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初步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SBRT治疗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患者2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鼻咽来源12例,非鼻咽来源12例,共34个肺转移病灶行SBR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9.5个月,SBRT后出现新发病灶者13例,其中9例出现在SBRT治疗1年内。1年实际局控率为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5.2个月,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46%;肺转移后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位于鼻咽和原发灶治疗后无瘤间期>1年者有生存优势。全组SBRT后均未观察到>3级放射性损伤,轻度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13%。结论 SBRT治疗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初步显示安全有效,原发肿瘤来源于鼻咽者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NSCLC单器官转移化疗同期原发及转移灶放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发生单器官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转移灶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我院2003-01-23-2010-07-06收治Ⅳ期NSCLC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的201例患者,选取其中单器官转移且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放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疗效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单纯脑转移20例,骨转移33例,其他转移22例。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3~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95%CI为7.5~14.5),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9.6%、20.8%和12.1%。脑转移的中位生存期9.0个月(95%CI为6.5~15.5),骨转移的中位生存期14.0个月(95%CI为9.1~22.5),其他单器官转移的中位生存期11.0个月(95%CI为8.8~13.2)。胸部原发灶放疗处方剂量≥63Gy和<63Gy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0个月(95%CI为13.0~21.0)和9.0个月(95%CI为7.0~11.0)。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部位和胸部原发灶放疗的剂量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单器官转移的NSCLC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转移病灶放疗疗效较好,胸部原发灶较高剂量放疗及骨转移患者生存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评估靶向药物联合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靶向药物联合SBRT治疗的 58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资料,79.3%患者根据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评分为中高危,中位生物有效剂量为147 Gy (67~238 Gy)。结果 分别有32、13、7、5、1例患者接受了1、2、3、4和6处共105个病灶的SBRT治疗,71%为骨转移灶,放疗期间未停用靶向药。SBRT治疗后中位随访9.4个月(2.7~40.1个月),18例患者死亡。1年局控率为97.4%,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0.3%,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53%。85%患者放疗后疼痛减轻。放疗后肿瘤退缩患者 1年总生存优于放疗后疾病稳定或进展患者(83%∶48%,P=0.021)。全组患者共 6例发生3级不良反应,4例为3级骨髓抑制,1例为放射性神经炎,1例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 初步显示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转移病灶的SBRT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对超声诊断的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进行监测随访的效果, 探讨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避免过度治疗的管理策略。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20年12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同一位头颈外科医师接诊、同一位超声医师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肿瘤长径≤1.0 cm)、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初诊患者949例, 其中有112例患者选择立即手术治疗, 其余患者接受以超声检查为主的监测随访。随访终点为肿瘤进展, 包括较初诊时肿瘤长径增大≥3 mm或肿瘤体积增大≥50%、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在713例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者中, 随访期间出现肿瘤进展47例(6.6%), 1、2、3年肿瘤进展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7%、7.2%和9.5%, 无1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的初诊年龄、病灶数量和肿瘤长径与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患者随访期间肿瘤进展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的初诊年龄(年龄>50岁:HR=0.340, 95%CI为0.133~0.866)、病灶数量(HR=2.939, 95%CI为1.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保乳手术的2 1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患者保乳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 167例保乳患者中,新辅助化疗者320例,辅助化疗者1 847例;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复发105例,远处转移137例。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和93%,10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和89%。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和85%,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和92%。新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和74%,辅助化疗患者5年和10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和91%。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淋巴结病理分期(pN)和ER状态(pN_3期比pN_0期:HR=4.773,95%CI:1.614~14.116,P=0.005;ER阴性组比ER阳性组:HR=2.302,95%CI:1.095~4.841,P=0.028)。影响患者远处转移的因素有淋巴结临床分期(cN)和pN(cN_1期比cN_0期:HR=1.799,95%CI:1.154~2.805,P=0.010;pN_2、pN_3期分别比pN_0期:HR=2.304,95%CI:1.148~4.624,P=0.019;HR=8.156,95%CI:4.433~15.007,P0.001)。