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CT检查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进行对照分析,认识两者优缺点、相关、互补性及存在的问题使新生儿头颅B超及CT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I级(室管膜下出血):超声敏感性较CT明显增高,II级~IV级(室管膜下出血伴脑室及大脑组织出血)超声与CT检出率无明显示差异。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幕下出血:CT敏感性大于超声。脉络丛囊肿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CT。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小范围病灶时超声检出率低于CT。中-大范围病灶二者无明显示差异。脑积水:CT、超声检查无明显示差异。结论新生儿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二者各有优点,合理运用检查方法,从而提高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中应用多排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急性肠梗阻的30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多排螺旋CT在绞窄性肠梗阻上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多排螺旋CT在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及总体定位诊断上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多排螺旋CT在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及总体定性诊断上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造影成像(CTA)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多发性动脉炎患者68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造影成像的图像特征,对两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68例患者中,最终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共多发性大动脉炎35例,其中超声共检出3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漏诊2例,CTA成像共检出多发性大动脉炎共34例,漏诊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A均能清晰显示受累动脉累及范围,狭窄及闭塞程度.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64层螺旋强化CT血管成像均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更能提高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MSCTA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43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8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39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5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崎病20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伴有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进行随访。结果典型川崎病患者15例,其中9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检查均未见异常,5例显示相同(2例左、右冠状动脉扩张,2例冠状动脉瘤形成,1例巨大动脉瘤伴附壁血栓),1例CT示左、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多发瘤样扩张,B超未见明显异常。非典型川崎病患者5例,其中3例CT和B超冠状动脉检查均显示相同(2例冠状动脉瘤,1例双侧冠状动脉增粗迂曲),2例B超未见异常,CT示冠状动脉均有病变(1例冠状动脉瘤,1例冠状动脉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随访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及肺结构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张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90例,均进行肺部64排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选取患者痰液进行真菌培养分析,并以最终真菌培养检查结果作为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金标准,探究64排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 经真菌培养检查发现,患者痰液中均出现结核分歧杆菌,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检出真菌以曲霉菌(68.0%)和白色念珠菌(32.0%)为主,同时64排螺旋CT关于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误诊率为11.1%,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误诊率26.7%,且多排螺旋CT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以及肺结构异常相关病症有效诊断率分别为88.0%,88.9%,90.0%,45.6%,分别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0.0%,73.3%,77.5%,21.1%(P<0.05)。结论 在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及肺结构异常的早期诊断中,多排螺旋CT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病症的病变程度和病变趋势,同时结合真菌培养分析,检出感染性真...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常伴发多种畸形,特别是心外大血管发育畸形,手术前的定位定性诊断尤其重要.目前对先心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MSCT)、电子束CT(EBCT)、磁共振(MRI)、心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接法多层螺旋CT(MSCT)下肢静脉造影17例,同期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直接法MSCTV检查后,所得图像经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及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直接法MSCTV检查显示13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0例,2例髂静脉及1例胫腓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能检出。直接法MSCTV上DVT主要表现为静脉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静脉节段性不显影、栓塞静脉远端扩张及其周围侧支循环静脉迂曲扩张、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增厚。结论直接法MSCT能清晰显示DVT形成的部位、范围、侧支静脉情况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不易检出的盆腔及小腿深静脉栓塞也能清晰显示,可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证实,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扫描仪、Philips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对所有患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UCG)、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并比较多层螺旋CT及UCG两种检查方法对38例CCHD患者心内、外畸形确诊、漏诊、误诊情况,进一步统计两者联合诊断与单独诊断符合情况。结果38例CCHD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共发现心脏畸形141处,其中心内畸形71处,心脏与大血管连接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心外畸形)70处。其中在心内畸形诊断中,UCG诊断符合率为95.77%(68/71)略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的91.55%(65/71),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心外畸形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98.57%(69/70)明显高于UCG的85.71%(6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层螺旋CT联合UCG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8.58%,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的95.04%、90.78%。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在发现心外畸形诊断中优势显著,临床中可与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以提高其对心内畸形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超声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诊治的急腹症患者100例,进行超声检查及螺旋CT检查.结果 超声定性准确92例,定位准确90例,准确率分别为92%和90%,多层螺旋CT定性准确94例,定位准确96例,准确率分别为94%和96%,两者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多普勒超声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2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4层螺旋CT检查135例;B超检查167例;腹部x线平片196例。比较三种方法术前诊断正确性。