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顺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58例顺产产后出血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13.39±33.1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3.46±66.6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231.13±31.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79.08±99.7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顺产产后出血产妇具有良好预防效果,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实际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临床统计了6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观察其产后出血量,统计实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产后2h出血量为332.9ml,对照组治愈24例,产后2h出血量为445.8ml。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止血效果显著,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实际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临床统计了6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观察其产后出血量,统计实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产后2h出血量为332.9ml,对照组治愈24例,产后2h出血量为445.8ml。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止血效果显著,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米索前列醇或缩宫素对产后2h内出血量的影响。实验组120例,于胎头着冠时立刻口服米索前列醇2片(400μ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刻肌肉注射缩宫素10U。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31min(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18.8ml(P<0.01)。提示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宫缩作用。  相似文献   

5.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50%-51.6%。为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应用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以增强子宫收缩,防治产后出血,收到显著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肛塞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产妇于胎儿娩出时宫颈肌注缩宫素,B组产妇肛塞米索前列醇片,C组产妇同时宫颈肌注缩宫素与肛塞米索前列醇片,对比三组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小时出血量A组>B组>C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A组>B组>C组;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肛塞米索前列醇片较缩宫素具有更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对产妇第3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7年6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  相似文献   

8.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选择106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94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12月共观察200例产妇,孕周为37~42周,平均39+5周,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无难产因素,近期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均为自然临产者。1-2 研究方法2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米索组106例,催产素组94例,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条件无明显差别。1-3 药物及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在平安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30例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组与静脉注射催产素组比较,第三产程时问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用药能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并进一步降低产妇死亡率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促进子宫收缩,但催产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且必须静脉给药,麦角新碱对子宫平滑肌又有高度选择性,且禁忌症较多。因此,近年国外开始用前列腺素(PG)治疗产后出血。国内已有用PGF2α衍生物(derivant)卡孕栓(carboprost)预防产后出血的报道,效果较好。为此,我们用PGE1的类似物(analogue)米索前列醇(mZsoprostol),简称米索(miso)预防产后出血,并与催产素和催产素加米索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1995年3月至1996…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防治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本院剖宫产作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30例,术中均使用缩宫素,其中治疗组孕妇塞肛米索前列醇1片,观察术中及术后血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全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能显著减少术中大量出血的可能和术后出血量,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副作用少的方法。故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试验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凝血指标、应激指标及泌乳功能。结果 试验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纤维蛋白原、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丙二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1 d、产后2 d泌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能进一步提高止血效果,改善凝血因子水平和泌乳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时应用10%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35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79例.观察组: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15ml,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IU,胎儿娩出后将米索前列醇400μg塞入肛门内5cm处,紧帖直肠前壁;对照组:未滴注葡萄糖酸钙,余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后血清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3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1min Agp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时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可用于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4.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 ,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 ,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对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麦角新碱具有升压作用 ,使这两种药物对一些高危产妇的子宫收缩效果不显著或应用受限。我们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 ,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 ,于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 ,通过加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出血 ,现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对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3月在本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 10 2例产妇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 5 4例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15.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对我院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住院的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者 16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80 0例 ,在第二产程胎头娩出后即口服米索前列醇 6 0 0 μg ;对照组 80 0例 ,在胎头娩出后静脉予催产素 2 0U。观察产后2h出血量 ,产后出血发生率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产后 2h出血量 ,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16 8 4 5± 6 0 5 6ml和 188 75± 95 3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产后出血发生率 ,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1 2 5 %和 3 75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催产素 ,不仅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且给药方法简便、安全 ,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共294例来我院采取剖宫产分娩且血压正常的孕妇,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139例孕妇,使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另一组为观察组,155例孕妇,联合使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后24小时的总出血量,并观察产妇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术后24小时的总出血量均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临床在为孕妇实施剖宫产时可以采取联合用药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17.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在边远地区及基层医院发生率高 ,如何有效预防是一重要问题。米索前列醇作为一种前列腺素 E1(PGE1 )衍生物的口服药物 ,既保留了PGE1 原有的活性 ,又克服了天然 PGE1许多缺点 ,其最大特点是口服、方便有效。将我院 489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 ,随机分为口服米索前列醇 (简称米索 )及静推催产素两组 ,观察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结果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 :自 1998年 5月~ 1999年 1月 ,选择了我院 489例产妇 ,孕周为 36~ 42周、单胎、头位、阴道分娩或阴道助产 (低位产钳 )、…  相似文献   

18.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具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本研究于第三产程早期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一、资料及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1997年3月~1998年7月在本院住院无前列腺素应用禁忌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及催产素组,每组各95例。两组孕妇在年龄、身高、体重、产次、分娩孕周的分布,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长短、会阴切开率、软产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4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27例为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加宫体注射缩宫素20u、B组132例为术中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10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素前列醇600ug;C组125例为术中宫体注射宿宫素20u再静脉注入10u,术后再静脉注入缩宫素20u。观察各组术中术后2小时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副反应。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A组(145±42.4)ml,B组为(151士39.7)ml,C组(238±54.5)ml,术后24小时平均出血量,A组(204±61.5)ml,B组为(196±56.4)ml,C组(318±64.7)ml.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组与单用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口服米索前列醇组与直肠置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直肠置药组与口服药组比较,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副反应轻。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配伍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直肠给药比口服给药副反应轻.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宫产手术方法,实验组手术后给予经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并静滴缩宫素;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静滴缩宫素。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易掌握,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