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完毕拔针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将我院2004年8月门诊输液病人180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1例)按改良拔针法,传统组(901例)按常规拔针法,观察两组病人输液完毕拔针后皮下瘀血、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疼痛感及发生皮下瘀血机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改良拔针法的拔针时机与方法护理人员容易掌握,可为每例病人平均节约13ml药液,并可有效防止回血或液体从针头流出,避免皮下出血及瘀血发生,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由于外周血管细小、显露不佳,采集血标本有一定难度,且极易发生溶血。我科利用5ml或2ml注射器所配之5~6号针头的针梗,于四肢细小静脉处行无负压采集血标本,既保证了所需采血量,又避免了潜在的危险,保护了血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1方法取5ml或2ml注射器针头,用一次性针头帽罩住针梗的前3/4,来回返折数次,将针梗与针栓接头处折断,针梗即落入一次性针头帽内,消毒备用。选取四肢末端较为充盈的细小静脉,在穿刺部位上约6cm处系紧止血带,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后,取出针梗,手持针梗的后1/3(注意勿污染前1/2),与皮肤呈30°刺入,进入皮下后改5°~1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在扣眼穿刺建立皮下隧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扣眼穿刺法建立皮下隧道,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用留置针进行扣眼穿刺建立皮下隧道。比较两组患者皮下隧道形成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隧道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发生渗血、皮下血肿、血栓、假性动脉瘤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在扣眼穿刺建立皮下隧道中应用效果较传统扣眼穿刺法更好。  相似文献   

4.
徐宝花 《护理与康复》2011,10(5):417-418
目的 探讨双手拔针法在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00 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 2次穿刺输液,输液结束拔针时,第 1 次采用常规拔针法,第 2 次采用双手拔针法.观察两种拔针方法下出现回血、针头漏液、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结果 两种拔针方法下出现回血、针头漏液、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7月~8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7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日输液的396例患儿为实验组,双日输液的391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比较两组针头固定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胶布松脱的次数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固定针头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防止头皮针脱出或胶布松脱,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新拔针方法与旧拔针方法在临床上引起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普外科100例住院患者进行手背双侧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对比观察研究。左侧采用快速旧式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常规快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式拔针法(观察组:常规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结果:新式拔针方法的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旧式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方法可减轻患者对肌肉的刺激,使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减轻,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7.
输液时针头直刺静脉减轻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慕珍 《现代护理》2006,12(8):694-695
目的探讨手背1/2附近静脉在输液时针头直刺入静脉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10例患者手背1/2附近静脉采用针头先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后刺入静脉(对照组),和采用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实验组)的方法,分别观察2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比较,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低,是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置针辅助扣眼穿刺隧道形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锐针“三同”穿刺建立隧道,实验组采用留置针辅助扣眼穿刺隧道形成,比较两组皮下隧道形成时间、疼痛评分及假隧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皮下隧道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及假隧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留置针辅助扣眼穿刺隧道形成安全有效,可缩短隧道建立时间,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静脉采血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验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按压法,比较两组局部疼痛、皮肤出血及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局部疼痛、皮肤出血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按压法能减轻甚至免除验血者拔针后的疼痛和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骨折术后患者200例,对照组、试验组各100例,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3L粘贴伤口透明敷料固定,1~3d更换敷贴,更换时穿刺针口部位皮肤行消毒护理。试验组采用自制宽约1cm的长条型医用胶布和3L输液贴进行固定,每天输液前更换穿刺部位带棉芯的一条输液贴,用0.5%碘伏消毒穿刺口及周围的皮肤,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针头脱出情况。结果使用改良后的固定和护理留置针的方法,在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和针头脱出的情况明显减少,从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重新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改良后的留置针固定和护理方法取材方便,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可以达到预防静脉炎和针头脱出的目的,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常规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PICC留置的时间及穿刺周围局部皮肤情况(包括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结果 观察组PICC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压疮等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结合3M透明敷贴“三明治”式固定早产儿PICC导管,不仅能妥善固定PICC导管,而且还能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局部机械性损伤、过敏性皮炎及皮肤压疮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预防或减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8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各自优缺点,寻求最佳置管途径。按年限和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穿刺鞘内的超声穿刺针穿刺置管,观察组应用7号头皮针替代塞丁格套件中的22G套管针穿刺置管,比较2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淤血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患儿置管依从性方面差异。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置管中出血或皮下淤血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选择7号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大于塞丁格包内配置的穿刺针,且患儿置管依从性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取材方便,临床运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8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各自优缺点,寻求最佳置管途径。按年限和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穿刺鞘内的超声穿刺针穿刺置管,观察组应用7号头皮针替代塞丁格套件中的22G套管针穿刺置管,比较2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淤血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患儿置管依从性方面差异。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置管中出血或皮下淤血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选择7号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大于塞丁格包内配置的穿刺针,且患儿置管依从性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取材方便,临床运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张仰恩  范祖燕  郭细妹 《全科护理》2012,10(26):2406-2407