结果:64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1%、86.8%、72.4%;对肠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7%、63.4%和53.5%;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9%、59.2%、34.1%;对绞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6.7%、58.1%和27.9%;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的诊断与B超、x线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超与x线片相比也具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明显优于B超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US)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肾肿瘤患者分别行超声和螺旋CT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肾良性肿瘤及病变2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CT为88%;肾癌1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CT检查为90%。结论 US和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超声是筛查肾脏肿瘤首选检查方法,其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MSCT检查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要高于超声,但在敏感性方面超声要优于CT,两者都能较准确地判断肾脏肿瘤及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磁共振与CT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11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抛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将其中56例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6例采用磁共振进行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诊断结果,记录两组特殊部位诊断情况。结果不同诊断方式实施后,观察组敏感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且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2组硬膜外血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部位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磁共振对特殊部位的诊断效果与CT诊断技术比较明显更优,其敏感度优于CT诊断技术,且漏诊率和误诊率低于CT诊断技术,为判断患者病情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多发性的脑梗死老年患者中行核磁共振(MRI)和CT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12月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分别实施核磁共振(MRI)和CT,比较两种方式诊断情况。结果 MRI组阳性检出率为96.00%显著高于CT组检出率7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5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经病理诊断证实有150个病灶,其中脑室旁有20个、顶叶15个、脑干10个、额叶20个、颞叶10个、基底结节40个、丘脑30个、小脑5个;CT诊断与核磁共振诊断的颞叶、脑室旁对于差异不显著(P>0.05);MRI诊断的顶叶、脑干、额叶、基底结节、丘脑、小脑准确率明显要比CT诊断的高,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性的脑梗死老年患者中行核磁共振(MRI)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胃肠超声造影剂检查胃肠间质瘤(GISTs)的超声表现,探讨其对GIS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联合应用胃肠超声造影剂检查,分别记录检出情况,比较两者总检出率、超声表现及图像特征。结果 53例GISTs患者经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27例,应用胃肠超声造影剂后检出46例,总检出率分别为50.9%、8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彩色多普勒联合胃肠造影剂检查显示,黏膜下或固有肌层起源的形态各异的均质或非均质低回声,部分可出现囊变或坏死;肿物的生长方式呈内生性、外生性及混合性,部分外生性GISTs可见有短蒂与胃肠道的固有肌层相连。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胃肠造影剂总检出率明显提高,超声图像有特征性表现,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thictmess,IMT)及斑块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干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年龄增长,IMT有增厚趋势;斑块(尤其多发斑块)发生率、软斑和混合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叉处(bifurcation,BIF)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IMT〉1.0mm合并低密度脂蛋白(the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增高者经临床干预治疗后IMT明显降低,部分斑块消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可早期发现并动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msclemsis,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F-TAVR)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TAVR)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共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成TFTAVR组100例和TA-TAVR组98例,术后经CT检查评定有无并发症发生,对比TF-TAVR组、TA-TAVR组患者的CT影像学参数和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两组(左冠状动脉,LM)至主动脉瓣环距离、窦直径、窦管交界直径、左心房大小及升主动脉钙化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F-TAVR组的右冠状动脉(RCA)至主动脉瓣环距离及左心室大小均大于TA-TAVR组(P<0.05)。TF-TAVR组的瓣周漏出现比例为63.00%高于TA-TAVR组42.86%(P<0.05);TF-TAVR组的心包积液出现比例为18.00%高于TA-TAVR组7.14%(P<0.05);TF-TAVR组的肺膨胀不全出现比例为3.00%低于TA-TAVR组11.22%(P<0.05);TF-TAVR组的胸腔积液出现比例为43.00%和TA-TAV...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8年7月拟诊肺癌的15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评价CT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比较肺癌CT灌注参数与肌肉组织灌注参数的差异。接受化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且符合疗效评价标准患者中观察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是否有变化,评价CT灌注参数的变化在监测化放疗疗效,评价预后中有无价值。结果:CT检查鉴别诊断肺部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0.5%、86.7%、98.4%、50.0%、90.1%。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的BF、BV、MTT、PS(均P〈0.01)。在NSCLC中,缓解组的BF、BV值高于未缓解组,(P〈0.05);缓解组的MTT值较低、PS值略高(P〉0.05)。PS值升高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PS值降低组(均P〈0.01)。结论: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肺癌的BF、BV和PS值明显高于肌肉组织,MTT明显低于肌肉组织。PS值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对于化疗后早期灌注值明显升高、PS值升高的患者,可望提示临床在出现肿瘤进展前考虑提早联合放疗或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在多层螺旋CT(MSCT)检测的表现特征及与肿瘤危险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例资料,单因素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在MSCT检测下的表现特征与危险度关系。结果 26例病例中极低危险组肿瘤4例,低危险组7例,中度危险组8例,高危险组7例。MSCT图像下肿瘤体积、强化方式、周围侵犯下的危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形态、扫描密度及强化程度的危险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MSCT扫描表现下的肿瘤体积、强化方式及周围侵犯能初步判断肿瘤的危险度,对后续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将患儿划分为轻症组(55例)与重症组(41例)。所有患儿均需在治疗前、治疗后12h、治疗后24h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评分。结果轻症组超声评分低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PS治疗与非PS治疗患儿的超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各组非PS治疗患儿的超声评分均高于PS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程度做出有效评价,此外,超声检查评分可作为评价患儿病情以及量化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