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1998~2005年牡丹江市布病监测资料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8—2005年全市共报告布病601例,布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尤以2004、2005年上升迅速.分别为279、256例。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36:1.00;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家庭聚集性及隐性感染者增多。结论牡丹江市布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以牲畜检疫、免疫、淘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力度,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
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2002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2002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2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人间血检阳性率5.67%,确诊新发病人402例;其中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病人数最多,占新发病人总数的78.61%。畜间平均阳性率0.27%;其中以牛的阳性率最高,为0.99%,其次是羊0.23%。结论:个别监测点人畜问布病疫情较重,出现暴发或流行,部分监测点布病疫情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3.
新疆尉犁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尉犁县人间布病感染情况,方法:按全面布病监测方案要求,从1996-1998年对全县7-60岁以下的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3年监测表明尉犁县布病平均感染率为13.11%,患病率2.62%,在不同的生产类型,职业中布病感染的均有发生,显示布病已逐渐由牧区向农业区和城镇扩散转移,结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消除传染源,加强畜间布,病防治工作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布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全国重点监测点2001~2004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 畜间平均阳性率0.28%;其中以牛的阳性率最高0.55%,其次是羊0.23%。人间平均血检阳性率11.36%,确诊新发病人5027人;其中以2004年血检阳性率最高16.02%,最低是2002年5.67%;4年各点阳性率以内蒙锡盟最高17.6%,确诊病人2517例,占新发病人数的50.07%。结论 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牛,其次是病猪。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90年代布鲁氏菌病疫情态势及今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对我国90年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能较全面了解和认识,现将1990~1999年的布病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以利于今后布病防治工作参考。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1990~1999年的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年报表。2疫情态势2.1人间疫情 据27个省、市、区统计, 1990~1999年检查了 2 879 884人,感染 22 577人,平均感染率为 0. 78%。其中以西藏、山西和湖南年均感染率为高,分别为5.73%、2.76%和2.29%;低的省、市、区有天津,上海及浙江,分别为0.01%、0.0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全省8个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监测点的居民感染率0.10%,家畜感染率为0.90%,感染性螺平均密度0.0022只/0.1m2。结论近三年监测点人与家畜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2007年渔民感染率有所增加,局部地区感染性钉螺面积增多和密度增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辖7区6市(县)576万人口。布病发生始于1958年,60、70年代广泛流行,截止1994年全市累计发病3680例,年最高发病544例,分布于53个乡镇,城市为散发。畜间布病流行范围、强度与人间基本一致,据调查羊只最高年平均感染率为32.95%,历年来共分离到布氏菌59株,经鉴定均为羊种布氏菌,说明我市属羊种布病疫区。在查清疫区性质和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经过多年积极防治,1984年全市已无新发病人;畜间感染率下降为0.30%,全市疫情基本得到控制。1990年后,局部地区又出现疫情回升,为控制布病回升及摸清疫情,指导防治工作,1990~1995年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7年云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四个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分析调查结果。结果监测忖居民感染率为0.29%,黄牛及水牛的感染率分别为2.10%和1.30%,查出钉螺面积约75hm2,平均钉螺密度为(0.29只/0.11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经过逐年防治,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仍应加强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治和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在吉林省流行历史较久,1936年在白城首次发现,建国初期人、畜间疫情曾一度呈现上升趋势。畜间最高感染率为20%,最高发病人数年均为715例。1954年全省逐步开展防治工作,1956年制定了控制和消灭布病12年工作规划,1978年制定了7年防治规划,1984年制定吉林省防治布病工作实施细则。为适应工作需要,加强了领导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7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45%,耕牛感染率为5.16%,活螺平均密度为0.44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8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178%。结论2007年耕牛感染率仍然较高,是整个血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还需加强针对耕牛的各项血吸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1991~1992年新疆人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考核验收至2007年间,新疆95%以上的县市人间布病防治监测工作处于基本停滞状态,特别是2000年后更加突出,2007年布病防治工作被列入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瘫痪15年的新疆人间布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中心制订了《新疆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以及3~5年掌握和了解新疆人间布病疫情现状、疫情动态、流行范围等总体目标,逐步建立人间布病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伍保 《地方病通报》2001,16(2):77-77
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主要疫区之一,历来人、畜间布病疫情较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经过全州范围内的“三普”和部分地区的“三复”工作后,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1999年9月,经省级专家考核验收证实,全州人、畜间布病防治效果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区”标准。 经过30年的防治,人间布病感染率由防治前的15.99%降至验收时的0.49%,患病率由防治前的4.58%降至1999年验收中未发现患者,分别下降了14.16%和4.5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历年来的慢性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态势,为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年,选择青海省平安县、海晏县、天峻县、达日县、河南县5个县作为监测县,每个县选择3~4个乡作为监测点,监测7~60岁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布病诊断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结果 5个县共监测2021人,检出RBPT阳性76人,平均阳性率为3.76%(76/2021);检出SAT阳性15人,平均阳性率为0.74%(15/2021);确定感染人数15人,平均感染率为0.74%(15/2021);发现新发病例3人.布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2-6月,与牲畜屠宰和皮毛加工有关.结论 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检疫,做好职业人群的监测和疫情通报工作,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 ,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降低人群感染率和患病率、保证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致使阿勒泰地区慢性及消耗性疾病呈上升的趋势 ,现就该地区布鲁氏菌病 (布病 )的流行现状与今后的防治工作论述如下。1 流行现状1.1 畜间 :1995~ 1998年畜牧兽医部门对地区部分县市进行了畜间布病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 ,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高达6 .47%。1.2 人间 :阿勒泰市 1993年对所管辖乡、镇进行了人间监测 ,布鲁氏菌感染率为 3.6 6 % ,布病患病率为 0 .49% ;而 1999年布尔津县对部…  相似文献   

15.
