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增殖状态,研究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其相应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运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LYVE-1检测微淋巴管密度(MLD),LYVE-1与Ki-67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管增殖活性。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状,而肿瘤其他区域多为呈闭索状。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LD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显著性增高(P<0.05),MLD在肿瘤边缘区、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伴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增高,在临床分组间无显著差异。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增高(P<0.05),肿瘤边缘区Ki-67阳性表达的微淋巴管比肿瘤其他区域、有淋巴结转移组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存在淋巴管生成,淋巴管主要分布在肿瘤边缘区且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淋巴管密度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检测淋巴管密度和增殖状态对预测淋巴道转移可提供一定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D31在5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1)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8%、31.8%、65.4%;CD3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别为23.6±11.7、31.5±17.7、51.9±21.1。VEGF的阳性表达及CD31-MVD(CD31标记的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2)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31-MVD与肿瘤分期、浸润肌层深度、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VEGF表达与CD31-MVD无明显相关性(r=0.095,P=0.504)。结论:VEGF表达、CD31-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浸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成因子HGF及其受体c- Met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样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GF、c -Met表达,并结合肿瘤的增殖细胞指数、微血管密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HGF及c- Met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明显增高(P<0 .05); 2.c Met表达越强,子宫内膜样癌的期别越晚、分化越低; 3.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HGF和c -Met表达阴性、阳性、强阳性组中,PCNA指数、微血管密度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HGF、c- Met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有关;c Met可作为子宫内膜样癌的预后指标之一;HGF/c -Met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特别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CAFs在卵巢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增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分析71例卵巢癌组织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面积百分比,以此代表卵巢癌CAFs的数量。用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测淋巴管密度(LVD)。EdU标记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与CAFs共培养前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卵巢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间质中CAFs百分比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4),分别为(29.39±4.32)%和(22.56±6.78)%。卵巢癌间质CAFs数量与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r=0.504,P=0.0003)。与卵巢癌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多2.8倍(P<0.0001),迁移增多5.2倍(P<0.0001)。结论:卵巢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淋巴管生成,参与卵巢癌的进展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7ku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990~2001年收治的44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增殖症、4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67LR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定量检测2000~2001年收治的24例子宫内膜癌、1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29例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67LRmRNA水平。结果 67LR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殖症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均明显增高(P<0.001),但前两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中分化子宫内膜腺癌67LR表达较低分化者为高(P<0.05);但高、中、低分化组病例67LR 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67LR mRNA水平与免疫组化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67LR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67LR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聚合蛋白(fascin)和CD44V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A组),1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B组)以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C组)组织中fasci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组中fascin的表达率(71.74%)明显高于B组(15.79%)及C组(5.88%)(P<0.01)。fascin在A组中的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②A组中CD44V6的表达率(43.48%)明显高于B组(5.26%)及C组(5.88%)(P<0.01)。CD44V6在A组中的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③fascin与CD44V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3,P<0.05)。结论:fascin及CD44V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逐渐降低(P<0.05),在不同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类型中表达有差异(P<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中表达为5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80.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子宫内膜仅有少量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为3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6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4种病理特征均有关(P<0.05)。结论 ER、PR、C-erbB-2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其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SP)法,检测14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观察组,其中子宫内膜增殖症30例,轻、中、重度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各10例,子宫内膜腺癌88例)及30例因患宫颈原位癌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其中增殖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各15例)中芳香化酶蛋白、ER、PR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结果(1)观察组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芳香化酶蛋白、ER、PR、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增殖期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芳香化酶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56/88),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3%,7/30)、子宫内膜增殖症(13%,4/30)及对照组(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芳香化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Ⅰ期61%、Ⅱ期77%、Ⅲ期70%、Ⅳ期67%)、肿瘤细胞分化级别(高分化64%,中分化74%,低分化58%)、有无淋巴转移(转移59%,无转移67%)无明显相关性(P〉0.05)。(4)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19/88)、19%(17/88)、41%(36/88),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织与正常内膜组织中,芳香化酶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芳香化酶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100A14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情况。结果: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癌组织中S100A14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0,P=0.034);行淋巴结清扫的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阴性与淋巴结阳性癌组织中S100A14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44)。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100A14的表达下调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转移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调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PTTG1、bFGF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TTG1、bFGF和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7%、73.4%、50.8%,与正常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G1蛋白与手术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bFGF表达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MMP-2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TG1和bFGF、MMP-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262,P=0.003;r=0.360,P<0.001)。