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的建设质量。方法 利用2017-2019年期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调研评估结果,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比较不同指标间、不同区域间得分的差异。采用x±s描述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得分值的95%CI检验不同区域示范区得分的统计学差异。为了比较不同指标间的得分情况,将各指标得分换算成百分制得分。结果 236个示范区现场评估的百分制总得分83.5分;一级指标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体系整合(92.8)、政策完善(90.3)、环境支持(88.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7.4)、慢性病全程管理(78.1)、创新引领(76.5)、监测与评估(75.1)。东部示范区总得分(259.2±18.8),高于中部(243.2±15.2)和西部(245.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示范区建设质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时应予以充分考虑;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与评估和创新引领维度是示范区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在下一步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自创建以来各项活动总体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示范区建设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依据实施方案设计的问卷,调查全国参与示范区创建的机构各项目活动开展情况,每个示范区选取8个机构部门共完成12份问卷调查。结果 示范区实施情况实际得分占总分的71.8%。示范区要求开展的7项活动中,百分制得分较高的为监测(88.0%)、保障措施(75.0%)、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75.0%);得分相对较低的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67.7%)、社区诊断(66.7%)、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64.7%)、患者管理(60.9%)。东、中、西三个地区在保障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及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专项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讲,东部示范区实施情况优于中部和西部。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指标体系中的23项活动开展情况中,百分制得分最高的5项分别为政策保障、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和烟草控制;得分最低的5项为平衡膳食、患者自我管理、口腔卫生、示范创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3项活动总体得分结果为东部地区得分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得分基本一致。结论 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总体实施情况良好,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以及患者管理是示范区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推动今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创建成功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各项工作指标得分进行汇总分析和百分制转换。结果2012年101个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得分为[1181.5(1119,1222)1分,其中,城市示范区得分[1135(1054,1188)]高于农村[1053.5(974,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08,P=0.0250),东部示范区得分[1183(1172,1222)1明显高于中部[1040(1007,1104)]和西部地区[1053(983,1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大项工作得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后,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保障措施(95.78%)、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94.87%)、患者管理(84.65%)、社区诊断(84.4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82.76%)、监测(78.07%)、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77.24%)。24类工作中,得分最高的5类工作依次为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宣传资料技术支持、经费保障、媒体宣传,得分最低的5类工作依次为口腔卫生、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场所干预、高危人群发现。结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地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慢病监测、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患者管理等工作的投入力度,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改善我国人群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院各疗区(科)完成的工作指标体系,先对各疗区(科)采取Fuzzy聚类,然后对不同性质的指标系列进行综合指数计算,再按效益程度得分,排序了各疗区(科)工作成绩,得出的结果与该院实际工作效果吻合。为研究医院工作和评价各疗区(科)成绩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示范区”)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对高血脂各项防控措施重要性、可行性的看法,以及各项防控措施实施状况,为加强高血脂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向全国488个示范区疾控系统慢病科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对高血脂防控措施(分5个层面,共13条措施)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重要性和可行性最低1分,最高5分。是否实施分别填1、0。采用(x±s)(95%CI)描述各项措施重要性、可行性得分分布,采用实施率描述各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488份,实际回收468份,经数据清理后得到有效问卷438份,有效应答率为89.75%(438/488)。提升医疗机构血脂检测能力(4.80±0.52)与患者教育(4.80±0.53)两项措施重要性得分最高,最低的措施为建立血脂管理激励机制(4.44±0.87)分,其他措施重要性得分均高于4.50分。可行性总得分最高的措施为提升医疗机构血脂检测能力(4.20±0.89)分,其次为患者教育(4.10±0.90)分,最低的可行性为调整油类生产结构(3.12±1.04)分。推广适宜工具、建设健康餐厅/健康...  相似文献   

6.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相对薄弱的省份及当前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工作,促进不同省份之间的工作交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覆盖率和评价指标得分)以及慢性病防控工作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全国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和青海除外)按照示范区建设效果大致可归为6类:上海;北京、浙江、重庆;天津、山东、广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福建、湖北、江苏、辽宁、新疆、湖南和广西;山西、吉林、河南、海南、四川、安徽和江西;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云南、甘肃和黑龙江。示范区24项慢性病防控工作按照得分情况大致可归为4类:队伍保障、宣传日活动、宣传资料技术支持、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媒体宣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群众社区健身活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组织保障和患者自我管理;平衡膳食、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烟草控制和社区诊断;高危人群干预、高危人群发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场所干预、示范创建和死因监测;口腔卫生和肿瘤登记。其中,口腔卫生、肿瘤登记以及高危人群干预、高危人群发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场所干预、示范创建、死因监测等工作是当前示范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结论 西部地区示范区建设仍相对落后。示范区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因监测等慢性病监测工作以及高危人群发现及干预等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相对薄弱,复审环节应加大对这些结果指标的重点考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为合理配置慢性病防控资源和推动示范区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0年全国区(县)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采用区(县)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分析示范区与非示范区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技术、政策6个方面的资源配置情况。共664个区(县)完成了调查,其中示范区480个,非示范区184个。