0%~68.2%),Ⅱ~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16.7%(95%CI 8.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合并IKZF1基因突变的成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经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骨髓IKZF1基因突变164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KZF1基因突变与成人B-ALL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164例成人B-ALL患者中IKZF1基因突变阳性80例,阴性84例。80例IKZF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根据诱导化疗缓解后的治疗方式分为移植组(48例)和化疗组(32例)。分析结果显示,移植组中IKZF1突变阳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OS)率、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50.3%±8.3%和41.6%±8.5%,化疗组分别为33.7%±12.8%和31.5%±9.5%,均明显低于IKZF1突变阴性患者率(79.5%±7.6%、64.0%±8.4%)和(54.4%±9.9%、40.6%±9.6%)(P<0.05)。IKZF1突变阳性80例患者中移植组3年OS和LFS率(55.3%±7.5%和48.3%±7.6%)明显高于化疗组(32.9%±11.8%和28.4%±10.3%)(P<0.05)。结论:IKZF1基因突变是成人B-ALL预后不良的因素,allo-HSCT可明显提高IKZF1突变阳性成人B-ALL患者的3年OS和LFS率,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我院确诊并接受HSCT治疗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的预后价值。结果:HSCT的患者中auto-HSCT 31例,allo-HSCT 22例,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62个月(1-174个月),auto-和allo-HSCT组各有1例植入失败,allo-HSCT组有4例在移植后1月内死亡。两组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3年总生存分别为42.3%(95%CI 24.1%-60.5%)和42.9%(95%CI 21.7%-64.1%)。两组分别有11例和3例死于疾病进展,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22.6%(95%CI 6.1%-39.0%)和48.7%(95%CI 26.8%-70.7%)。初诊时骨髓受累是预后不良因素,根据PIT评分allo-HSCT患者中无或仅有1个危险因素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优于伴有3-4个危险因素的患者。结论:复发难治患者自体移植后复发风险仍较高,allo-HSCT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率高但有望获得长期生存,PIT评分系统有助于判断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行HSCT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R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接受allo-HSCT的HRA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至2022年10月30日。结果①共纳入接受allo-HSCT的HRAA患者28例, 男18例(64.3%), 女10例(35.7%), 中位年龄25.5(9~44)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17例,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10例, 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1例。28例患者中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15例, 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13例。②移植后100 d Ⅱ~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5.0%(95%CI 12.8%~45.4%), 2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4.2%(95%CI 0.6%~25.4%)。③移植后2年总生存(OS)率为81.4%(95%CI 10.5%~20.6%), 无失败生存(FFS)率为81.4%(95%CI 10.5%~20.6%), 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42例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AML患者,根据TP53异常情况分为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和TP53多打击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移植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2例患者中包括MDS、AML患者各21例,中位移植年龄为41.5(18~6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4.0(7.5~75.0)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66.3%(95%CI 53.4%~82.4%),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1.0%(95%CI 47.7%~78.0%)。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TP53多打击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82.5%(95%CI 63.1%~100.0%)、60.6%(95%CI 43.5%~84.4%)、57.1%(95%CI 30.1%~100.0%)(χ^(2)=3.100,P=0.200),EFS率分别为80.8%(95%CI 60.0%~100.0%)、55.0%(95%CI 37.8%~80.3%)、50.0%(95%CI 25.0%~100.0%)(χ^(2)=0.900,P=0.6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复杂核型、共突变、移植前原始细胞阳性、移植后原始细胞阳性为OS、EFS的共同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原始细胞阳性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7,HR=33.40,95%CI 1.24~901.17)。结论allo-HSCT可改善伴TP53基因异常MDS/AML患者的不良预后,但伴有复杂核型的TP53异常患者预后较差。移植前末次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始细胞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haplo-HSCT的76例SA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76例SAA患者中男50例,女26例,中位年龄为16(3~52)岁;SAA-Ⅰ型49例,SAA-Ⅱ型18例,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9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1例,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5例。预处理: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46例,白消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30例。②3例患者移植后早期死亡而未获得粒细胞植入,8例患者未获得血小板植入。73例患者获得粒细胞植入,中位植入时间为12(9~21)d;65例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中位植入时间为14(9~90)d。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率为10.9%,继发性植入失败的发生率为5.5%。