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病命名尚未统一,又称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新生儿期后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乳儿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早在1946年Rapoport等即已报告本症,但二十年后仍未受到重视。直至1966年Goldman等再次提出本症后,报告的病例才相继增多。我国本症亦较多见,广州、上海等地均有报告,近几年来才被重视。因为本症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所以临床医师,特别是儿科医师必须对本症有足够的认识。临床资料靖西县医院1980年9月至1984年10月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8例婴儿VitK缺乏症临床资料分析,表明婴儿VitK缺乏主要由于单纯母乳喂养所致,颅内出血是本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常规用VitK预防者,可防止本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症又称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或乳儿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自70年代以来报道较多,其本质与新生儿出血症相似。但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18%~50%存活者多数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自1992-2001年共收治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现就其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和远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多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出血是本症特征.其中颅内出血患儿病情重,死亡率高,存活者多有后遗症,故如何提高对该症的认识与及早防治,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94年5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6例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本症起病突然。发展迅速,以明显贫血、出血、颅内高压为主要表现。CT对颅内出血有明显的诊断价值。本病预后严重,预防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发生在1~2月婴儿的出血性疾病。以单纯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多见。由于本症能引起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婴儿死亡、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癫痫等严重后果,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其发病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诸方面做了较多的探讨。对于预防方面国外专家,特别是西方诸国研究较多,起步较早,多主张在新生儿期预防性肌注或口服维生素K以预防该症的发生。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拟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探讨预防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措施,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是近年来受到临床极大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由于该症临床上常早期出现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迅猛,容易误诊:所以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1992~2003年收治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5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4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Vit K)缺乏症。患儿以母乳喂养,出生2周~3月为多,临床特点为突然自发性出血、贫血和颅高压症。其中6例头颅CT证实颅内出血,3例实验室检查证实亚临床型胆汁淤积症(2例发病年龄稍大),提示原发性疾病在Vit K缺乏症中的意义,尤其是发病年龄稍大的患儿。文章还简述了当前国外预防Vit K缺乏症的有关论点,指出了口服vit K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傣族婴儿维生素B_1缺乏症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傣族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对50例傣族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傣族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6月内的农村小婴儿,均出现消化、神经或心血管系统症状,应用维生素B1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傣族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以精白米为主食的母乳或以自制米糊喂养的婴儿,对可疑患者可给予实验性治疗,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常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该症起病突然,常以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见.故对该症早期诊断,及时应用维生素K治疗,可减少病死率及后遣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新生儿晚期(出生2周后)到乳儿期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症所致的严重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近十多年国内才被重视。本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易误诊,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病残率高。早期诊治是决定本病予后的关键。我院自一九九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又称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者占80%。1966年首先由Goldman等报告,称为新生儿期后凝血酶元低下症。本症在临床并不少见,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病残率高。但诊断并不困难,早期治疗效果好。关键是提高认识,及时诊断。本文对我院1981年至1987年收治的11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3.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VK)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晚期(出生2周后)到乳儿期因缺乏VK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症所致的严重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近10多年国内外才予以重视。本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病急,病情重,易误诊,病死率和病残率高。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婴儿晚发性V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在新生儿晚期至婴儿期突然发生颅内压增高症伴迅速出现贫血,病前无感染中毒症状,无头部外伤史,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脑脊液为血性或CT显示颅内出血。12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  相似文献   

14.
<正> 婴儿晚发维生素K(简称Vk)缺乏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受到临床关注。由于该症早期常有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迅猛,病死率高,存活又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就成了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伤残率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4年12月~1997年6月共收治婴儿晚发Vk缺乏症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5,9(4):384-384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又称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婴儿迟发性出血性疾病、儿童早期出血综合征等。该症起病急骤,病死率可达3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达60% ̄80%,存活者亦[1]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后遗症。为提高对本症的认识,降低其病死率和  相似文献   

16.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观察及护理陈丽容(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柳州市545005)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症;观察;护理;婴儿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出血性疾病中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是指生后2周至1岁的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1]。本疾病...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或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常见于新生儿,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出血部位以消化道多见,常诊治于儿内科,在口腔科首诊较少见。笔者在临床遇见1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其主诉是口腔黏膜出血  相似文献   

18.
马骥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97-97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近7年采住院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效率88%,病死率12%,后遗症率28%。结论: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的认识。方法 对 48例维生素缺乏症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 6月内小婴儿 (81.2 5 % ) ,均出现消化、神经或心血管系统症状 ,给予维生素B1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结论 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乳母或幼儿饮食结构不合理及慢性感染患儿 ,对可疑患者可给予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是近年来颇受临床关注的小儿出血性疾病 ,由于该症常早期出现颅内出血 ,起病突然 ,来势凶猛 ,病死率高 ,存活者常有明显后遗症 ,故如何提高对该症的认识 ,力争做到早诊、早治 ,以提高治愈率 ,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 ,已成为临床儿科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 1 988~ 1 999年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 35例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35例 ,男 2 6例 ,女 9例 ,生后 1~ 2月 31例 ,3~ 4个月 4例。母乳喂养 34例 ,混合喂养 1例 ,有腹泻症状服用再林者 2例 (为母乳喂养儿 ) ,均未添加任何辅食。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