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涤纶对折条在三尖瓣环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74例临床资料,行瓣膜置换或先心病矫治同期三尖瓣成形术。按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De Vega成形组(组1)32例,其中三尖瓣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18例,重度反流2例;涤纶对折条成形组(组2)40例,其中三尖瓣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17例,重度反流1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年、术后第3年临床及心脏超声随访资料。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心博骤停(组1),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肾功能衰竭(组2),余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72例患者完成1年门诊随访。68例患者(94.9%)完成3年或以上随访。随访期间左心房血栓形成3例,无右心血栓事件发生。华法林抗凝同时加服拜阿司匹林100 mg 3~6月后,左心房血栓消失。术后1年、3年随访,两组间残存三尖瓣反流程度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超声资料右心功能指标:舒张期右心房内径(RA)、右心室内径(RV)和三尖瓣环内径(DTv),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束的最大面积(Sm)及右心房的面积(SRA),术后第1年两组RA、RV、Sm/SRA、DTv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年,组1与术前比较Sm/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RV、D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2 RA、RV、Sm/SRA、DTv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术后第1年RA、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 Sm/SRA、DTv低于组1(P<0.01);术后第3年,两组间RA、RV、Sm/SRA、DTv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涤纶对折条三尖瓣环成形术中远期效果优于De Vega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人工瓣环治疗右房室瓣关闭不全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4例器质性或功能性右房室瓣中度或重度关闭不全患者使用人工瓣环行右房室瓣环缩术,同时行房问隔、室间隔及瓣膜修补术.结果 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肺动脉明显缩小.右房室瓣关闭良好21例,残余轻度返流11例,中度返流2例.结论 对器质性或功能性右房室瓣关闭不全应积极行瓣膜成形术,人工瓣成形环的应用可取得可靠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  相似文献   

4.
在风湿性二尖瓣疾病中,二尖瓣置换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技术成熟,远期效果确切.临床工作中常见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包括第一次手术的患者,以及曾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或未同期行三尖瓣治疗,远期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患者.2003年9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对上述各种需二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共计45例,采用Kay's、De Vega法行三尖瓣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求简便、可靠、利于操作的缝瓣方法。方法 对 10例需行瓣膜置换的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采用相继缝瓣法进行瓣膜置换术。结果 全组病例除发生 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多器官衰竭 ,经治疗痊愈外 ,无 1例死亡。结论 相继缝瓣法具有操作有序、简便、减少绕线、缝合牢固等优点 ,克服了其它各种缝瓣法的缺点。对于新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单位 ,尤其是手术人员 ,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常天  吴观生 《贵州医药》2011,35(7):617-618
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常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左心瓣膜病变,在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如果未对中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做相应处理,术后持续的右心功能不全,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同期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合理处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在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同期行三尖瓣DeVega或Kay’s成形1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成形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Kay氏成形术或DE Vega瓣环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前后径(RVD)、三尖瓣反流面积(TVR)、心排出量(CO)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TVR明显低于对照组,C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RVD、RA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成形环可缩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三尖瓣闭合不全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增加心排出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总结小儿三尖瓣下移畸形圆锥重建 (Cone重建) 的应用。方法 12例14岁以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接受Cone重建手术, 其中男4例, 女8例, 年龄 (6.8±4.2) 岁, 体质量 (24.1±11.8) kg。根据Carpentier分型, A型1例、 B 型7例、 C型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8例, 动脉导管未闭2例, 肺动脉瓣狭窄1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术前三尖瓣反流中度3例, 重度9例。紫绀4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 Ⅲ级7例, Ⅳ级1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 11 例成功行Cone重建, 1例因重建失败行三尖瓣置换术。2例接受圆锥远端开窗, 2例应用自体心包瓣叶扩大, 2例应用人工腱索, 2例加用双向Glenn手术。随访时间 (24.4±17.0) 个月, 期间无死亡和再次手术病例。成功行Cone重建的 11例患者中, 三尖瓣无反流和微量反流各2例, 轻度反流3例, 轻-中度反流3例, 中度反流1例; 心功能Ⅰ级10例, Ⅱ 级1例。三尖瓣反流程度及心功能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 (P<0.05)。结论 Cone重建根据解剖结构的差别有针对性的应用个体化的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2007年3月,我院采用双孔修复技术治疗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年龄5~17岁,体质量15~52kg。其中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5例,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透析导管在血液净化中使用和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总结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本科室应用带涤纶环的双腔留置长期透析导管患者35例,3例患者两次置管,其中颈内静脉置管33例次,右侧股静脉置管2例次。结果长期透析导管留置时使用导丝直接进管比使用撕脱鞘出血明显减少;股静脉留置长期导管易发生血栓形成,使用时间短。长期导管常见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和感染。结论对长期透析且无内瘘手术条件的患者,带涤纶环双腔长期透析导管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1.
