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QIJServer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构建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将医院内与医疗设备相关的零散数据汇集成一个全面的医疗设备综合信息系统,为医院各管理部门共享。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适应建设数字化医院的需要,研制体现军队医院特色,紧密联系急诊医疗救治工作实际的应用软件。方法在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利用信息网络的Web Service技术,依靠数据库的支撑,使用Microsoft visual C#.net开发工具,研制开发了能够满足急诊医疗救治需求的信息系统软件。结果研制开发了包括急诊接诊医生工作站、急诊留观医生工作站等10个功能模块,在不断修改完善后已经投入临床使用,经过两年多的急诊医疗实践检验,比较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综合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急救工作站、留观病房医护工作站及重症监护等系统的应用,实现急诊医疗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的数字化。结论优化了工作流程,规范了操作行为,缩短了病人救治时间。结果急诊综合信息系统对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推进急诊医疗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三环理论"为指导建设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三环理论”系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3个重要环节,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三环理论”为指导,建立务实、高效的急诊医疗制度体系,迅即监护型的转运系统,顺畅、实时的信息系统,合理、长效的法律与预案体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医院急诊绿色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方法:采用云计算的SaaS平台服务、Restful应用服务、RabbitMQ消息中间件和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构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选取医院在用的84台医疗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三防”医学救援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救治效率.方法:介绍核生化医学救援流程、技术及装备,分析信息流程中信息系统构建及各子系统组成,阐述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和方法.结果:系统将指挥、医疗、保障等信息集成于一体,提高了救援工作效率.结论:系统研制成功将为核生化医学救援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信息系统与DICO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影像设备在医院的广泛应用,DICOM协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厂商和PACS系统的支持.然而在过去几年内,DICOM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却相当缓慢.我们在研究放射治疗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DICOM的放射治疗信息系统.本文对放射治疗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介绍,并提出了它在放射治疗临床过程中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8.
临床路径作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控制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的管理工具,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医院实际医疗情况及临床路径标准的住院流程,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探索设计医护人员可接受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并探讨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系统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适合于医院急诊中心的数字化结构体系,以实现急诊医疗与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的自动化。方法剖析急诊中心工作流程,设计数字化体系,开发急诊信息系统,集成与急诊救治相关的HIS、LIS、PACS、重症监护等信息系统。结果数字化体系有挂号工作站、分诊工作站、急救诊室工作站、急救室工作站、ICU工作站、留观病区医护工作站、输液室工作站及急救手术室工作站等9个子系统,实现了急诊救治工作的数字化。结论数字化急诊中心的建立,明显缩短病人救治时间,全面提升急诊医疗救治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异构医疗信息系统间的非标准数据的交互问题,实现医疗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方法:提出一种依据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的体系结构,建立基于Biztalk服务器的数据集成平台,数据集成平台依据.Net框架设计,采用WCF服务作为平台与异构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利用XML语言描述交互数据的结构.结果:该系统已经在广州欧唯斯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HIS上调试通过.结论:该集成平台能够在不对现有医院信息系统作重大修改的基础上,解决异构医疗信息系统数据分布性和不兼容性问题,对解决异构医疗信息系统间的非标准数据的交互问题,实现医疗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加强急诊"三环理论"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诊"三环理论"在急危重症的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05以来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ICU等环节的临床资料及急诊医生培养情况.结果 急诊科布局合理,急诊绿色通道通畅快捷.120出诊平均在接诊后5~10分钟内到达现场,抢救成功率87.34%,抢救后的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无死亡;院内急诊抢救成功率95.25%,急诊ICU救治成功率95.69%,无手术死亡.结论 按照急诊三环理论建设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可以实现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无缝衔接,有利于提高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急诊医学队伍.有针对性的人员排班和与其他科室的良好协调能进一步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12.
院前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建立,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完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加强急救管理,建立并完善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为患者服务。方法总结120急救中心园区急救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对策。结果主要安全隐患为急救人员急救意识不强、信息提取不清晰、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建立并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完善紧急救援机制和规范救治工作。结论做好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对提升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了院前急救模式与标准多样、急救信息难以实现实时共享等问题,分析了将5G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院前急救的优势,包括实现区域急救资源调配合理化、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实时化、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同步化、远程急救远程会诊精细化和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无缝化,并结合5G智慧急救系统的实践演练,认为该急救模式的创建可提高严重创伤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区域应急救援,可实现物资人员的识别与实时定位、伤员生理信息采集与传输、基于移动手持设备的实时信息传输与交互以及应急救援资源整合、信息集成与指挥决策,从而辅助救援行动、提高救援效率。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社区应急医学救援体系构建,平时利用健康小屋监测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应急教育和宣传;发生突发事件时利用基于个体/家庭的紧急时间报警系统,以及社区的医疗服务人员实行紧急处置和就地救助,提高反应速度、争取救援时间。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国内外院前急救模式及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符合我国长远发展需求的均衡性院前急救模式;通过储备人才、建立岗前培训机制、继续教育体制、国家资格认证体系,提高院前急救人员急救水平,提高院前个体患者救治和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医疗救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区域急诊平台信息化体系建设是新时代解决医疗体制问题的重大探索和突破,也是针对目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应运而生的。其宗旨是以患者的病情为核心、以救治生命为理念,倡导院前急救、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最大可能的降低胸痛、卒中、创伤等时间高度依赖性疾病的病死率,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8.
优化医院急诊抢救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当前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以胸痛中心建设为例,通过完善急诊建设体系,以规范的制度流程为保障,以前沿的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整合后的区域急救网络为目标,对接院前急救系统,对急危重症进行快速分诊分流,优化绿色救治通道,提升了急危重症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国内院前急救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无线3G网络的120院前急救系统的解决方法.方法:利用无线3G网络通信技术,建立救护车、接诊医院与远端专家之间的信息通路,实现实时音视频和生命体征信息的传输.结果:该系统实现了远程救护指导、抢救方案的提前制订及接诊的准备,从而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延,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基于无线3G网络的120院前急救系统是可行的,并将在提高院前急救和转运水平、提高患者的救治率、节约急救资源、减少医疗纠纷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现状,了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要承载地延庆区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水平。 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120"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延庆区2015年至2020年期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7 621例救治任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QR)表示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结果2015年至2020年延庆区年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别为16.45(18.44)min、16.02(14.76)min、15.91(13.12)min、16.29(13.22)min、14.51(11.18)min、13.23(10.19)min,2020年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小于其他各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百分位数均缩短,12 min内占比明显增加。 结论2020年北京市延庆区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显著缩短,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做好2022年冬奥会保障还需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