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凤敏  张玉梅  李丽华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489-1489,1496
目的:研究左卡尼丁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1-2009.3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调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丁1.0g/日加5%葡萄糖150ml静脉滴注两周。所有病人均在治疗前、治疗后两周用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EDU)、收缩末期左室容积(EDU)、每搏输出量(SU)、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早期/晚期速度峰值比值(VENA)E/A。比较两组间心功能参数的差别。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丁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瘸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左室肥厚可引起左室舒张期僵硬度增高,顺应性减退,进而影响心肌舒张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心室肥厚,对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功能降低与病死率、致残率密切相关。本资料比较观察了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对AMI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邹凤军  丁五麟  张小杭  段军 《北京医学》2005,27(6):347-347,370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扩大的过程是隐匿的,临床上难以作出准确的诊断.我们自1999年7月至2001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2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结构的改变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来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扩大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和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AMI)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75例AMI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Ⅰ~Ⅲ级)分为缬沙坦组、美托洛尔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5例。分别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或)美托洛尔25~50 mg/d。测定其治疗前和治疗4、12周时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BNP水平显著降低,均在4周时降幅最大,联合治疗组降至最低水平。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时LVEF和LV-EDVI明显改善,持续到治疗12周时。美托洛尔组治疗4周时LVEF显著增加,而LVEDVI治疗12周才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LVEF和LVEDVI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均可降低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及改善心室重构,联合治疗比单用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先安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注射液90~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每搏量、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增厚率、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等.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病人的心排血量、每搏量、心排血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室壁增厚率、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后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AMI的基础上用心先安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评价两药抑制左室重塑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的51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缬沙坦组27例、贝那普利组24例,两组均行AMI常规治疗,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80 mg/d、贝那普利组加用贝那普利10 mg/d,疗程3个月.结果 (1)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贝那普利组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缬沙坦组(P<0.05).(2)两组患者的LVESV、LVEF和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贝那普利组改善情况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明显改善左室功能,阻抑左室重塑过程,提高左室收缩的同步性;而且贝那普利的效果优于缬沙坦.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已普遍应用于临床,AMI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梗死相关血管(IRA)获得再通,缩小梗死面积,减少左室重构(LVRM),保护心功能。本文旨在分析溶栓治疗对LVRM及左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糖、血脂异常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6例急性心梗病人在确诊第2d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两周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评价血糖血脂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正常者射血分数值高,空腹血糖、血脂均高者左室收缩功能差,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空腹血糖或血脂单项异常者与正常组比较左室收缩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如血糖及血脂均升高组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与血脂异常可严重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洁云 《疑难病杂志》2005,4(6):353-354
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伴左心室功能不全(LVD)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左室重构的改善有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ACEI对患左室重构和预后的影响是否有更进一步的益处,目前尚无循证医学的证据。卡维地洛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β2、α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左心室功能减低的临床特征,为AMI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116例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69例)与异常组(4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及临床特征。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异常组年龄高于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心功能正常组。2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心功能异常组前壁心肌梗死比正常组更常见,心功能异常组CK峰值及CK-MB峰值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急性肺水肿、心原性休克、心律失常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结论AMI患者如年龄大、有糖尿病病史,前壁心肌梗死且梗死面积大者,易并发左心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37-39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PCI术后予他汀类、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曲美他嗪口服20 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V、CO、LV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V、CO、LVEF指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VEDV、LVESV、LVDd、LVD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V、LVESV、LVDd、LVDs指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症治疗后,比较预后不良组与好转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左心室功能情况。另外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4、T3、FT3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和第5周末,预后不良组血清T4、T3和FT3明显低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4及TS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LAD、LVDs和LVDd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EF明显低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不同心肌梗死部位的血清T4、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左心室功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左心室重构 (LVRM)的影响。方法 对2 7例AMI患者发病 2周后行择期PCI,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PCI术前及术后 3个月的左心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WMS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变化 ,并进行分析。结果 AMI后择期PCI术后WMSI、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 0 1) ;LVEDD、LVESD均较术前缩小 (P <0 0 5 ,P <0 0 1)。结论 AMI后择期PCI仍可明显抑制LVRM ,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阎德春  王斌 《北京医学》1997,19(4):217-219
7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尿激静栓治疗。溶栓后4周和6个月时,前侧壁梗塞再通病人的左室舒缍末容量,收缩末容量均低于未通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未通者,严重节段室壁运动异常节牟百分率较未通者显著减少;下后壁梗塞再通者与通者无显著 差异。提示早期溶栓再灌注可使前侧壁梗塞病人的左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AMI并于12h内成功施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AMI后第2天、第1周、第1个月监测心脏生物标志物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的血浆浓度;测量AMI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选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测量指标]和左心室重构[选取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作为测量指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hs-CRP、TnI在PPCI后第2天一第1个月持续显著下降,NT—pro—BNP在PPCI后第2天一第1周显著下降(P〈0.05),第1周~第1个月无显著变化。再灌注2d后,hs—CRP血浆浓度与LVEF、LVED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第2天与第1周的TnI与LVEF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血清NT-pro—BNP在第2天与LVEF有相关性,在第1周、第1个月与LVEF、LVED有相关性,相关性较好。第2天的hs—CRP、TnI与3个月后的LVEF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与3个月后的LVED相关,相关性较好。结论AMI后1个月内,hs-CRP、TnI持续显著降低,1周内NT—pro—BNP显著降低。第2天的hs-CRP和TnI能预测3个月的左心功能、左心宣亏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恢复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急诊PCI组66例,对照组62例,PCI组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给于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及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并分别于发病后1、6个月做心脏彩超了解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6个月后,PCI组左心室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可减少老年AMI患者MACE发生率,能阻止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其远期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8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62例,非ST段抬高24例)患者于持续胸痛后准24h测定血浆BNP水平,于发病后24~72h、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室质量(LVM),并获得1月的变量值。根据1月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变化幅度,分为轻度重构组(A组)、中度重构组(B组)、重度重构组(C组)和非重构组(D组),并分析4组持续胸痛后准24h血浆BNP水平与LVEDV、LVESV、LVEF、LVEDVI、LVESVI、LVM变量值的相关性。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1)首次急性心梗后1月时A组、B组、C组、D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214.86±64.92)ng/L、(46323±265.97)ng/L、(874.53±58446)ng/L、(118.03±51.65)ng/L。各组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2)首次急性心梗后不同重构组早期BNP血浆水平均与1月LVESV、LVEDV、LVESVI、LVEDVI的变量值呈正相关,与LVEF变量值呈负相关,与LVM变量值无关;(3)首次急性心梗后1月时轻度、中度、重度重构组问的早期血浆BNP水平的参考截断点是246.5ng/L、449.0ng/L、856.0ng/L。结论早期BNP水平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1月左室重构的程度密切相关,并有分层预测价值,早期BNP水平越高,左室重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功能的疗效。方法对于2005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及出院后门诊随访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50例,于入院后24小时内和治疗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间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各种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在收缩功能方面,与美托洛尔组相比,卡维地洛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在舒张功能方面,两组的改善程度一样(P>0.05)。结论在治疗1个月后,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但卡维地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AMI后左室壁瘤(LVA)形成之间的关系,即hs—CRP是否可作为LVA形成的早期预测因子。方法对8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入院后测定血清hs—CRP,两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室腔大小、室壁运动指数及左室功能。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LVA组和对照组。结果LVA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5.0±8.4 vs 12.7±2.4,P=0.004);AMI后2周并发LVA的患者左室扩大及射血分数减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AMI后LVA形成相关,炎症反应可促进心室重构进程,血清hs—CRP可作为LVA形成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