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塑时间观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塑时间观训练,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时间观倾向、主观幸福感、社会功能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积极与未来、享乐的时间观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3.068,P<0.001;t=-15.550,P<0.001;t=-5.664,P<0.001),消极与宿命的时间观均低于对照组(t=14.973,P<0.001;t=10.544,P<0.001),主观幸福感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1.408,P<0.001;t=-5.366,P<0.001),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6.396,P<0.001)。结论 重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时间观可以帮助其建立积极健康平衡的时间观,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社会功能及康复的疗效,达到减轻家庭、医院及社会压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负重在适宜人群中的康复疗效。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骨科Evans-Jensen 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且骨折复位符合股内侧皮质阳性支撑(PMCS)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 22)和试验组(n = 23)。对照组于术后6周行耐受性负重,试验组于术后48 h内行耐受性负重,均由每次10 min、每天3次逐渐递增至每次20 min、每天5次,直到骨折临床愈合。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术后6周、3个月、6个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 =3.716, P < 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t = 1.540,P > 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t =6.248, P < 0.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χ2 = 2.198, P > 0.05)。术后6周、3个月和6个月,两组VAS均无显著性差异( t < 1.330, P > 0.05)。试验组术后6周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t = -5.115, P < 0.001),两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 t| < 1.799, P > 0.05)。 结论 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且骨折复位符合PMCS的患者于术后48 h内行耐受性负重可减少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Cameron适时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制订中,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将2020年4月-9月收治的5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5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出院准备,干预组采用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比较2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残余尿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结果 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5.696,P<0.001;t=-10.663,P<0.001),术后4周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7,P=0.038),首次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t=7.061,P<0.001),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t=7.501,P<0.001)。结论 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可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护理人员出院准备指导质量,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上肢康复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12月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康复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双手握力、肩关节活动度、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 结果 试验组36例、对照组38例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双手握力、肩关节活动度、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内瘘侧握力(t=-2.350,P=0.022)、非内瘘侧握力(t=-3.693,P<0.001),内瘘侧肩关节外展(t=-2.468,P=0.016)、外旋(t=-5.167,P<0.001)、内旋(t=-2.059,P=0.043),动静脉内瘘血流量(t=-2.020,P=0.047)、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t=-5.229,P<0.001)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肢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上肢功能及维护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5.
段娟  王颖  黄峥  丁莉  董萌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2):729-733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管理平台在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为心脏康复管理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心血管内科心肌梗死PCI术后处于稳定期的出院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的8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后随访管理,试验组采用心脏康复管理平台进行院外随访管理。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心血管紧急事件发生情况及3个月内的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3.708,P<0.001;t=6.042,P<0.001);心血管紧急事件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15.095,P<0.001;χ2 =5.296,P=0.021)。 结论 将心脏康复管理平台应用于中青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访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签约式饮食管理模式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随访组和签约管理组。常规随访组采用门诊常规饮食教育进行干预;签约管理组采用签约式饮食管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规范复诊率、血糖控制水平、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签约管理组规范复诊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随访组(χ2=47.994,P<0.001;t=2.729,P<0.001);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常规随访组(t=7.532,P<0.001;t=5.404,P<0.001;t=9.040,P<0.001);饮食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常规随访组(t=10.090,P<0.001)。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运用签约式饮食管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患者认可度高。  相似文献   

7.
