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和免疫分型标准。方法 对5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多种细胞化学染色和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并与以FAB为基础的形态学分型比较。结果 氯硝酸酯酶在鉴别粒细胞系统、醋酸萘酯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和鉴别单核细胞系中有重要作用。其中2例形态学、细胞化学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显示髓系单克隆抗体阳性,并发现5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粒系和淋巴系的抗原标志。结论 提示细胞化学和免疫学分型能明显提高急性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以提高白血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针对24例ALL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分型检测,比较2者在ALL分型上的异同.结果 24例ALL患者中,FAB分型L1 15例、L2 7例、L3 2例;WHO免疫分型T-ALL 7例、B-ALL 17例.结论 免疫学分型是诊断ALL的重要手段,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它对ALL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醋酸酯酶在鉴别粒细胞系统、α-醋酸萘酯加氟化钠抑制试验在鉴别单核细胞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方法 对52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多种细胞化学染色和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并与以FAB为基础的形态学分型比较。结果 2例形态学、细胞化学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显示髓系单克隆抗体阳性,并发现5例混合白血病同时表达粒系和淋巴系的抗原标志。结论提示细胞化学和免疫学分型能明显提高急性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分型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被划分为M4型。这是一种影响双细胞系列的白血病病变,骨髓细胞学变化多样旦复杂,往往需借助于细胞化学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型作出诊断。本文分析了48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和细胞化学特点,以期对此类型白血病复杂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有足够的认识,增加诊断的准确性。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初治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15~58岁,中位年龄36岁。 1.2 形态学检查 骨髓涂片以瑞氏染色,按FAB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油浸镜下计数200个细胞,以百分数表示。M4a是原始的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的M4,原幼单和单核细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的正确分型对临床的治疗至关重要,但仅根据细胞形态学进行鉴别分型,目前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近来国内外采用了二种以上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法,对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1980~1982年收集的129例急性白血病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尿水解检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 ,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已逐渐采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 (MIC)对小儿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这不仅能使分型更为客观准确 ,而且还能更好估计预后 ,现将我院 4 6例AL L患儿 MIC分型结合临床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初治的AL L患儿 4 6例 ,其中男 31例 ,女 15例 ;年龄 1~ 14岁 ,中位年龄 7.6岁。1.2 方法 :形态学检查采用骨髓细胞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 ,按 FAB分型。免疫学检查标本取自骨髓或外周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分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治疗、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已确诊的AML患者的细胞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结果。免疫表型分析采用CD45、侧向角光散射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169例AML患者用20种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测定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结果①形态学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89.3%,免疫分型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88.8%,二者联合应用分析与最终诊断符合率为97.1%。(2)CDⅡ7、CD13、CD33在AML各型中高表达;CD14、CD64、CD4在M4、M5中高表达;CD34及HLA—DR在M3中低表达;淋系抗原在AML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其中CD7表达率最高,占20.2%;CD7(+)与CD7(-)的完全缓解率(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复杂,应多个抗原综合分析;细胞形态学分型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联合应用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与分型的准确性。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其中CD7表达率最高,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相似文献   

8.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10 9/L 的急性白血病 ,为高肿瘤负荷的高危型白血病。我院共收治 16例 ,占同期急性白血病 16%。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为我院 1989年~2 0 0 1年住院病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男 10例 ,女 6例。年龄14岁~ 72岁。按 FAB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5例 ,其中 L11例 ,L2 3例 ,L3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NAL L) 11例。其中 M2 3例 ,M31例 ,M4 3例 ,M51例 ,M63例。AL L 以 L2 多见 ,NAL L 以 M2 、M4 、M6 多见。1.2 临床表现  16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虽然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急性白血病(AL)的WHO分型,但形态学仍为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手段。t(8;21)(q22;q22)易位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本对1997年以来我院57例初诊M2患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利用一系列4种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对88例急性白血病菌患进行免疫分型分析。结果:应用本组抗体组合可对T-ALL,B-ALL及AML-M1^~M7患做出诊断,并可诊断形态学难以辨认的AML-MO/1患,及免疫分型较难辨认的单核细胞白血病,标记4管细胞,共13种抗体既可区分90%以上的白血病患为ALL或AML,并可分型为B-ALL,AML-M2,AML-M3,及对T-ALL和AML-M4/M5做出初步诊断,结论:多参数分析能够特异地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分型分析。提高免疫分型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D45设门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根据抗体积分系统进行分型。结果:三染色标记法检测24例B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抗原分别为CD19(100%)和CyCD79 a(95.83%);7例T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抗原分别为CD7(100%)和CyCD3(100%);CD10(85%),HLA-DR(73%),CD34(62%)等非系列相关性早期分化抗原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较高的表达频率。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除均表达淋系抗原外,同时有64.52%伴髓系抗原(CD13,CD33)的表达。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能区分T-ALL、B-ALL,并可与急性髓性白血病相区别,尤其急性髓性白血病(M1和M5)。  相似文献   

