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神经毒力试验( NVT)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生产中的关键试验,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规程每个单价批OPV都要进行该项检测。由于猴子是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天然宿主,故至今NVT仍是在猴体上完成。1 990~1 991年WHO支持的两个实验室建立了携带人脊灰病毒受体的转基因小鼠。1 992年WHO推荐用不同毒力的3型脊灰病毒对转基因小鼠Tg PVR和猴子作敏感性比较试验,结果转基因小鼠可以区别OPV和高神经毒力制备物。1 993年日本实验动物中心研究所( CIEA)成功地将实验室规模的转基因小鼠Tg PVR2 1开发为能大量供应的标准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4.
神经毒力试验(NVT)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生产中的关键试验,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规程每个单价批OPV都要进行该项检测。由于猴子是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的天然宿主,故至今NVT仍是在猴体上完成。1990~1991年WHO支持的两个  相似文献   

5.
6.
鉴于腮腺炎病毒的亲神经特性 ,世界卫生组织 (WHO)及欧洲药典均要求腮腺炎疫苗制造商对主毒种或工作毒种或五批连续产品在易感恒河猴中测试神经毒力 ,以证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安全性。  本试验中采用 WHO要求的方法 ,直接将不低于 1人份剂量的疫苗注入恒河猴丘脑中 ,对脑室及室周区域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按照炎症程度从轻到重以从 1到 4计分。测试毒株包括 :(1 ) LO1 ,野毒株 ,1 988年从腮腺炎病人中分离 ;(2 ) NT5 ,由接种含腮腺炎病毒Urabe株疫苗所致的脑膜炎病人中分离得到 ;(3) Urabe0 0 9,疫苗批 ,多株混合 ;(4)JL 2 0 31 46 3…  相似文献   

7.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猴体神经毒力试验(NT)是检测Sabin株减毒活疫苗各批间生产一致性的重要试验,并对OPV在人体应用的安全性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使用灵长目动物日益受到反对,发展新的替代试验来检测疫苗的神经毒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疫苗和免疫计划(GPVI)及WHO生物制品专家的倡导下,分别进行了应用表达脊髓灰质炎病毒(PV)受体的转基因(TgPVR)小鼠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作突变分析(MAPREC)对Ⅲ型OPV质量检测的国际协作研究。在1995年9月26~28日召开会议,回顾了TgPVR小鼠和MAPREC在Ⅲ型PV研究中的结果,讨论了在Ⅰ、Ⅱ型PV上应用的可能性及在OPV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此会议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潜在神经毒力。方法 普通级恒河猴随机分为2组,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组10只,对照组2只,采用猴脑定位的方法将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于猴两侧丘脑,对照组接种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观察动物是否产生抽搐、癫痫、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毒力症状,以及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对一般体征、饮食、体温的影响;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组疫苗接种后20 d、对照组接种后31 d进行脑部及脊髓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价该疫苗的神经毒力。结果 猴丘脑注射疫苗后,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组动物血清抗体效价呈阳性,免疫应答较好,对照组均呈阴性;动物未出现情绪激怒、呕吐、颈强直、抽风惊厥等神经毒力症状;动物外观、行为活动、饮食情况、体温等各方面均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药物引起脑及脊髓的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 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在猴体中不具有神经毒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SA14-14-2 囊膜蛋白第315位氨基酸(E315)回复突变株,并分析该位点回复突变后在小鼠体内的神经毒力变化。方法  采用重叠PCR扩增含基因组第1921核苷酸位点回复突变的基因片段,替换SA14-14-2全长克隆的相应区域,获得回复突变株M315。通过测定突变株的蚀斑大小和一步生长曲线并与SA14-14-2进行比较,分析M315的增殖特征;采用小鼠模型测定该突变株的脑内神经毒力、皮下感染入脑能力、腹腔感染入脑能力和乳鼠传代返祖,分析疫苗株E315位点回复突变后毒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回复突变株M315,其蚀斑大小和增殖特征与疫苗株相似。M315对17~19日龄小鼠无皮下或腹腔入脑神经毒力,鼠脑病毒有很低但可检测的脑内神经毒力(小于3.0 lg蚀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 / 0.03 ml),皮下注射不发病。3~5日龄乳鼠脑内接种后发病,但脑内病毒毒力低于3.0 lgPFU / 0.03 ml。结论  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E315位点是影响乙型脑炎疫苗安全性的关键位点之一,但影响较弱。E315位点的回复突变虽使SA14-14-2的小鼠脑内神经毒力和乳鼠传代返祖能力增强,但没有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的毒力范围。  相似文献   

