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个不同产地的川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测定了中国药典收载的四基源种17个不同产地的川贝母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两相滴定法。结果:川贝母的含量为0.085,暗紫贝母为0.04%,梭砂贝母为0.075,甘肃贝母为0.05%,结论:17个不同产地的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川贝母较高,暗紫贝母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比色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仪,溶液提取后以西贝母碱作为指标成分,测定不同规格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5种规格川贝母样品中生物碱含量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结论:比色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川贝母单一品种的质量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川贝母4种基源种的种内、种间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方法 采用1 HNMR采集川贝母样品的信息,采用模式识别分析法中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信息.结果 4种川贝母基源种间的相似度较高,但种内、种间样品存在细微差异.同一基源种川贝母样品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成分的含量上,而不同基源种样品间则存在成分含最和成分类别...  相似文献   

4.
川贝母因其药用效果良好,被中国及世界上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随着川贝母药材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及其野生基原植物存在产量低,自然条件下种子数量少、发芽率及成活率极低等缺陷,使得川贝母野生基原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状态。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这两大数据库所发表的文章为基础,综述了川贝母本草学考证、野生基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保育措施及利用内生真菌获得贝母类生物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从传统的保育措施及现阶段积极探索的微生物提取活性物质的角度为川贝母野生基原植物资源的保育提供发展思路,以期早日实现川贝母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5.
栽培川贝母采收年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栽培川贝母适宜的采收年限.方法 测试和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栽培与野生瓦布贝母的形态、粒重、亩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 三年生以上瓦布贝母均已达到川贝母国家标准,瓦布贝母鳞茎粒重、亩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在播种后3~5年间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均有显著上升趋势.结论 栽培瓦布贝母宜以5年生为主,也可采收部分3年生产品.  相似文献   

6.
段宝忠  黄林芳 《中国药房》2012,(15):1391-1392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辐照贮藏对川贝母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川贝母的霉变、虫蛀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辐照和未辐照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和水溶性核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比较。结果:经辐照后的川贝母的化学成分、感观形态无明显变化,能有效地防止霉变和虫蛀,明显延长药材的贮藏期;川贝母辐照前后总生物碱和水溶性核苷类成分无含量显著变化。结论:应用~(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杀虫工艺可为富含淀粉及贵重中药材的贮藏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制川贝母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川贝母质量标准中相关方法,建立制川贝母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测定、总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以西贝母碱为指标的总生物碱含量项目的检查方法并规定限度,采用HPLC法建立制川贝母中贝母辛含量测定方法并拟定含量限度,以此对制川贝母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川贝母炮制前后显微鉴别特征变化不大,薄层鉴别显示炮制品和生品提取物没有太大差别,制川贝母的水分不应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1.60%,浸出物不得少于25.0%,总生物碱含量以西贝母碱计不得少于0.04%,贝母辛含量不得少于0.02%。结论:本研究可为制川贝母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酸性染色法用于测定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提取川贝母总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染色法,以西贝母碱为指标成分,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4个规格川贝母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结论 该方法不需要复杂仪器、操作简便,可作为川贝母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壮药矮陀陀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条件,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含量比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溶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提取次数、缓冲液p H为考察因素,优选壮药矮陀陀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条件。采用优选的含量测定条件,测定18个产地不同采收季节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优选的含量测定条件为溶剂用量(三氯甲烷)20 ml,超声处理3次,每次超声15 min,缓冲液p H为4.5。18个产地药材总生物碱含量在0.6~11.98 mg/g之间,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隆林县、田林县在10月份采收的药材总生物碱含量最低。结论:优选的含量测定条件可用于测定壮药矮陀陀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及该药材的质量控制。该药材生物碱含量与产地、采收季节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四川不同产地厚朴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四川产区优质种质资源筛选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水滴定法分别测定16批四川不同产地二十年左右树龄的木兰科植物厚朴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6批四川不同产地川厚朴中总生物碱含量为3.3978 mg﹒g~(-1)~6.9111 mg﹒g~(-1),其中峨眉山市的茶地村、丰收村、荷叶村、黑水村四个产地厚朴的总生物碱含量较其他产地高,分别为6.0625±0.1715 mg﹒g~(-1)、6.2058±0.1850mg﹒g~(-1)、6.9111±0.0662 mg﹒g~(-1)、6.0490±0.0809 mg﹒g~(-1),都江堰龙池镇虹口景区观风沟和丫口产区川厚朴总生物碱含量则低于其他产区,分别为3.3978±0.0519mg﹒g~(-1)、3.4380±0.0670mg﹒g~(-1)。结论:四川境内厚朴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尤以峨眉山市生物碱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