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hepatic arterythrombosis,HAT)的诊断、治疗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14年4月间完成的41例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临床资料,术后早期常规监测血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对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或开腹肝动脉探查。结果术后9例发生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21.95%,经肝动脉介入溶栓、肝动脉切开取栓或再次肝移植,2例死于肝动脉血栓,7例肝动脉再通,但围手术期2例死于肺部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1例死于肠漏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再次肝移植者因原发肝无功能而死亡。结论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可疑HAT者,尽早行肝动脉造影确诊及溶栓治疗、开腹探查肝动脉切开取栓治疗可有效诊断和治疗HAT。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肝动脉阻力指数对儿童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20年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肝移植的患儿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肝动脉波形、阻力指数(hepatic artery resistance index,HARI)、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磁共振胆管成像等资料。将HARI进行分类分析,绘制肝动脉阻力指数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HARI预测胆道并发症发生的最佳临界点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58例接受肝移植患儿中发生胆道吻合口并发症16例;HARI预测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的最佳临界点为0.58,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1.5%、89.3%、83%。HARI≤0.58的患儿发生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的概率更高。结论肝移植术后低阻力指数与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相关,其HARI的最佳临界点为0.58,HARI≤0.58的患儿发生胆道吻合口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儿童亲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亲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为提高儿童亲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本院25例亲体肝移植患儿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胆道闭锁合并胆汁性肝硬化15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3例,肝糖原累积症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3例,急性药物性肝功能衰竭1例,原发性肝硬化1例。对其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措施。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1例于术后3d死于门静脉血栓;1例亲体肝移植术后7d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再次行尸体肝劈离式肝移植,术后1个月因消化道出血而死亡;1例术后感染曲霉菌死亡;其余22例痊愈出院。结论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治疗,是儿童亲体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发生该现象的潜在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共49例,15例术后早期发生移植肝动脉闭塞,其中2例术后1周内死亡的受者被剔除出本研究,搜集其余13例受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分析该组病例术后的临床过程及预后.结果 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内动脉分支闭塞9例,肝动脉主干闭塞4例,闭塞发生时间为术后(4.7±1.8)d.肝动脉分支闭塞组的9例患儿于闭塞发生后(9.7±5.3)d肝内动脉血流恢复;肝动脉主干闭塞组的4例患儿于闭塞发生后的(9.8±3.2)d出现肝内动脉侧支循环,于闭塞发生后的(20.0±5.0)d出现肝门部的动脉侧支循环.随访结果,有4例患儿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每组各2例,肝动脉主干闭塞组的1例行二次肝移植,余3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球囊扩张治疗,移植肝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肝动脉分支闭塞是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闭塞的主要类型.发生肝动脉主干闭塞的患儿均能在短期内建立代偿性侧支循环,对于远期可能发生的胆道并发症注意密切监测,及时治疗,长期临床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小儿肝移植近期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肝移植术后管理经验以及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行小儿肝移植7人8例次,其中亲体肝移植2例,减体积肝移植3例,劈离式肝移植2例。术后即送至ICU监护并监测重要脏器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早期用免疫抑制剂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每日Doppler检查肝脏血流速度和频谱。结果1例术后第5d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他近期并发症还包括:腹腔内大出血2例、门静脉栓塞1例、肝静脉狭窄1例、右上肺不张5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炎2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1例、伤口感染2例、病毒感染3例、肾功能损伤2例、胆道并发症2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结论小儿可成功施行肝移植手术,然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胆道闭锁(B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完成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22例.