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浊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科学理论,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而为血浊病.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浊邪在脉道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减少和...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医家认为其病机多为肝脾两虚、外来邪毒、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等。临床上肝癌患者多见肝郁脾虚,肝郁内伤所致气机郁滞进而产生瘀、痰等邪毒。此外,外来邪气积聚体内,瘀久成毒,"痰浊、瘀血、邪毒"留滞又促进郁结,郁滞不解加重脾虚,最后导致"虚、郁、滞"三者互结,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从"虚、郁、滞"为切入点,阐明肝癌的中医发病机理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在分析肝癌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认为正气内虚为肝癌发病之本,气郁不畅、邪毒留滞为肝癌的促病之源,阐述了"虚-郁-滞"病机在肝癌发病中的"发病之本"与"促病之源"的关系,将肝癌的病机化繁为简,为肝癌的辨治提供可行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临床医案的剖析,总结郑爱华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经验。郑教授认为脾虚、痰浊、血瘀为形成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主水谷精微运化,脾胃不调,运化失司,而致津液凝结形成痰瘀。痰浊聚集血脉,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瘀,进而形成高脂血症。郑教授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脾虚痰瘀证患者,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马万千主任医师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主要与情志失遂,肝失疏泄,气滞化热犯胃,胃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浊邪内生,浊邪随气逆上泛;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肝、胆、脾、胃等脏腑有关。胃气上逆,浊邪上泛是病机关键。马万千主任医师根据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无食管黏膜损害的病理特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降逆"为切入点,治以"降逆疏肝、清热化浊"大法,强调"肝脾同调,脾胃同治",多采用降逆疏肝,肝脾同调、清热化浊,脾胃同治、寒热并用,升降同调等治法,自拟降逆清热化浊方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根民 《中医杂志》2011,52(5):441-443
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探求中医浊病学说的理论基础,分析浊邪的概念。认为浊邪非痰湿概括的致病之因,其致病部位广泛,临床症状多端,痰、湿、瘀、浊常相兼的共性特点。倡"损其有余",强调以五脏为核心,以化浊泄浊为基本大法。提出中医学浊的生理学含义、病理学含义以及浊邪是癌症的主要病机,认为浊病与癌症之间存在着特异性联系,提出建立癌症中医浊病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浊、浊邪、浊病的概念做出介定,讨论浊邪、浊病与蛋白质、浊毒,痰瘀混杂形成实邪与器官纤维化蛋白质异位沉积之间的病理的联系,指出浊病与器官纤维化之间有着特异性联系,建议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中医学关于"浊"的认识和经验,使其概念明确,体系完整,疗效确切,以提高中医学"治末病"水平,并明确提出器官纤维化主要病机为"气虚浊留",治疗大法为"扶正排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8.
第三批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悬壶济世七十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丰富。他认为很多疑难病病虽不同,方各有异,但疾病病机要点在"浊"字,方的要点在"涤"字。临证中善用涤浊法治疗浊邪阻滞的肺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疑难病,始终紧扣其浊邪阻滞之病机,尊古方苇茎汤以涤除浊邪,而不拘泥于古方,随证加减变化,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运用疏肝健脾化浊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体会。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和当今社会环境特点,发现肝郁脾虚型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认为肝郁脾虚、浊邪闭阻为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其中脾虚为发病之本,肝郁为直接诱因,瘀浊、痰浊、湿浊、脂浊等浊邪为重要致病因素。提出疏肝健脾化浊法为主要治法,并自拟疏肝健脾化浊方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验方。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术后失眠是常见的癌症并发症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可知,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失眠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和,具体可概括为肝血瘀滞,心神失养.肝癌术后,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痰浊、瘀毒阻滞,心脉瘀阻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基于此可确立疏肝化瘀、解毒安神的中医治则,临床治疗应重视攻邪与扶正相结合,做到调和阴阳,既可疏肝化瘀又能调...  相似文献   

11.
李明权教授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高脂血症的治疗过程中,李教授以脾虚痰浊为基本病机,强调"两个结合"的基本治则及"两个注意"的调护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李教授从脾虚痰浊论治高脂血症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脾虚生浊”观点,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脾虚浊实,以脾虚为本、浊气滞肠为标,提出泄浊运中的治疗总则。急性期以浊实为主,治当通腑泄浊,常用枳实导滞汤加减;缓解期以脾虚为主,治当益气健脾,常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助恢复肠腑之传导功能,脾胃之运化功能,使水谷各有归途,清浊各行其道。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糖尿病合并症之一。在中医方面,现代医家对其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浊邪有一定关系。文章从浊邪角度深入阐述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总结糖尿病肾病病机为正虚浊伏,并从扶正驱浊进一步阐述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冀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浊毒论     
毛宇湘 《环球中医药》2012,5(7):520-522
毒邪致病理论,是中医学特有的、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之一,浊毒作为毒邪的一种,历代医家鲜见论述.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浊毒之病理特性兼"浊"、"毒"两者之长,胶固难解,其致病更加广泛、凶险、怪异、繁杂、缠绵难愈、变证多端,甚至转为重症坏病,具有"易耗气伤血、入血入络;易阻碍气机、胶滞难解;易积成形、败坏脏腑"的特点.浊毒侵犯人体后蕴蒸缠结导致体内的"浊毒化"过程,形成浊毒证特有的临床症候.治疗浊毒是"化浊毒"的过程,要化浊解毒同时进行,给浊毒以出路,使浊毒尽快排出,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同时截断浊毒的生成,断其浊毒生成之源,使机体尽快恢复健康.对浊毒的认识与研究,是新认识,新理论.本文提出了解决许多疑难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新途径,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栋先  王中琳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095-1099
血浊理论的提出为辨治现代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与血浊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认为脾虚失健或脾运不及,浊邪污血是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与肝、肾有关,从浊论治,兼顾脏腑,辅以援药是其特色治疗方法,可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实现"治未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搜集整理与浊、浊邪相关的古今中医学文献,追溯浊邪理论的历史发展,总结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情况。以时代为划分标志,从浊与浊邪概念的出现,到分科论治浊病,专篇阐述浊邪为病的机理及病脉证治,到今人对于浊邪的实质研究及致病机理、临床运用发展,浅析浊邪理论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丽娟教授对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常用方剂以及临床医案的分析,总结其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经验。黄教授认为高脂血症病位在脾,脾虚、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因素,病机之本为脾虚,标为痰浊、血瘀,以健脾利湿化浊、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脂血症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火"的不同角度辨析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病机和证治.肿瘤相关性失眠病机复杂,其基本病机源于"火邪"内扰心神,阴阳不交.本文基于中医肿瘤病机特点以及肿瘤失眠患者临床表现,提出肿瘤患者失眠之火源自"郁火""阴火"和"相火",并从这三个"火"的角度出发阐述肿瘤失眠的相关病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之"郁火"上扰清窍而不寐;...  相似文献   

19.
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根据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探讨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血脂异常的主要病机为"脾失运化,浊滞血脉",认为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可以使患者"脾主运化,主转枢"功能恢复,血脉中浊邪消除,从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叙述了多年来采用运脾化浊法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陈国丰教授基于中医思维,认为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浊邪内盛、上犯肌膜.浊邪可分为湿浊、浊瘀与浊毒.治疗时以祛湿化浊、破血消瘀、泻火解毒为法,中医辨证论治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