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苍耳子始载于《千金·食治》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有载 ,系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rt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中华本草》尚收录蒙古苍耳Xanthi ummongolicumKitag的果实入药。味辛苦、性温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为中医临床治鼻炎、痹症的要药。为给学者提供文献资料 ,以便对其进一步研究 ,本文就苍耳子国内外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作一概述。1 化学成分1 1 苍耳子含挥发油成分 ,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GC -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共分离鉴定出 17种成分 ,分别为壬醛 (nonanal)、…  相似文献   

2.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uim Sibir-icum Patr 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刺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苍耳子、刺蒺藜的原药  相似文献   

3.
苍耳子的薄层层析鉴别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完成苍耳子的薄层层析研究 ,为 2 0 0 5年版《中国药典》苍耳子的质量标准提供薄层层析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首次对不同产地有代表性的苍耳子药材 ,用苍耳子药材及芦丁作为对照品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结果 苍耳子药材在不同的层析条件下分离效果均好 ,斑点清晰。结论 所用方法专属性强 ,重复性好 ,可作为苍耳子药材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苍耳子中毒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s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其别名为谦丝子、胡苍子、饿虱子等,味辛、苦,性温,有毒。苍耳子具有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风湿固痹、四肢挛缩、疮疥瘙痒、鼻渊等,临床上用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荨麻疹、泌尿系统感染和腮腺炎等。近年苍耳子中毒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将有关苍耳子毒理及中毒防治内容作一介绍。1苍耳子的毒性及毒理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为著。鲜草比干草、嫩叶比老叶毒性大,生苍耳子毒性最大。临床上不可生用苍耳子,否则…  相似文献   

5.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ncum Patr)带总苞的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功效。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苍耳子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极其丰富,药用历史悠久。本文简述了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莫耳实,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孪。苍耳子为历代治疗鼻渊及头痛的要药,在治疗鼻病的常用方剂中,苍耳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苍耳子系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为中医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效,用治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痰痒,湿痹拘挛等。通过查阅资料,有关微波法提取苍耳子多酚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苍耳子多酚微波提取实验条件的优化,考察了提取溶剂用量、料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功率大小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值,  相似文献   

8.
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症状的变化和血清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作为致敏因子建立豚鼠鼻黏膜变态反应模型,以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与空白组为对照,测定各组豚鼠鼻黏膜内组胺的含量及形态组织学的改变。结果 ①鼻部症状的改善情况:复方苍耳子滴鼻剂高、低剂量组药前总评分与药后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显著性改善慢性鼻炎模型动物的整体症状;②对血清组胺含量的影响:复方苍耳子滴鼻剂高、低剂量组血清组胺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能显著降低慢性鼻炎模型动物的血清组胺含量;③形态组织学的改变:复方苍耳子滴鼻剂高、低剂量对鼻黏膜上皮化生、腺体增生、血管增生或扩张及炎性细胞等方面均能显著改善慢性鼻炎模型动物的形态组织学。结论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属易混品种白前、白薇和徐长卿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旭 《首都医药》2005,12(12):43-44
中药材来源于萝摩科牛皮消属的植物有很多种,中国药典收载了白前、白薇和徐长卿3种,其实这3种正品药材来源于5种植物。一般说来,同科属植物形态相似,成分相近,作用相同或类似,这对扩大药源,寻找筛选有效品种有指导意义。但上述3种药材当属例外,它们来源同属,形态、性状相似,  相似文献   

10.
山楂类果实的形态与显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跃  冯毓秀 《药学学报》1995,30(10):781-788
对山楂类果实进行了形态组织构造研究,指出山楂种间果实外部形态及内部组织构造的异同,并附形态和显微特征比较表及图以及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头晕头痛怎么办,苍耳糖水来帮忙。取苍耳子25克,红糖50克。煎水饮用,只要坚持饮用7天,头晕头痛症状即可完全消除。广西防城港陆贤国家药典委员会研究员白晓菊点评:首先可以  相似文献   