术后平均随访18.5(1至36个月)个月,回顾总结肝移植患儿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已行Kasai手术9例,20例低于1岁,21例低于10kg.其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均无差别.供肝受体质量(GR/WR)比3.5(2.1~5.7)%.有27例次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出血再手术止血,1例门静脉并发症,肝静脉并发症1例,3例肝动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1例.有3例围手术死亡,1例再次移植,急性排斥5例(22.7%).6个月、1年和3年受体生存率分别为86.4%、82.2%和82.2%.结论 受体体重,移植物受体质量比,是否行Kasai手术对肝移植手术效果无影响;适当的供肝质量,细致的手术技巧可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活体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22例单中心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胆道闭锁(B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完成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22例.术后平均随访18.5(1至36个月)个月,回顾总结肝移植患儿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已行Kasai手术9例,20例低于1岁,21例低于10kg.其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均无差别.供肝受体质量(GR/WR)比3.5(2.1~5.7)%.有27例次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出血再手术止血,1例门静脉并发症,肝静脉并发症1例,3例肝动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1例.有3例围手术死亡,1例再次移植,急性排斥5例(22.7%).6个月、1年和3年受体生存率分别为86.4%、82.2%和82.2%.结论 受体体重,移植物受体质量比,是否行Kasai手术对肝移植手术效果无影响;适当的供肝质量,细致的手术技巧可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胆道闭锁(B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完成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22例.术后平均随访18.5(1至36个月)个月,回顾总结肝移植患儿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已行Kasai手术9例,20例低于1岁,21例低于10kg.其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均无差别.供肝受体质量(GR/WR)比3.5(2.1~5.7)%.有27例次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出血再手术止血,1例门静脉并发症,肝静脉并发症1例,3例肝动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1例.有3例围手术死亡,1例再次移植,急性排斥5例(22.7%).6个月、1年和3年受体生存率分别为86.4%、82.2%和82.2%.结论 受体体重,移植物受体质量比,是否行Kasai手术对肝移植手术效果无影响;适当的供肝质量,细致的手术技巧可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移植患儿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期间8例小儿肝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组男4例,女4例,肝移植年龄4—67个月,体重6—19kg。6例亲体活体肝移植,1例劈裂式肝移植,1例减体积肝移植。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存活率87、5%;手术成功患儿中1例于术后8个月死于消化道出血,1年生存率为75.O%,其他6例存活至今,最长生存期43个月。术后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2例;远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Epstein—Barr病毒感染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低蛋白血症3例。远期外科并发症:门静脉血栓1例,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狭窄1例。他克莫司(FK506)的副作用:高血压3例,肾脏损害1例,肝脏损害1例,腹泻1例。所有存活患儿无心理异常;1例术前体格发育落后者,术后发生了生长追赶。结论肝移植改善了小儿终末期肝病的预后。儿童肝移植后并发症多见。周密的术后随访与管理有助于发现各种内外科并发症和保证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肝移植术式选择.方法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于2000年8月至2007年11月对15例年龄≤12岁终末期肝病患儿施行18次肝移植手术.2000-2004年前的7例10次手术均为减体积肝移植,2006年后实施的8例肝移植中4例为劈离式、4例为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后均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密切监测移植肝血流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20.0%、感染73.3%、胆管并发症33.3%、肝动脉栓塞20.0%、腹腔出血13.3%.4例(26.7%)患儿因腹腔感染、出血、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其中2例血栓形成患儿分别行二次、三次肝移植,再移植率为13.3%.死亡4例(26.7%),其余11例患儿随访1年1个月至8年4个月(至2008年12月),健康存活.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儿童肝移植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对20例儿童实施肝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原发疾病主要包括胆道闭锁、Alagille综合征、先天性肝内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手术方式采用亲体部分肝移植手术(n=16)和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肝脏移植手术(n=4)。20例均应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方案,其中3例增加了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抗排斥反应。术后患儿给予抗感染、抗排斥等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肝血管吻合处血流情况及肝功能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0例患儿均移植成功,肝移植供体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受体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为肺部和腹腔。