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目的:总结常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应用一次性食管吻合器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基础上再行食管横断吻合在治疗门脉高压合并食管静工线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门脉 高压合并食管列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常规组),其中18例又借助食管吻合器行食管横断再钉合术(横断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近期止血率应用吻合器,横断组为100%,而常规组术后短期内发生再次大出血死亡2例(6.7%);食管静工张消失横断组优于常规组。随访术一再出血率横断组低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不失为治疗食管静脉曲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将我院116例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组患者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为(32.22±3.26)mmH2O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54±4.71)mmH2O,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具有较大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食管横断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吻合器食管下端离断再吻合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用吻合嚣治疗3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病死率、再出血率、食管曲张消除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35例中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32例.痊愈34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近期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远期随访32例,1例3年后因其他内科疾病死亡.手术后1~5年再出血率3.13%,本组患者无吻合口溃疡、狭窄、梗阻及吻合口漏等发生;胃镜复查结果显示患者食管中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应用吻合器门奇静脉断流手术简便、安全、省时且容易操作,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食管横断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间117例联合断流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例(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此前94例单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术后近远期再出血、曲张静脉残留、肝性脑病、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住院期间无再出血病例,术后均恢复出院.研究组食管横断相关并发症为4例消化道瘘,2例食管吻合口狭窄.术后1年食管曲张静脉残留率联合断流组为21.3%,对照组为50%(P<0.05);残留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率研究组为0,对照组为29.4%(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与常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术式在减少术后食管曲张静脉残留,预防再出血方面优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特别在基层医院中的价值。方法:对1990年11月~2003年6月所收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中.治愈30例,死亡5例,占14.3%。主要并发症:术后出血,胃瘘.肝功能衰竭等。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基层医院;同时,只有规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使血管离断彻底,提高手术操作水平,选择好手术适应症.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吻合器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肝硬化手术患者158例,按照是否应用食管吻合器分为联合断流组(应用食管吻合器)和常规断流组(未应用食管吻合器),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食管静脉消除率,术后再出血率、进食时间、抗生素应用、切口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再出血率联合组为3.45%(3/87),常规组25.35%(18/71);食管静脉消除率联合组为91.95%,常规组为77.46%;抗生素应用时间联合组为7.11d,常规组为6.93d。结论:食管吻合器操作简单,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彻底性,临床初步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近期死亡率为6.3%,近期止血率为100%,随访患者中肝功能改善率89.4%,再出血率为15.6%。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内镜治疗失败后再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试验组72例,为内镜治疗后再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对照组54例,为直接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0±74)min,(130±4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0±150)mL,(320±110)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3)d,(7±2)d;两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126例患者随访率为95.23%,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59%、7.84%,病死率分别为7.24%、3.9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5%、98.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治疗后再手术者增加了手术难度的同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有手术治疗指征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首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68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再出血治疗。结果:68例均获得随访,近期死亡4例,其余64例随访1~7年,死亡10例,余54例疗效满意。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手术主张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1/2004年择期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联合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广艳  王家凤 《全科护理》2014,12(2):133-134
[目的]总结左侧经胸行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治疗门脉高压再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3例病人采用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治疗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术后从生命体征、引流管、皮肤、并发症、饮食、出院指导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43例病人有2例解黑色柏油样大便,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死亡1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再出血,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左侧经胸食管切开曲张静脉缝扎加贲门周围血管再离断治疗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疗效满意,良好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后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及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张宏范 《临床医学》2004,24(4):29-30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1996~2002年连续收治18例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有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史,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切除脾脏.胃底前后壁以缝合器缝合阻断胃壁上行血流,4例术后5年内再次出血。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时.贲门周围静脉都显著扩张.必须彻底予以阻断,才能彻底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防止再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疗效。方法:48例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期间再出血率为12.5%(6/48),死亡率为14.58%(7/48)。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效果显著,改良Sugiura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4—01/2007—12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2例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近期出血、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以及病死率。结果:32例均治愈。其中2例术后出血,治疗后好转,无肝性脑病。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12例的体会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衷翰卿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93年6月,采用经胸腹联合断流术——胸腹联合切口,行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粘膜外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PHT)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2例肝功能(Child)A~B级PHT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以减流、断流、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式。对照组26例是在治疗组术式的基础上加胃底黏膜下环扎术,并对两组术后远期疗效和再出血率作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例5年随访,治疗组治愈22例,死亡4例,再出血5例,治愈好转率84.6%。对照组治愈25例,死亡1例,再出血1例,治愈好转率96.1%。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治愈率和止血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减流、断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黏膜下环扎术是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且较单纯减流、断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折迭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决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断流术后复发和再出血问题。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Nissen氏胃底成形术治疗门脉高压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60例。结果急症手术全部立即止血。术中食管测压10例,包裹折迭部压力在4.0~5.33kPa之间;术后食管测压36例,食管下段压力范围为2.53~4.67kPa,平均3.53±0.55kPa。出院的55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仅2例再出血。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折迭缝合的松紧度,本术式是一种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评价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应用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在食管下段较低位置阻断食管静脉血流的同时,离断腹段残留或复发的冠状静脉属支。结果本组共11例患者,择期手术9例,急症手术2例,无手术死亡。11例患者均获得长期随访,无再出血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于术后1年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2年1例死于肝癌,其余9例均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81.82%(9/11)。结论经胸食管横断吻合器再吻合术适用于门静脉高压术后再出血患者,该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评价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腔分流、脾-肾分流、肠-腔侧侧分流,手术前后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PP),观察术后肝功能、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门静脉血流,胃镜了解曲张静脉缓解情况。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术后FPP有明显下降(P<0.01),术后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下降,尽管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门静脉仍然维持有效向肝血供,术后胃镜提示曲张静脉消失情况满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肝功能稳定,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该术式具有良好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对于肝功能分级为Child A、B级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手术经验.方法对1985年起我院收治的50例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联合断流术"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50例,手术止血成功46例,术后再出血并肝昏迷死亡3例,死于肝昏迷1例,术前误诊1例.结论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过严密观察,保守治疗无效应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注意结扎贲门周围的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