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常规三联西药抗菌及温中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三联西药抗菌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改善、Hp转阴率、胃镜检查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7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Hp转阴率及胃镜下胃黏膜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远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偏头痛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73例偏头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30天后观察疗效、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7.5%(P〈0.05);治疗组大脑前动脉(A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减慢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的血管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及总积分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及中药穴位微电脑治疗仪治疗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以一般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6.5%,总有效率82.25%,对照组分别为15.5%,51.2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治疗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同时治疗组能降低高脂血症。结论中西医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其疗效明显,保护肾功能,从而延缓肾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DPN患者35例,给予凯时iv qd共2周,对照组20例给予维生素B1、B12。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3%,对照组为35.00%(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凯时治疗DPN疗效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DPN患者35例,给予凯时iv qd共2周,对照组20例给予维生素B1、B12。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3%,对照组为35.00%(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凯时治疗DPN疗效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元益智方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轻度认知障碍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中药组在一般宣教基础上给予口服培元益智方中药,2次/d;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宣教,不给予任何益智和扩血管类药物;2组治疗观察均3rn。分别检测患者的MMSE值、画钟测验分值。结果经治疗后培元益智方中药组MMSE值、画钟测验分值均有明显提高俨〈0.01、P〈0.05),而对照组MMSE值、画钟测验分值变化不明显(P〉O.051;治疗后MMSE净增值培元益智方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对MMSE的影响,培元益智方总有效率达64.71%,高于对照组的17.65%(P〈O.01);以画钟测验为标准,培元益智方中药组总有效率达73.53%,高于对照组的44.12%(P〈O.05)。结论中药培元益智方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承业  刘明日 《山东医药》2006,46(25):63-64
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将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IgA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来氟米特、泼尼松、苯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谊肾Ⅱ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尿蛋白、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及免疫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型IgAN疗效明显,能有效减少蛋白尿,提高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葛降脂汤,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超声评分、肝功能及血脂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AS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明  高丽丽 《山东医药》2009,49(50):112-113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AV)的效果。方法64例CA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均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CAV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治疗后CAV复发率为15.62%,低于对照组的40.6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AV疗效佳,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天麻丹杜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尼群地平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片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天麻丹杜汤,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压、生活质量状况等。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 天麻丹杜汤治疗高血压病可较好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安全,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荔枝核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荔枝核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6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48例在一般护肝治疗用药基础上加用荔枝核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两组均为6个月,通过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荔枝核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探讨对重型肝炎发生的阻断作用.方法将16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2例)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组(治疗组,82例).结果在治疗组中,23.2%(19/82)的患者发展至慢性重型肝炎,显著低于对照组46.3%(38/82),P<0.01.对照组52.6%(20/38)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而在治疗组,仅26.3%(5/19)的患者死亡,P<0.01.两组患者肝性脑病、感染、出血、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乙型肝炎e抗原/抗-HBe转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持续保持阴性水平.结论在基础治疗的支持下,及时应用拉米夫定能阻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发展至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2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率、HBVDNA水平的变化及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在恢复肝功能、加快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HBV—GN,同时合并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的患者共36例。患者分成2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组25例,给予拉米夫定0.1g,1次/d,或恩替卡韦0.5mg,1次,d,空腹口服;对照组11例,未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降酶及保护肾功能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包括用药期间尿蛋白排泄情况、肝。肾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时,抗病毒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血清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和ALB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2组ALT和AST水平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抗病毒治疗组ALT和AS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抗病毒治疗组治疗12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V—GN,可显著降低尿蛋白,使ALB升高,HBVDNA水平降低,缓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疗效,且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肝解毒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乙肝解毒胶囊)及对照组(当飞利肝宁),每组30例,剂量为4粒/次,3次/d。共6个月,治疗期间检查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HBV DNA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HBV DN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HBV DNA水平下降幅率〉2log10 copies/ml的比例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乙肝解毒胶囊为有效、安全的抗HBV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引起的肝硬化,探寻治疗肝纤维化、缓解肝硬化、降低肝硬化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76例慢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及安络化纤丸,观察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肝纤4项、肝脏B超及组织学的变化。对照组69例,仅予护肝治疗,无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肝功能大部分复常;6个月,HBVDNA阴转或处于低水平,肝纤4项大部分复常;12个月,部分患者HBeAg阴转,肝穿活检组织学改善;18个月肝硬化患者肝脏B超明显改善。同期对照组患者仍反复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指标大部分无改善。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对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8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包括亚急性和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组)患者90例和慢性肝衰竭(B组)92例。在A组患者,40例(A1组)只接受基础和苦参碱治疗,50例(A2组)另加拉米夫定治疗;同样地,在B组中,41例(B1)未接受抗病毒治疗,51例(B2)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生存患者被随访6个月。结果经过平均1.5个月的治疗,A1组有23例(57.5%)和A2组有16例(32.0%,P0.05)患者死亡;经过平均2.5个月的治疗,B1组有22例(53.7%)和B2组有24例(47.1%,P0.05)患者死亡;在A、B两组内,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患者血清ALT的复常率;在随访6个月时,80%以上A2组和B2组生存者HBV DNA水平保持阴性,而A1组和B1组生存者血清HBV DNA仍为阳性。结论拉米夫定治疗能提高亚急性和慢加急/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近期疗效。方法 68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被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HBV DNA水平、MELD分值变化及病死率。结果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总胆红素和HBV DNA分别为89.7±42.5μmol/L和3.16±2.04log10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5.6±64.2μmol/L和6.28±3.95log10copies/mL,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白蛋白分别为48.5±15.6%和34.8±4.8g/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12.4%和30.2±4.1g/L,P<0.05或P<0.01);治疗组早中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分别为17.6±3.5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4±4.1和52.9%,P<0.05或P<0.01),两组晚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HBeAg阴转,1例HBe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HBVM无变化。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功能,降低早中期患者MELD分值和病死率。尽早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前瞻性研究验证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口服六味五灵片,对照组75例,口服双环醇片。观察药物对患者肝损伤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降低ALT中位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在用药达8周时六味五灵片表现出明显的治疗肝损伤作用,疗效达80%。结论:六味五灵片具有较好的治疗肝损伤作用,其有效疗程为8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肝损伤和抗病毒疗效。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六味五灵片及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联苯双酯滴丸及ADV治疗,疗程均为8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及病毒复制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和病毒复制指标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五灵片治疗CHB,不但能降酶保肝,还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