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绝经期是妇女由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岁月,一般发生于45-55岁。此时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和机体老化变化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现象,也是妇科肿瘤的好发年龄,这就意味着更年期妇女的手术机会增加。但是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和组织形态学退化性变化及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失调,  相似文献   

2.
李豪英 《光明中医》2006,21(6):12-13
妇女40~65岁由生育旺盛的性成熟逐渐过渡到老年的一段时期内,因女性机体内功能减退,细胞老化凋亡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反应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妇女机体内环境急剧变化,多系统出现动荡与紊乱,机体处于一种生理性应激状态,但机体具有自调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机体去调整与维持机体的自稳状态。倘若这种能力较弱或机体内环境变化得过于剧烈,使机体难以达到新的平衡,便会使围绝经期的生理性应激转变成的病理性应激,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围绝经期的易生疾病。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在应激反应中诱生的具有广泛性与非特异性的细胞保护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参与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由于围绝经期应激反应中诱生的热休克蛋白与围绝经期时机体诸多环节如免疫、抗氧化、雌激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功能等密切相关,因此探讨热休克蛋白在围绝经期机体中的作用,对于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莹  黎烈荣 《光明中医》2007,22(4):20-2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较长岁月,是妇女生命的重要转折点,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生理变化非常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过渡时期,是妇女一生中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部分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产生的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包括烘热、汗出、心悸、心烦、头晕、失眠、疲惫乏力、精神委靡、浮肿等。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大部分女性在此期出现或轻或重的围绝经期症状.本文从中医学传统理论入手,从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定期检查等5个方面阐述围绝经期妇女的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7.
浅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芳  吴新华 《光明中医》2009,24(9):1783-1784
围绝经期是中年妇女进入老年期前必经的生理过渡时期,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仅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其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避免和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缩短围绝经期的时间以及安全渡过围绝经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杰 《国医论坛》2008,23(1):27-2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必经的生理过程,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过渡时期.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身体和心理出现一系列变化,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多以肝郁血瘀为主,故试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120例,获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多。围绝经期的自然生理变化使围绝经期妇女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其中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医学干预,会加深其恐惧感和紧张感,进而精神症状出现或更严重,给围绝经期妇女带来一定痛苦。为了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本院应用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介入逆针灸关元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绝经期是妇女自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此时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动荡变化,机体处于一种生理性应激状态;若超出机体自身适应范围,则往往造成生理性应激向病理性应激的转变,进而引起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极易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精神神志病等多种疾病.而逆针灸作为激发机体产生良性预应激的适宜手段,能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使机体处于一定的警觉状态,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减轻随后伤害性刺激对机体带来的损伤,是古今重要的防病保健方法.若在围绝经期早期介入逆针灸的方法,对随后围绝经期的生理性应激或其引发的病理性应激进行有效干预,使机体迅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减轻稳态失衡造成的损伤及诱发的相关疾病,保健延年,对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命质量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肝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疗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是妇女机体从盛到衰的一个时期,从肝的角度提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通过理论探讨,辨证分型,为其临床治疗提出新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诊断为干眼症的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48例确诊为干眼症患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并同时设立无干眼症的围绝经期女性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测定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性激素有无差异.结果:确诊为干眼症的围绝经期妇女及无干眼症状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E2、T、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p<0.01),两组围绝经期妇女FSH显著高于对照组A(p<0.01).确诊为干眼症的围绝经期妇女血清T、P水平低于无干眼症的围绝经期妇女(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中干眼症患者睾酮(T)、孕酮(P)水平更低些,但雌二醇(E2)水平高于无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妇女使用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围绝经期妇女在干预前后生理机能、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及独立性等生活质量评分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围绝经期妇女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红  李伟莉 《河北中医》2012,34(7):1100-110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是指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而引起月经的不规则变化,是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学崩漏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的症状而需要治疗。为了使围绝经期妇女安度更年期,笔者现将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思路、方法与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成年进入老年的转折点 ,也是妇女易发病的“多事之秋”。因此 ,加强围绝经期的医疗和保健工作 ,维护妇女围绝经期身心健康 ,提高妇女老年期生活质量 ,是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1 概 念妇女从生育能力与性活动正常的时期 ,经过生育能力和性活动渐渐减少到完全停止而进入老年期 ,这一过程称之为更年期。其突出的标志是绝经 ,这一过程可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合称围绝经期。绝经前期 :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时期 ,一般从 4 0岁开始历时 6~ 8a;绝经期 :是指永久性闭止 ,月经闭止达 1a以上 ,其最后…  相似文献   

18.
赵艳 《光明中医》2008,23(11):1865-1866,F000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年轻妇女如因病卵巢受损丧失功能,或因手术切除,或因药物影响卵巢功能后,同样可以出现围绝经期综合症状。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传统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根据其精神神经症状,也有人认为可归属脏躁范畴。  相似文献   

19.
苏玉梅  杨鸿  张镇 《河北中医》2006,28(12):920-920
女性绝经前后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生理过程,这种生理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表现出一系列病理现象,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984~2005年,笔者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绝经前后诸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清  许润三 《中医杂志》2006,47(2):151-152
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一个生理过程。这种生理的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出现的某些症状。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此类症状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据调查,我国60%~75%的妇女在围绝经期可出现症状。其中相当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且以脑力劳动的妇女及绝经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其症状主要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及雌激素不足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