结论淋巴结病理阳性和ER阴性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其复发率更高;淋巴结临床阳性、病理阳性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体积寡转移瘤患者局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12月85例转移灶≤5个、预计生存期>3个月、一般状况良好的Ⅳ期寡转移瘤患者,采用3个剂量的SBRT,主要研究终点是局部控制率和毒性反应,次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疗效评价采用RECIST 1.1版标准;毒副反应采用RTOG评价标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Log-rank检验生存差异。结果 85例患者共187处转移灶,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局部控制率为66.8%(125/187),其中24、30、36 Gy剂量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9.0%、79.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PFS为7.8个月(1~25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3%、25.0%、23.0%;中位OS为2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75.6%、70.6%。4例患者发生3级以上急性毒副反应,其中2例是肺部转移瘤,2个月后证实为放射性肺炎;另外1例是肝脏转移瘤,放疗时发生严重呕吐、转氨酶升高需入院治疗;还有1例肝、肺、骨多发转移患者发生4级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为主)。结论 寡转移瘤患者在安全治疗范围内可以从局部SBRT放疗中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患侧腋窝癌结节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西京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初次确诊乳腺癌且合并患侧腋窝癌结节的15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52.0个月, 中位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MFS)为66.6个月, 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02.2个月。5年和10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5.7%和23.1%, 5年和10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6.9%和28.9%, 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3%和46.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家族肿瘤病史(HR=0.362, 95%CI:0.140~0.937)、临床T分期(T3期:HR=3.508, 95%CI:1.380~8.918;T4期:HR=2.220, 95%CI:1.076~4.580)、雌/孕激素受体状态(HR=0.476, 95%CI:0.261~0.866)、癌结节数量(H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治疗后局部复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治疗后局部复发转移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DT 50~68 Gy。结果 6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31.7 %(19/60),部分缓解率43.3 %(26/60),总有效率75.0 %。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是55.0 %、30.0 %、13.3 %,中位生存时间15.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复发转移灶长径大小、放疗后近期疗效及放疗剂量对预后有影响。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消化道反应和放射性肺炎,多为Ⅰ~Ⅱ级,无Ⅳ级发生。结论 治疗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易耐受。临床分期早、复发转移灶长径小于3 cm、放疗后近期疗效满意者预后相对较好,放疗剂量宜60 Gy以上为好。  相似文献   

9.
颅脑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颅脑X刀治疗恼转移瘤的疗效。方法98例有原发灶或转移灶病理报告的脑转移患者进行颅脑X刀治疗,边缘剂量8 Gy/次,共4次,隔日1次。并在颅脑X刀治疗前或后进行了全脑放疗,2 Gy/次,共20次。对其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随访率为94%。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10个月、41%。单发脑转移瘤与多发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12个月、45%与7个月、38%,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临床缓解率为83%,6个月的病灶控制率为82.0%。病灶体积≤14.1 cm~3和>14.1 cm~3的控制率分别为85%和60%(P=0.029),放疗前肿瘤坏死率分别为13%和60%(P=0.000)。肿瘤中心发生坏死的病灶21个,其病灶控制率为62%,低于无坏死病灶87%的结果(P=0.013)。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率无差异。结论颅脑X刀治疗能延长所有病理类型脑转移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体积≤14.1 cm~3的脑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治疗后发生肺转移的时间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01-01-2019-04-30 CSCC根治术后发生肺转移的72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无肺转移生存期(LMFS)的中位数将病例分为A、B 2组,其中LMFS<12个月为A组(35例),LMFS≥12个月为B组(37例)。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72例CSC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40.0个月(95%CI:26.8~53.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72.7%和56.5%;发生肺转移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3.0个月(95%CI:16.1~29.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5.7%和2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MFS<12个月、腹腔镜手术、肿瘤长径≥4 cm、组织学低分化、脉管癌栓阳性、盆腔淋巴结阳性、原发病灶术后单纯放疗是CSCC肺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MFS<12个月(HR=3.54,...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射波刀治疗肝脏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射波刀治疗的肝脏转移瘤患者39例,照射总剂量为36~56 Gy,62%~84%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包绕PTV,分割次数为4~12次,1日1次,每周5次。结果:治疗后3~7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近期疗效评价显示患者的有效率和局控率分别为76.9%和89.7%。所有患者的局部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的中位生存时间 分别为13个月(95%CI:12.019~13.981)和14个月(95%CI:10.473~17.527),1年的局控率为58.2%,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7.8%、25.3%和14.