采用SAS 9.4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 示范区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中位数(5人)、慢性病防控经费占疾控机构总经费比例(11.00%)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4人、7.00%);除健康超市外,示范区配置健康支持性环境数量均高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开展心脑血管监测(84.29%)、肿瘤登记(95.5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监测(33.76%)的覆盖率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54.59%、89.01%、20.33%),而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覆盖率(78.13%)低于非...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为例,分析2018—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结果与城市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为政府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记录2018—2020年苏州高新区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得分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两两比较法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苏州高新区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得分高于2019年和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1,P=0.022),各功能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3,P=0.908),区间与时间无交互效应(F=0.148,P=0.866)。结论:2018—2020年,苏州高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结果在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口腔卫生综合示范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开展全省口腔卫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创建成功的省级口腔综合卫生示范区各项工作指标得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4年3个口腔卫生综合示范区自评分总分为1 704分,省级考核得分总分为1 645分。保障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技术指标3大项工作省级评分占总分的比例分别为88.5%、97%和78.38%。结论此次创建工作不仅明确了示范区创建需要加强的方向,同时也积累了能更好推广口腔卫生工作的经验。今后示范区工作将在经费政策保障、宣传活动效果评估、技术推广上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6,(7):937-940
目的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医院各临床科室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给出各相关指标的因子得分,得出各公因子的得分情况,用得出的公因子代表各项指标的综合表达,达到简化指标和消除指标间的重叠性和相关性的目的。本文分析了2015年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医疗工作量和医疗质量及效益指标指标情况,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该院临床科室全年医疗业务情况的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结论用因子分析法对三甲评审监测指标综合评价,可以为管理者客观的提供医院的综合经营管理状况,并以此方法为理论依据,可以纵向比较医院或某科室在不同时段上的工作发展情况以及横向比较各业务部门工作的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云南省MSM人群知晓率、行为等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干预策略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3年在云南省连续开展MSM哨点监测,调查该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吸毒行为、干预措施覆盖等情况,进行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9 07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比例及安全套使用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明显低于同性,吸毒比例和患性病比例呈下降趋势(P<0.01).同居、低知晓率、外省/外籍、居住时间不足一年、文化程度低、未接受过干预、肛交次数多、未曾做过HIV抗体检测等因素为影响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近4年MSM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初显,但多项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仍需重点关注同居、文化程度低、流动性较大、肛交次数多、有异性性行为的MSM干预,扩大干预覆盖面,继续强化落实HIV动员检测、安全套推广使用等核心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老年社区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市开展1项多阶段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样本量估计数为735名。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社区居民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761名(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76名和285名),年龄(63.8±8.2)岁,以60~69岁(44.5%)为主。中老年社区居民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老年社区居民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相关因素包括居住在城镇(aOR=2.34,95%CI:1.12~4.89)、月均收入为1 000~4 999元和≥5 000元(aOR=4.49,95%CI:1.31~15.41;aOR=16.33,95%CI:4.30~62.00)、性行为风险自评为很危险/比较危险(aOR=3.97,95%CI:1.40~11.31)、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aOR=0.36,95%CI:0.21~0.62)。结论 重庆市中老年社区居民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结合中老年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艾滋病的风险感知,以提高安全套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河南省HIV/AIDS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提高HIV/AIDS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河南省18个地级市HIV/AIDS流行分布特点选择6个研究现场,包括驻马店市上蔡县和周口市沈丘县(高流行区)、驻马店市确山县和商丘市永城市(中流行区)、济源市和三门峡市(低流行区),以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截至2017年河南省6个研究现场累计报告HIV/AIDS存活者为目标人群,根据估算样本量5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别收集HIV/AID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认知意愿、社会交往及角色适应3个维度的信息,分析其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 共调查506例HIV/AIDS,其社会支持总分为36.30±9.34,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7.48±3.01,主观支持得分为22.35±5.79,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6.28±2.38,HIV/AIDS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社会适应能力总分为39.10±7.10,其中认知意愿得分为9.96±3.23,社会交往得分为18.57±3.25,角色适应得分为10.57±2.52,HIV/AIDS的社会适应平均得分不足总分的2/3,认知意愿得分不足其维度总分的1/2。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症状数的HIV/AIDS在社会支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r=0.14,P<0.05)。结论 HIV/AIDS存在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现状,社会支持可能为HIV/AIDS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如何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对高危人群与性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在福州、莆田两个非"卫9"项目地区,共选择14家娱乐场所,由干预专科之外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干预活动。结果:干预前后服务小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与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由32.5%提高到70.0%。结论:干预是有效的,但必须综合采取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防治等综合手段进行干预,控制性病/艾滋病向娱乐场所从业女性的传播,并探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针对娱乐场所从业女性进行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模式。方法根据“对项目点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两个季度项目评估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综合干预,参与项目的4省12个地区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在性病/艾滋病认知方面有了改善,最后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有所提高,加强了各部门协同工作的力度。结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在多部门协作框架下,对娱乐场所从业女性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综合干预,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6.
