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构成及预防对策。方法:查阅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我院分娩产妇的病历,根据术前谈话时记录进行归纳总结,统计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结果:分娩妇女2450例,实施剖宫产1030例(42.04%),社会因素剖宫产440例(42.72%),原因:孕产妇及家属要求260例(缺乏分娩经验120例、错误思想观念110例、珍贵儿率升高);医源性因素180例(医患关系复杂化120例、产科医生阴道助产和分娩镇痛技术相对落后50例、追求经济利益10例)。结论:社会因素比例较高,通过完善围产期保健、提高助产水平、提高医生责任感、改善医疗环境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统计结果显示:我乡剖宫产率已由2007年的21.1%上升到2011年的38%,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15%以下的要求。在严格掌握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剖宫产能有效的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但当围产儿的死亡率降低到一定限度时,即使再提高剖宫产率围产儿死亡率也不会继续下降。剖宫产可增加出血和感染,并可发生意外损伤、羊水栓塞和麻醉意外而危及产妇,因而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以期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产程标准下产程中转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阴道试产的单胎足月孕妇3 31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 867)和中转剖宫产组(n=446),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313例单胎足月孕妇中,中转剖宫产率为13.46%(446/3 313)。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初产妇、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分娩前2周内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分娩前1周内白细胞、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接受引产与产程中转剖宫产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初产妇、需接受引产、2周内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分娩前一周内白细胞是产程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单胎足月孕妇,需要综合评估孕妇的产次、孕前BMI,是否需接受引产,孕前预测胎儿体重及分娩前白细胞等“亚剖宫产指征”,预测产程中转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卵巢高反应患者雌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高反应患者291例。其中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179例,根据促排卵过程中是否使用来曲唑分为来曲唑组(n=93)和拮抗剂组(n=86);长方案组112例。比较三组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各项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来曲唑组h CG注射日的平均雌二醇(E2)水平、单个大卵泡E2水平均显著地低于拮抗剂组和长方案组(P 0.05)。来曲唑组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均低于拮抗剂组及长方案组(P 0.05),但是来曲唑组的胚胎种植率、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等优于拮抗剂组(P 0.05);三组的平均移植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来曲唑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最低。结论与长方案、拮抗剂方案比较,联合使用来曲唑促排卵在不影响促排卵治疗结局情况下,能有效地降低高反应患者h CG注射日E2水平及单个大卵泡E2水平。因此,来曲唑可能在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1989年至2001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0年及2001年已跃居第二位;④2000年与2001年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指征居于第五位和第六位;⑤因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因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们研究了本院7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总结了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孕产妇的影响,以提醒产科医务工作者需严格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以降低剖宫产率以及经产妇再次分娩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社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社会性因素剖官产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0月间517例行剖宫产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社会性因素行剖宫产者93例(17.99%)。其中知识分子59例(63.44%);因医务人员亲属或朋友33例(35.48%);未临产或潜伏期里剖宫产者75例(80.65%)。产后3日内乳汁分泌量少于经阴道分娩者82例(88.17%),剖宫产后并发大出血11例(11.83%),切口感染4例,术中出现呼吸骤停抢救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5例(其中重度窒息2例) (5.38%);新生儿肺炎2例(2.15%)。结论 剖宫产社会性因素包括现代观念、医患方因素等。开展无痛阴道分娩,降低社会性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的社会性因素分析(附5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说明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方法:通过对我院自己经管的1例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子宫切除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的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结论:我们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针,提倡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在余姚市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12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分娩成功102例(成功组),失败25例(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成功组和失败组的阴道分娩次数、孕周、头盆评分、宫颈Bishop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体质量指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次数、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是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6.992、0.351和0.071)。结论:阴道分娩次数、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是VBAC的重要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上述因素,对VBAC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可提高VBAC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TOLAC患者的病例资料共174例。根据此次分娩结局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组(122例)和TOLAC失败组(52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此次分娩是否自然临产,分为自然临产组(124例)和引产组(50例),比较两组在TOLAC失败率上是否有差异;分析引产组中VBAC(26例)和TOLAC失败者(24例)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分析TOLAC失败组中自然临产(28例)和引产者(24例)的再次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有无差异。结果:VBAC组与TOLAC失败组在分娩孕周[39+3(38+5,40+1)周vs.40+1(39+2,40+4)周,P=0.002]、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308.44±451.57 g vs.3469.23±334.0...  相似文献   

