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2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干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实验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照护,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访谈结合微视频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延续治疗护理接受比例及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心肺复苏、人工辅助呼吸、尽可能延续生命的接受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访谈结合微视频教育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心肺复苏、人工辅助呼吸、尽可能延续生命的接受比例降低,但提高了焦虑抑郁水平,临床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中应关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变化,并采取心理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安宁疗护的加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患者终末期生命质量问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因透析相关并发症、共病负担及认知障碍, 生命质量低下,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节约有限医疗资源。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现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述、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讨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必要性、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现状及阻碍推广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以期为今后在我国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更好地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d care planning, 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某肿瘤医院治疗的109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1个月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死亡态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和死亡态度描绘(自然接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态度描绘(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ACP准备度,改善患者死亡态度,对晚期癌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概述轻度认知障碍群体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轻度认知障碍群体开展本土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概述,并提出我国轻度认知障碍群体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策略.结果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率较低,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5.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个体在意识清楚并具有行为决策能力时,理解和分享他们的个人价值观、生活目标和未来医疗照护偏好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患者获得符合个人价值观、目标和照护偏好的医疗服务.该文对游戏教育在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干预内容、干预工具、干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策略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痴呆症群体中的研究进展,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述、实施现状、实施效果评价进行综述。结果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老年痴呆症患者高质量护理中的一部分,但目前支持老年痴呆症患者直接参与决策的研究较少,针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及时评估患者决策能力;支持家庭成员有效参与;创新人员培训途径;充实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对话内容;丰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对话场所与对话方式。实施效果评价工具包括:预先医疗指示、临终护理偏好问卷、决策冲突量表、医疗服务使用情况、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结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可有效保障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医疗决策自主权,但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老年痴呆症患者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的研究去实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概念,对痴呆患者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计划的必要性、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提出痴呆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策略,即确定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时间,提高大众对痴呆患者适用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丰富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痴呆患者中的干预方式,以期为国内痴呆患者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患双方不同视角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障碍的原因,为顺利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分别选取17名参与肿瘤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护士、12名癌症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从ACP自身特点、护士、患者及家属照顾者提取出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以及患者对维持生命治疗的态度和临终治疗护理意愿.结果 除身体不适和食物关注外,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晚期肿瘤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的实施意愿,探索实施预立医疗照护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8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78例晚期肿瘤患者及68名家属进行调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家属根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测量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理解程度及接受现状,于干预前(T0)、干预后1周(T1)、干预后1个月内(T2)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决策确定性、临终治疗意愿。结果:T1阶段观察组、对照组完成率分别为100.00%、92.54%,失访率分别为0、7.56%;T2阶段观察组、对照组完成率分别为87.36%、82.36%,失访率分别为10.25%、12.82%。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在T1、T2阶段完成率均为100.00%,失访率均为0.00%。观察组患者决策确定性T1阶段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T2阶段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决策确定性T1阶段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及家属临终治疗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晚期肿瘤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模式可在肿瘤患者中顺利实施,且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决策确定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互联网+”营养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福建省4所血液透析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中选取接受治疗的1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互联网+”营养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表得分、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及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 结果 试验组改良主观营养评价总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血钾、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互联网+”营养教育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田畅  宋颖  阎玲 《天津护理》2019,27(6):638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护理服务模式,以期增强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水平,提升其生命意义,为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实现善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尊严护理服务模式,并选取2017年3月至6月入住天津市某三甲专科医院的晚期癌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同期入住该医院的晚期癌症患者50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尊严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尊严水平、生命意义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尊严评分、生命意义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尊严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水平,提升患者生命意义,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4天后采用尊严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尊严量表得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560,P=0.001; t=3.270,P=0.001;t=3.171,P=0.020),生命意义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61,P=0.001)。结论 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的实施提升了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尊严水平,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尊严疗法联合人生回顾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尊严疗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人生回顾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自尊总分、各因子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及自尊总分、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希望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尊严疗法联合人生回顾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尊严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探讨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CT-D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对大连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为(97.3±10.4)分,死亡焦虑为(8.5±2.9)分,共情能力为(53.8±10.4)分;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r=﹣0.226,P<0.01),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232,P<0.01);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共情能力偏低,死亡焦虑较高;改善死亡焦虑和提高共情能力能有效的促进临终关怀态度,提升临终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韩晗  岳晓红  樊少磊 《全科护理》2012,10(11):961-962
[目的]探讨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对病人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于病人入院24h和干预6个月后观察病人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采用Neugarten生活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营养指标、肾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20.07±1.39)分,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评分为(17.35±1.04)分,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评分为(18.49±1.10)分,对照组分别为(14.71±0.81),(15.00±0.75),(15.49±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3,2.10,10.30;P〈0.05);干预后实验组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医学营养疗法结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  相似文献   

19.
郑晓  娄小平  杜亚泽  陈婕  郭华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0):2502-2506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月—9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觉知压力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2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8.46%。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命意义感得分为(44.84±9.38)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透析类型、觉知压力、社会功能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意义感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多关注高龄、血液透析、觉知压力大、社会功能缺陷患者,积极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使其充分认识自身生命的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患者死亡认知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57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57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个月主观幸福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睡眠质量[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量表(SRSS)]、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30)]及死亡认知态度情况[采用死亡态度描绘修订表(DAP-R)],并记录护理期间患者不适症状。结果:护理2个月,两组GWB评分、SRSS评分、QLQ-30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2个月,研究组DAP-R中趋近导向、中性及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晚期患者应用安宁疗护,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死亡认知态度、睡眠质量,还能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