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严重毒副反应。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体积大小和是否合并其他转移灶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射波刀能够提高肝脏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是一种可靠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于小病灶且不合并其他转移灶的患者临床获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疗(SBRT)与手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5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SBRT或手术的12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两组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各纳入60例符合要求病例。放疗组8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覆盖 95%PTV,100%等剂量线覆盖100% IGTV,每次5~15 Gy,中位生物等效剂量100 Gy (57.6~150.0 Gy);手术组VATS肺叶切除32例,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9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32.3个月。3例手术患者90 d内因感染发生治疗相关死亡,SBRT组无治疗相关死亡(P=0.079)。SBRT组3例患者随访期间因肿瘤外因素死亡(脑梗死、心脏病等)。12例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其中手术组5例,SBRT组7例(P=0.543)。17例远处转移,其中手术组11例,SBRT组6例(P=0.835)。中位无瘤生存期手术组38.4个月,SBRT组33.5个月(P=0.178);1、3年总生存率手术组分别为95%、83%,SBRT组分别为93%、83%(P=0.993)。结论 SBRT对早期原发性NSCLC总生存期与手术相当,二者局部控制率相近。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复发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共8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7.4个月。51例复发灶为单结节,19例为多结节,16例为弥散。67例为单纯胸壁复发,19例同时合并区域淋巴结复发。30例在放射治疗前接受手术切除。27例照射野为全胸壁,59例为局部小野。中位照射剂量为58Gy。结果①近期疗效65例(76%)病灶达到临床完全消退(CR)。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灶数目、直径和有无手术切除与临床CR率有关。②胸壁再次复发47例(55%)出现胸壁再次复发。采用小野照射发生野外复发的几率明显高于全胸壁照射(58%∶15%)。③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为6.3年,2、5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8%、62%和34%。62%的患者在随访期内出现远地转移。多因素分析发现无病间期长短和有无区域淋巴结累及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照射野必须包括完整的胸壁以避免小野照射带来的高比例胸壁再次复发率。直径3cm以上或弥散的病灶需要综合治疗的配合以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预后良好的因素包括无病间期>2年,无区域淋巴结累及和复发灶表现为单结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以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全脑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1~3个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生存率,并进行生存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95%可信区间为11.27~20.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病灶部位、病灶放射总剂量及全脑放射治疗后接受生物靶向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患者的中位肿瘤局部控制时间为2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8.21~22.45),6个月、1年和2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6%、82.5%和48.9%。全组患者未发现放射治疗相关致死性病例。治疗后1个月,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理类型、病灶部位、病灶放射总剂量及全脑放射治疗后接受生物靶向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1~3个脑转移瘤的患者,有选择地进行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祁伟祥  何爱娜  汤丽娜  沈赞  林峰  姚阳 《肿瘤》2012,32(4):263-268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共收治并确诊骨肉瘤患者3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130个月,平均45.1个月.以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第1次术后辅助化疗次数、肺转移、其他部位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这10项因素作为变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总生存率和复发后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56例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局部复发后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95%可信区间:24.5~33.5),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95%可信区间:29.3~72.7),累计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46.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大小、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局部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第1次术后辅助化疗和肺转移与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是影响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局部复发灶和远处转移灶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1-3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适形/调强放疗加量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对76例1-3个脑转移灶肺癌患者进行全脑放疗后病灶局部放疗加量的疗效和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各亚组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全组随访1.4-51个月,平均18.6个月,临床缓解率为73%,临床获益率92%.1年生存率34%,2年生存率20%.中位生存时间为9.6月,仅1个颅内转移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4个月,2-3个转移灶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无III-IV级血液学以外的副反应出现.结论: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肿瘤局部加量配合全脑放疗疗效确切,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Liang WC  Guo RP  Chen MS  Long H  Shi M  Wei W  Zhang YQ 《癌症》2008,27(3):319-322