11.
12.
Sabin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用增效灭活疫苗(EIPV)是目前用于预防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两种疫苗。本文旨在对OPV单独免疫。EIPV单独免疫或两者联合免疫的婴儿检测粪便中脊髓灰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主种子批弱毒株的神经毒力减弱程度,对其进行猴体神经毒力试验,以观察其安全性。 方法  对恒河猴脑内和脊髓内同时注射乙脑病毒强毒株SA14或减毒活疫苗主种子批弱毒株SA14-14-2,然后进行为期21 d的临床体征观察,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强毒株组动物接种后的临床体征为典型的神经毒性反应,动物发病并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并有神经细胞坏死。弱毒株组动物仅出现短时发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轻微炎症反应,未见神经细胞坏死现象。 结论   乙脑减毒活疫苗主种子批的神经毒力高度减弱, 对恒河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和皮层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设4组:转基因模型组和药物处理组APP/PS1转基因小鼠各10只,老年对照组为野生型C57小鼠10只,药物处理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另两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均在小鼠24周龄时以200μg·kg-1的量开始灌胃给予,连续给药20周,每周连续5 d,每天1次;在指标测试阶段,另取10只8周龄野生型C57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海马和皮层SOD活性、MDA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和皮层Aβ表达情况。结果与老年对照组小鼠相比,转基因模型组小鼠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出现明显核固缩,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Aβ表达明显增多;给予米索前列醇后,APP/PS1转基因小鼠寻台潜伏期明显缩短,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核固缩明显减轻,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Aβ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米索前列醇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和皮层的神经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米索前列醇减轻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最明显的两个病理特征是蚀斑(Plaque)和神经纤维团(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现在发现与AD密切相关的基因有APP,PSI,PSII,apoE等基因,针对这些基因,研制了转基因小鼠,力图模拟临床病理情况,为疾病研究提供有益的模型,文章综述了这些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基因构建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高翔  李文德 《齐鲁药事》2014,(4):215-218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为人体必需脂肪酸,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主要分为n-6和n-3两大类,在哺乳动物中n-6和n-3不能自身合成,只能通过饮食获取。人体内n-6/n-3 PUFAs比例均衡,是人类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n-6/n-3 PUFAs的比例在疾病中的预防作用,研究者培育了可自身将体内n-6转化为n-3的fat-1转基因小鼠,解决了以往研究PUFAs只能通过对动物喂养富含n-3和n-6饲料的不便。因而,fat-1小鼠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去研究在不改变饮食结构的状态下,体内的n-6/n-3 PUFAs比例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将对fat-1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从Tet-on转基因脑肿瘤小鼠模犁中分离鉴定成体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方法 分别从转基因小鼠肿瘤和室管膜下区取材,将细胞培养于含生长因子的无或含血清培养基.光镜下观察病理,相差显微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榆测Hoechst33342阴性的SP细胞、染色体倍体和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球体及分化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 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肿瘤细胞和室管膜下区细胞均呈悬浮球状生长,含血清培养条件下贴壁分化.成体神经干细胞球细胞较小,形态相对较规则.电镜下两者均表现核质比高、细胞器不发达、具干细胞特征,但存细胞器发育上有所差异.肿瘤细胞球中异倍体细胞为26.77%.而神经球中细胞均为二倍体.免疫荧光染色两种细胞球中大部分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少数细胞表达分化标志物GFAP和NSE.贴壁后两者的大部分细胞表达分化标志物,且部分细胞共表达前体细胞标志.结论 Tet-on转基因脑肿瘤小鼠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脑肿瘤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新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选用xylE基因作为诱变的靶基因,以pESnx穿梭质粒作为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线状pESnx导入ICR小鼠制备G0小鼠. 将显微注射后存活的352/549枚受精卵分别移入24只受体雌鼠的输卵管中,共产生41只仔鼠,存活30只(G0),经过整合检测,检测出转基因小鼠17只,阳性率为57%. 从中筛选出2只完整整合了pESnx的转基因小鼠作为首建鼠(founder mouse)进行繁育,目前已繁殖到第三代(G3). 经过逐代整合检测,证明转入的基因可稳定地遗传. 上述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制备了在基因组中整合了pESnx质粒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一种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残余神经毒力引起的形态学改变的测量方法。作者用形态测量法研究了两个批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