12.
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剖析近5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近5年南京市第一医院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指征的构成比及主要顺位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和难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轻度下降,产钳助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的变迁因素,剖宫产构成比下降的有瘢痕子宫、骨盆狭窄、妊娠并发症等,变化不大的是胎儿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有显著升高的是妊娠合并症、产程异常、社会因素。结论:如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随时代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成功经阴道分娩分成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 VBAC)组和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失败组,比较VBAC组和TOLAC失败组患者的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VBAC的影响因素。 结果(1)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纳入TOLAC研究的孕妇共323例,其中VBAC率为80.2%(259/323),TOLAC失败率为19.8%(64/323);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62%(2/323),均为TOLAC失败组;两组患者均无子宫切除。(2)VBAC组和TOLAC失败组比较,VBAC组头盆评分(7.77±1.15)分,高于TOLAC失败组(7.16±0.70)分,(t=4.891,P<0.001);TOLAC失败组产前阴道出血率6.3%(4/64),高于VBAC组1.2%(3/259),P=0.033;两组的Bishop评分、羊水指数、羊水最深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TOLAC失败组产后出血≥500 ml的比例为51.6%(33/64),高于VBAC组的2.8%(7/259),( χ2=105.500,P<0.001);TOLAC失败组子宫破裂率3.2%(2/64),高于VBAC组(0/259),( χ2=8.144,P=0.017);但两组间产后出血≥1000 ml的比例、输血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VBAC组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均低于TOLAC失败组,1 min Apgar评分高于TOLAC失败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的头盆评分(OR=0.610, 95%CI:0.420~0.887,P=0.010)、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3999 g(OR=4.783, 95%CI:1.431~15.989,P=0.011)和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 g(OR=16.042, 95%CI:1.306~196.983,P=0.030)是VBAC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在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系统的产前评估和严密的产程管理下,TOLAC是安全可行的,VBAC成功率也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头盆评分和胎儿出生体重是VBAC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大部分产科医生及产妇由于惧怕子宫破裂,危及母婴安全而再次选择剖宫产。如今,剖宫产术后再分娩已成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其分娩方式一直存有争议。现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我院产科剖宫产术后再次妊  相似文献   

15.
社会因素剖宫产及剖宫产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3年1~12月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及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1994、1999年和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非社会因素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分别为54.53%、16.08%,与1994、1999年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003年产钳助产率为0.73%,低于1994、1999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往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vag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方式多聚焦于疤痕子宫能否保证阴道分娩的安全性.由于过度强调子宫破裂问题,"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理念在医患中根深蒂固.有研究认为,剖宫产并非VBAC的唯一选择,阴道分娩应列为产科常规.有关影响VBAC阴道试产结局的相关因素和试产结局模型构建的研究甚少.我们对94例孕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选择分娩方式和预测分娩结局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产程标准的实施,阴道分娩率增加,首次剖宫产率降低,但以胎儿窘迫、产程中发热为指征的产程中转剖宫产增加,产程中转剖宫产导致母儿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阴道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影响分娩的各个因素中,孕妇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孕周、引产方式、胎膜早破和分娩镇痛等都是预测产程中转剖宫产的有价值的指标,单一某因素的异常不一定会导致产程中转剖宫产,但多种影响因素叠加时,产妇虽无剖宫产指征,产程中发生中转剖宫产的概率明显增加。因此,在产程中识别和关注中转剖宫产的高危因素,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十分重要。现对新产程标准下产程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产程中转剖宫产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肺栓塞(PTE)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PTE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同期行剖宫产术的152例患者作为病例对照.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BMI、合并症、孕期抗凝史、血红蛋白、血小板、D-二聚体、血脂、...  相似文献   

19.
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2年为12.1%,2006年上升至38.6%,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2—2003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2004年以后,社会因素跃为首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间2181例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剖宫产中指征难产因素始终位居第一,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社会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