中江县大田坝村2005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掌握丘陵地区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评价防治效果,为科学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中江县大田坝村开展2005年监测工作。结果 监测点钉螺面积18070m^2,平均活螺密度0.064只/框(每框=0.11m^2),感染螺密度0.0001只/框,钉螺感染率0.098%。监测点平均血清学阳性率9.84%,粪检未检出感染者。耕牛感染率5.80%。结论 中江县血吸虫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加强沟渠灭螺和耕牛防治力度,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6.
自70年代后期,由于广泛开展以畜间免疫和检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我省布病疫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为了继续掌握布病疫情动态,预测发展趋势,按《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1995~1999)》,1995年在两个固定监测点和两个非固定监测点开展了人间市病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1995年四川省人间布病血检阳性数较近年来有明显增多,固定监测点血检阳性率有升高趋势,现报告如下。互监测点及监测对象呈.互监测点选择:按《四川省人间布病监测方案(1995~1999)}),分别选择了牧区、半农半牧区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和甘孜州的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控制新疆人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客观评价施行中央补助地方布病防治项目以来新疆人间布病疫情现状、疫情动态及流行影响因素制定,为新疆布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央补助地方布病防治项目部署、按照《新疆人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和《全国布病监测方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69-2007)《布病诊断标准》方法进行监测,对45个监测点上报的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和血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97 877人,检测数(血检数)44 702份,阳性数1 778份,阳性率3.98%,患病数1 606例,患病率1.64%,新发病人1 421例。结论新疆人间布病疫情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91~1998年阿勒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8年在阿勒泰市10个乡(镇)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共调查农牧民7 261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人数629人,感染率8.66%,静脉采血1683份,血清学SAT1:100(■)以上23份,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23人,患病率为1.37%,感染率年度最高的是1991年,达13.40%,感染率以 30岁和 40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 14.57%和 14.85%,哈萨克族感染率明显高于汉族(χ2=15.01,P<0.01),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χ2=12.31,P<0.01)。调查结果表明,阿勒泰市人间市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率与患病率分别由 1991年的 13.40%和 4.43%下降至1998年的 4.63%和 0.50%,疫情相对较稳定,近年来未发现新发病人,慢性布病患者全部给予治疗,布病防治工作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区”标准,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卫生部布氏菌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岱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2,17(4):255-256,F003
卫生部布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于2002年6月19日至21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14名专家委员中有11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卫生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尚德秋教授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我国近年来布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布病疫情形势,讨论了今后布病防治策略,并且为上级部门提出了第32次专家咨询意见。会议期间,卫生部布病专家组组长尚德秋教授做了关于国内外布病疫情态势分析以及今后布病防治对策的报告,卫生部布病专家组副组长张士义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一、我国布病防治现状及疫情形势1.当前全国人…  相似文献   

20.
海东地区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防治经三十多年的努力,畜间布病牛感染率已从防治前的5.45%下降到0.33%,羊感染率从5.15%下降到0.44%,抽检牛、羊、猪、流产物1257份,均未检出布鲁氏菌。人间布病感染率由防治前的2.00%下降到0.95%,患病率从0.68%下降到0.18%,血清学阳性率为0.25%,已无新发病人,慢性患全部得到治疗,防治效果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区”考核标准,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