氨甲环酸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艰 《江苏医药》1997,23(3):187-188
心脏外科中,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引起的凝血障碍是一个严重的、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多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克服这一障碍,以达到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和并发症的目的。随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活动改变在CPB中所致凝血障碍的作用被认识[1],对抗纤溶药减少手术失血和血液制品需求的作用不断进行研究,显示了抗纤溶药临床应用前景[2~5]。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A)[’j又名止血环酸(商品名Crtlokapron),是人工合成的抗纤溶药,与对氨甲基环乙烷酸立体异构,分子量约157;抗纤溶作用与…  相似文献   

12.
郭志刚 《天津医药》2018,46(5):449-453
摘要: 杂交技术 (hybrid technique) 是将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和心内介入技术结合的技术, 具有疗效确切、 视野良好、 创伤微小的优点, 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先进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水平、 诊疗意识、 医疗设备的逐步提高,特别是 “Hybrid手术间” 的逐渐普及, 杂交技术已经在心外科的多个亚专业领域开展应用, 个别领域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案。目前主要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疾病、 房颤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作为血管通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行带涤纶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105例次(103例),男55例次(54例),女50例次(49例),年龄17~91岁,平均年龄(59±16.2)岁,均通过颈内静脉留置,术后拍摄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以尿素清除率(URR)和Kt/V作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对照组则包含60例在同一时期使用相同设备,但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的患者.结果 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Permcath带涤纶环双腔导管经颈内静脉入路,99例次经右侧,6例次经左侧,使用1~54个月,平均使用(11.2±10.4)月.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不畅27例169次,发生率4.79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32例34次,发生率0.96例次/1000导管日.导管组血流量(204±25) ml/min,URR值为(71.3±17.8)%,Kt/V值为(1.34±0.28),与内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无法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带涤纶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套筒在CO2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0例行CO2激光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套筒组和对照组各330例。套筒组根据患者阴茎大小制作合适的套筒,将其套在阴茎上行CO2激光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激光包皮环切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副损伤、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副损伤发生率、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包皮环切术中使用自制套筒,操作方法安全,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少,伤口愈合好,成本低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患儿双腿悬吊于暖箱上,使患儿手术后肛门得到很好的管理,有效地预防泌尿系及会阴部的切口感染.方法 将加宽绷带绑绳绕过腿部从预留孔中穿过,束缚在双小腿部,在小腿处打结固定一次,两指间松紧适宜,将约束带固定到暖箱上的小孔上打结即可.结果 应用先天性肛门成形术后,将肛周皮肤完全暴露,便于观察分泌物状况,大大降低因分泌物堆积而造成的术口感染问题.结论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及时地清洁肛周分泌物,利于观察术口的情况,鉴于约束带有以上诸多优点,得到了医生及护士的肯定,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钟青  陈明 《云南医药》1994,15(3):208-210
二维超声测量二尖瓣环径、主动脉瓣环径在人工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评价昆明市延安医院功能科(650041)钟青,陈明,田志军,余源,丁云川,许容汉,杨桦,尹帆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前需预先了解瓣环口径的大小,以便为瓣膜置换术准备合适的人工瓣。我们将二维超声测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水囊模具在回肠代阴道成形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而行阴道成形术,且术后采用自制水囊模具的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采用自制水囊模具扩张阴道,对患者阴道成形情况、性生活满意情况、疼痛感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术后使用自制水囊模具均成功,阴道形成均良好,使用依从性好,患者使用水囊模具时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且无明显疼痛感,随访期间性生活满意。结论采用水囊模具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需特殊制作即可使用。患者术后佩戴无痛苦、使用依从性高、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制光棒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光棒组(A组)和Macin-tosh喉镜(B组),每组60例。观察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2、3min的HR、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SpO2,记录1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及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诱导后的HR、MAP和RPP值较诱导前的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的HR、MAP和RPP值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1、2min的HR、MAP、RPP上升幅度B组较A组明显升高,两组插管后3min的HR、MAP和RPP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高于B组的81.7%(P<0.05)。A组插管总成功率为98.3%高于B组的93.3%(P<0.05)。A组插管时间(33±6)s短于B组(51±13)s(P<0.05)。A组插管时损伤出血率10%低于B组的21.7%(P<0.05)。A组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为13.3%低于B组的26.7%(P<0.05)。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自制光棒气管内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速的插管方法,可解决基层医院困难气道插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永 《淮海医药》2006,24(6):498-498
包皮环切术是临床普外科、泌尿科等常见的门诊手术.常因切口感染、愈合时间长、疤痕增生等原因,而对手术后效果不满意.笔者2001年3月~2006年2月,把整形美容学的技巧-W成形术应用到切除包皮过长手术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评价长期带涤纶环双腔导管配合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血透中心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经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50例实施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肝素液,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肝素混合液,两组患者均连续应用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其血流量以及尿素清除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进行血液透析长期带涤纶环双腔导管封管能够显著改善导管功能,增强透析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