12.
苍耳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进庭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67-3068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re Patr ex widd)的干燥成熟带总包的果实.苍耳子为辛温解表药,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头痛(血虚头痛不宜用),鼻渊流涕、湿痹拘挛等症,其在治疗糖尿病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批号苍耳子刺、去刺苍耳子、苍耳子中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进行测定,对苍耳子去刺是否会对药效产生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3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 μl;流动相:A相:乙腈,B相:0.16%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对苍耳子不同部位的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绿原酸和1,5-二咖啡酰奎宁酸在苍耳去刺果实中含量高,而刺中含量低,苍耳子去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苍耳子炮制前后抗炎、镇痛作用的差别。方法:采用二甲苯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评价苍耳子炒制前后抗炎作用;以小鼠扭体法、热板法观察苍耳子炒制前后的镇痛作用。结果:苍耳子生品、炒品灌胃小鼠0.5,1.0 g·kg-1剂量,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P<0.05)以及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P<0.05);对化学刺激性、热刺激性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苍耳子炒品与生品比较,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苍耳子炒制前后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崔国静  玉婷  贺蔷 《首都医药》2012,(21):47-47
苍耳子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在《神农本草经中功能主治为:"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苍耳子别名又称苍刺头、毛苍子、苍耳等。苍耳子的性状特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正品: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  相似文献   

16.
<正> 苍耳子具有祛风湿、通鼻窍之功。但生品有毒,毒性成分可能与毒性蛋白质或苍耳甙和生物碱有关。加热后,能破坏其毒性。《中国药典》(1995年版)要求炒至黄褐色,去刺后应用。笔者在炮制过程中发现,生苍耳子全体密被钩刺,易相互粘连,炒制时受热不均,难以达到程度要求。而将炒法改为砂烫法,砂  相似文献   

17.
《国外药讯》2009,(7):5-5
非洲草药药典即将出版。药典对52种非洲地区最重要植物的使用、质量及安全性进行了详细说明。非洲药典是5所非洲和欧洲高等院校及17名科学家历经五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药品检验是把好药品质量关,保障人们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1994~1996年攀枝花市药品检验所对全市产、供、用单位的药品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抽验工作。现将三年的1726批药品检验情况进行分析。1检验结果见表表11994~1996年药品检验情况2不合格药品分布的基本情况不合格药品中质量问题较多的有中药材、中成药、自制制剂和少部分化学药品。2.1中药材市场上中药材伪品、混淆品种多达十几个品种。其中苍耳子、酸枣仁、石斛、栀子四种药材的伪品、混淆品较为常见。苍耳子[1]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  相似文献   

19.
细辛、苍耳子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细辛、苍耳子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辛组和苍耳子组.苍耳子与细辛浓度均为1g/ml,前者为0.4g/只小鼠.后者为 0.1g/只小鼠.用新城疫病毒(NDV)诱生α干扰素.用Con A诱生γ干扰素.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滴定干扰素,以Log干扰素滴度的几何平均数为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辛组和苍耳子组对α或γ干扰素的诱生显示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细辛及苍耳子均有明显抑制NDV和Con 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首先向侯海宫同志对我国药学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以及对我刊的信任表示由衷的赞誉和崇敬的谢意。我刊收到来稿后,立即按常规送审。审者在考察我地样品时,并未见到1室情况,说明产地不同,品种可能有差异。众所周知,生药鉴定必须以全草为依据,但时届严冬,采集全草已不可能。在本文作者收到我刊的去信后,立即寄来了干燥的果实样品。经送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主管植物鉴定的专家鉴定,确认作者寄来的样品确为苍耳子果实,且有一室存在,证明与作者所见所识一致。鉴于稿件已投来7月有余,不宜继续搁置。除发表此文并作如上补充,权作初步核实结果外,仍请作者在甘肃产地不失时机地采集带有花果的苍耳子全草寄给我们,以便转请有关部门作进一步鉴定。此外,也希望热心于这项工作的同道们,就地关注自己所在地的苍耳子品种,并将考察结果赐告我刊,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作一次汇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