12.
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对于急性白血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对白血病的意义。方法 :经耳垂或手指取血 ,常规涂片 ,经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染色后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总检出率为89.14% ,其中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L L )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91.94% ,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NL L)患者周围血片中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87.0 2 % ,外周血 WBC≥ 10 .0× 10 9/ L 的白血病患者其幼稚细胞检出率 (95 .81% )显著高于 WBC≤ 4.0× 10 9/ L及 WBC正常的白血病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外周血片中未检出幼稚细胞的白血病患者中 ,全血细胞减少者 47.73% ,WBC<4.0× 10 9/ L 者占 5 9.0 9%。结论 :外周血片幼稚细胞的检出对诊断急性白血病有重要意义 ,但并不能作为诊断白血病的特异性指标。 AL L患者通过外周血涂片白血病的检出率比 ANL L 高 ,高增生白血病患者通过外周血涂片白血病的检出率比低增生的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68例B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亚型,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BAL患者细胞形态学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1、M2亚型多见,免疫表型以髓系、B淋系共表达常见,CD34在BAL中表达较高。FAB诊断为AML的BAL患者中,B淋系CD10、CD19共表达的患者较多,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BAL患者中,髓系CD13、CD33共表达者较多。结论 BAL为起源于比较早期的造血细胞且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1028例白血病骨髓象的分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1976年FAB白血病分型方案和1980年、1986年分别在广州、天津修改的白血病分型建议,并结合病史,化疗前瑞氏染色的血象与髓象以及细胞化学染色(包括POX、SB、NAE、NAP、ACP、PAS以及热盐水溶解试验与墨汁吞噬试验等),少数病例还配合电镜检查等进行诊断,现将我院1978~1986年12月9年间1028例白血病骨髓象的分型进行统计分析。一、性别分布 1028例白血病患者中,男662例,女366例,男:女=1.81:1,这与上海、西安两地所报道男女之比(分别为1.86:1及1.83:1)相近,  相似文献   

15.
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诊断FAB标准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勇  夏学鸣 《江苏医药》1998,24(10):721-722
为探讨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诊断价值,对30例FAB标准难以分类的AL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FAB难以分型的AL可以分成三组:(1)M2/M3难以鉴别,主要根据t(8;21)、t(15;17)等染色体异常诊断;(2)过氧化物酶(POX)阴性的AL,主要根据免疫分型诊断。主要包括M0、M7、部分M1、M5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杂合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结果提示免疫分型及染色体分析是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应成为AL的常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严红  赵海军  潘明 《临床医药实践》2013,(5):363-365,37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抗原表达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对59例AL进行分析。结果: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33,HLA-DR,CD13,MPO和CD117抗原,其中MPO和CD117抗原特异性高,同时还有18.64%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ML)CD7的表达,有10.16%的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ML)CD19的表达;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CD79a,HLA-DR,CD19,CD20和CD10抗原,其中CD79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同时有8.47%的ALL患者同时伴有髓系抗原CD13的表达;AML-M3多为CD34低表达,HLA-DR阴性;有4例形态学不能准确分型,需结合免疫表型分析才能确诊。结论:免疫分型与FAB同时结合互相补充,可提高AL的诊断分型准确率,有利于成人A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并能够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化疗强度的增大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化疗期间合并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趋势 ,抗霉菌治疗的重要性亦被人们重视。本文观察了 64例AL患者化疗期间抗霉菌治疗及副作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 1995年至 2 0 0 0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64例 ,男 3 6例 ,女 2 8例 ;年龄 12~ 75岁 ,平均 3 6.5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目前国内诊断标准[1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3 8例次 (M1 7例 ,M2 13例 ,M34例 ,M4 5例 ,M59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6例次 (L1 8例…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 (AL)FAB形态学分类是目前诊断分型AL的基本方法[1 ] ,由于AL的异质性、白血病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复合型白血病、转化型白血病的存在[2 ] ,使单纯形态学检查的准确率偏低。免疫分型是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 (单抗 )来测定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免疫标志[3 5] ,进一步剖析细胞的来源及分化阶段、疗效及预后。现将 1 70例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5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AL患者1 70例 ,其中男性 81例 ,女性 89例 ,年龄 1 7~ 78岁 ,中位年龄 50岁。初诊时按FA…  相似文献   

19.
随着强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进展,儿童和中青年白血病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不断提高。而老年人一旦患有白血病,多因年老体弱、抵抗力差,预后和缓解率明显低于儿童和中青年白血病患者,且易因感染、药物毒性反应或其它合并症死亡[1]。本文统计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白血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自1987~1999年以来我院收治60岁以上白血病患者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69岁。分类特点:43例中急非淋30例,其中M26例,M37例,M42例,M513例,M62例;急淋8例,其中L11例,L25例,L32例;慢粒…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十年来,由于抗白血病药物的不断发现,特别是联合化疗方法的改进,成人急性白血病(AL)疗效明显提高。但仍有不少病人缓解后短期内复发。本文采用大剂量(HD)化疗,对于延长病人缓解期有明显疗效。临床资料 26例AL均系我院1987年11月~1990年5月间HD化疗的住阶病人。按1986年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L)7例(均为L_2),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