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多肽药物给药方式大部分为注射给药,需要长期注射的药物给患者带来恐惧和局疼痛,降低了患者的顺应性。开发非注射给药方式成为多肽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非注射多肽类药物的开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给药的使用情况,为注射给药的使用现状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1年4月13日我院住院患者的所有医嘱,统计并分析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给药使用率为71.49%,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88%,低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中心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值70.10%;经PASS系统审查的不合理用药为26例.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给药存在部分不合理之处,注射给药的使用现状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两性霉素B运用三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某院确诊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角膜基质内注射的方法,B组患者采用前房内注射方法,C组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滴眼;比较3组患者给药后角膜和房水中药物质量浓度。结果:A组患者给药后1h、6h、24h、4d、7d角膜内药物质量浓度均高于B、C两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B组患者给药后1h,6h,24h,4d,7d房水内药物浓度均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膜基质内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明显提高角膜内药物浓度,应用前房内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前房内药物浓度,故可用角膜基质注射给药和前房内注射给药治疗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患者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的适宜给药方案。方法:通过测定患者脑脊液的万古霉素浓度,对1例颅内感染患者进行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调整。结果:该脑膜炎患者采用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联合鞘内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案,成功地治疗了颅内感染,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每日或隔日鞘内注射万古霉素5~15mg,脑脊液谷浓度为9.45~105.34μg·mL~(-1),血中浓度始终<0.24μg·mL~(-1)。结论:患者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代谢情况受到给药方案、患者状态等多因素的影响,脑脊液的药物监测可以为鞘内注射的给药剂量调整提供依据,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除中等到严重的急性疼痛和降低慢性恶性疼痛的程度,麻醉性镇痛药最常用肌注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注射途径具有开始作用更迅速和避免生物利用度变异的优点。作者测定并比较了吗啡和美散痛三角肌注射和臀肌注射的血浆浓度和镇痛效应。给32例术后癌症患者于三角肌和臀肌注射吗啡。44例患者注射美散痛。术前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是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主要药物,长期以来一直是注射给药,这给患者造成很大不便,因此国内外医药界一直在致力于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胸腔内给药的时相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口服及胸腔内注入糖皮质激素时血清、胸水药物浓度是否有差异.方法:将20例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及胸腔内注射给药组.口服组予强的松30 mg,顿服,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多个时点血清、胸水标本中强的松浓度;注射给药组仅给药方式不同(地塞米松10 mg,胸腔内一次注入),检测方法同口服组.结果:口服组血清、胸水中各时相强的松浓度并无显著性差异,注射组亦如此.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射给药的方式并未显示出药物在胸膜腔内浓聚的特点,故较口服给药并不具备更优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非注射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常用的注射剂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影响了临床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疗效。为了克服这些不足,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LMWH的其他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制剂、舌下给药、直肠栓剂、鼻腔给药,以及经肺、经皮肤给药。LMWH非注射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就LMWH非注射制剂的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从而介绍更多LMWH给药途径,以供特定患者人群选择。  相似文献   

9.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肺部给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给药与传统的注射给药及其他一些给药途径相比,在患者顺应性和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有数种肺部给药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肺部给药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易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441-442
目的对比盐酸曲马多注射和口服给药治疗急性胆绞痛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我科64例胆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盐酸曲马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曲马多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等。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定结果相当,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迅速(P〈0.05)。结论盐酸曲马多注射给药起效快,但止痛疗效好,口服盐酸曲马多片虽药效作用慢,但止痛疗效与注射给药相当。  相似文献   

11.
赖鸿 《抗感染药学》2019,16(7):1163-1166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鞘内注射给药对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确诊为颅内感染患者8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组患者则给予阿米卡星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给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P<0.05);不良反应(腰脘痛、神经根刺激症、抽搐、头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鞘内给药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水平测得值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和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糖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米卡星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给药治疗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头孢曲松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给药,且安全性高,并有效改善了其脑脊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懿 《海峡药学》2011,23(2):11-13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且注射是目前临床给药的唯一途径,但长期频繁给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本文主要综述了胰岛素新的给药途径,以期对胰岛素新制剂的创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2-2
Enzon制药公司于2005年11月宣布,美国FDA已经批准其修改儿科抗肿瘤药天门冬酰胺酶(pegaspargase,Oncaspar)的标示。新的标示;降允许本品通过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降为医生带来新的用药选择,能够减少接受本品治疗的儿科肿瘤患者的注射次数。以往,本品只能通过肌内注射给药,这通常使患者相当疼痛。  相似文献   

14.
眼下,注射给药在许多农村基层的卫生室成了几乎人人必用的给药方式。许多患者也习惯于有点不舒服,就请大夫打一针。诚然,注射给药有省时省事,起效迅速等很多好处,但是"打针"这种给药方式本身,并非扎一下那么简单,考虑不周到,也会出问题。这里,有必要听一听专家的提示——  相似文献   

15.
由于胰岛素的高分子量以及被水解蛋白酶降解,因而在非注射途径给药后很少吸收。为产生注射给药同样的药理作用,非注射给药需要高剂量。前曾报道,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低分子肝素非注射给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低分子肝素给药途径与新剂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非注射途径给药方式,尤其是口服给药方式是研究的热点。结论低分子肝素的非注射给药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给药方式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以此有效地为临床给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体内给药和体外给药两种方式的药物吸收作用。体内给药包括口服给药、注射给药;体外给药包括口腔给药、直肠给药、皮肤给药、阴道给药等。结论为了提高药物吸收,应该重视给药方式,依据患者的病情、疾病的发展情况、药物特点等建立正确的给药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为临床给药提供依据,使临床给药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5,(10):1062-1065
自胰岛素上市以来,一直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胰岛素作为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直接口服,不但不易通过胃肠道黏膜,并且会因胃酸及胃肠道消化酶降解而失活。注射是目前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和不便,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非注射型胰岛素的研究,而胰岛素口服制剂更为引人关注。本文对胰岛素在口服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大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一般多采用注射给药,特点是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但患者使用不便,顺应性差。与之相比,粘膜给药因简便安全已成为最常见的给药途径。然而,大分子药物通常很难透过生物粘膜。因此,为提高各类大分子药物粘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各类促渗剂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使粘膜给药成为大分子药物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都君君 《北方药学》2018,(4):160-161
目的:比较黄体酮阴道给药与肌内注射给药对子宫内膜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经知情同意入选的受试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阴道给药组和肌内注射组,每组21例.阴道给药组给予黄体酮缓释凝胶90mg,阴道给药.肌内注射组给予黄体酮油剂20mg,肌内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P浓度及子宫内膜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P浓度、内膜组织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P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阴道给药组内膜组织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肌内注射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黄体酮缓释凝胶阴道给药无肝脏首过效应,不影响内分泌、肝肾功能,无痛苦,患者可自行操作,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