刘璐  纪晓新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0):625-628
目的 探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模式施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47.231,P<0.001;t=15.568,P<0.001;t=15.869,P<0.001)。结论 采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其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递进式护理干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骨科收治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递进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康复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康复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658,P<0.001;t=2.158,P=0.033;t=2.930,P=0.004)。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行递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图文式护理路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随机教育法,即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予以健康指导,其余时间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规范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满意度、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结果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9.5±2.5、10.3±2.8 d、住院费用44498.7±4883.7、47603.9±5602.4元,满意度(97.7±1.1)%,(94.3±2.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60.7±12.6、72.1±12.9 h,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24.7±6.6、36.1±8.9 h、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96.7±1.2)%,(90.7±2.1)%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t=11.783,P=0.029;t=8.814,P=0.000;t=3.742,P=0.002;t=3.217,P=0.003;t=2.837,P=0.006;t=10.253,P=0.003)。结论规范图文式护理路径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还可以提高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程模块化智护提醒系统在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全程模块化智护提醒系统,该系统包括护士交接班模块、护理任务模块、检查预约模块,并在笔者所在医院5个病区181名管床护士中试运行,比较应用全程模块化智护提醒系统前后护士晚交班时长、护士工作遗漏情况,并调查护士对该系统使用感受。结果 应用全程模块化智护提醒系统后,护士交班前准备时间和晚交班总交班时间均缩短(t=12.261,P<0.001;t=9.859,P<0.001),护理工作遗漏减少(P<0.05),护士对该系统评价较高(各条目得分均值>4分)。结论 全程模块化智护提醒系统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遗漏,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健康管理程序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院外健康管理的应用程序,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 构建由患者版手机端、医护版手机端和电脑版管理端组成的"心管家"应用程序,应用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150例CHF患者的院外健康管理.将出院的15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升阳举陷法艾灸在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在盆底肌功能训练和膀胱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升阳举陷法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并评价其效果,以期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早期康复活动研究团队、在文献检索及半结构化访谈后形成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的初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最终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CCU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活动方案。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6 min步行试验、住院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量、脑利纳肽水平等作为监测指标。结果 试验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52.64±5.60)分,低于对照组(56.89±6.59)分(t=-4.877,P< 0.001);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279.86±84.66) m,优于对照组(248.78±93.73) m(t=2.441,P=0.016);试验组CCU住院时间(8.97±2.80) d,少于对照组(10.48±3.80) d(t=-3.182,P=0.002);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2.18±0.49) L,高于对照组(1.92±0.35) L(t=4.338,P< 0.001);试验组脑利纳肽水平(697.88±135.58) pg/ml,低于对照组(755.29±141.74) pg/ml(t=-2.905,P=0.004)。结论 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制订了个体化的活动策略,通过团队管理的手段保障其早期活动的安全性,能够切实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其在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中的作用。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为研究框架,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并采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两组疼痛情况、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离床率、肠梗阻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最终纳入8条证据,共12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评分<3分的人数百分比由74.37%提升至8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7,P=0.041);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从(31.89±9.50) h缩短至(20.01±4.65)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8,P<0.001);术后24 h离床率由30.94%提高至91.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P<0.001);肠梗阻发生率由5.31%下降至1.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良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新生儿中心实施经口置入胃管的30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8月—2021年4月,经口置入胃管的155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胃管置管测量长度的方法为从患儿鼻尖到外耳廓中点2倍的距离;将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口置入胃管的151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胃管置管测量长度的方法为从患儿鼻尖到耳垂到剑突的距离,比较两组胃管管端到位率、胃肠减压前3 d每日的引流量、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减压总时间。结果 试验组经口置入胃管管端到位率为85.81%,对照组为15.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4,P<0.001);试验组胃肠减压前3 d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8、t=15.78、t=11.06,均P<0.001);试验组胃肠减压期间呕吐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20.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08);试验组胃肠减压时间为(6.90±3.57) d,短于对照组的(8.27±3.88)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4,P<0.001)。结论 采用改良的早产儿经口置入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能有效提高胃管管端到达理想位置的精准度,避免胃管管端位置过浅或过深,并提高胃肠减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聚焦式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产科进行分娩并确诊为产后抑郁的初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聚焦式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主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的短期及长期效果,为患者当日出院的安全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9日。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3 90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844例,对照组2 064例。结果显示,与住院患者相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24 h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R=0.28,95%CI(0.05,1.64),Z=1.42,P=0.16]、24 h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RR=0.67,95%CI(0.17,2.68),Z=0.57,P=0.57]、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R=0.83,95%CI(0.43,1.58),Z=0.57,P=0.57]、30 d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RR=0.94,95%CI(0.71,1.26),Z=0.40,P=0.69]、30 d再入院率[RR=1.12,95%CI(0.76,1.66),Z=0.57,P=0.57]、1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R=1.03,95%CI(0.76,1.40),Z=0.19,P=0.85]、1年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RR=0.98,95%CI(0.76,1.25),Z=0.19,P=0.85]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当日出院降低了医疗费用,多数患者倾向于当日出院,但患者出院准备度不足。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不会增加患者短期及长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未来可在门诊特定患者群体中开展更多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将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母乳相关感染发生率、护士及产妇母乳院外管理知识问卷得分、护士及产妇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21条证据、18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新生儿母乳相关感染发生率由5.81%下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护士及产妇母乳院外管理相关知识问卷得分分别由(70.1±5.4)、(55.8±8.3)分提升至(87.6±5.0)、(74.5±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6,P<0.001;t=8.055,P<0.001);除条目8、13、16外,住院新生儿母乳院外管理审查指标执行率均上升至80%以上。结论 实施基于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规范产妇母乳采集、储存、运送行为,提高护士对母乳的监管力度,从而减少母乳被污染的风险,保证母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