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癫(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癫(癎)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即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后也仍须继续服用抗癫(癎)药物(antiepileptic drug,AED)一段时间.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癫(癎)的发作,同时没有或少有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70%~80%的癫(癎)患者经过正规、合理的抗癫(癎)药物治疗后临床发作可以获得缓解[1].  相似文献   

2.
1 癫(癎)在儿科神经专科的发病率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 儿科预防癫(癎)发作的基本手段为药物治疗,目标是以单一抗癫(癎)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完全控制发作而无任何不良反应.传统的抗癫(癎)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苯妥英钠、地西泮等对部分患儿疗效欠佳,随着对癫(癎)发作的神经生物化学机制认识加深,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抗癫(癎)药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癫(癎)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其中大约有30%的患者对多种抗癫(癎)药物表现耐药,癫(癎)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被称之为难治性癫(癎).难治性癫(癎)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表明癫(癎)病灶内高度表达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1],PGP是一种多药转运蛋白,能够分解ATP获能从而逆浓度梯度将抗癫(癎)药物转运出脑组织,减少了癫(癎)病灶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上述机制可能参与了难治性癫(癎)患者对多种抗癫(癎)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4.
癫(癎)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其中大约有30%的患者对多种抗癫(癎)药物表现耐药,癫(癎)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被称之为难治性癫(癎).难治性癫(癎)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表明癫(癎)病灶内高度表达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1],PGP是一种多药转运蛋白,能够分解ATP获能从而逆浓度梯度将抗癫(癎)药物转运出脑组织,减少了癫(癎)病灶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上述机制可能参与了难治性癫(癎)患者对多种抗癫(癎)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新诊断癫(癎)患者初次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155例年龄4~68岁新诊断的癫(癎)患者给予单药治疗,至少观察1年,以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和早期治疗失败时间为终点事件,其中治疗失败的原因包括发作控制不佳和/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采用Cox回归分析判断癫(癎)患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癫(癎)家族史(HR=2.39,P<0.05)、EEG癫(癎)波(HR=2.05,P<0.005)、治疗前发作次数(HR=1.76,P<0.05)是影响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的因素;女性患者(HR=4.25,P<0.001)、部分性发作(HR=2.54,P<0.05)、EEG癫(癎)波(HR=3.11,P<0.005)是影响早期治疗失败时间的因素.结论 EEG癫(癎)波、癫(癎)家族史、治疗前发作次数、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女性患者是影响新诊断癫(癎)患者初次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癫(癎)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其中大约有30%的患者对多种抗癫(癎)药物表现耐药,癫(癎)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被称之为难治性癫(癎).难治性癫(癎)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表明癫(癎)病灶内高度表达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1],PGP是一种多药转运蛋白,能够分解ATP获能从而逆浓度梯度将抗癫(癎)药物转运出脑组织,减少了癫(癎)病灶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上述机制可能参与了难治性癫(癎)患者对多种抗癫(癎)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7.
尽管近20年来新型抗癫(癎)药物不断出现并且癫(癎)外科快速发展,难治性癫(癎)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上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成功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发作得到控制,然而部分患者由于癫(癎)灶定位困难或癫(癎)灶位于功能区而限制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癫(癎)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估计我国约有癫(癎)患者900万,其中的75%通过抗癫(癎)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约25%为难治性癫(癎)(intractable epilepsy或refractory epilepsy),全国的难治性癫(癎)患者至少有25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癫(癎)亦称为耐药性癫(癎),系指使用目前的抗癫(癎)药物在有效治疗期间内经过合理用药仍不能终止其发作,或已被实践证实为难治的癫(癎)及癫(癎)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难治性癫(癎)在原用抗癫(癎)药物(AEDs)不变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0.4mg/(kg·d),3~5d辅助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及其对原用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 加用丙种球蛋白可提高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且不影响其他抗癫(癎)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