③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38.4%,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为16.4%,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为35.3%,中重度cGVHD的发生率为22.1%。④中位随访时间19.5(1~75)个月,移植后2年总生存(OS)率为(78.6±5.0)%,无失败生存(FFS)率为(75.9±5.1)%,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20.2±4.9)%。⑤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haplo-HSCT后OS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35岁(P=0.008)、发生Ⅲ/Ⅳ度aGVHD(P=0.008)、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CT-CI)评分≥3分(P=0.014)、移植前铁蛋白>1500μg/L(P=0.004)、初诊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P=0.027)。植入失败为影响患者OS及FFS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haplo-HSCT是治疗SAA的有效方法,在儿童青少年以及年轻患者中疗效较好,发生重度aGVHD、严重感染、植入失败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强烈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强烈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难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移植前状态设计①HDAra-C+Bu/Cy;②HDAra-C+Bu/Flud;③G-CSF primed HDAa-C+Bu/Cy;④FLAG/RICBuCy 4组强烈预处理方案,对57例高危难治患者进行alloHSCT,分析移植后患者造血重建、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及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57例患者中除1例未植活,56例稳定植入.中位随访时间17.5(2~34)个月,OS率为(74.7±6.1)%,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2.4±6.7)%.高危组OS及LFS率分别为(74.2±7.1)%及(58.8±8.1)%,进展期组OS及LFS率分别为(77.0±11.8)%及(72.7±11.7)%.57例患者中29例发生急性GVHD(Ⅰ度18例,Ⅱ度4例,Ⅲ度2例,Ⅳ度5例),累计发生率为(50.9±6.6)%,其中,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GVHD累计发生率分别为(19.3±5.2)%和(12.3±4.3)%.在可评估的56例患者中,36例发生慢性GVHD,累计发生率为(64.3±6.4)%.39例(68.42%)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血症.13例(22.8%)发生病毒性膀胱炎.38例(66.67%)发生细菌感染.16例(28.07%)发生真菌感染.57例患者中14例复发,其中血液学复发11例,髓外复发3例,累计复发率为(24.6±5.7)%.其中,高危组累计复发率为(28.1±7.7)%,进展期组累计复发率为(15.6±10.2)%.死亡15例,均发生在移植第100天后,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6.3±5.8)%.死于复发6例,细菌、真菌感染5例,慢性GVHD 4例.结论 清肿瘤性个体化allo-HSCT是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T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T-LGL)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2月接受allo-HSCT的359例患者连续性资料,男216例,女143例,中位年龄为38(7~65)岁。分析T-LGL的临床特征、累积发生率,比较发生与未发生T-LGL患者的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累积复发率(CIR)及非复发死亡率(NRM)的差异,并研究影响移植后发生T-LGL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359例患者,T-LGL组17例,非LGL组342例,中位随访38(3~92)个月,移植后1、2、3年T-LGL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4%(95%CI 1.09%~6.19%)、4.50%(95%CI 1.36%~7.64%)和4.84%(95%CI 1.10%~8.76%);移植受者CMV再激活(P=0.013)、EBV血症(P=0.034)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P=0.027)均与T-LGL发生有关,且多因素分析显示,良性血液病[P=0.027,OR=3.36(95%CI 1.15~9.8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一线与挽救性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因无同胞全相合供者而进行haplo-HSCT的重型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9例。一线haplo-HSCT组20例,中位病程1(1-3)个月;免疫抑制治疗(IST)失败后挽救性haplo-HSCT组19例,中位病程72(6-168)个月。所有患者均为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Flu/Cy+ATG方案22例,Bu/Cy+ATG方案17例。结果:2组患者造血重建时间、感染发生率、Ⅰ-Ⅱ度及Ⅲ-Ⅳ度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线haplo-HSCT组中继发性植入失败1例(5%),挽救性haplo-HSCT组中原发性植入失败2例(10.5%),继发性植物失败4例(21.1%)。挽救性haplo-HSCT组植入失败发生率高于一线haplo-HS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中位随访时间为45(3-92)个月。一线haplo-HSCT组死亡率10%(2/20),挽救性haplo-HSCT组死亡率42.1%(8/19)。一线haplo-HSCT组预期5年无失败生存率(90%)明显高于挽救性haplo-HSCT组(5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一线hap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缺乏同胞全相合供者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更换供者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接受RIC、更换供者二次移植的44例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全部44例患者中男21例,女23例,中位年龄25(7~55)岁;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首次allo-HSCT供者类型包括无关供者12例、单倍体供者32例,所有患者在二次移植时均更换了供者;两次allo-HSCT间隔的中位时间为19.5(6~77)个月;二次移植前33例(75.0%)患者原发病为完全缓解,11例(25.0%)为未缓解;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放射治疗/氟达拉滨(38例)、白消安/氟达拉滨(4例)、全骨髓照射/氟达拉滨(1例)、白消安/克拉屈滨(1例);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短程甲氨蝶呤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②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20.5%、9.1%,局限型、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20.5%、22.7%,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9.5%、6.8%,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15.9%(均为Ⅰ~Ⅱ度)。