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宁波市一起新型冠状(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发现的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起疫情累计报告74例确诊病例,病例以轻型为主,占87.84%(65/74),无重型和危重型。流行曲线呈人传人传播模式,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起疫情至少传播6代。病例年龄范围为2~80岁,其中≥60岁占27.03%(20/74)。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占55.41%(41/74)和家务/待业占27.03%(20/74)为主,疫情局限,未发生病例外溢。病例间流行病学关联明确,传播链清晰。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为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与浙江省外输入关联疫情高度同源。结论 本起疫情为一起浙江省外输入COVID-19确诊病例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通过生活、工作接触导致社区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B.1.617.2(Delta)变异株引起的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为Delta变异株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广州市荔湾区CDC,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采用频数(构成比)、直方图、百分比堆积面积图等对本次Delta变异株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应用潜伏期、动态再生系数(Rt)估计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27例,年龄范围2~85岁,<18、18~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占18.9%(24/127)、43.3%(55/127)和37.8%(48/127)。男女性别比为1:1.35(54:73);职业以离退休人员32.3%(41/127)、家务及待业18.1%(23/127)和学生16.5%(21/127)为主;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的白鹤洞街道(70.1%,89/127)与中南街道(23.6%,30/127);Delta变异株的中位潜伏期6(范围:1~15)d;临床分型以普通型(64.6%,82/127)为主;基本再生系数(R0)=5.1,Rt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7.3;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场所为家庭(26.8%,34/127)、餐馆(29.1%,37/127)、小区(3.9%,5/127)和市场(3.1%,4/127)。密切接触者筛查(66.1%)和社区排查(33.1%)是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结论 本次疫情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较强,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以18~59和≥60岁年龄组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州市一起由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的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获取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疫情的调查和特征进行分析描述。结果  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6名确诊病例,其中男、女各3人,中位年龄为24.50岁,均无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史。病例1~4与确诊病例在某餐厅有同时段用餐史,在暴露后4~7 d陆续发病;家庭成员病例5、6则分别在病例1~4发病后2~5 d发病。除病例1、2是由社区集中核酸检测发现,其余4人均是作为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观察中检测发现。6名病例活动轨迹累计涉及24个重点场所,共甄别密切接触者427人,除病例3~6外无续发感染。结论  结合疫苗接种和非药物类控制措施,重点关注和控制家庭聚集性发病,仍是阻断COVID-19疫情社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21年绍兴市上虞区由Delta变异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2月7-21日上虞区的COVID-19病例相关信息, 分析本次疫情的三间分布, 估算潜伏期以及实时再生数(Rt)。结果 2021年12月7-21日上虞区累计发现COVID-19病例380例, 均为确诊病例, 年龄M(Q1, Q3)为52(38, 61)岁;男女性别比为1∶1.25;职业以工人(36.58%)和农民(27.63%)为主;此次疫情共波及上虞区的9个乡镇/街道, 主要集中在曹娥街道(57.10%)和百官街道(31.53%)。COVID-19病例的潜伏期M(Q1, Q3)为4.00(3.00, 5.75)d。基本再生数(R0)为4.06, Rt早期最高为5.62, 在疫情发现后呈下降趋势, 10 d内降至1.00以下。疫情自发现后14 d(12月7-21日)单日发病人数首次下降为0, 主要的发现方式为集中隔离发现(55.53%)和居家隔离发现(40.00%);密切接触者(密接)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新型冠状病毒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和传播链。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风险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021年11月1日,通过人群主动筛查,发现北京市昌平区一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北京市一起冷链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聚集性疫情进行溯源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风险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2022年1月18日至2月6日,共报告11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除1例待查外,其余111例存在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感染来源为进口冷冻货品外包装,2021年1月进口冷冻货品捕捞后储存于东南亚地区某国冷库,2021年6月包装后发送到我国北京市A区A冷库存储,随后分批次于2022年1月起在B区B冷库贴标销售,首发病例在搬运阳性冷冻货品期间发生感染,继而造成共同工作、就餐和居住在B冷库及其毗邻的C冷库和D餐厅(两库一店)所在区域的人员感染,涉及77例两库一店直接相关病例。在两库一店区域外还造成16个传播支链,涉及35例病例。结论 本起疫情提示进口冷链货品外包装污染输入疫情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冷链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甘肃省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 包括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暴露场所、发现方式、感染来源等。采用Excel 2016、SPSS 22、ArcGIS 1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11月25日, 甘肃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46例, 疫情波及5个市10个县(区), 流行过程可分为输入病例期、输入-本地病例期和本地病例期3个阶段。年龄分布为1~87岁, 其中18~59岁占59.59%(87/146)。男女性别比为1∶1.12(69/77);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17.12%, 25/146)、离退人员(15.75%, 23/146)、学生(13.70%, 20/146)、家务及待业人员(12.33%, 18/146)为主。3个阶段中, 18~59岁年龄段病例比例分别为44.44%、54.41%、70.00%, 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24, P<...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市海淀区某商品交易市场(Y市场)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分析其传播链及传播模式,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聚集性疫情调查方法,描述COVID-19病例三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绘制病例发病时序图和分析传播链。