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术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 70 0例 80 0侧肾铸型结石或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 ,共进行 130 2次取石手术 ,其中 1次取石 382侧 ,2次取石 334侧 ,3次取石 84侧。结果 结石全部取干净 74 3侧 ,5 7侧有残石未能取出 ,结石取净率达 92 %。结论 该方法优点在于穿刺通道细小 ,创伤小 ,病人痛苦轻 ,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 ,可重复手术取石 ,结石清除率高 ,可代替经皮肾镜术成为新的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术中或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16例,观察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碎石成功16例(100%),取净结石15例(93.75%),1例有少量结石残留(6.25%);取石1~3次,平均1.5次;并发胆道出血1例(6.25%),腹泻3例(18.75%),均对症治疗痊愈,未发生大出血、胆道穿孔及瘘道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结石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标准肾镜超声联合弹道结合微造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经皮肾镜下采用瑞士产EMS第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系统结合经皮微造瘘置人输尿管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6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铸形结石、鹿角形结石46例,多发性结石20例.结果 66例患者中,61例一次取净结石;3例术后结石有残留,结石直径小于1.5cm,辅助施行ESWL后排净;2例术后残留结石较大,1周后二次取石成功.64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经皮标准肾镜超声联合弹道结合微造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用输尿管镜通过造瘘通道,进行气压弹道碎石及取石。结果23例手术全部成功,Ⅰ期取石15例,Ⅱ期取右8例,结石取净率87%。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腔内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复杂肾结石的重要方法,它与开放手术及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相比,能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明显提高结石的取净率,具有对患者创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瘘道硬性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价值。方法胆管术后残留结石患者327例,手术4周后经瘘道使用硬性胆道镜治疗,其中经T管瘘道315例,U管瘘道5例,胆肠支撑引流管瘘道7例。结果327例患者,取石486例次,平均1.5次/例,326例患者取石成功,但14例患者残留结石。1例患者因瘘道太长取石失败,结石取净率为95.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瘘道硬性胆道镜可经术后瘘道进入大多数肝内胆管或胆总管进行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治疗,该法能解决与残石治疗有关的许多问题并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嵌顿、铸型或伴有胆管狭窄等纤维胆道镜下处理困难的残留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48例体会。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4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F16、18肾微造瘘通道。Ⅰ期碎石43例,Ⅱ期碎石5例。平均手术时间98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75min,净石率80%。6例肾结石残留,结合ESWL治愈。随访1-6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总结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例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行一期单通道取石,结石全部取净.平均手术时间80 min,平均出血量200 ml,平均住院时间10 d,肾造瘘管留置3~4周.3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5~12个月,未发现肾盏憩室结石再发,3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瘘道硬性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价值。方法 胆管术后残留结石患者327例,手术4周后经瘘道使用硬性胆道镜治疗,其中经T管瘘道315例,U管瘘道5例,胆肠支撑引流管瘘道7例。结果 327例患者,取石486例次,平均1.5次/例,326例患者取石成功,但14例患者残留结石。1例患者因瘘道太长或石失败,结石取净率为95.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瘘道硬性胆道镜可经术后瘘道进入大多数肝内胆管或胆总管进行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治疗,该法能解决与残石治疗有关的许多问题并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嵌顿、铸型或伴有胆管狭窄等纤维胆道镜下处理困难的残留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介入性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经瘘道于输尿管镜下行Ⅰ期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结果彩超引导下,取横切面短通道于合适的穿刺点穿刺造瘘,67例患者均一次造瘘成功,经单一通道行PCNL,一期或二期取尽结石,结石总清除率95.52%,手术平均时间120m in,未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效较以前有所提高。结论介入性超声对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胆道术后经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残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肝内残石。结果 肝内残石患者 6 80例 ,取净结石 6 2 3例 ,取净率为 91.6 %。结论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愈率高、安全、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学龄前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学龄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I期手术时间约30-130 min,平均75 min;其中26例行Ⅰ期取石,净石率72.2%;8例行Ⅱ期取石,净石率22.2%;2例行Ⅲ期取石,净石率5.6%。3个月后经过复查B超,结石均已排出。28例患儿术后1-2 d有肉眼血尿症状,均能自行消失;6例患儿术后有发热症状,经抗感染治疗均痊愈;1例患儿术后有腹胀症状,术后3 d内腹胀逐渐消失。结论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学龄前儿童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清石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小儿输尿管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联合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重症老年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1—2012年就诊的患有重症上尿路结石的老年患者58例。采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联合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其取石情况阻断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一期碎石术,其中进行1次取石患者46例。2次取石的患者12例,有3例残留有小碎石。