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动使关节韧带的氨基已糖多糖和水份减少,DNA浓度降低。胶原的交联和转化都发生改变,表现为胶原的交联增加,而韧带胶原的转化却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关系。较短时间(<9周)的制动,胶原的合成和降解都增加,胶原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较长时间(>9周)的制动,胶原的降解远远大于合成,导致胶原含量丧失,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2.
制动对关节韧带的影响是明显的。制动后关节韧带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韧带骨止点出现骨吸收现象,纤维骨附着处破坏。关节韧带中小直径胶原原纤维的比例减少,大直径原纤维的比例增加。成纤维细胞形状改变,梭形成纤维细胞多见,细胞内肌动蛋白染色加深。  相似文献   

3.
制动对关节韧带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杰 《现代康复》1999,3(9):1076-1077
制动对关节韧带的影响是明显的。制动后关节韧带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韧带骨止点出现骨吸收现象.纤维骨附着处破坏。关节韧带中小直径胶原原纤维的比例减少,大直径原纤维的比例增加。成纤维细胞形状改变,梭形成纤维细胞多见,细胞内肌动蛋白染色加深。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制动对外侧副韧带胶原转化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制动对鼠膝外侧副韧带胶原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3H-脯氨酸注射入5只大鼠体内6周,然后将膝关节制动8周,取膝外侧副韧带作液闪测定及氨基酸分析。结果 制动侧外侧副韧带的液闪测定值较对侧明显降低,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侧副韧带得到新补充的胶原为32.35%,丢失的旧胶原为42.41%,胶原净丧失10.05%,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侧明显减少。结论 制动后鼠膝外侧副韧带胶原的降解大于合成。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形态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制动对髌带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6周,然后观察髌韧带结构形态的变化,结果 制动组髌韧带的截面面积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光镜观察发现制动线髌韧带胶原纤维的排列交正正常组紊乱,电镜观察发现制动组髌韧带胶原原纤维的排列杂乱无章,且与正常组相比,制动组小型纤维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而大型纤维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膝关节制动使得髌韧带所受的应力下降,为适应这种改  相似文献   

6.
制动与关节功能障碍(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3 制动对韧带生化及代谢的影响 研究资料显示,制动关节周围结缔组织中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氨基己糖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和水浓度的减少。水分减少约3%~4%,总GAG减少20%,透明质酸减少40%,硫酸软骨素减少20%,硫酸皮肤素减少8%,纤维结缔组织基质发生广泛改变。 GAG和水的丧失导致基质的占有空间变小,胶原原纤维接触更紧密,推测会改变结缔组织基质的可塑性和柔韧性,损害它们相互间的正常滑动。GAG和水的变化还协同  相似文献   

7.
注射^3H-脯氨酸至5只大鼠体内6周,然后制动8周,取鼠膝内侧副韧带作液闪测定及氨基酸分析。结果:制动侧膝内侧副韧带(MCL)的液闪测定值则明显降低,MCL得到新补充的胶原为5.25%,丢失的胶原为30.6%,胶原净丧失25.35%,羟脯氨酸含量较对侧明显减少,提示制动后胶原的大于合成。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由最初的自体骨,软骨材料到生物活性陶瓷,乃至后来的有机材料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及性能越来越优越,越来越接近体内的真实情况.但是这些材料在抗压性及强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的:应用胶原与壳聚糖制备生物支架并对其检测其生物学性质,为骨、软骨缺损提供移植替代物.方法:将不同比例壳聚糖-胶原蛋白溶解,经冷冻冻干后紫外线交联后冷冻干燥,二次冻干制备好支架.检测不同比例支架的孔隙率,降解率,溶胀率.扫描电镜观察孔径的大小及形态.结果与结论:制备的支架外观呈海绵多孔状.支架的孔径大小随着胶原比例增加而减小.胶原比例的增加对支架孔隙率的影响较轻微.支架的溶胀率可达到80%左右,支架的溶胀程度随胶原比例增加而减少.胶原含量越大支架柔韧度增加明显.支架的降解率随着胶原比例增加而增加,而壳聚糖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慢.结果提示,通过调整壳聚糖-胶原蛋白比例使支架具有作为骨、软骨缺损移植材料的替代物可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壳聚糖和胶原类支架已成为组织工程常用的载体材料.但是,现阶段如何能够通过调节二者比例而达到理想的细胞载体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的:调节胶原与壳聚糖二者配制比例制备支架材料,检测及对比不同比例支架材料生物学性质.方法:制备1:1,1:2,1:3,1:4,1:5比例的壳聚糖、Ⅰ型胶原蛋白成分,经紫外线交联后冷冻干燥,再将其用NAOH与蒸馏水进行中和,二次冻干制备好支架.观察不同比例支架的材料性质、孔隙率、降解率、溶胀率;扫描电镜观察孔径的大小及形态.结果与结论:在壳聚糖含量固定,支架的大体孔径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3比例制备的孔径最大,达到(298.0+36.0)μm;支架总体的孔隙率为93.9%~97.5%,胶原比例的增加对支架孔隙率的影响较轻微.各组支架的溶胀率可达到80%左右,支架的溶胀程度随胶原比例增加而减少.在支架的降解率随着胶原比例增加而增加,而壳聚糖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慢.结果证实,通过紫外光交联法,按照1:3配比的胶原和壳聚糖的支架材料更加适合软骨组织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8周制动对兔膝外侧副韧带的影响。方法 :15只大白兔 ,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0只 ,行右后肢膝关节全屈曲位内固定8周 ;对侧对照组10只 ,不作处理 ,正常对照组5只。取外侧副韧带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制动8周后 ,实验组外侧副韧带横截面积缩小 ,最大负荷、能量吸收明显减少 ,与后两组比较P均<0.05以上。最大应力、材料常数等材料特性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应力—应变曲线呈分离状态 ,光镜下胶原纤维排列较紊乱 ,韧带腓骨止点出现溶骨性吸收 ,断裂方式全为腓骨止点处撕脱骨折。结论 :制动不仅改变韧带骨组合体的结构特性 ,也影响韧带物质的材料特性  相似文献   