术后1例出现肝动脉栓塞,3例出现乳糜漏,2例出现胆道狭窄,3例出现早期排斥反应,1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检测肝功能及血药浓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儿童终末期肝病可通过活体肝移植或DCD肝移植手术取得理想的效果,手术方式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不同年龄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评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396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分布:0~1岁282例(0~1岁组),1~6岁92例(1~6岁组),>6岁22例(>6岁组)。根据6个月内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急性排斥组(n=71)和非排斥组(n=325)。比较不同年龄急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患儿术后早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值的差异,绘制轮廓图并对两组连续测量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确定术后早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确定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早期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临界值。结果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7.93%(71/396)。在0~1岁儿童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早期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值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而其他年龄段的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值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不存在相关性(P>0.05);术后1~7 d急性排斥组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连续变化值显著高于非排斥组(F=25.380,P<0.001);在0~1岁儿童肝移植受者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值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68~0.817),灵敏度为63%,特异度为73%,临界值为3.23%,阳性预测值为31.18%(29/93),阴性预测值为91.05%(173/190)。结论在接受肝移植的儿童受者中,术后早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值对于0~1岁儿童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可作为早期风险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间47例在外院接受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胆道梗阻,转入我院成功行腹腔镜二次手术的患儿,对其病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治疗.结果 出现胆道梗阻症状,即反复胆管炎或持续肝功能异常距离第一次手术的时间为术后2周~10.8年(平均1.7年).在外院接受抗炎保肝利胆PTD治疗时间2周~10年(平均2.7年),未见明显好转.接受二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11年(平均4.5年).病理显示57.4% (27/47)患儿存在I~IV级肝纤维化.本研究发现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如下:①异位肝右动脉前置压迫肝管空肠吻合口近端导致梗阻占27.6% (13/47).术中将异位肝右动脉重置于肝管空肠吻合口后方解除梗阻;②初次手术未解决伴发的单一或多处肝管狭窄占29.8% (14/47).二次手术中行肝管扩大成型+肝管空肠再吻合;③吻合口狭窄占42.6% (20/47).二次手术中行肝管空肠再吻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120个月),无1例发生胆道再梗阻或胆管炎.肝功能于二次术后1个月~2年恢复正常.结论 异位前置肝右动脉压迫、合并单一或多处肝管狭窄、吻合技术是胆总管囊肿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应尽早外科手术解除梗阻避免肝功能损伤及肝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儿童的临床特征,寻找可能与术后免疫耐受形成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间完成的儿童肝移植中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的3例患儿资料,包括:移植年龄、原发疾病、供肝来源、术后免疫抑制剂、随访检查结果等.结果 3例完全停药儿童的原发病均为胆道闭锁,平均移植年龄7个月17 d,均为母体活体供肝肝移植,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均为强的松龙+环孢素A,服药至少2年以上,完全停药1年以上.结论 移植年龄<1岁、原发病为胆道闭锁、母体供肝、服药2年以上、服用环孢素A是这些完全停药儿童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施行的48例儿童DCD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因素对受者胆道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48例儿童DCD肝移植受者术后共11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2.9%.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并发症组与对照组间的热缺血时间(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体年龄(P--0.998)、受体性别(P=0.094)、MELD评分(P=0.159)、PELD评分(P=0.740)、Child-Pugh评分(P=0.159)、冷缺血时间(P=0.990)、受体ICU逗留时间(P=0.105)、是否发生感染(P=0.930)、有无其他并发症(门静脉狭窄/血栓形成、肝动脉栓塞、DGF)(P=0.268)以及A3O血型是否相容(P=1.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热缺血时间(P=0.020,OR=10.367,95%可信区间为1.451~74.089)是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并发症仍然是儿童DCD肝移植术后的重要难题,热缺血时间是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选择更短热缺血时间的CDC供肝可以降低儿童肝移植受者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我院10例亲属活体供肝儿童肝移植手术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完成的10例亲属活体供肝儿童肝移植供受体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本组男5例,女5例.