[目的]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指导,在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对151例留置PICC病人进行管道维护。[结果]院内:置管初期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3例,穿刺口出血13例,发生静脉血栓拔管2例,敷料过敏1例;院外:穿刺口感染2例,敷料过敏6例,导管破损3例,导管脱出5例,发生静脉血栓拔管1例,堵管2例。[结论]应用奥瑞姆的自护理论于PICC维护中,能够充分发挥护士对病人的全面评估能力以及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和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60例行PICC置管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马容莉  马姗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93-1194
目的探讨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应用于老年高龄患者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66例需行PICC穿刺的老年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法或盲穿法。结果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一针穿刺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视锐5TM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可显著提高老年高龄患者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保证置管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需要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传统的PICC置管组、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盲穿组、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组,每组各30例,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期间的穿刺点局部渗血、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置管使用的时间等。结果血管超声引导下的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局部渗血、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等均优于传统的PICC置管组和改良的塞丁格技术盲穿组(均P0.05)。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的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极大地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局部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缩短了置管使用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临床上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PICC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肝衰竭患者长期以来难以建立静脉通道的问题,预防和减少输液并发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0例肝衰患者进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和留置针对照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置管组穿刺口渗血、渗出、坏死、静脉炎减少,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疼痛感受明显减轻。结论对肝衰竭患者实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可以为肝衰竭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外套管留置长度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后在皮肤外留0.2cm,对照组则全部送入皮肤。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6.33%,对照组为44.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6,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穿刺时皮肤外留0.2cm,安全性高,舒适度好,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 placement using B-mode ultrasound with the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BUMST) versus the blind puncture.MethodsOne hundred chemotherapy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 Guangzhou, China. Fifty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BUMST), and 50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blind puncture). Demographic and background data, data related to PICC placement, complications after PICC placement, the patients' degree of comfort (determined via a questionnaire), and patients' costs for PICC maintenance were collect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methods. T-tests and chi-square tests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p < 0.05 was accepted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Nighty-eight of the 100 PICCs were successfully inserted (5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8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lower rate of unplanned catheter removal (4.0% vs. 18.7%; p = 0.02), a lower incidence of mechanical phlebitis (0% vs. 22.9%; p < 0.001), a lower 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sis (0% vs. 8.3%; p = 0.037), and a higher incidence of catheter migration (32% vs. 2.1%; p < 0.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xperienced significantly less severe contact dermatitis (p = 0.038), had improved comfort at 1 week, 1 month, 2 months, and 3 months after PICC placement (p < 0.001), and had lower costs for PICC maintenance at 2 months, 3 months and when the catheter was removed (p < 0.05).ConclusionsUsing B-mode ultrasound with MST for PICC placement reduced complications and patients' costs for PICC maintenance and improved patients' degree of comfort; thus, this procedure should be more widely used.The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numberChiCTR-TRC-120027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