背景与目的:肺转移灶切除被认为是发生肺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本文探讨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肺转移患者行转移灶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肝癌肺转移行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9例肺转移灶数目为1~2个,其中1例在首次肺转移灶切除后再次出现肺转移。3例肺转移灶数目为3个或3个以上,在首次肺转移灶切除后均再次出现肺转移。全组患者首次肝切除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首次肺切除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全组患者首次肝切除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47.3%,首次肺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6.7%、21.0%。结论:在肝内复发肝癌病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肺转移灶数目为1个或2个的患者可从肺转移灶切除中获益,并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接受放疗患者不同照射方式的人群获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344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接受了调强适形放疗或同步化放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复发部位分布的情况、预后影响因素,并对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和累及野照射(IFI)两种方式的获益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术后单区域复发 276例(80.2%),其中≥2个区域复发 68例(19.8%)。随访率96.2%。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6%、22.6%、16.4%,中位生存期12.8个月(95%CI为 11.3~14.3个月);1、3、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6.5%、16.9%、12.0%,中位生存期11.0个月(95%CI为 9.6~12.4个月);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9.8%、11.3%、6.7%,中位生存期7.9个月(95%CI为 5.8~10.0个月)。全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化疗周期数均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3、<0.001、<0.001)。亚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食管病变长度<5.0cm、N0期、手术清扫淋巴结≤9个、术后阳性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为0个、LODDS≤0.030患者进行ENI可使其受益(P=0.032、0.012、0.001、0.012、0.014);而对手术清扫淋巴结≥16个患者进行IFI可使其获益(P=0.035)。结论 放疗为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有效治疗模式,对于术前食管造影显示食管病变较短、术后病理N分期较早、LODDS评分较低和清扫淋巴结数目较少者可能应用ENI较IFI更能使其获益;而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较多患者可能应用IFI较ENI更能使其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氟维司群单药治疗激素受体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既往接受过辅助内分泌治疗,且在复发、转移后接受过氟维司群单药治疗的患者52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氟维司群单药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log-rank法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PFS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氟维司群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5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2个月(范围:10.9~19.0个月),中位PFS为8.3个月(95%CI:5.5~10.4个月)。30例早复发(辅助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或辅助内分泌治疗结束后≤1年复发或转移)与22例晚复发(完成辅助内分泌治疗结束后>1年复发或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3个月(95%CI:4.5~7.5个月)和13.4个月(95%CI:7.7~1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P=0.002)。21例有肝转移与31例无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5.0个月(95%CI:3.9~6.1个月)和10.3个月(95%CI:6.4~1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4,P=0.006)。25例复发或转移后接受化疗与27例未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95%CI:3.7~6.3个月)和11.3个月(95%CI:8.5~1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07)。45例PR阳性与7例PR阴性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9.0个月(95%CI:6.3~11.7个月)和4.2个月(95%CI:2.8~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9,P=0.00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时间短和复发、转移后接受化疗是影响氟维司群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74,95%CI:1.534~7.866, P=0.003;HR =2.822, 95%CI:1.349~5.9,P=0.006)。 结论既往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氟维司群单药治疗时,复发晚、既往未接受化疗和无肝转移的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我科确诊的72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其中男性62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28-81岁).比较单发转移组(14例)与多发转移组(58例)、转移合并局部复发组(14例)和转移无局部复发组(58例)以及综合治疗组(61例)和单纯支持治疗组(11例)间的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转移合并局部复发组1年、2年生存率14.3%、1.1%,中位生存期8.2个月,较转移无局部复发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38.5%、20.3%、11.6m)低,P<0.05.单发转移组与多发转移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5%、20.0%与37.5%、12.5%,P>0.05.综合治疗组与支持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2%、16.1%与40.0%、12.0%,P>0.05.两组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6)、合并局部复发(P=0.020)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转移性鼻咽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未提高总生存率.性别、有合并局部复发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