③中位随访14(2~39)个月,移植后1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72.5%(95%CI 54.5%~84.3%)、80.6%(95%CI 63.4%~90.3%),累积复发率为25.1%(95%CI 13.7%~43.2%)。8例患者死亡,7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感染,非复发死亡率为2.3%。④二次移植前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移植后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8%、48.1%(P=0.026),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9%、51.9%(P=0.072)。⑤单因素分析显示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是否完全缓解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采用RIC方案、更换供者及移植后维持治疗等策略的二次移植治疗allo-HSCT后复发的恶性血液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疗效。影响二次移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二次移植前的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供者来源靶向CD19或联合靶向CD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血液科22例接受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B-A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OS), 次要研究终点是无事件生存(EFS)、完全缓解(CR)率、3~4级不良事件。结果 CAR-T细胞输注后, 18例(81.82%)患者获得CR且微小残留病(MRD)均为阴性。中位随访1037(95%CI 546~1509)d, 中位OS期为287(95%CI 132~441)d, 中位EFS期为212(95%CI 120~303)d, 6个月OS率为67.90%(95%CI 48.30%~84.50%), 6个月EFS率为58.70%(95%CI 37.92%~79.48%), 1年OS率为41.10%(95%CI 19.15%~63.05%), 1年EFS率为34.30%(95%CI 13.9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含10天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含10天地西他滨(20 mg·m^(-2)·d^(-1),-13 d~-4 d)预处理方案allo-HSCT的31例AML/MDS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31例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41(20~55)岁;AML 10例,MDS转变AML(MDS-AML)6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转变AML(CMML-AML)1例,MDS 14例。②31例(100%)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2(9~30)d、14(9~42)d。③预处理期间16例(51.6%)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其中Ⅰ/Ⅱ级15例(48.4%),Ⅲ级1例(3.2%);移植后13例(41.9%)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6例(19.4%)患者发生出血性膀胱炎,4例(12.9%)患者发生局部感染。④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33(12~111)d,移植后100 d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41.9%(95%CI 26.9%~61.0%),Ⅲ/Ⅳ级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2.9%(95%CI 13.5%~47.7%);轻、中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3.5%(95%CI 12.1%~43.6%),未发生重度慢性GVHD。⑤1例患者死于复发,未发生非复发死亡;移植后1年累积复发率为3.2%(95%CI 0.5%~20.7%);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9%(95%CI 80.3%~100.0%)、96.8%(95%CI 90.8%~100.0%)。结论含10天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AML/MDS可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检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血液内科首次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1例,其中移植前达形态学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9例,未达形态学完全缓解2例,分析完全缓解组(CR)与未完全缓解组(NCR)患者移植预后的差异,根据移植前的MRD情况分为阳性组(MRD~+) 30例和阴性组(MRD~-) 49例,分析MRD是否转阴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CR与NCR患者3年总生存期(OS)(CR 82.2%:NCR 0%)、累计复发率(RI)(CR 17.7%:NCR 100%)、无白血病生存期(LFS)(CR 42.3%:NCR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9例患者移植前MRD~+30例(38.0%),MRD~-49例(62.0%),2组的2年OS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根据单因素分析,与MRD~-相比,MRD~+组的LFS率更低(P0.001,95%CI 10.5%vs 36.2%)。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MRD对预测急性白血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与MRD~-组相比,MRD~+率无白血病生存期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糖皮质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HSCT后并发急性GVHD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85例急性GVHD患者纳入研究,男55例,女30例,中位年龄30(19~67)岁。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53例(62.4%),部分缓解(PR)6例(7.1%),未缓解(NR)26例(30.6%)。Ⅰ/Ⅱ、Ⅲ/Ⅳ度急性GVHD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R率分别为66.2%(51/77)、25.0%(2/8)(χ^2=3.639,P=0.048);累及1个、2个靶器官急性GVHD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R率分别为77.4%(48/62)、21.7%(5/23)(χ^2=22.157,P<0.001);明尼苏达危险度积分标危、高危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R率分别为67.5%(52/77)、12.5%(1/8)(χ^2=7.153,P=0.00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明尼苏达危险度积分高危和移植物单个核细胞量≥8.33×108/kg是发生糖皮质激素耐药急性GVHD的独立危险因素。明尼苏达积分标危组(77例)、高危组(8例)移植后2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0.3±3.8)%、(75.0±15.3)%(χ^2=2.831,P=0.092);糖皮质激素治疗CR组(53例)、非CR组(32例)移植后22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5.2±3.4)%、(78.6±7.9)%(χ^2=5.287,P=0.021)。结论明尼苏达危险度积分和移植物单个核细胞数可以预测haplo-HSCT后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急性GV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