结论 PTTG1可能上调bFGF和MMP-2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 1,LYVE-1)、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标本57例,留取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共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LYVE-1、Prox-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这2种蛋白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组织学分级Ⅰ级患者癌灶内的Prox-1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阳性患者癌旁组织的LYVE-1阳性表达率高于LVSI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I阳性、晚期患者子宫内膜癌旁组织Prox-1表达的阳性率升高,与LVSI阴性及早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癌旁Prox-1蛋白表达量为1.250 0±0.008 2(P0.05),LYVE-1蛋白表达量为1.860 0±0.012 4(P0.05);相对于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Prox-1 mRNA表达量为0.693±0.083(P0.05),LYVE-1 mRNA表达量为0.42±0.16(P0.05)。结论:LYVE-1、Prox-1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潜在标志物,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可能与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M)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解放军202医院收治的1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M及CRLR蛋白表达;利用CD34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内MVD,并研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AM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单纯性增生组织(P<0.05);CRLR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AM与CRLR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9,P=0.004),AM与CRLR的表达均与肿瘤的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及其受体CRLR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并且参与肿瘤的血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 1,LYVE-1)、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标本57例,留取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共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LYVE-1、Prox-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这2种蛋白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组织学分级Ⅰ级患者癌灶内的Prox-1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阳性患者癌旁组织的LYVE-1阳性表达率高于LVSI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I阳性、晚期患者子宫内膜癌旁组织Prox-1表达的阳性率升高,与LVSI阴性及早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癌旁Prox-1蛋白表达量为1.250 0±0.008 2(P<0.05),LYVE-1蛋白表达量为1.860 0±0.012 4(P<0.05);相对于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Prox-1 mRNA表达量为0.693±0.083(P<0.05),LYVE-1 mRNA表达量为0.42±0.16(P<0.05)。结论:LYVE-1、Prox-1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潜在标志物,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可能与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ngⅡ及AT1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腺癌,1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ngⅡ及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及AT1R主要定位在细胞浆及胞膜中,大都呈弥漫性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20%,47%/33%,86%/72%。AngⅡ及AT1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AngⅡ及AT1R在非典型增生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AngⅡ在各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AT1R在Ⅰ、Ⅱ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Ⅲ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P<0.05);AngⅡ及AT1R在子宫内膜腺癌侵及肌层深层组及浅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Ⅱ及AT1R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发展,选择性拮抗AT1受体可能为子宫内膜腺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Twist)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wist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Twist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1.7%)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56,P=0.000);而E-cadherin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100.0%)明显高于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25,P=0.000).Twist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8.806,P=0.012)及肌层浸润程度(U=2.31,P=0.021)有关.E-cadherin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x2=7.069,P=0.029)、肌层浸润深度(U=2.086,P=0.037)、临床FIGO分期(U =2.569,P=0.010)及有无淋巴结转移(U=2.263,P=0.024)有关.Twist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446,P=0.006).结论:Twist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增高,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两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LYVE-1及Prox-1的定量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宫颈鳞癌手术标本24例,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淋巴管生成因子LYVE-1和Prox-1进行分析,分别比较这两种因子在切除标本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Prox-1在肿瘤及癌旁组织表达分别为1.52±0.26和0.46±0.19,LYVE-1在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分别为1.37±0.21和0.56±0.12。Prox-1及LYVE-1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并且它们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结论:Prox-1及LYVE-1表达升高与宫颈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检测该指标对了解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聚合蛋白(fascin)和CD44V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A组),1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B组)以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C组)组织中fasci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组中fascin的表达率(71.74%)明显高于B组(15.79%)及C组(5.88%)(P<0.01).fascin在A组中的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②A组中CD44V6的表达率(43.48%)明显高于B组(5.26%)及C组(5.88%)(P<0.01).CD44V6在A组中的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③fascin与CD44V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3,P<0.05).结论:fascin及CD44V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27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血清中YKL-40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肌瘤患者组织中YKL-40的表达;分析其在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并分析血清YKL-40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术前血清YKL-40浓度(157.2μg/L,76.0~301.2μg/L)明显高于子宫肌廇组(86.6μg/L,69.3~183.6μg/L)及正常组(86.2μg/L,52.1~201.1μg/L)(P均<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患者组织中YKL-40表达阳性率(34.1%,14/41)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11.1%,3/27)(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YKL-4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63.4%vs 34.1%,P<0.05)。(2)单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前血清YKL-40浓度与FIGO分期、组织分级、细胞冲洗液阳性、血清CA125浓度及YKL-40组织表达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与FIGO分期(P<0.05)及组织分级(P<0.01)有关;结论:子宫内膜癌诊治中,检测YKL-40有一定临床意义,其来源可能不局限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腺癌、2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 IF-1α及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H IF-1α、MMP-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08%,71.15%)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2.22%,16.67%)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9.13%,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的提高,H IF-1α及MMP-2的表达也随之增强;二者在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组织中H IF-1α、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43,P<0.01)。结论H IF-1α、MMP-2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提示H IF-1α及MMP-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将其视为子宫内膜癌潜在侵袭性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OX-2和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与肌层侵袭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手术切除子宫内膜腺癌标本60例,根据有无深肌层浸润和(或)淋巴转移将子宫内膜腺癌分为两组,应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测定腺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水平,以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COX-2与VEGF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137,P=0.0001);(2)对照组中COX-2和VEGF mRNA表达(4.78±1.07、3.37±0.70)均高于低危组(3.84±0.91、2.5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低危组中COX-2和VEGF蛋白表达(0.13±0.10、0.68±0.16)均低于高危组(0.20±0.12、0.8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OX-2可能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为临床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