11.
运动促进制动后兔膝关节组织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观察制动后兔膝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组织超微结构及内侧副韧带力学特性的改变,探讨了制动引起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和韧带力学特性改变的机理,以及制动后的主动活动和谈动运动对上述组织病理改变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动可导致关节软骨、关节囊组织退行性改变和关节韧带抗张强度的下降,这种改变随制动时间延长而增加。制动后的关节主动活动有助于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组织形态学和韧带抗张强度的恢复。早期被动运动对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的恢复及关节韧带抗张强度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动对兔膝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与形态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制动对兔膝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及形态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 15只大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实验组 10只 ,行右后肢膝关节全屈曲位内固定 12周 ;对侧对照组 10只 ,不作处理 ;正常对照组 5只。取外侧副韧带行生物力学测试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制动 12周后 ,实验组外侧副韧带横截面积缩小 ,最大负荷、能量吸收明显减少 ,与对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最大应力、弹性模量、材料常数等材料特性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力一应变曲线与对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呈分离状态。光镜下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韧带腓骨止点出现不规则溶骨性吸收 ,断裂方式全为腓骨止点处撕脱骨折。结论 制动不仅改变韧带骨组合体的结构特性 ,也影响韧带物质的材料特性。  相似文献   

13.
烧伤后不同类型胶原在增生性瘢痕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不同时期的瘢痕组织进行Ⅰ、Ⅲ型胶原纤维观察,RIA法对瘢痕组织中的Ⅰ、Ⅲ型前胶原进行检测。结果偏光观察正常皮肤中以Ⅲ型纤维为主,1月以后Ⅰ型纤维明显增加,1年以后的瘢痕组织中几乎全部为粗大的Ⅰ型纤维,极少Ⅲ型纤维。放免结果Ⅰ/Ⅲ型前胶原比例逐渐增加,但Ⅲ型前胶原的含量仍然较高;晚期瘢痕中Ⅰ、Ⅲ型前胶原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型胶原逐渐增加,Ⅲ型胶原逐渐减少,后期几乎完全为Ⅰ型胶原纤维取代,前胶原的变化与胶原纤维的变化不吻合,不能反映胶原纤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钴60(~(60)Co)辐照灭菌方法对胶原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牛肌腱胶原膜经常规~(60)Co辐照灭菌,比较辐照前后胶原膜孔径的大小、溶胀度、收缩温度、抗酶解能力及动物体内降解等指标。结果经医用~(60)Co辐照后,胶原膜的孔径变大,膜的溶胀度增加,收缩温度降低,体外抗胶原酶及胰蛋白酶的酶解时间缩短,小鼠皮下埋置降解时间减少。结论常规~(60)Co辐照后,胶原膜的交联度下降,分子稳定性降低,其分子结构的降解程度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的MRI信号表现与生化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6个腰椎间盘髓核样本取自2006-08/2007-01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手术的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依据Minnatertti分类法Ⅱ、Ⅲ类各18个.术前测量髓核及脑脊液矢状面MRI T2WI平均信号强度,计算二者的比值;术后测量髓核的水、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用Pearson相关检验评估T2WI信号值和水、蛋白多糖和胶原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检验表明,Ⅱ、Ⅲ类腰椎间盘的髓核平均信号强度比值与蛋白多糖、水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多糖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723,P<0.001:与水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0.714,P<0.001;与胶原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0.68l,P<0.001. 结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MRI信号表现与其生化改变是一致的,信号强度随水、蛋白多糖含量的减少和胶原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吡啶啉(PYD)和脱氧吡啶啉(DPD)是在骨胶原中发现的两种重要交联物.通称为吡啶鎓交联物.胶原基质降解时可随骨吸收作用释入血液.正常从尿中排出.因不存在于正常皮肤.筋膜及韧带的胶原中,故相对地具有骨胶原特异性.最近有些报告指出.测定尿吡啶鎓交联物能准确反映由疾病引起的骨代谢增强患者的骨周转状况.但几乎没有关于癌患者尿吡啶鎓交联物浓度方面的资料.本文作者对  相似文献   