女性桑拿按摩从业人员性病和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对提高桑拿按摩女性从业人员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运用综合预防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后采用同一匿名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价.结果半数以上目标人群对STD/AIDS传播途径有了解,但对无STD/AIDS症状的患者认识不足,避孕套正确使用率低,与固定性伴侣避孕套使用率低,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没有患STD/AIDS的危险.预防干预后,目标人群掌握STD/AIDS相关知识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预防干预措施可提高目标人数STD/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Male migrants act as a bridge for transmitting infection from core risk groups to general population and hence this group becomes essential for the HIV control program. Migrant workers constitute a large proportion of workforce in India and HIV/AIDS epidemic in them would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Objective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certain the HIV-risk behavior among male migrant factory workers.Results:A total of 755 male subjects completed the interview. About 21.5% had experienced non-spousal sexual intercourse in last one year. Nearly 60% did not use a condom at the last non-spousal sex.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cent non-spousal sex were being unmarried, younger age at migration, recent migration to Haryana, greater number of places migrated and lesser total duration of migration and those associated with non-use of condom at the last non-spousal sex were older age, lower education, lesser number of places migrated and lower level of HIV/AIDS knowledge.Conclusion:Unprotected, recent non-spousal sex was common among male migrants,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ir HIV/AIDS vulnerability.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o describe HIV and AIDS among American Indians/Alaska Natives (AI/AN) in the USA through 2000.

Design An epidemiologic profile was constructed using HIV/AIDS surveillance,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and seroprevalence data.

Results Although AIDS among AI/AN represents <1% of cumulative AIDS cases in the USA, in 2000 the AIDS incidence rate (cases per 100,000 population) for AI/AN (11.9)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whites (7.3). AI/AN had high rates of chlamydia, gonorrhea, and syphilis from 1996 through 2000; among all females, AI/AN females had the second highest rates of chlamydia, gonorrhea, and syphilis reported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Of all AIDS cases among AI/AN, 70% were reported by 10 states.

Conclusions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act of STDs and the potential for an impact of HIV/AIDS among AI/AN are greater than indicated by the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AIDS cases in this population. Additional mechanisms are needed to fill gaps in the available data. Coordination among the complex network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tribes, and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health agencies is needed to improve delivery of information about HIV/AIDS to AI/AN and to ensure access to HIV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ograms for AI/A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天津市高一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因素,与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天津地区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对所有高一学生进行匿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信息等条目。结果 调查对象共1 08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4.3%(371/1 082)。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知识的比例为71.9%(778/1 082),既往接受过性健康知识的比例为59.4%(643/1 082),2类学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插入性性行为的比例为7.0%(76/1 0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OR=0.41,95% CI:0.29~0.59)、无性健康知识需求(与有需求相比,OR=0.62,95% CI:0.43~0.91)、未关注艾滋病宣传材料(与关注相比,OR=0.41,95% CI:0.30~0.56)、不知晓安全性行为(与知晓相比,OR=0.55,95% CI:0.39~0.77)和不知晓正确使用安全套(与知晓相比,OR=0.33,95% CI:0.24~0.46)的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 调查的天津市高一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有的学生发生过插入性性行为。性健康知识对艾滋病知识有显著影响,需加强高中生的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