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联合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重症老年上尿路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总结硬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硬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管结石取石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总管结石57例,取石成功率为96.5%(55/57),1次取石成功后的残石率为1.8%(1/55),经T管窦道第2次硬直胆道镜取净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取石成功率为97.1%(34/35),1次取石成功后的残石率为41.2%(14/34),经第2、3次硬直胆道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结石残留3例,总的残石率为8.8% (3/34);4例膜状狭窄用鳄嘴钳撕破或镜身撑开,1例管状狭窄用气囊成功扩张撑开置入支撑管3个月后拔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过适当的体位变动及手法,硬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取石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取石(ERCP)与经皮肝胆道镜顺行取石(PTCS)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PTCS治疗,即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后即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瘘术,术后5~7天行经瘘道胆道镜取石术。总结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7例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治疗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ERCP与PTCS术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5例,结石取净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0.4%(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住院时间较短,花费相对较多(P<0.01)。结论 ERCP联合PTCS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与内引流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78例结石性脓肾患者行一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或者内引流,二期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和肾切除术.结果 64例行一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14例行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置双J管内引流,术后病情均很快平稳.62例行二期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结石全部取净56例,残留结石6例.11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二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一次取净.二期手术后无一例出现寒战、高热、感染播散、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73例保肾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59例,患肾无功能14例.根据术前核素肾动态显像将病例分成两组: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组[肾小球滤过率(GFR)> 20 ml/min] 48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46例,患肾无功能2例,5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肾功能重度受损组(GFR 10~20 ml/min) 25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13例,患肾无功能12例,10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两组术后无功能肾发生率及上尿路反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行一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并保留患肾的患者,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51例,患肾无功能11例.根据造瘘术后24h平均引流量将病例分成两组:引流量≥200 ml组49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46例,患肾无功能3例,术后6个月内有5例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引流量< 200 ml组13例,术后6个月患肾功能好转5例,患肾无功能8例,术后6个月内有6例出现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两组术后无功能肾发生率及上尿路反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与内引流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术前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和肾造瘘术后24h平均引流量是结石性脓肾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对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无胆道镜操作经验(无胆道镜经验组74例与有胆道镜经验组42例)对术中未行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取石的治疗情况.结果 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病例中,结石取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取石次数、累计取石时间无胆道镜经验组明显多于有胆道镜经验组(P<0.01).结论 术中未应用胆道镜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不同的术中处理(有无附加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左右肝管开口处附近有无残留巨大结石、T管的放置方法 是否标准),在术后胆道镜取石次数和累计取石时间上仅对肝内和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有影响,对肝外胆管残余结石无影响,而且对患者结石取净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频双脉冲U100(Nd:YAG)激光在经皮肾微造瘘粉碎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双频双脉冲U100(Nd:YAG)激光经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肾结石202例,男性122例,女性80例,年龄16~79岁,平均45.8岁.单发性结石72例,多发性结石55例,鹿角结石75例,双侧肾结石34例.结果 本组202例均未发生输尿管、膀胱、尿道穿孔和损伤等并发症,且均一期手术取石,其中一通道取石159例,二通道取石33例,三通道取石10例.138例为一次性取石,64例二次以上取石,182例结石全部取净,余20例有少许残石者,术后行ESWL,结石基本排净.肾结石碎石成功率为100%(202/202).结论 双频双脉冲U100(Nd:YAG)激光能迅速、高效地粉碎肾结石,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郑冲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50-151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8月间在我院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5例行双通道碎石,Ⅰ期结石取净60例,结石清除率75.3%,术后高热7例,对症治疗好转.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好,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肾镜下应用超声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一体机将结石击碎,同时将碎石块吸出体外。结果116例患者,96例一期取净结石,6例行二期PCNL后取净结石,12例肾盏内小块结石残留,经软性肾镜取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治愈,2例肾盏内残留结石未进一步处理。手术时间(96±20.2)min,一期结石清除率82.8%,1例因术后活动性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止血,2例出现明显的冲洗液外渗,经引流后治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肾镜下超声和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高效、微创和结石清除率高之优点,可作为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20.
刘志方 《现代医院》2006,6(8):42-43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的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多发肾结石患者进行了经皮肾镜取石术前建立通道,3~5d后通过此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彩超可清晰显示穿刺通路组织结构,有效避开肾脏的血管丰富区域,显示穿刺针穿刺过程及针尖到达部位,精确测量通道扩张深度及置管深度;本组病例穿刺一次成功率100%,均置管成功。所有患者均通过此单一通道取石,25例成功取尽结石,6例多个盏颈狭窄并结石,盏内结石取出,盏外取石失败而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大出血病例,早期置管时均有少许出血,3~5d后引流管内尿液转清。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