17.
牙周细胞在离子化胶原表面的黏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离子化胶原对不同交联剂的作用及交联后对牙周细胞的黏附与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1在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通过胶原蛋白与甲醇在低温反应得到化学修饰离子化胶原,将胶原海绵和离子化胶原海绵分别与戊二醛、碳化二亚胺,京尼平在室温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控制交联剂的终质量分数为0.006,交联时间均为24h。②通过测溶液中羟脯氨酸含量测交联产物的交联度;用胶原酶测交联产物体外降解时间;通过牙周细胞在交联产物上的生长情况(A570)确定交联产物对细胞的作用。nm结果:①吸液率和交联度:离子化胶原与各交联剂交联后吸液率都低于胶原交联后,交联度相应提高,胶原和离子化胶原与戊二醛交联其交联度最高,分别为81%,85%。②降解率:离子化胶原的降解率总的趋势低于胶原样品,离子化胶原、胶原被炭化二亚胺交联后,其降解率分别为0.5%,45.0%。③牙周细胞生长情况:离子化胶原交联产物上牙周细胞A570值高于胶原交联nm产物。结论:离子化胶原在交联过程中显示了较好的抗生物降解性能,离子化胶原交联产物在牙周细胞培养过程中显示出了低的细胞毒性,提示其对牙周细胞黏附与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代替胶原应用于牙周组织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高糖对肾组织干细胞(KSC)基本特征的影响。方法分离肾乳头处KSC,比较其在高糖(30 mmol/L)和正糖(5.6 mmol/L)培养基的微环境下细胞形态、增殖能力、相关表型标记物的改变。结果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提示从第4天开始高糖组细胞生长较正糖组缓慢;免疫荧光结果提示KCS经高糖处理后,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的合成增加;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KSC经高糖干预后,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Ⅳ型胶原m RNA表达增高,间质标记物?-SMA、Vimentin基因表达进一步升高,促纤维化因子TGF-?、CTGF、PAI-1 m RNA表达均升高。结论 KSC在高糖的微环境中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促纤维化基因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Ⅰ型及Ⅱ型胶原在结缔组织的增殖与分化、软骨的形成和吸收等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腰椎黄韧带退变与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形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36例和外伤性腰椎骨折20例患者的黄韧带标本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Ⅰ型和Ⅱ型胶原;CT测量腰椎硬膜横截面积;黄韧带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黄韧带厚度、Ⅰ型及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腰椎硬膜横截面积和Ⅰ型/Ⅱ型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显示实验组黄韧带弹性纤维排列紊乱,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提示腰椎黄韧带Ⅰ型、Ⅱ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Ⅱ型比值发生改变,可能引起黄韧带厚度增加,导致椎管横截面积减小,参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胶原蛋白在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骨质的形成和吸收、骨基质矿化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膝关节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16周后,取膝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采用微量羟脯氨酸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膝关节软骨及前交叉韧带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膝关节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前交叉韧带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也显著降低(P〈0.05),提示骨质疏松可引起膝关节内组织总胶原、Ⅰ型及Ⅱ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改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