肝移植年龄6个月至14岁,体重7至42 kg.其中,Wilson'S病2例,胆道闭锁3例,严重门静脉高压症3例,重型肝炎1例和肝糖原蓄积症1例.术后8例用他克莫司(FK506)及强的松,2例用环孢素A(CsA)及强的松等抗免疫排斥.结果 10例供体均顺利出院,健康生活,无并发症发生;10例受体中除1例因门静脉血栓患儿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9例均痊愈出院.随访中除1例于术后5个月死于排异反应、1例术后7个月死于当地意外食物中毒外,其他7例存活至今,最长生存期24个月.术后并发症5例:门静脉血栓1例,胆道狭窄1例,腹腔淋巴漏1例,ICU监护期间严重感染2例等.结论 亲属活体供肝儿童肝移植手术技术要求高,术前仔细的供、受体选择,准确的血管影像学检查、精确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是亲属活体供肝儿童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自体肝存活情况及行肝移植术的时机。方法对本院2002年至2011年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18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这部分患儿进行中长期随访,了解其自体肝存活情况。结果 2例分别在胆管炎病程4个月和5个月后行肝移植术,其余16例均坚持抗感染治疗。12例在抗感染治疗6~15个月后症状消失。随访5~12年10例仍自体肝存活,但均有肝硬化症状;其余2例因继发腹水或消化道出血予肝移植。另外4例治疗中出现肝内胆管扩张,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TBD)。引流后1例放弃治疗死亡;2例引流后仍无法控制感染行肝脏移植手术后感染消退;1例行肝门部再吻合后仍存在胆管炎反复发作,但经抗感染治疗15个月后症状缓解。自体肝生存至今6年。结论胆道闭锁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患儿仍可自体肝长时间存活,合并肝内胆管扩张时提示预后不良,需考虑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在体劈离式儿童肝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实施的30例在体劈离式儿童肝脏移植的供体、受体资料。30例供体均为"中国一类"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DBD)供体, 平均年龄42岁;脑死亡原因:颅脑外伤15例, 脑出血13例, 呼吸心跳骤停2例。在体劈离均将供肝分为左外叶(Ⅱ~Ⅲ段)和扩大的右三叶(Ⅰ段+Ⅳ~Ⅷ段), 均采用背驮式肝移植。观察手术效果及患儿随访情况。结果随访至2021年9月(平均随访10.2个月), 30例在体劈离儿童肝移植受体无一例出现血管相关并发症(动脉栓塞、门静脉狭窄、流出道梗阻等);出现腹腔出血1例, 为肝脏断面出血, 予手术探查止血;Roux-en-Y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 予介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行球囊扩张后好转。术后平均入住监护室时间为80 h, 平均住院时间为22.8 d。移植物存活率96.6%(29/30), 1例术后出现移植物失功, 行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施行的48例儿童DCD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临床因素对受者早期HAT的影响.结果 48例不区分年龄的儿童DCD肝移植受者术后共8例发生早期HAT,发生率为16.6%.其单因素分析显示HAT组与对照组间的术前Cr(P=0.043)、Child Pugh评分(P=0.041)、热缺血时间(P=0.022)、受体性别(P=0.04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热缺血时间(P=0.03)、受体性别(P=0.039)是其术后早期HAT的独立危险因素.48例患儿中≤1岁的儿童有33例,其中6例发生早期HAT,发生率为18.2%.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HAT组与对照组间的受体年龄(P=0.045)、受体性别(P=0.013)、受体身高(P=0.034)、术前Cr(P=0.034)、术前TB(P=0.015)、Child-Pugh评分(P=0.007)、热缺血时间(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热缺血时间(P=0.015)、受体身高(P=0.016)是其术后早期HA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AT仍然是儿童DCD肝移植术后的重要难题,对供者、受者的选择以及对供肝获取和植入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助于降低儿童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HAT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1岁10个月,因“活体肝移植术后18月余,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cholangial drainage, PTCD )术后15月余,发热1月余”入院。患儿18个月前(2014年4月1日)因结节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于外院行亲体肝移植术,供者为患儿父亲,供肝为左外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日床旁腹部超声示“肝总动脉远端未见明确显示,疑肝总动脉血栓闭塞可能,肝S4梗死灶可能性大,疑门静脉吻合口狭窄”,急诊行肝动脉造影+球囊支架成形术,术后第2天因失血性休克行剖腹探查止血术。规律抗排异(他克莫司、激素)及保肝治疗,监测肝功能逐渐恢复。15个月前患儿因胆瘘于2014年7月2日行PTCD置管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外院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好转,2015年4月拔除PTCD导管。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全身乏力,无寒战、咳嗽、咳痰、胸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3×109/L,红细胞2.03×1012/L,血红蛋白63 g/L,血小板57×109/L;血生化示谷丙转氨酶34 U/L,谷草转氨酶43 U/L,总胆红素11μmol/L,直接胆红素6μmol/L,碱性磷酸酶273 U/L,谷氨酰转酞酶195 U/L;FK506浓度9 ng/ml,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查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 ) DNA 定量1.73×103 copies/ml,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 DNA定量<2000 copies/ml,考虑EB 病毒感染,加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2周。患儿仍持续发热,体温最高39℃,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5年10月22日以“发热待查、EB病毒血症?、亲体肝移植术后”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