采集调查对象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于北京市丰台区某农产品批发市场(X市场),由Y市场1名从业人员暴露于X市场引发,随后在Y市场、周边社区、美食城、公司、家庭等地导致8起聚集性疫情,共报告关联性COVID-19确诊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10-14日,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年龄范围5~87岁;首发症状以发热(10/20)、咽部不适(7/20)为主;潜伏期中位数5(IQR:3~8)d;代间距中位数5 d;续发率3.7%(20/538),家庭密切接触者续发率14.0%(7/50)。结论Y市场COVID-19疫情是通过被污染环境、物品、人员接触等多种暴露方式导致的聚集性疫情,北京市海淀区通过综合防控措施使COVID-19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收集2022年1月1至20日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大数据轨迹分析Delta变异株引起的郑州市高新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本研究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分别为276例和599例, 密切接触者的罹患率为5.43%(15/276), 次密接触者的罹患率为0.17%(1/599)。传播链关联确诊病例10例, 一至五代病例密切接触者罹患率分别为20.00%(5/25)、17.86%(5/28)、0.72%(1/139)、14.81%(4/27)、0(0/57)。密切接触者不同接触方式显示:与病例同住/同屋、同餐、邻居间接触、同一交通工具接触、同空间、工作接触的罹患率分别为26.67%、9.10%、8.33%、4.55%、1.43%、0。郑州市高新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减少家庭聚集性病例和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链。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应用现场调查和大数据技术分析传播链。结果 2022年4月27日至5月13日, 海淀区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全基因组测序系Omicron变异株(BA.2.2进化分支);涉及感染者38例,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临床分型以轻型(88.2%)为主,无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早期临床症状以咽部不适(50.0%)、咳嗽(29.4%)为主;17 d内传播7代,涉及3起社区聚集、2起单位聚集和8个家庭内传播;暴露方式以同住(47.6%)、同时空暴露(31.6%)为主;代间距MQ1,Q3)为3(1,6)d;总续发率为1.5%(37/2 482),其中家庭续发率为36.7%(18/49)。结论 本起Omicron变异株疫情临床症状轻,家庭、社区聚集性明显,疫情传播速度较快,同时空暴露感染风险较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摸排密切接触者,以快制快,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引发天津市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播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行病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天津市共报告430名病例,409名符合纳入标准,70.90%(290/409)发生家庭聚集。家庭续发率为33.64%,12~17岁组首发病例家庭续发率(13.79%)明显低于18~49岁组(36.48%),OR值(95%CI)为0.378(0.170~0.840)。影响家庭聚集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病例在封/管控区和居家隔离发现较集中隔离发现的OR值(95%CI)分别为2.951(1.322~6.586)和2.287(1.164~4.495),首发病例出现咽部不适较未出现咽部不适的OR值(95%CI)为3.003(1.576~5.720);家庭内全部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较未全部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OR值(95%CI)为0.268(0.132~0.552)。结论 本次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引发家庭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首发病例在封/管控区和居家隔离发现以及首发病例出现咽部不适是发生家庭聚集的危险因素;家庭内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是发生新冠病毒肺炎家庭聚集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深圳市一起广东省外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Omicron BF.7变异株所致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梳理和分析其传播链条和传播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 整理新冠病毒感染者活动轨迹、分析代际关系等, 对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2022年10月8-23日, 深圳市共报告196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均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男、女性分别为100和96例, 年龄M(Q1, Q3)为33(25, 46)岁。本起疫情由在广东省外旅游返回深圳市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首发病例)引起, 4条传播链分别为首发病例现住址相关感染8例、7日晚社会面活动相关感染65例、8日写字楼工作场所相关感染累计48例、在工作场所附近的写字楼相关感染74例。本起疫情潜伏期M(Q1, Q3)为1.44(1.11, 2.17)d。室内暴露的潜伏期短于室外暴露的潜伏期, M(Q1, Q3)分别为1.38(1.06, 1.84)和1.95(1.22, 2.9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0.27, P=0.001)。随着代际的增加, 基因位点突变个数及突变比例增加。在同一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COVID-19收治医院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病历调阅及床旁查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时点现患率调查方法,对某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2022年1月13日所有在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调查403例COVID-19患者,年龄10个月~94岁,中位年龄36岁,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1.99%。其中COVID-19患者不同年龄、疾病分型和诊疗场所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机使用率1.24%,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留置导尿管使用率1.99%,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1例;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率为0.99%,无1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检出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4%,均为治疗用药和单一用药。结论 伴随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进化和变异,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弹,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COVID-19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原始毒株引发的,且在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老年、重型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是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防控医院感染应重点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